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可溯 去向可查 責任可究 肉菜追溯護航百姓「菜籃子」

2020-12-14 蘭州新聞網

商務部調研蘭州市國芳百貨綜合超市

商務部檢查調研蘭州市五泉山菜市場

    去一個城市旅遊,特色美食在哪裡,獨特景區是哪個,住宿環境怎麼樣是旅遊者關注的問題,也是這座城市給遊客的首印象。如果是一個城市的居民,他們就更關心吃的東西是不是放心、出行是不是方便等這些象徵著生活水平的問題。一個城市精緻與否,首先要看老百姓的「菜籃子」是不是能讓人放心。在這方面,蘭州的做法可圈可點。

    截至目前,蘭州市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節點共上傳市級平臺肉類蔬菜入場交易信息6677.7萬餘條,其中肉菜入場785.2萬餘條,肉菜交易5876.6萬餘條,肉菜檢疫(檢測)信息15.9萬餘條。下一步,我市將全力推進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設工作,據介紹,目前該項工作的初步方案已成形,隨著蘭州市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設工作的逐步推進,必將進一步實現我市重要產品「來源可溯、去向可查、責任可究」。

    菜市場裡的溯源機讓人很放心

    「買肉買菜可以追溯源頭是讓我們覺得很放心的一件事。」近日,在鼓樓巷菜市場,正在買菜的王女士告訴記者,雖然不會每次都去溯源機上查詢買的菜,但拿著溯源小票,知道相關部門在為自己買的肉菜「保駕護航」,她覺得很放心,「以前沒有溯源機制的時候,沒有留意過買到的菜產地、源頭之類的信息,也不知道農藥殘留是不是合格,有了溯源體系後,我查過一兩次,產地、批發商、進貨人等相關信息一目了然,有了監管力度的加大,經營者肯定也是會更加重視菜品的質量,這讓我和家人吃得很放心。」王女士如是說。

    「我市2011年被國家商務部確定為全國第二批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試點城市,2012年3月份正式啟動,分兩期進行了建設。」市商務局市場秩序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2014年12月底全部建設完成,整個項目所涉及三縣五區的15個畜禽定點屠宰企業、4個蔬菜批發企業、28個標準化肉菜市場、34個大中型超市、30個高原夏菜產地批發、13個冷庫鮮凍肉批發、4個產銷對接企業及所屬100個肉菜專賣店、200家團體消費企業等9類428個節點、1046個攤位。「蘭州市在2016年三、四季度和2017年一、二、四季度全國第二批試點城市肉菜流通追溯體系運行考核中總體評比持續位居第二名,市區縣各級付出了艱辛的努力,在全國的第二批試點城市中居於較好水平。」該負責人告訴記者,7月23日至24日,國家商務部市場秩序司流通安全處、省商務廳市場秩序處主要領導對我市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情況進行了現場檢查和督促指導,同時,深入我市城關區華聯超市廣場店、國芳百貨綜合超市、五泉山菜市場、億達靜安門菜市場、黃河風情園餐飲店等各類節點企業進行檢查和深入細緻的調研後,對我市近5年來的肉菜追溯體系建設試點工作取得的成績和經驗給予了充分肯定。

    肉菜追溯體系上傳入場交易信息6677.7萬餘條

    「自2012年正式啟動後,項目分兩期進行了建設。一期項目在城關區、七裡河區、安寧區、西固區及榆中縣建設了247個節點;二期項目於2014年4月份啟動,在一期項目建設的基礎上擴大到遠郊三縣(皋蘭縣、榆中縣、永登縣)一區(紅古區),並對一期項目進行相應的擴容,在全市建設了181個節點。通過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一期項目市級系統監管平臺、機房及247個企業節點於2014年3月底全部建設完成,二期項目對市級平臺升級及181個企業節點建設實施於2014年12月底全部建設完成。」

    市商務局市場秩序處負責人告訴記者,整個項目歷經了四年多的建設期,目前系統已進入全面運行階段,肉菜流通追溯市級平臺系統和各子系統均運行正常,通過建立信息服務平臺,完善基礎設施,初步達到了肉菜「來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證、責任可追究」的目標,基本實現了全市肉類蔬菜關鍵流通節點全覆蓋,提升了全市的流通現代化水平,為確保人民群眾的食品安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截至目前,蘭州市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節點共上傳市級平臺肉類蔬菜入場交易信息6677.7萬餘條,其中肉菜入場785.2萬餘條,肉菜交易5876.6萬餘條,肉菜檢疫(檢測)信息15.9萬餘條。

