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格」篇——「嚴謹治學」 「嚴謹治學」——傳承百年的治學品格
「天大品格」篇——「嚴謹治學」「嚴謹治學」——傳承百年的治學品格□ 本報記者 趙習鈞有一種精神,可以傳承百年,作育人材。「嚴謹治學」是傳承百年的教風學風「嚴謹治學」從字面上講是「嚴格要求,專注教學」之意。中國傳統文人對「嚴」字有著獨特的價值取向,韓愈在《進學解》中有言:「《春秋》謹嚴,《左氏》浮誇」 。可見國人對治學之嚴格謹慎、精煉準確的要求根植於中華5000多年的文化之中。
-
嚴謹治學——孔子的職業道德
嚴謹治學:弘揚科學精神,勇於探索,追求真理,修正錯誤,精益求精。實事求是,發揚民主,團結合作,協同創新。秉持學術良知,恪守學術規範。尊重他人勞動和學術成果,維護學術自由和學術尊嚴。誠實守信,力戒浮躁。堅決抵制學術失範和學術不端行為。
-
徐永強老師:為人師德、治學嚴謹
而《奇門》的情況眾所周知,門派林立,新派層出不窮而又各執一詞,究其原因,也是因為在傳承的過程中嚴重斷代,今人反覆揣摩,僅能得其大概。幸運的是,《大六壬》保留得比較完整,可以說三千年一脈相承,遠至春秋時期,伍子胥、範蠡等人就有不少《大六壬》課案流傳至今,後至唐代,有王建詩《貧居》云:「近來身不健,時就六壬佔。」
-
北京語言大學教授張浩:治學嚴謹 開拓創新
個人簡介 張浩,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語言大學漢語國際教育學部黨委書記、校教學督導專家,長期擔任留學生本科生基礎課教學工作,高校教齡27年,有豐富的對外漢語教學和科研經驗;治學嚴謹 其主要研究領域為漢語國際教育及跨文化研究,主要科研成果有:相關研究專著3部、教材4部、譯著2部、核心期刊論文30餘篇、主持省部級及校級項目6項等。
-
嚴謹治學竟要做好「挨罵準備」折射出什麼
(7月20日《楚天都市報》) 看得出,李厚剛老師是一名嚴謹治學、對學生要求嚴格的老師,在目前大學教育現實狀況之下,這樣的老師並不多見。隨著大學不斷擴招,生源成為一些大學最為關注的焦點,至於學生是否真正學到科學文化知識,反而成了次要的問題。於是,學習鬆懈、考試抄襲直至寫篇讀書筆記也要到網上搜索一番,將別人的東西堂而皇之地變成自己的東西,便成為極為平常的事情。
-
廣西中醫藥大學章增加教授傳經典 是嚴謹治學楷模
2014年06月13日 06:40 來源: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 作者:梁瑩 編輯:劉曉彤 為人師表傳經典 嚴謹治學是楷模
-
從知青到嚴謹治學的漢語史大師
廢寢忘食刻苦求學 感恩老師辛勤培育 徐教授深有感觸地告訴記者,良好的家風奠定了他治學嚴謹的習慣,生命中最崇敬的人是父親。「當年我在江西插隊感到前程渺茫,是父親每周一封長達千字的信溫暖著我的心,八年中,數百封信,數十萬字,每一個字都傾注著他對我的摯愛。」他說這些家書傾注著父親對兒子的舐犢深情。
-
黃岡師範學院十佳師德標兵盧雪松:以生為本,嚴謹治學
為了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探討,盧雪松積極開展教學研究,主持立項湖北省高校省級教研項目1項,校級《建築製圖》精品資源共享課負責人,發表教研論文5篇,曾獲教育廳教育教學論文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由於他在教學上表現突出,2019年他被評為黃岡師範學院「教書育人獎」。盧雪松對學生的愛已經成為了一種行為自覺。
-
北京大學歷史系:治學嚴謹 人才輩出
在中國近百年的歷史進程中,本系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具有歷史目光和淵博知識的人才,在各條戰線都發揮了積極作用。從本系的畢業生中,成長出一批批傑出的學者、革命者、愛國志士和社會賢達。實事求是的優良學風,嚴謹紮實的治學態度,承前啟後,代代相傳。 目前概況 現有專職教師68名。其中,教授33名(博士導師19名),副教授19名,講師16名。除教書育人之外,還承擔著國家級社會科學研究課題10餘項,省部級課題20餘項,國際合作或海外基金獎助課題6項。每年有大批學術論著發表,很多論著在國內外獲獎。
-
作文錯誤會扣分,公文錯誤會挨批,治學嚴謹是出路
作文錯誤會扣分,公文錯誤會挨批,治學嚴謹是出路日前,澎湃新聞報導山東莘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向縣委提交一份題為「縣住建局關於莘督字73號通知落實情況報告」,該報告中出現了多處錯別字和不規範之處,莘縣縣委書記王峰在批示時進行了一一改正
-
尼泊爾專家:中國科學家嚴謹治學的態度讓我受益匪淺
