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想,如果你和你的另一半是個急脾氣的人,生了一個有「拖延症」的孩子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相信很多家長都深有體會。
「拖延症」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做什麼事都很磨蹭、慢吞吞、不著急。
讓我們來還原一下場景:
吃飯——吃一口玩一會兒,每天吃一頓飯至少要催十遍;
睡覺——到了晚上就精力充沛,玩玩遊戲、聽聽故事,怎麼都不願意睡;
出門——已經三番四次告訴他快來不及了。他依然慢吞吞地穿鞋子,揉來揉去半天,腳還是半隻在鞋裡、半隻在鞋外;
拖拉的問題是很多小孩子慣有的習毛病,對於孩子的學習和生活都會帶來一定的影響,因此,該如何幫助孩子改變拖拉的習慣呢?
1、幫助孩子認識時間,孩子磨蹭大多因為沒有時間觀念,平時我們要培養孩子對時間的意識,讓他意識到拖拉帶來的後果,讓他接受意見並積極改正。
2、應該多鼓勵和包容,因為孩子出現做事拖拉時,有可能是因為沒有自信,做事沒有決斷的能力。這時一定要多給予正面的鼓勵,而且適當與孩子溝通和交流,尋找做事拖拉背後的原因。
3、讓孩子為自己的拖拉付出代價,只有經歷了拖拉的後果,才能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所以,孩子做事磨蹭,不要發脾氣,不要採取過激行為,讓他自己去體會。
4、也可以對於孩子做事效率進行有效的懲罰和獎勵,當孩子做事拖延時可以適當懲罰,比如縮減遊戲時間,或者縮減看電視的時間。也可以在孩子做事效率特別高,特別認真時給予一定的獎勵,比如獎勵孩子遊戲時間,多給予一定的陪伴和言語上的鼓勵。
當然,有些孩子的磨蹭行為還與爸爸媽媽平日裡自身的行為有關,這些行為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因此,希望家長們自我檢查,為孩子做個榜樣。一個對自身、家庭、社會毫無責任感的父母,不可能培養出有責任心的孩子,家長一定要做好榜樣。
我們要和孩子們一起努力,趕走拖延症,真真正正地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