    強化管理確保肉菜追溯體系運行正常

    再好的項目建成後如果沒有好的保障和管理制度,那最後只能是形同虛設。管理者深知這一點,項目建設中和建成後,不斷的強化管理,確保肉菜追溯體系運行正常。

    「市政府對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管理工作納入了目標考核,與各區縣政府和各相關部門籤訂了責任書,制定下發了追溯體系建設管理目標責任考核辦法,實行月檢查、季督查、半年小結、全年考核的督查考核機制,將追溯體系建設運行考核納入縣區政府年度食品安全考核和行政效能考核,實行一票否決制,推進領導小組也將各縣區推進情況專門發文向全市通報,明確對建設進度慢、管理運行不好的縣區和部門實行績效問責。」市商務局市場秩序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堅持每周安排集成和溯源秤運維企業技術人員、區縣商務部門管理人員逐個節點進行巡查督導,現場解決相關問題。同時,市級相關部門利用蘭州市肉菜流通追溯管理平臺對各節點企業的運行情況進行遠程監控管理。發現子系統及上報信息有問題的節點通過電話或QQ群及時進行通報,安排相關人員督促解決,確保系統正常運行。同時,建立了由市商務局、軟體集成公司、運維公司三方參加的例會制度和項目進度周報制度。

    同時,市商務局還不定期地進行了專項整治工作。「通過整治全市各類追溯節點企業的肉菜追溯查詢機、溯源秤及網絡設備使用情況,對問題設備及時清理,現場督導辦公解決問題;整治各類節點企業肉菜追溯體系日常運行各類管理制度是否落實,溯源秤、查詢機等設備宣傳標識張貼是否到位;整治各類節點企業是否安排專人負責查詢設備開機、監管及日常信息錄入工作是否落實到位;整治各區縣商務部門是否落實屬地化管理職責,督導各類節點企業肉菜追溯體系日常宣傳工作是否到位,重點是超市、菜市場等工作人員是否知曉肉菜追溯查詢機設備功能,查詢機終端使用方法及操作流程。」相關負責人如是說。

    創新肉菜追溯體系試點項目建設

    「今年以來,我市逐步加大了肉菜追溯體系試點項目建設工作機制的創新力度。」該負責人告訴記者,一是積極協調集成商浪潮軟體公司對蘭州市肉菜追溯體系官網及肉菜追溯公眾號APP(應用程式)功能進行完善和升級,拓展了全市各類追溯節點企業的二維碼查詢業務功能。二是建立全市肉菜追溯體系日常運行考核月通報機制。每月及時向區縣商務主管部門下發並及時抄送市肉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農委、食藥監局、質監局等部門,逐步完善倒逼機制。明確任務分工,指導督促區縣商務主管部門與集成商、秤商及節點企業現場辦公,現場解決各類問題。三是創新建立肉菜流通追溯體系日常運行管理誠信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

    據了解,為及時建立完善蘭州市肉菜流通追溯體系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加快誠信建設制度化、常態化和長效化,著力打造蘭州市商務領域誠信環境,配合開展好全市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集中攻堅行動,市商務局2018年上半年制定並印發了《蘭州市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日常運行管理工作企業誠信「紅黑榜」發布制度(暫行)》,通過每季度發布追溯企業誠信「紅黑榜」倒逼區縣政府和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持續推進蘭州市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試點項目建設及運行維護工作。

    □蘭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蔣凌文/圖

    ◆精緻蘭州·觀察

    追溯一下食品安全更放心

    近期,市商務局積極指導七裡河區相關部門在龔家灣肉菜市場開啟為期一個月的「追溯一下,食品安全更放心」為主題的宣傳活動。記者再一次走近肉菜追溯體系,零距離地觀察了體系運行情況,傾聽了市民的反響。

