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可溯 去向可查 我縣農藥實名購銷經驗獲推廣

2020-12-14 蒼南新聞網

來源可溯 去向可查 我縣農藥實名購銷經驗獲推廣

發布時間:2019年04月03日 來源:蒼南新聞網

  蒼南新聞網4月3日消息:去年10月,我縣率全市之先開展農藥實名購銷工作,目前已取得顯著成效。近日,市農資監管服務「兩化」建設推進暨協會工作會議在我縣舉行,來自全市農資行業人員參觀學習我縣的工作成果和經驗。

  橋墩供銷合作社大龍分社是我縣一家農資連鎖經營店,在該店購買農藥需要提供身份證或是銀行卡進行實名認證,每一筆購買信息都會錄入全縣農藥購銷存管理系統,一改從前手寫記錄難以查詢的狀況。同時,農藥包裝上會有一個專屬二維碼,可以精準追溯到每一包、每一瓶農藥的來源和去向。

  「我縣專門建了一個農藥購銷存管理系統,一把農藥產品全部錄入到平臺上,還有農資經營者、生產農產品的使用者也錄到平臺上,通過出示身份證來購買農藥實現實名制,還有通過銀行卡綁定在農資監管平臺上,通過刷銀行卡顯示出實名。」縣農業農村局農業行政執法大隊大隊長夏成鵬介紹,農藥畢竟是對食品安全起了重要作用,實名銷售就是保證農藥來源可以追溯,去向可以跟蹤。

  據悉,農藥實名購銷工作已在全縣112家農藥經營主體中推行,目前我縣農業生產主體信息已採集52000多戶,實名銷售24000多筆,實現農藥可追溯,有效保障農資市場的健康發展和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林高顯 梁斯慧)

