孩子做事總是拖拉,可能是因為出現了拖延症,用對方法糾正並不難

2020-12-14 騰訊網

文丨飯飯媽

很多做家長的,總是會形容孩子上學的早晨,就如同打仗一般,特別是慢吞吞的孩子,更是令一些家長感到抓狂。

因為早晨的時間,本來就比較短暫,孩子做事如果非常慢,不僅會上學遲到,也會導致家長上班受到影響。

閨蜜小麗就因為孩子早上總是慢吞吞的,導致她每個月遲到的次數,總是公司裡最多的。

所以,小麗也感到非常無奈,但畢竟是自家親生的,小麗也不好說什麼,因此在朋友聚會的時候,就和大家吐槽起了她家小孩。

小麗表示她家孩子,每天早上都是各種慢吞吞的,即使催促了,也沒效果,而且孩子在平日裡,性子也是非常的慢,常常讓孩子做個什麼事情,總是要拖很久才會去做,而且還會表現的非常不情願。

所以,小麗就非常納悶,明明自己和老公都是雷厲風行的性子,怎麼生出個孩子,性格卻是慢吞吞的?

大家在聽了小麗的吐槽後表示,小麗孩子可能並不是性格慢吞吞,而是因為孩子有拖延症的緣故,才會在各個時間段,都有非常拖延的表現。

但是小麗對此卻非常不認同,覺得他家孩子只不過是性子比較慢罷了。但事實上,出現拖延症的小孩往往會有一系列的表現,家長可以通過孩子的這些表現,來判斷他們是否存在拖延症?

01孩子出現拖延症有什麼表現?

孩子出現拖延症和孩子性格慢吞吞是兩個概念,因為孩子出現拖延症時的一些表現,並不會在性格慢吞吞的孩子身上出現,那麼究竟會有哪些表現呢?

1)孩子時間觀念差

孩子如果有拖延症的話,往往意味著他們的時間觀念是非常差的,這在性格慢吞吞的孩子身上不太會出現。

因為前者是對時間觀念差,所以他們分不清事情的主次,或者在做事情的時候,自我約束力會比較弱。

但是性格慢吞吞的孩子,只是在做事情的時候比較慢,並不意味著他們的自我約束力,或者時間觀念就比較差。

2)孩子做事情三心二意

出現拖延症的孩子在做事情的時候,往往也是比較三心二意的,因此他們很難集中注意力去做一件事情。

可能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腦子裡還想著剛剛沒有看完的電視,又或者一邊寫作業,一邊玩著其他東西。

而且他們在做其他事情的時候,又總是能給自己找到非常好的理由或者藉口,這就導致他們原本應該做的事情一拖再拖,甚至要磨蹭到很晚才能結束。

這也是為什麼現在有些小孩的作業明明不是很多,但總是要寫到晚上一兩點才能結束,這就是因為孩子存在拖延症,所以把本該要做的事情磨蹭到了最後。

3)孩子非常懶散、消極

擁有拖延症的小孩,他們往往在性格上面,是非常消極懶散的,而且在面對許多事情的時候,往往都缺乏主動性。

這就意味著他們很少會去主動做一些事情,常常需要別人的催促或者要求,才會把事情做掉。

然而性格慢吞吞的孩子,只是在做事情的時候非常慢,但不會出現懶散、消極的態度。

他們做事雖然比較慢,卻常常能將事情做得非常完美,但這在拖延症孩子身上很難看到。

02孩子為什麼會出現拖延症?

可能很多家長,在聽說孩子存在拖延症的可能後,會感到非常驚訝。因為自己的性子是比較急躁或者雷厲風行的,但為什麼孩子卻會出現拖延症呢?這主要和以下幾個原因有關。

家長太過勤快

在《兒童人格教育》中,作者曾經提到拖延症孩子的背後,總是有一個替他們將所有事情都打理好的人。

這也是很多家長非常勤快,但孩子卻出現拖延症的原因。因為家長總是替孩子打理好一切,所以孩子會習慣性的依賴家長,什麼事情都想丟給家長去做。

久而久之,也就導致孩子在做事情的時候,出現比較拖拉的情況,因為他們知道會有一個替自己擦屁股的人。

家長對於孩子的要求過高

有的孩子之所以會出現拖延症,可能並不是家長要求太高,而是家長要求太過嚴厲導致的。

這也是為什麼有的家長會發現,明明孩子在小的時候,是非常勤快的一個人,可是在孩子進入青春期後,整個人就好像變了似的,連自己的屋子也不願意打擾,這其實和家長對他們的要求過高有關係。

