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
在食物的安全這方面大家都很重視
這不,食用農產品攜合格證
向大家奔來了
日前,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了解到,我市已全面推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蔬菜、水果、禽蛋等食用農產品上市銷售時都要出具合格證,實現來源可溯、信息可查。這也開啟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新模式。
食用農產品上市的「身份證」
Q:
食用農產品合格證是什麼?
A:
簡單來說,合格證就相當於上市農產品的「身份證」,也是生產者對產品質量安全的一個承諾。記者了解到,食用農產品合格證是食用農產品生產者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和強制性標準,在嚴格執行農產品質量安全控制要求的基礎上,對所銷售的食用農產品自行開具並出具的質量安全合格承諾證。是生產主體對消費者、對社會的承諾,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和自我約束力。
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王亦愚介紹
「食用農產品合格證上除了註明農產品名稱、數量、產地、生產者籤名、開具日期等詳實的農產品『身份』信息外,在合格證的醒目位置,還有生產經營主體對產品質量安全以及合格證真實性的承諾聲明,承諾不使用禁限農藥獸藥以及非法添加物,遵守農藥安全間隔期、獸藥休藥期規定,銷售的食用農產品符合農藥獸藥殘留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食用農產品合格證開具主體為食用農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與小農戶,推行品類為地產的蔬菜、水果、畜禽(活畜活禽)、禽蛋、養殖水產品等。合格證可以是紙質合格證,也可以是二維碼(條形碼)形式涵蓋以上信息。
據了解,截至目前,我市各類食用農產品生產主體已累計開具合格證38313餘份。
生產企業的入市門檻
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錢水庚表示
「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相當於給企業設定了一個入市的門檻,像工業產品一樣是在監管之下按照相關的技術規程生產出來的安全、合格的產品。這對生產企業也是一種督促,督促其規範生產,確保產品質量。」
江蘇優鮮到家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是我市一家集「生產-收儲-配送」為一體的農產品生產企業,擁有基地12600畝,全年生產各類蔬菜、糧油等農產品15000噸,對接學校食堂等單位156家。
公司負責人
許風岸
我們每批上市農產品上都貼有食用農產品合格證,消費者掃描合格證上二維碼,就可以清楚看到該農產品從種子到收穫的整個生產過程及檢測報告,十分方便。
許風岸告訴記者,消費者喜歡這種有詳細「身份信息」的農產品,小小的「二維碼」成了他們公司農產品暢銷市場的「通行證」。
王亦愚表示
我們鼓勵市場主體探索建立『合格證+追溯』新模式,督促食用農產品生產主體主動出具合格證,特別是對全市285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企業加強督導,要求他們及時、真實地將生產過程錄入常州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
市農業農村局將進一步強化監管,將合格證監管納入日常巡查檢查內容,既要查驗真實性,防止假證和冒用他人合格證行為,又要加大抽檢,防止不合格農產品虛假出具合格證。
記者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目前我市商場、超市、綜合農貿市場等嚴格執行食用農產品入市索證索票制度。市場監管部門嚴格查驗合格證,登記並公示合格證信息,對不能提供合格證的,要求經抽樣檢測合格後才能入市銷售。
錢水庚表示
我們正探索實施基於食用農產品合格證電子信息化、二維碼為載體的信息化追溯模式,構建食用農產品『從田間到餐桌』全鏈條全過程可追溯平臺。以批發配送、中央廚房、『一老一小』為核心環節為建設重點,試點探索『批發市場-配送企業-餐飲單位』這一食品經營鏈條的追溯信息公共服務查詢。
市監局將以食用農產品合格證為切入口,多措並舉,推進「網際網路+」食品安全監管。
內容來源 | 溧陽市融媒體中心
記者 | 沈亞萍
本期編輯 | 支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