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興果蔬"綠色身份證"贏市場 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全面推行

2020-12-19 浙江在線

  昨天,記者在位於長興縣夾浦鎮的浙江歐藍農業股份有限公司藍莓基地採訪時,被每盒藍莓上的一張小證吸引了。只見名片大小的這張證上,有生產主體、聯繫方式、生產地址,還有確保合格一欄,拿出手機對著證上的二維碼掃一掃,還能看到藍莓什麼時候用過藥、什麼時候檢測過、什麼時候採摘的。基地負責人朱小芳說:「有了這張『綠色身份證』,顧客對我們的農產品更放心了。 」

  在長興縣,不單是正上市的藍莓,全縣800多家規模農業主體目前已全部用上了食用農產品合格證。長興縣農業局局長吳厚明說,作為全國首批食用農產品合格證試點縣之一,長興縣於去年8月在國內率先啟動了試點工作,並於今年5月實現了合格證規模主體全覆蓋,在全國走在前列。

  在長興縣畫溪街道巨豐葡萄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的大棚基地裡,社長傅佩景正給一箱箱新鮮採摘的葡萄貼上合格證。「別看小小一張不起眼,要掛上這張證可不容易,產品上市前必須要經過自檢、委託他人檢測等多道手續。 」傅佩景說。

  為了保障食用農產品合格證的全面推行,長興實現了種植業產品、水產品和畜產品快速檢測能力的全覆蓋,在每個鄉鎮、街道都建立了農殘快速檢測室。長興縣農業局農產品質監站站長金繼昌說:「今年僅鄉鎮快速檢測已有3000多批次,農業部門定量檢測472批次。」

  位於和平鎮的許長蘆筍專業合作社,這兩天正源源不斷地向杭州市場發貨。「我們的蘆筍出貨都是一車一證,擁有合格證的蘆筍可以免檢進入杭州市場,這給我們帶來了極大便利。」合作社社長莫國鋒說。

  金繼昌說:「起初生產經營主體使用合格證並不積極,認為可掛可不掛,而現在合格證成了長興果蔬的標配,農業主體也從這張小證中嘗到了甜頭。」合格證不僅讓消費者放心,也提升了長興農產品的身價。進入6月,虹星橋鎮的小蘭西瓜又到了銷售旺季。鎮農辦主任林運遜說,有了合格證,虹星橋西瓜多了一份「安全承諾」,更暢銷了,而且價格增長20%以上。

  來自長興縣農業部門的數據,截至6月14日,長興已向農業主體發出了56萬張食用農產品合格證。針對使用合格證的主體,該縣農業部門定期對所涉及的生產記錄、檢測記錄、運輸記錄等進行檢查,並將合格證使用作為項目申報、誠信管理的重要內容。