因為孩子在進入青春期後,可能會出現比較嚴重的逆反心理,所以家長在這個時候,對於孩子的一些要求,往往並不能得到孩子的認同,甚至會激起孩子的反抗心理。

這就使得孩子在家長要求他們做某件事情的時候,會故意進行拖延,將這件事情故意做不好,久而久之,也就使得他們養成了拖延症的習慣。

孩子沒有責任意識

那麼有些孩子之所以會出現拖延症,其實也和孩子責任意識比較弱有關,例如家長要求孩子做某件事情的時候,孩子可能並沒有意識到這件事情對他們的重要性。

他們可能會認為,這只不過是家長的某個要求罷了,所以才會一而再,再而三地進行拖延。

但如果孩子有非常強烈的責任意識,他們可能就會意識到,有些事情是必須要自己去承擔責任的,而不是通過拖延,或者將事情交給別人,就可以得到解決的。

03面對孩子的拖延症,家長可以怎麼做?

如果家長發現自家孩子出現了拖延症,那麼就需要對孩子的這種行為進行糾正。

教育學家皮亞傑認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事情,往往都是通過他律到自律的一個過程。

所以,在孩子約束力出現問題的時候,就需要通過他律的方式來幫助孩子,那麼家長可以從這幾方面入手。

1、家長不要太過勤快

孩子之所以會出現拖延症,可能是因為家長太過勤快了,所以才會有拖延懶散的表現。這也是為什麼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會出現"懶媽養出勤快孩子"的道理。

所以家長可以適當的懶惰一點,將孩子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交還給孩子,而不是什麼事情都替孩子全部承包好。這樣就不會讓孩子認為,原本屬於他們的責任,需要別人替自己承擔。

那麼突然讓孩子承擔所有責任,顯然也不是特別現實的事情,所以家長可以從生活中的許多小事入手。

例如:慢慢地讓孩子對自己本應承擔的事情擔起責任,將家長懶惰的地方做勤快了,這些都能對孩子的拖延症進行改善和糾正。

2、家長多多鼓勵孩子

那麼有些孩子在出現拖延症的時候,可能是因為家長太過嚴厲的要求,導致他們放棄對自己本應做的事情承擔責任。

所以家長不妨可以在平日生活中,對孩子進行多多鼓勵,要知道鼓勵對於孩子的成長也是非常重要的。這樣能讓他們明白,或者感到自己的價值所在,這對孩子責任感的培養也非常有幫助。

家長可以在孩子第一次掃地或者疊被子後,對孩子的這種行為進行表揚。雖然這可能只是一次簡單的鼓勵或者表揚,但也許就會讓孩子明白,這些事情只有在自己做了後,才能得到他人的認可。

但鼓勵式教育,也不能經常使用,因為也會讓孩子出現習以為常的態度,反而起不到原本想要達到的效果。

3、給孩子制定相應的計劃

如果想要孩子從他律到自律,那麼這個過程,可能是需要一些計劃的執行才可以。

因為很多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可能腦海中是沒有"計劃"這個概念的,他們可能是想到什麼就去做什麼,所以才會出現生活上的懶散或者拖延。

因此家長可以嘗試性的,給孩子制定一些計劃。當孩子完成計劃後,家長可以及時的和他們進行復盤,讓孩子了解到自己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什麼事情做對了?什麼事情存在問題?

孩子在執行計劃的同時,如果能夠伴隨一些獎懲措施,往往也是比較不錯的方式。

例如:家長原本和孩子規定要在一個小時內寫完作業,但孩子卻用了兩個小時才把作業寫完,那麼家長就可以懲罰孩子少看一集動畫片或者少玩一會玩具。孩子通過這種有意識的計劃,往往就能降低拖延的出現。

其實孩子出現拖延症,並不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但是家長也不能忽視拖延症對孩子學習成長的影響。因為這會使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可能會因為拖延,出現各種各樣的不好行為。

所以,家長可以通過一些方式的引導,對孩子的拖延行為進行及時的糾正。此外,家長的一些示範,往往也能對孩子的拖延起到糾正效果,所以家長們也要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審視和調整,不要做出錯誤示範,這樣對於糾正孩子拖延症也會更有利。