學習研究過程中,中國科學家嚴謹治學的態度讓我受益匪淺。2016年,我進入加德滿都科教中心工作。作為科教中心副主任,我見證了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尼中科教合作的快速發展。從2016年開始,加德滿都科教中心聯合中國的大學和研究所招收尼泊爾留學生到中國學習。科教中心還在特裡布文大學設立優秀碩士獎學金,鼓勵學生從事科學研究,並每年為青年科學家提供各種培訓。
-
【百年萬全•人物專訪】13期 嚴謹治學的馬洪秀主任
馬洪秀主任:在萬全道工作的這些年,學校的治學嚴謹一直深刻地影響著我們每一個老師。作文教學生談不上創新,只不過是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我的感受就是,作文確實對於學生來說,不管以前還是現在都是一個難題,所以我就想如何能幫助學生寫好作文,第一點就是練筆。學生一般對寫作沒有興趣,但覺得寫日記還是比較輕鬆的。寫日記不行,可以寫周記。
-
從劍橋大學的教學大綱,感受世界名校嚴謹的治學風範
一所大學如果每天只想著創收和排名,忽視了最基本的治學和育人,那便偏離了辦學的方向。世界名校對自己的教師、員工、學生,以及教學體系都充滿著十足的自信。劍橋大學甚至把每個專業四年的教學大綱和推薦閱讀的書單都掛在網上,任人品評。這對於想到劍橋大學去留學的學生非常有益。
-
王振義嚴謹治學:"不求上進的老師培養不出好學生"[圖]
王振義嚴謹治學:"不求上進的老師培養不出好學生"[圖] 2014年9月10日 07:32 來源:東方網 學生眼中,王振義是嚴謹的學者,更是謙遜的長者。 但在學生們的眼中,王振義是一位謙遜、豁達的長者,是一位嚴謹求實的學者,是一位愛才惜才的老師。 「973」最年輕的首席科學家、上海第九屆十大傑出青年陳國強,是王振義教授的另一位得意門生。「博士研究生導師我還是要考王振義教授的!」回憶當年他報考王振義的研究生的情形,那瞬間的選擇,源自於王振義修改他的碩士研究生論文的整個過程。
-
金榜題名 | 華南師範大學:嚴謹治學,為人師表
艱苦奮鬥,嚴謹治學求實創新,為人師表——華南師範大學校訓華南師範大學始建於1933年,前身是省立勷勤師範學院,1996年,進入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行列,2015年,成為廣東省政府與教育部共建高校,2017年,進入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
塗又光:以讀書和治學為心靈寄託
摹寫塗先生是一個至難的題目,理解塗先生的言、行、意不易,描摹他的精、氣、神尤難——在華中科技大學幾乎每一位師生心目中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塗先生,或怒目金剛,或博學廣識,或謙和如溫玉,或慈愛一老翁…… 透過塗又光先生追求學問、研究教育、投身教學的點點滴滴,透過塗先生予人的諸多形象,透過塗先生潛移默化的教授方式,我們看到了一個嚴謹、耿直、博學的大方之家。
-
談黃侃先生的治學態度和方法
黃先生一生治學的嚴謹精神和系統的治學方法,雖然早略為學界所共知,而語焉不詳,今就我從先生治學和我本身感受,綜括介紹如下。 1.首先以關心國家命運作為出發點,並把這一精神貫徹到學術研究上去。 黃侃先生早年曾親自投入於反清的革命運動中,受清廷緝捕而避難於日本。
-
戴震崇實黜虛的治學之道
戴震之所以能夠成為一位百科全書式的集大成者,與他崇實黜虛的治學思想是密不可分的。具體而言,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窺得端倪。 踏實勤勉,孜孜不倦,貧而不憂,苦中作樂 戴震自幼聰明穎悟,勤奮好學。段玉裁《戴東原先生年譜》記載:戴震少年時跟著老師讀書,「過目成誦,日數千言不肯休」,對於《十三經註疏》中經和注的部分皆能背誦。他治學踏實嚴謹,精誠進取,一生專情於讀書。
-
【語言學家】談黃侃先生的治學態度和方法
他離開我們已經近五十年了,由於先生生平除所發表的文章和詩詞外,其他專著不多,解放後在黨的關懷下,重印了先生的《論學雜著》和《文心雕龍札記》,於是先生精博的學術,始流布漸廣,但使人僅能窺豹一斑。我在五十年前,曾前後六年間從先生求學,為跟隨先生最久又得到器重的學生之一。今年是先生逝世四十六周年,我懷著崇敬的心情,追思往昔。
-
中原區黃岡學校—嚴謹治學啟迪學生的心智,發展理念張揚學生個性
堅持「科學管理培養學生的習慣,嚴謹治學啟迪學生的心智,發展理念張揚學生的個性,優美環境塑造」學生的人格為辦學目標,以「為學生積澱成長的自信」為教育理念,採取「激趣、質疑、賞識、知識板塊過關「為主導的啟發式過關制教學模式,充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生活的積極性,激發其潛能,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