    「我很支持這項措施,說實在的,肉菜追溯體系為我家的『菜籃子』帶來的不僅僅是可以溯源的安心,現在我在正規市場買肉菜,基本不會復稱,也不會擔心菜品質量問題。」對於肉菜追溯體系的使用感受,一位參加現場活動的消費者這樣告訴記者。主題活動現場,雖然沒有前期宣傳,但自發來參加活動的消費者還是很多。市、區兩級商務主管部門工作人員結合宣傳展板、向居民發放肉菜追溯宣傳折頁等現場互動方式,組織商戶、消費者現場體驗食品追溯體系,講解追溯環節,展示肉菜產品從源頭跟蹤到各環節的流通過程,演示在實際生活中消費者如何查詢肉菜產品溯源,同時開展追溯小票換取禮品、發放環保購物袋等活動,同時現場發放肉菜追溯體系、食品安全相關法規等宣傳資料1000餘份,接受現場諮詢上百人次。

    消費者的積極參與正是對肉菜追溯體系認可的一個表現。記者觀察到,活動本身進一步帶動老百姓購買肉菜索要追溯小票,對購買的商品進行查詢和維權,讓市民更加深入地了解追溯、參與追溯,引導市民放心消費,切實提高全市人民群眾對肉類蔬菜食品、酒類商品安全意識和監督意識,為實現「來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證、責任可追究」的目標打下堅實的基礎。

    ◆精緻蘭州·記者手記

    「菜籃子」安全讓生活更精緻

    一座城市的精緻,外在表現是城市景觀、形象的提升,內在根基則是老百姓生活品質的提高。民以食為天,「菜籃子」是老百姓關心的焦點問題。吃得放心、吃得安心,知道有人在為自己的「飯桌」問題保駕護航,對老百姓來說無疑是一件好事,也讓大家的「精緻生活」更有保障。筆者認為,這就是精緻蘭州的意義之一。

    從2012年開始,我市就一直致力於肉菜追溯體系的建設工作,筆者從當時開始就一直在跟進採訪這項工作的新聞報導,可以說是另一個角度上的親歷者。追溯體系建設工作的開展並不容易,所有節點市場要一個攤位一個攤位地更換溯源秤,請專業人士對市場的錄入員定期培訓,確保每個攤正常使用溯源秤……工作開展起來,大事小事都需要工作人員親力親為,除此以外,還要不斷向市場管理者、攤主、消費者進行宣傳推廣,確保工作落到實處。雖然工作繁雜,時間緊、任務重,但肉菜追溯體系的建設工作還是在2014年底完成了,僅僅用了兩年時間,我們為政府這樣的執行力點讚。

    蘭州市在2016年三、四季度和2017年一、二、四季度全國第二批試點城市肉菜流通追溯體系運行考核中總體評比持續位居第二名,市區縣各級付出了艱辛的努力,在全國第二批試點城市中居於較好水平。國家的評比是對我市肉菜追溯體系工作的肯定,下一步,我市還將對重點產品進行追溯體系的建設,筆者相信,在多方共同努力下,蘭州市的這項民生工作一定會越來越精緻,為老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相關焦點