相關焦點

  • 孩子出現拖延症多半都有三種表現,三步走,有效糾正孩子拖延症
    出現拖延症的孩子在做事情的時候,往往也是比較三心二意的,因此他們很難集中注意力去做一件事情。可能很多家長,在聽說孩子存在拖延症的可能後,會感到非常驚訝。因為自己的性子是比較急躁或者雷厲風行的,但為什麼孩子卻會出現拖延症呢?這主要和以下幾個原因有關。
  • 孩子做事總「拖延」,可能有三個原因,3個小方法讓孩子變積極
    但是總有家長去替孩子承擔,尤其是拖延的後果,可能到現在很多孩子都不知道,原來做事拖延是要受到相應懲罰的。家長的想法簡單,總覺得能夠替孩子找到補救的方法,這樣他就能少受一些批評或者挫折。但實際上,家長的幫助反而是在傷害孩子的感受,因為他壓根不知道拖延的後果有多可怕。
  •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吼孩子不管用,5個方法幫他擺脫拖延症
    家裡有個有「拖延症」的寶寶是什麼體驗呢?相信很多家長都深有體會。拖延症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做什麼事都很磨蹭、慢吞吞。其實,孩子的磨蹭都是有原因的。孩子做事拖拉,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父母三番五次地督促孩子。
  • 拖延症不是病,磨蹭起來真要命,孩子做事拖拉,巧用3步走改善
    文丨小哥(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你有拖延症嗎?你知道拖延症作為一種行為習慣,也可能會代際遺傳給孩子嗎?所謂拖延症就是:明明可以當下或者是提前完成的事情,總是喜歡等一等。不僅一件事,很多事情總是如此。往往上個月就要去銀行辦的事這個月還沒去。不要迫不得已,或者迫不及待,總是不想去把事情完成。
  • 孩子做事總是慢吞吞?幫娃告別「拖延症」,這幾種做法效果很好
    文 /萱媽,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拖拉不是病,但卻也是一個不小的問題。拖拖拉拉的習慣其實是孩子小時候就養成的,並不是說長大了才變成這樣的,而如果孩子經常做事情慢吞吞的就很容易養成「拖延症」的習慣,這樣對孩子以後的成長非常不利。鄰居家的一個小孩晨晨,平時看著也是怪可愛的一個小孩,但就是做事太慢吞吞了。
  • 孩子沒時間觀念做事總是拖拉,3個方法助孩子擺脫拖延勤快起來
    現在每一個孩子仿佛都存在著拖延的問題,而這個問題也是大多數的父母都非常想要及時解決的問題,因為如果孩子一直拖延下去,對他們日後的發展肯定是有影響的。孩子磨蹭行動緩慢確實有些時候會給大家的生活帶來困擾,甚至有些時候還會影響別人的生活。
  • 孩子做事太「拖延」?多半是這「3大原因」,父母別只會催
    父母總是催促讓孩子做事情十分被動,明明想去做一件事情,父母催了之後孩子的內心可能會存在牴觸情緒,導致做事變得拖拉。2.家長總是催促孩子反倒會讓他們手忙腳亂,這種高標準的要求孩子根本就做不到。這是教育出現的問題,並不是孩子本身的問題。
  • 做事拖拉的孩子怎麼辦?要怎麼調教
    對於「做事拖拉的孩子」我們先來看看家長們都怎麼說:1.孩子做事拖拉、磨蹭,怎麼辦?我的孩子做事特別慢,尤其是做作業,拖拉、磨蹭,一份簡單的作業都要做很長時間,導致每天睡覺都很晚,真令人頭疼!2.孩子做事拖拉,該怎麼辦啊?
  • 孩子磨蹭拖拉,時間管理訓練不起作用?這4招幫助孩子克服拖延症
    拖延症是很多孩子身上都會存在的缺點,從他們早上睜眼開始,就進入了無盡的拖延之中,父母催他們起床,可是孩子卻不緊不慢。父母把做好的早點端在餐桌上讓孩子快吃,可是10分鐘過去了,孩子連一個雞蛋都沒有吃完。起初孩子確實會很有動力,但是時間久了之後孩子又會重蹈覆轍,他們拖延的毛病又會出現在生活之中,為什麼時間管理訓練沒有效果了呢?因為不管何種獎勵,都是利用外界的刺激讓孩子得以短暫的改變,卻無法讓孩子從內心真正懂得如何管理時間以及管理時間的重要性。
  • 《挑戰拖延症》:做事總是拖延?巧用一個方法,迅速提升執行力
    ,陷入深深的自責之中,內心很容易進行自我否定,導致惡性循環,做事一直拖延下去。就採用拖延戰略,能拖則拖,這其實跟完美主義有點像,但不同的是,這種拖延是因為缺乏自信造成的。覺得自己可能做不好,所以乾脆就拒絕了開始。然後也不用面對失敗和挫折等痛苦的情緒。
  • 制定時間表 改掉孩子「拖延症」