相關焦點

  • 江蘇激勵各地推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 來源可溯去向可追
    江蘇激勵各地大力推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從產地到市場,來源可溯去向可追11日,農業農村部推進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試行工作現場會在常州召開。去年以來,我省將全面試行這一制度作為推動生產主體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第一責任、從根本上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的重要舉措。
  • 萬柏林:冷鏈食品要「來源可溯、去向可追」
    12月9日,萬柏林區召開冷鏈食品專項監管部署會,將對全區冷鏈食品經營單位進行全覆蓋檢查,對轄區內冷鏈食品經營單位開展集體約談,督促經營單位落實主體責任,做到批批產品「來源可溯、去向可追、問題可查」。
  • 我縣首次採用「不見面開標」 過程可溯可查可監督
    2月25日,浦江縣西北部山區農村供水工程(管道部分)設計項目招標採用「不見面開標」方式順利完成招標,農村飲用水達標提標工作是我縣十大民生實事之一,西北部山區農村供水項目是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工程建成後,能有效化解西北部山區
  • 來源可溯,流轉可查,去向可追丨瀘州全面啟動冷鏈食品信息化追溯工作
    今後,我市所有冷鏈食品將實現「來源可溯,流轉可查,去向可追」。為做好冷鏈食品信息化追溯工作,我市組織市市場監管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衛生健康委、市農業農村局等七部門聯合建立協作聯動機制和聯絡員制度,組建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工作專班開展工作。
  • 來源可溯 去向可查 責任可究 肉菜追溯護航百姓「菜籃子」
    下一步,我市將全力推進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設工作,據介紹,目前該項工作的初步方案已成形,隨著蘭州市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設工作的逐步推進,必將進一步實現我市重要產品「來源可溯、去向可查、責任可究」。    菜市場裡的溯源機讓人很放心    「買肉買菜可以追溯源頭是讓我們覺得很放心的一件事。」
  • 讓百姓的「菜籃子」來源可溯去向可追
    文/記者 塗玥 孟煜前  攝/記者 鄭承鋒  製圖/柴立青    杭州人愛吃片兒川,可哪怕是自家出品的一碗片兒川,同樣有存在質量隱患的可能:怎樣才能確保它的每一樣食材都來源安全,吃得放心?  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是指以發展現代流通方式為基礎,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實現肉菜商品流通的索證索票、購銷臺帳的電子化,從而形成來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證、責任可追究的質量安全追溯鏈條。
  • 智慧監管冷鏈食品 來源可溯去向可追
    在對進口冷鏈食品監管中,對來源及去向的管控是兩個關鍵環節,為在不增加企業經營成本和負擔的前提下實現有效管控,平房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在原有智慧化監管經驗的基礎上,針對進口冷鏈食品的特點及監管要求,在全省率先開發了「冷鏈食品追溯系統」,實現了對冷鏈進口食品的「來源可溯,去向可追」。
  • 確保冷鏈食品來源可溯 去向可追 風險可控
    同時,檢查組要求新購入冷鏈食品務必取得消毒證明,確保冷鏈食品來源可溯、去向可追、風險可控;要嚴厲打擊違法違規經營及無證經營活動,對無證無票食品實行「零容忍」;大力打擊走私行為,人物同防,對產品、涉冷人員及經營場所環境核酸檢測,應檢必檢,應檢盡檢。
  • 來源可溯、信息可查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在食物的安全這方面大家都很重視這不,食用農產品攜合格證向大家奔來了日前,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了解到,我市已全面推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蔬菜、水果、禽蛋等食用農產品上市銷售時都要出具合格證,實現來源可溯
  • 洪洞縣農業農村局舉辦農藥可追溯系統現場操作培訓班
    洪洞縣農業綜合行政執法隊在臨汾市職業技術學院舉辦農藥可追溯系統現場操作培訓班,本次培訓針對大部分經營戶不熟悉農藥電子進銷存系統操作的實際情況進行,旨在提升農藥可追溯系統操作能力,促進農藥經營活動規範開展,全縣農藥經營戶190人參加學習。
  • 小程序讓藥品來源可查可溯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快報&nbsp&nbsp&nbsp&nbsp天津北方網訊:日前,市市場監管委、市藥監局發布《關於實施零售藥店疫情防控時期發熱、咳嗽病人購買相關藥品登記報告制度》,為加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切實實現轄區藥品零售企業向發熱、咳嗽藥品購買者實行實名制登記,南開區市場監管局設計了一款小程序,讓防疫藥品得以更加便捷地來源可溯
  • 溯源 可追溯碼追溯源頭,讓消費者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
    1什麼是可追溯碼?說到產品可追溯,產品溯源,不同的人,不同的公司,可能都會有很多種不同的理解。一般來說,很多人會認為只要能夠追蹤到產品的源頭,就是產品可追溯,產品溯源了。其實不然。簡言之,即「全程可追溯,才是真溯源」。如今國家對食品、藥品、農產品重視度比以前高了,為了防範食品安全問題的風險,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國家建立了追溯系統體系,並要求企業建立可追溯系統,溯源碼能夠記錄整個生產過程的原料、生產環節、生產人員、物流等溯源信息,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建立了微信二維碼防偽追溯系統,手機掃碼秒查。
  • 寧德市推行加工食品「源頭可溯、去向可追、風險可控、公眾參與」
    從生產環節到銷售、餐飲環節寧德市推進「一品一碼」追溯數據上傳  「一品一碼」,即一個批次產品有唯一的追溯碼,實現食品安全「源頭可溯、去向可追、風險可控、公眾參與」。推動食品生產經營環節索證索票明年底前全市加工食品推行「一證通」  同時,市市場監管局將在全市食品生產經營環節大力推行「一證通」制度,推動索證索票工作落實,2019年底前屏南縣城區的加工食品全面推行「一證通」制度,2020年底前在全市加工食品全面推行;並會同市農業、海洋漁業等部門在每個縣至少建立一個可對接
  • 來源可溯、去向可追、精準定位,首張「鄂冷鏈」食品追溯碼在武漢賦碼
    在建立健全進銷貨臺帳基礎上,12月10日,我市率先使用湖北省進口冷鏈食品信息化追溯平臺「鄂冷鏈」,全省首張「鄂冷鏈」食品追溯碼在我市首次賦碼,「鄂冷鏈」食品追溯碼實現進口冷鏈食品從進入湖北首站到消費端全鏈條最小包裝精準追溯,實現貨、庫、車、人的全環節精準管理,避免大海撈針式排查,實現來源可溯、去向可追、精準定位,實現人物同防。
  • 「鄂冷鏈」平臺正式上線 實現進口冷鏈食品「來源可溯、去向可追」
    隨著「鄂冷鏈」平臺的正式上線,進口冷鏈食品進入湖北後,相關信息將全部納入「鄂冷鏈」,做到「首站賦碼、一碼到底、來源可查、去向可追」。此外,該平臺還與湖北健康碼對接,對冷鏈運輸車輛、駕駛員和裝卸人員進行掃碼錄入,實現「人物同防」。手機掃碼後,即可查看食品全流通環節信息。
  • 河北計劃用5年時間實現中藥重點品種來源可查去向
    原標題:河北:計劃用5年時間實現中藥重點品種來源可查去向可追從河北省藥監局獲悉,河北藥品監管部門將會同相關部門,探索建立中藥材、中藥飲片、中成藥生產全過程追溯體系。計劃用5年左右時間,逐步實現中藥重點品種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
  • ...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形成「來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證、責任可追究...
    肉菜經營集中度低,包裝化、品牌化程度不高,冷鮮肉、分割包裝肉佔市場比重不到10%,包裝蔬菜份額不足13%;流通組織化、信息化程度低,設施簡陋、方式粗放,98%以上的批發市場仍以現貨現金、一對一交易為主;從業人員自律意識不強,索證索票、購銷臺帳等食品安全制度難以有效落實。
  • 冷鏈食品的防範風險中有源可溯 金普新區128家企業36小時完成註冊
    據悉,這一平臺可快速實現冷鏈食品全鏈條追溯體系,做到來源可查、去向可追,為大連金普新區築起疫情防控新屏障。據悉,針對各地進口冷鏈食品偶有核酸檢測陽性的情況,大連金普新區在冷鏈食經營企業疫情防控督導檢查工作中,如何防止漏網之魚,如何做到「有源可溯」?
  • 山東成考錄取已全部結束 考生可上網查去向
    山東成考錄取已全部結束 考生可上網查去向 2008年11月26日11:05  來源:齊魯晚報   25日,記者從山東省招考院獲悉,2008年成人高考錄取信息查詢系統已經正式開通,相關考生可登錄省招考院網站(www.sdzs.gov.cn)進行查詢。
  • 來源可溯 流向可追 問題可查 責任可究 我省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
    《辦法》指出,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是以進貨查驗、出廠檢驗、食品銷售等信息為基礎,以食品安全信息電子追溯為主要手段,實現食品和食用農產品在生產、銷售、餐飲服務等環節來源可溯、流向可追、問題可查、責任可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