  • 讓百姓的「菜籃子」來源可溯去向可追
    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是指以發展現代流通方式為基礎,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實現肉菜商品流通的索證索票、購銷臺帳的電子化,從而形成來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證、責任可追究的質量安全追溯鏈條。  通俗地說,咱們日常餐桌必不可少的肉類、蔬菜這「一葷一素」,從進入流通領域開始,相關信息電子錄入,後續交易的每一個環節都將刷卡進行,保證肉菜從來源地到餐桌所走的每一步都在信息系統中留下了「腳印」,隨時可查。
  • 溯源 可追溯碼追溯源頭,讓消費者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
    1什麼是可追溯碼?說到產品可追溯,產品溯源,不同的人,不同的公司,可能都會有很多種不同的理解。一般來說,很多人會認為只要能夠追蹤到產品的源頭,就是產品可追溯,產品溯源了。其實不然。如今國家對食品、藥品、農產品重視度比以前高了,為了防範食品安全問題的風險,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國家建立了追溯系統體系,並要求企業建立可追溯系統,溯源碼能夠記錄整個生產過程的原料、生產環節、生產人員、物流等溯源信息,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建立了微信二維碼防偽追溯系統,手機掃碼秒查。
  • ...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形成「來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證、責任可追究...
    推進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  記錄產品從產地到消費者手中的全過程  隨著城市化推進,目前大中城市肉菜供應量平均70%以上來自外埠,本地肉菜比重持續下降,在全國大流通的格局下,保障肉菜安全的任務更加艱巨。  目前,批發市場、集貿市場等傳統渠道仍承載著80%以上的生鮮農產品流通量。
  • 來源可溯 流向可追 問題可查 責任可究 我省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
    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甘肅省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指出,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是以進貨查驗、出廠檢驗、食品銷售等信息為基礎,以食品安全信息電子追溯為主要手段,實現食品和食用農產品在生產、銷售、餐飲服務等環節來源可溯、流向可追、問題可查、責任可究。
  • 來源可溯,流轉可查,去向可追丨瀘州全面啟動冷鏈食品信息化追溯工作
    近日,我國多地冷鏈食品外包裝發現病毒瀘小布從市市場監管局獲悉我市已全面啟動冷鏈食品信息化追溯工作目前,全市70餘家冷鏈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已在四川省冷鏈食品追溯平臺上完成主體登記備案及其上下遊供銷單位主體信息錄入。
  • 來源可溯 去向可查 我縣農藥實名購銷經驗獲推廣
    來源可溯 去向可查 我縣農藥實名購銷經驗獲推廣 發布時間:2019年04月03日 來源:蒼南新聞網同時,農藥包裝上會有一個專屬二維碼,可以精準追溯到每一包、每一瓶農藥的來源和去向。  「我縣專門建了一個農藥購銷存管理系統,一把農藥產品全部錄入到平臺上,還有農資經營者、生產農產品的使用者也錄到平臺上,通過出示身份證來購買農藥實現實名制,還有通過銀行卡綁定在農資監管平臺上,通過刷銀行卡顯示出實名。」
  • 萬柏林:冷鏈食品要「來源可溯、去向可追」
    12月9日,萬柏林區召開冷鏈食品專項監管部署會,將對全區冷鏈食品經營單位進行全覆蓋檢查,對轄區內冷鏈食品經營單位開展集體約談,督促經營單位落實主體責任,做到批批產品「來源可溯、去向可追、問題可查」。
  • 江蘇激勵各地推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 來源可溯去向可追
    江蘇激勵各地大力推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從產地到市場,來源可溯去向可追11日,農業農村部推進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試行工作現場會在常州召開。去年以來,我省將全面試行這一制度作為推動生產主體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第一責任、從根本上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的重要舉措。
  • 智慧監管冷鏈食品 來源可溯去向可追
    12月5日,按照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緊急通知要求,為全面消除涉疫產品風險隱患,平房區市場監管局充分發揮區智慧化監管平臺的優勢和作用,利用新開發的「冷鏈食品追溯系統」,組織相關企業線上自查與執法人員線下排查相結合,當天即完成全區297家相關業戶排查工作,並將數據信息同步推送給區疾控中心,
  • 來源可溯、去向可追、精準定位,首張「鄂冷鏈」食品追溯碼在武漢賦碼
