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記者 塗玥 孟煜前
攝/記者 鄭承鋒
製圖/柴立青
杭州人愛吃片兒川,可哪怕是自家出品的一碗片兒川,同樣有存在質量隱患的可能:怎樣才能確保它的每一樣食材都來源安全,吃得放心?假設吃出了問題,你找到農貿市場的攤主,怎麼才能讓他承認這菜是他賣給你的,並且還能「順藤摸瓜」地找到同一批的肉菜,確保別的市民不會再吃下問題菜肉?聽起來,這些似乎都很難實現,但事實上,如今只要用手持智能設備PDA讀一下「杭州市肉類蔬菜流通服務卡」或者點點滑鼠輸入一個追溯碼,這些難題在杭城已開始破題解決。
難題的破解得益於杭州市貿易局正在建設推進的菜肉流通信息化追溯體系。
2010年,基於杭州良好的流通基礎設施、硬軟體條件,以及可靠的運行維護費用保障等優勢,杭州和上海、重慶、大連、青島、寧波、南京、成都、昆明、無錫等10個城市,被商務部、財政部列為全國首批開展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的試點城市,以試點探索的方式來保障百姓「菜籃子」食品安全,推動農產品現代流通發展,落實食品安全地方政府責任制。
隨著去年下半年試點工作率先在肉類流通領域鋪開,以及城市管理平臺及各追溯子系統軟體的逐步完善,農貿市場無線網絡工程的鋪設完成,農貿市場零售環節追溯電子秤的陸續到位,從今年12月開始杭州的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工作將在杭州市區(含蕭山、餘杭)的定點屠宰廠、肉菜批發市場、超市門店、農貿市場以及餐飲企業等先後啟動推行。
政府主導推進,全民參與建設。未來3-5年,杭州人的生活或許就將因為有了這套追溯體系而大不相同:就像在超市購物列印小票一樣,市民們會習慣了在農貿市場買菜也索要小票,並且憑小票上的追溯碼查詢菜的產地、來源、農殘檢測 情況;無論是知名餐館還是團體夥食單位,買菜買肉都必須刷卡交易;商貿、工商、農業、衛生、質監等政府各部門都有望利用這一平臺為百姓構建起更緊密、更便捷、更安全的品質生活保障網……
四問肉菜流通追溯體系
【權威解讀】
四問肉菜流通追溯體系
一問:何為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
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是指以發展現代流通方式為基礎,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實現肉菜商品流通的索證索票、購銷臺帳的電子化,從而形成來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證、責任可追究的質量安全追溯鏈條。
通俗地說,咱們日常餐桌必不可少的肉類、蔬菜這「一葷一素」,從進入流通領域開始,相關信息電子錄入,後續交易的每一個環節都將刷卡進行,保證肉菜從來源地到餐桌所走的每一步都在信息系統中留下了「腳印」,隨時可查。
就拿農貿市場的經營戶來說,在批發市場刷卡進貨的過程中,一個簡單的刷卡動作不僅可以使批發市場管理者準確掌握肉菜的去向,這批肉菜的相關信息也將隨即進入到這名經營戶的卡片中,以便消費者查詢。
而同樣是在農貿市場買菜買肉,隨著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的建成,以往在農貿市場裡常見的普通電子秤將被統一更換成為新型的追溯電子秤,除了能稱重計價外,這種追溯電子秤還將為前來買菜的顧客的列印出一張標明買賣雙方、菜的品種、單價、重量、價格以及追溯碼的電腦小票。憑著小票上的這個追溯碼,市民可以非常容易地查詢到手中肉菜的來源以及農殘檢測情況等。而一旦買到的肉菜出現質量安全問題,政府各級監管部門也能非常迅速地查到問題菜品的源頭,並以最快速度召回同一批次的問題肉菜。
從2010年開始,商務部、財政部按照「總體設計、分步實施」的方針,分兩批在全國20個城市開展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試點。按照商務部要求,「十二五」期間,全國將在試點城市的基礎上全面推進該體系建設,爭取到「十二五」末,建立起完善的追溯制度標準體系,全面提升肉類蔬菜經營規範化、現代化水平;基本建成以中央、省、市三級平臺為主體,全國互聯互通、協調運作的追溯管理網絡;初步建成覆蓋全國百萬人口以上的城市及大型產地或集散地批發市場的肉類蔬菜流通追溯網絡,並逐步擴大到水果、水產品等其他農產品。
二問:為何要著力打造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
咱們老百姓的一日三餐,總少不了肉類和蔬菜的身影。作為「菜籃子」裡最主要的商品和百姓最重要的民生商品,確保肉菜的質量安全既是百姓品質生活的基石所在,也是各級政府最重要的職責與使命。而這,也正是全面打造覆蓋廣、信息全的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最主要的初衷所在。
對於百姓而言,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是一項利國利民的食品安全保障工程。綜觀近年來頻發的食品安全事件,不少事件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一些生產企業和生產、經營者食品安全責任意識的缺乏。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最重要的作用之一,便是從流通領域入手建立市場倒逼機制,促使生產企業和生產、經營者在責任追究的壓力下,增強責任意識和能力,自覺按照食品安全標準生產經營,從而促進整個社會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的提高。
對於產業發展而言,建設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是由肉菜入手,推動農產品流通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作為「菜籃子」中的最重要成員,肉類蔬菜是百姓需求和消費量最大的農產品,但由於生產和流通的組織化、規模化以及產品的包裝化水平不高卻往往也是最容易出現食品安全的農產品。以建立追溯體系為抓手,通過信息化改造、加強市場引導等手段,各級部門及經營主體不僅可以改善農產品流通的基礎設施,提高流通現代化水平,推動農業生產的標準化、規範化,促進農業產業的發展,最終促進農民農業增收。
而就政府執政、服務百姓而言,建設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也可以幫助落實食品安全地方政府政府責任制。根據「菜籃子」市長負責制的要求,地方政府是當地食品安全的責任主體。在全國範圍內建設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最終實現各地信息的互聯互通,整體推動全國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的提高,很顯然,不僅將幫助地方政府落實食品安全責任,也將破解食品安全的盲點與難點。
即便只著眼於當地的食品安全監管,一旦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最終建成並形成信息網絡,除商貿流通部門之外,工商、農業、衛生、質監等各政府職能部門,都可以利用這一體系,實現有針對性、高效率的主動監管。假如某家餐館或農貿市場某個經營戶採購或進貨情況異常,信息化追溯平臺的數據可以清楚反映出來,各監管部門可以在第一時間發現,並且及時查處,消除百姓的安全隱患。
三問:為什麼杭州會被納入首批試點城市?
