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高考,很多人腦海裡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衡水中學和毛坦廠中學,這兩所中學可以說是把應試教育做到極端。衡水中學每年超高的升學率和拔尖錄取生源受到廣泛的關注。而毛坦廠中學又被稱為「亞洲工廠」,每年好幾萬的復讀生帶動了一個鎮的經濟發展。
相比于衡水中學,毛坦廠更像是失敗考生回爐重造的煉丹爐。衡水中學因為掐尖教育再加上學校本身的師資力量強勁和快節奏的學習生活,所以每年的高考都很輝煌,考生清華北大的學生都有上百個,其他985,211大學的更是數都數不過來。
但是毛坦廠中學因為特殊的性質,這裡是復讀生最後的煉獄。每年很多高考失敗的學生都選擇來到毛坦廠中學希望能夠超越自己。這一些復讀生大多數是高考成績並不怎麼好,甚至說是一塌糊塗的,來到毛坦廠中學就是為了賭一把。所以毛坦廠中學的辦學目標不是把每個學生都送進清華北大,而是盡最大的能力讓所有的學生都有本科讀。
衡水中學的目標是把學生送進清華北大,送進名牌大學,毛坦廠中學的目標是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夠考上本科。從這一點來看就決定了毛坦廠中學的格局。而且並不是說毛坦廠中學沒有抱負,而是自身實力不容許,學生本身的質量就不高。
從這幾年的高考來看,毛坦廠中學也不是沒有出過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2018年有一位同學被清華大學錄取,2017年有兩位同學被清華大學錄取,武學成,黃繼德。2016年有兩位同學被北京大學錄取,陳爽、付瑞璐。2013年有一位同學被清華大學錄取,許鵬。在毛坦廠中學中能夠考上清華北大的都是應屆生,其中沒有一個是復讀生。
毛坦廠中學每年大概會有兩萬名考生,但其中有一萬五千人是復讀生。而這一萬五千個復讀生之中有大半的學生第一次都是連本科都不上線的,雖然說考生基數大,但是質量不高,考不上清華北大也是情理之中。
雖說考不上清華北大,但毛坦廠中學仍是一個神話。因為每年超過百分之八十的本科率上線率已經足夠讓全國90%的中學仰望了。試問有幾所中學能夠做到毛坦廠中學如此的成績。而且還是在生源質量不高的程度下。
雖說考不上清華北大,但是每年高考成績出來以後,這個學校招生處的電話仍然會被全國各地的考生家長打爆。復讀生接受報名以後不到三天名額全滿,即使復讀費用每個學期好幾萬塊錢。因為家長們知道毛坦廠中學是他們最後的希望,只有毛坦廠中學才能夠拯救他們的孩子。
事實也是如此,很多成績不好的孩子,只要進了毛坦廠中學的大門都會被一種魔力支配著,促使他們不斷的前行,在一年的時間裡實現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