    起床、刷牙半個鐘,吃飯兩個小時,做作業、睡覺總是磨磨蹭蹭……當面對孩子拖拉表現時,父母們是大發雷霆打罵孩子,還是冷靜下來耐心教導?近日一篇名為《和寶貝一起制定時間安排表,改掉拖拉壞習慣》的帖子出現在廣州媽媽網論壇上,引起了不少家長們的關注。
  • 孩子有拖延症咋辦?聰明的家長用這三種方法
    但凡家裡有個「拖延症」的孩子,父母都有深切體會:你越急孩子越慢,任憑你河東獅吼,孩子依然故我。有時候孩子做事慢,不是不想做,而是沒自信怕挨批,所以做事時總是畏畏縮縮、瞻前顧後,自然也就快不到哪裡去。如果大人這時不停催促孩子,孩子就會越發慌亂,做事越來越慢。
  • 孩子「拖延症」很嚴重?家長不要著急,3個方法助力父母解決問題
    文\路卡編輯\琳姐家長時常在家中會發現孩子出現做事拖拉的情況,但是家長只會催促孩子動作快一些,從來沒有深思過孩子這種情況是怎麼回事,也沒有認真思考解決孩子做事拖延的辦法。孩子做事拖拉的行為是一個需要改正的不良行為。這個行為有個正式的名稱,叫做拖延症。家長在此可以先了解一下拖延症的定義。拖延症是指自我調節失敗,在能夠預料後果有害的情況下,仍然把計劃要做的事情往後推遲的一種行為。
  • 孩子做事拖拉不積極?這是拖延症的表現,4個小妙招或能改善情況
    很多孩子包括大人都會有做事拖拉的毛病,也就是傳說中的「拖延症」。在我們的生活中,每個人都有大大小小的事情要做,無論事情重要或者是不重要緊急或者是不緊急,總是有拖拖拉拉的毛病。今天的事情推到明天,明天的事情想推到後天。這樣的現象發生一次兩次倒也無所謂,如果對每一件事情都是這種心理,那就有問題了。
  • 做事有拖延症的孩子,背後少不了這些原因,家長要對症下藥
    類似這樣的拖拉表現,小麗的女兒平時可真沒少有。現在很多人自嘲患上「拖延症」,其實比起一些成年人,小孩子拖延起來也不遑多讓。然而背後的原因,卻又和成年人不大一樣了。孩子有」拖延症」?可能是這些原因在作怪1. 能力不足如果一件事超出了孩子的能力範圍,那孩子就會表現得拖拖拉拉,因為對於他來說,每行一步都非常困難,是硬著頭皮在往下做。所以當發現孩子做事拖延的時候,不妨想一想是不是這件事對於孩子來說太難了?
  • 父母必讀:孩子做事拖拉怎麼辦(七因七法助您解除煩憂)
    但實際上,心智及行為能力發展正常的孩子,是不可能「天生拖延」的。真正讓孩子拖延的,是教育者的教育方式方法。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一言一行,都折射著父母的身影。孩子有問題,應該多在「原件」上找原因。 拖延症成因之一:家長的急躁和催促 大多數的拖延症,是催促出來的。
  • 孩子磨蹭拖拉,時間管理訓練沒有效果?巧用4招幫助娃克服拖延症
    導語大部分孩子在生長過程中都有可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小毛病,而這些小毛病的出現,也基本上都是孩子平常養成的壞習慣。比方說大家比較熟悉的拖延症,相信很多孩子的身上都有過這樣的缺點,尤其是在寫作業的時候,孩子總是拖拖拉拉,有的甚至寫到半夜還沒有完成。
  • 孩子有拖延症?家長更需看到孩子拖延背後的心理問題
    人們因為畏懼去做一件事情,所以總是拖延,因為覺得自己做不好,因為在自己心裏面就下意識的認為這件事情很難,所以不自覺地就產生了拖延的現象。孩子也是有很強的自尊心的,他希望自己的行為能夠被認可。但是有時候會被困難影響打擊到他們的自尊,所以當他們覺得做一件事情非常困難的時候,就會產生畏懼情緒,自然也就變得拖延了。
  • 孩子做事磨蹭怎麼辦?家長試試這3個小方法,改善他的拖延症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家長們可以觀察一下自家孩子,看看他們有沒有做事拖拉的情況。這種情況就說明了孩子做事比較拖拉了。想要讓孩子做事變得果斷、行動利索起來,家長們可以試試以下的這三個小辦法來改善一下孩子的「拖延症」。1、制定時間計劃做事拖拉、有拖延症就證明了孩子對於時間沒有什麼觀念。
  • 父母不要再催孩子了,拖延症可能不「怪」孩子,而是「源自」父母
    在平時生活中家長們經常對孩子說這樣的話:你快點寫作業,太磨蹭了;快點起床;快點吃飯,拖拖拉拉的上學都遲到了……父母們總是覺得孩子慢,總是在不停地催促孩子;但是,孩子拖延可能不該怪孩子,而是源自父母。其實,孩子的拖拉性格於父母也有關係,這主要是因為人的神經類型所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