因為肉類蔬菜追溯體系是一項影響大、涉及面廣的系統工程,所以國家商務部和財務部採用了在一些有條件的城市先行試點,然後逐步推廣到全國的做法。鑑於城市意願、流通基礎設施、運行維護費用保障等多方面的考慮,2010年,杭州和上海、重慶、大連、青島、寧波、南京、成都、昆明、無錫等10個城市,被商務部、財政部列為全國首批開展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的試點城市。而事實上,就實際情況而言,無論是打造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的軟體還是硬體條件,杭州都已經相當成熟。
早在2008年,杭州市政府便開始了以生產、流通兩位副市長共同負責的鮮活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體系建設,在頒布出臺《杭州市家禽屠宰管理條例》、《杭州市蔬菜農藥殘留監督管理條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要求總則》、《生產領域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要求》、《流通領域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要求》、《餐飲(服務)領域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要求》等法律規範和標準化引導的基礎上,全面展開了以肉菜為重點的農產品追溯管理工作。在兩年多的探索中,初步形成了追溯鏈長、覆蓋面廣、信息化程度高、追溯及時可靠、能實現信息共享的肉類流通追溯信息管理的「杭州模式」。
而就開展肉菜流通追溯的基礎而言,杭州近年來所進行的大型農副產品物流中心建設和農貿市場提升改造工程也為該體系的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硬體支持和管理支撐。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等批發、零售經營單位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推行的「一票證」制度、索證索票準入、商品貨票隨行、臺帳統一規範以及蔬菜農殘檢測定的配備等,都為此番肉菜流通信息化追溯體系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在去年被列為首批試點城市後,建設好杭州的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也成為了杭州市政府最重要的民生工程、實事工程。
2010年10月,邵佔維市長親自參加了全國肉菜流通追溯試點工作會議就體系建設的思路與要求表明態度,並多次過問試點工作。9個月後的2011年7月,副市長張建庭又代表市政府向商務部以及首批、第二批試點城市負責人介紹了杭州的試點工作進展與成效,獲得了商務部的首肯。
從今年12月開始,我市的肉類蔬菜追溯體系建設由以肉類為主轉向肉類、蔬菜共同推進,並將用三至五年的時間完善這一體系的建設。
四問:為什麼肉類蔬菜追溯體系建設不單單是政府的事,而必須是一項全民參與的建設工程?
從被確定為試點城市至今,杭州的城市管理平臺以及各追溯子系統的軟體已經開發完成並投入試運行,覆蓋杭州主城區140餘家農貿市場和蕭山、餘杭中心城區的農貿市場的追溯電子秤將逐步到位投入使用,農貿市場的無線網絡工程也已經升級改造完成。截至目前,除中央財政投入的5000萬元專項資金資助外,我市地方財政也已配套落實近5000萬元用於肉類蔬菜追溯體系建設。
儘管對於該體系建設政府已經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牽頭此項工作的市貿易局相關負責人也坦言,此次全面啟動肉類蔬菜追溯體系建設只能算是一個開端。由於該體系建設涉及的點多面廣,受農業產業化、現代化程度的制約導致流通組織化、包裝化程度普遍不高,流通基礎設施條件差,相關設備牽涉面廣、維護要求高,再加上從業人員食品安全意識不強,社會各界對該體系建設的重要性認識一時不能到位等因素的存在,肉類蔬菜追溯體系建設依然存在很大的難度,要想讓這個體系真正發揮最大功用還需要不斷完善、長期努力。
而想要化解這些難點,讓肉類蔬菜追溯體系真正成為我們老百姓食品安全的有效屏障,除了政府的強大推進力度與建設決心,以及對肉菜經營主體的宣傳教育之外,最重要的一點,恐怕還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參與到這項工程中來,人人在成為此項工程的受益者的同時也成為這個工程的建設者。比如說,從今天開始,每回在農貿市場買肉買菜時都別忘了像在超市購物那樣索取電子秤列印的小票。這樣做,既可以以一種「倒逼」的方式,迫使攤主對追溯體系的規範操作加以重視,也可以在發生糾紛時切實保障自己的權益,並且通過追溯確保自己和他人的飲食健康。而為了鼓勵市民主動索票,養成買菜索票的好習慣,從明年開始,市貿易局也將在各農貿市場推行有獎索票活動,憑小票上的追溯碼不僅能夠查到所購肉菜的來源信息,還有機會幸運地中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