    在建立健全進銷貨臺帳基礎上,12月10日,我市率先使用湖北省進口冷鏈食品信息化追溯平臺「鄂冷鏈」,全省首張「鄂冷鏈」食品追溯碼在我市首次賦碼,「鄂冷鏈」食品追溯碼實現進口冷鏈食品從進入湖北首站到消費端全鏈條最小包裝精準追溯,實現貨、庫、車、人的全環節精準管理,避免大海撈針式排查,實現來源可溯、去向可追、精準定位,實現人物同防。
  • 河北計劃用5年時間實現中藥重點品種來源可查去向
    原標題:河北:計劃用5年時間實現中藥重點品種來源可查去向可追從河北省藥監局獲悉,河北藥品監管部門將會同相關部門,探索建立中藥材、中藥飲片、中成藥生產全過程追溯體系。計劃用5年左右時間,逐步實現中藥重點品種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
  • 確保冷鏈食品來源可溯 去向可追 風險可控
    同時,檢查組要求新購入冷鏈食品務必取得消毒證明,確保冷鏈食品來源可溯、去向可追、風險可控;要嚴厲打擊違法違規經營及無證經營活動,對無證無票食品實行「零容忍」;大力打擊走私行為,人物同防,對產品、涉冷人員及經營場所環境核酸檢測,應檢必檢,應檢盡檢。
  • 「鄂冷鏈」平臺正式上線 實現進口冷鏈食品「來源可溯、去向可追」
    貼上「鄂冷鏈」追溯碼的泰國活凍黑虎蝦。記者張茜攝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張茜 通訊員郭姍姍)12月10日,湖北省進口冷鏈食品信息化追溯平臺「鄂冷鏈」正式上線。當天下午,在位於武漢市東西湖區盈石物流園的武漢盒馬B2C冷凍倉,10盒泰國活凍黑虎蝦在貼上全省首批「鄂冷鏈」追溯碼後,被送往盒馬鮮生鴻達中央廣場店上架銷售。進口冷鏈食品新冠病毒防控工作涉及進口、承運、貯存、生產經營等眾多環節、眾多經營主體、眾多從業人員,需要多部門協同配合、信息共享,才能快速高效追溯涉疫產品,排查管控風險,形成防控閉環。
  • 寧德市推行加工食品「源頭可溯、去向可追、風險可控、公眾參與」
    8月14日,市市場監管局印發《關於做好2019年食品安全「一品一碼」工作的通知》,進一步推進寧德市「一品一碼」信息追溯工作,其中要求,8月15日之後,寧德市食品生產企業生產產品,應上傳對應批次的質檢報告。
  • 小小「菜籃子」 百姓大民生
    小小「菜籃子」裝著百姓關切的大民生。為加強「菜籃子」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2019年以來,陝西省西安市全力推進「菜籃子」重要商品保供穩價工作。近日,筆者隨西安市市場監管局督導組來到部分農貿市場和「放心肉菜示範超市」,近距離感受到「菜籃子」供應充足、價格穩定、質量安全,有效滿足人民群眾正常生產生活需求。創建33家「放心肉菜示範超市」  在「放心肉菜示範超市」——卜蜂蓮花鳳城八路新天地店,超市入口處醒目位置懸掛著食品安全管理、檢查制度等公示牌。超市內,乾淨整潔的貨架上分列著各類商品。
  • 中國追溯鏈.com落地泉城濟南 實現產品來源可溯、真假可查
    「一帶一路」可追溯商品資料庫中心主任、中追溯源(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追溯鏈.com創始人鄭力維出席、致辭,並向中國追溯鏈.com濟南運營中心授牌,向山東架構師頒牌。儀式過後,由中追溯源(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場副總裁、中國追溯鏈.com市場副總裁、追溯鏈商學院副院長王振坤進行中國追溯鏈.com追溯防偽體系介紹。至此,中國追溯鏈.com濟南城市運營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 來源可溯、信息可查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在食物的安全這方面大家都很重視這不,食用農產品攜合格證向大家奔來了日前,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了解到,我市已全面推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蔬菜、水果、禽蛋等食用農產品上市銷售時都要出具合格證,實現來源可溯
  • 小程序讓藥品來源可查可溯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快報&nbsp&nbsp&nbsp&nbsp天津北方網訊:日前,市市場監管委、市藥監局發布《關於實施零售藥店疫情防控時期發熱、咳嗽病人購買相關藥品登記報告制度》,為加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切實實現轄區藥品零售企業向發熱、咳嗽藥品購買者實行實名制登記,南開區市場監管局設計了一款小程序,讓防疫藥品得以更加便捷地來源可溯
  • 冷鏈食品的防範風險中有源可溯 金普新區128家企業36小時完成註冊
    大連市冷鏈食品安全追溯平臺上線,金普新區128家企業36小時完成註冊「大連市冷鏈食品安全追溯平臺」近日全面上線運行,大連金普新區市場監管局於12月14日至15日開展了「冷鏈食品生產經營企業註冊錄入」督導工作,僅用36
  • 全市牧業年產值預計可達554.4億元 安全價優肉蛋奶穩定「菜籃子」
    目前,我市肉類總產量和肉類人均佔有量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位居第一位,畜牧經濟總量佔全省畜牧業的比重近一半,畜牧業已成為我市農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和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安全價優的肉蛋奶讓市民的「菜籃子」豐富穩定。預計至2020年年末,全市牛發展176萬頭。圖為公主嶺市二十家子鎮全結村養牛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