相關焦點

  • 江蘇激勵各地推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 來源可溯去向可追
    江蘇激勵各地大力推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從產地到市場,來源可溯去向可追11日,農業農村部推進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試行工作現場會在常州召開。去年以來,我省將全面試行這一制度作為推動生產主體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第一責任、從根本上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的重要舉措。
  • 吃的放心|我市食用農產品將持「身份證」上市!來源可溯、信息可查
    日前,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了解到,我市已全面推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蔬菜、水果、禽蛋等食用農產品上市銷售時都要出具合格證,實現來源可溯、信息可查。這也開啟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新模式。食用農產品上市的「身份證」Q:食用農產品合格證是什麼?A:簡單來說,合格證就相當於上市農產品的「身份證」,也是生產者對產品質量安全的一個承諾。
  • 靈寶將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證件照正式亮相
    ,在全市範圍試行合格證制度,督促種植、養殖生產者落實主體責任、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探索構建以合格證為抓手的食用農產品「產地準出」「市場準入」管理新模式,形成他律自律相結合的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新格局,全面提升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為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促進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 ...監督管理局關於印發《重慶市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實施方案...
    》相關部署要求,推動落實食用農產品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依據農業農村部《關於印發<全國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實施方案>的通知》(農質發﹝2019﹞6號)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市農業農村委、市市場監管局制定了《重慶市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實施方案》,現印發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 平原縣積極推進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
    為紮實推進我縣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進一步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能力,近日,平原縣農業農村局召開食用農產品合格證試行主體培訓會議,各鄉鎮農技站長以及全縣70餘家種養殖主體參加了此次培訓。平原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韓勇甲就食用農產品合格證的政策要求、背景意義、開具要點以及具體做法進行了詳細的講解,並要求各種養殖主體要在自控自檢上下功夫,進一步加強監管檢測,營造推進合格證試行制度的有利氛圍,為全面推動鄉村振興,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做出貢獻。
  • 全國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試行工作現場推進會在江蘇召開
    中國食品安全網訊(記者牛春安 劉延正)12月11日,農業農村部在江蘇常州召開全國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試行工作現場推進會。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于康震,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原農業部黨組成員、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會長張玉香出席會議並講話。江蘇省副省長趙世勇出席會議並致辭。
  • 智庫論壇 | 農產品批發市場在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中的角色定位
    強化綠色導向、標準引領和質量安全監管,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實際上,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原則和目標是明確的,但是距離社會的認可仍有很大差距。在我國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中,農產品批發市場是個特殊的存在。既是執法部門監管的對象,又作為監管主體負責本市場範圍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
  • 科左中旗抓培訓強監管大力 宣傳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
    12月7日,旗農牧局舉辦科左中旗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暨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培訓班。開班儀式上,旗農牧局農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股股長李強主持會議,旗農牧局副局長張曉軍、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長王成全參加會議。種植大戶、專業養殖戶、專業合作社帶頭人、家庭農場主等共計90餘人參加培訓。
  • ...綠色農產品廣州和深圳產銷對接活動考察團走進廣州江南果蔬批發...
    5月12日下午,由安順市委副秘書長曾琨帶隊的安順綠色農產品廣州和深圳產銷對接活動考察團一行,與廣州江南果蔬批發市場經營管理有限公司舉行座談,就安順市農特產品進一步拓展市場、農特產品生產加工標準等多方面進行了交流。
  • 給螃蟹貼上食用農產品合格證,確保養殖環境、投入品有源可溯
    近日,揚子晚報記者來到位於溧陽市的江蘇諾亞方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走出了以科技為先導的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之路。記者對其進行了一番探訪。包裝好的螃蟹貼上了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在該公司的生產車間,記者看到一臺分揀器正在將螃蟹以不同重量進行區分,隨後重量差不多的螃蟹被統一包裝起來。
  • 德州市慶雲縣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提升月」活動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5日訊為深化「農安縣」創建,鞏固創建成果,增強慶雲農安的社會知名度和影響力,慶雲縣全面開展2020年度「農產品質量安全提升月」活動。「農產品質量安全提升月」旨在引領提升全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水平,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力度,全面提升監管質量,多方位抓好農產品質量安全,確保慶雲縣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落細線下宣傳,普及質量安全知識走村入戶、深入群眾,將線下宣傳落實落細。
  • 農業振興,綠色先行——現代化高品質農業助力安丘農產品領跑國際市場
    ;電商晉明果蔬公司通過拼多多等多個電商平臺把當天數千件安丘大姜、大蔥發往千家萬戶……走進市場旁邊的安丘市興安街道四海社區為民服務中心,農產品質量檢測員閆淑英正在檢測海岱村村民李永剛的大蔥樣本。該市對進入市場的食用農產品實施賦碼準入,嚴格審驗產地準出二維碼或檢驗檢疫合格證明,有碼有證的進行抽檢,無碼無證的逐個檢測,不合格的啟動質量追溯程序,倒查問題產品根源,以嚴格的市場準入倒逼生產者執行產地準出。
  • 南安市組織開展2020年福建省食用農產品合格證與一品一碼追溯並行...
    為切實加強全市食用農產品安全工作,積極推進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南安市農業綜合執法大隊成立4個培訓小組,赴南安市各鄉鎮(街道)開展2020年福建省食用農產品合格證與一品一碼追溯並行系統培訓。此次培訓採取多樣化方式進行,一方面組織現場培訓15場次,培訓入駐追溯平臺的食用農產品生產主體496人次,對《福建省食品安全追溯管理辦法》及「一品一碼」相關政策和實施內容進行了解讀;另一方面結合「利劍行動」,著重針對有疑問、存在問題比較多的環節進行「一對一、手把手」培訓,截至目前共面對面指導生產主體53家次。
  • 新疆最大農產品批發市場恢復24小時營業 果蔬供應充足
    (抗擊新冠肺炎)新疆最大農產品批發市場恢復24小時營業 果蔬供應充足中新網烏魯木齊7月31日電(戚亞平 夏俊楷 何澤) 在完成市場全面消殺和檢測工作,經過兩輪核酸檢測確認全部人員和貨物檢測結果均為陰性,沒有人和產品受到感染的基礎上,自7月30日17時起,新疆九鼎農產品批發市場實行全天24小時營業保障供應,市場內各大果蔬商戶已經相繼開門揖客。
  • 廣東省市場監管局抽檢食用農產品樣品150批次 全部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11月15日,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關於19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19年第42期)》。據通告,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抽檢抽檢食用農產品樣品150批次,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和判定,全部合格。
  • 廣州農貿批發市場、大中型超市食用農產品今年抽檢合格率超97%
    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吳嶽德表示,廣州是個特大「輸入型」消費城市,食用農產品以外地供應為主,品種多、數量大、來源廣、集散快,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受到高度關注。對此,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指導區局從進貨查驗、貯存擺放、定期檢查、人員管理、標籤標識、追溯等方面入手,強化制度化、精細化管理,重點抓好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管理主體責任落實,目前入場銷售者的建檔率達到100%。
  • 內蒙古呼倫貝爾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抽檢10批次食用農產品 全部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內蒙古呼倫貝爾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2021年1月5日發布關於10批次食用農產品抽檢情況的通告。呼倫貝爾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於10批次食用農產品抽檢情況的通告為確保疫情和元旦期間的食品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規定,按照呼倫貝爾市2020年食品安全監督抽檢計劃安排
  • 廈門市市場監管局抽檢食用農產品365批次樣品 不合格品5批次
    2017-10-09(購進日期)廈門市思明區林安成新鮮果蔬攤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浦南食品批發市場2017-11-08(購進日期)黃月仙(350627198007272527)福建省廈門市湖裡區江頭蔬菜批發市場果蔬區
  • 新北區: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 確保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今年以來,新北區一著不讓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以零容忍態度,確保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健全網格化監管體系。進一步完善區、鎮、村三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網格化監管體系,及時更新農產品生產主體,發現和消除安全隱患。  加強質量安全抽檢。做到所有的食用農產品大戶監測全覆蓋。
  • 安慶推進「三品一標」農產品實施「帶證上網、帶碼上線、帶標上市」
    原標題:推進「三品一標」農產品實施「帶證上網、帶碼上線、帶標上市」 掃一掃農產品質量全知曉!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今年我市將新培育「三品一標」農產品118個以上,並對118個以上規模生產經營主體的農產品實行追溯,推動規模以上農產品生產經營單位入駐國家或省追溯管理信息平臺,探索開展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區塊鏈追溯應用。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是市政府今年繼續實施的民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