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冷鮮禽」更放心 未來重慶掃碼可查冷鏈物流信息

2020-12-13 澎湃新聞

食用「冷鮮禽」更放心 未來重慶掃碼可查冷鏈物流信息

2020-12-10 16: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在位於觀音橋的新世紀超市裡,設有一個重慶市城鄉冷鏈物流體系建設試點。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李華僑 攝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10日14時30分訊(記者 李華僑 實習生 石若琳)市民習慣的「現殺現買」被禁止後,「冷鮮禽」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那麼,如何保障市民買到安全的放心肉?冷鏈物流體系建設是其中重要的一環。今年,重慶市政府出臺《重慶市城鄉冷鏈物流體系建設方案(2020—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預計到2022年,全市冷庫庫容規模達到240萬噸,本地冷藏車輛達到3000輛,集中屠宰的活禽活畜冷鏈運輸比例達到60%。到2025年,實現肉類,果蔬,糧油,紅酒,海鮮、藥品、疫苗等商品冷鏈物流全覆蓋,政府對企業生產運輸銷售,也形成全方位立體化、精準高效的冷鏈物流監管體系。

5年後滿足城鄉居民人均日消費1千克冷鏈商品需求

為保障食品安全,今年重慶市政府出臺了《關於進一步規範活禽交易推行集中屠宰加強冷鏈供應工作的指導意見》,全面規範活禽交易和宰殺。長久以來,市民習慣的「現殺現買」被禁止後,「冷鮮禽」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

市政府口岸物流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冷鮮禽是對嚴格執行檢疫制度屠宰加工後的禽類,在1小時內迅速冷卻降為0℃~4℃,進行排酸處理,並在後續的物流和銷售環節中始終保持在0℃~4℃的冷卻狀態。冷鮮禽通常包括雞和鴨。

據介紹,排酸處理是現代肉品衛生學及營養學所提倡的一種肉品後成熟工藝。經過排酸處理的禽類更安全衛生、更營養、口感更好。

根據《方案》,到2020年底,重慶將初步形成體系完備的運作模式,在具體應用場景下不斷優化完善並快速推廣。到2025年底,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設施先進、標準健全、銜接有序、綠色低碳的城鄉冷鏈物流體系,滿足城鄉居民人均日消費1千克冷鏈商品需要。

冷鏈物流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到2022年,全市冷庫庫容規模達到240萬噸,集中屠宰的活禽活畜冷鏈運輸佔比達到60%。到2025年,全市冷庫庫容規模達到280萬噸,集中屠宰的活禽活畜冷鏈運輸佔比達到70%。

超市冷鮮禽櫃檯前掛有二維碼可追溯產品詳情。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李華僑 攝

分級建設物流節點 大力發展冷鏈產業

根據《方案》,我市冷鏈物流節點覆蓋面將進一步擴大。到2022年,形成3個一級節點、20個二級節點、N個三級節點。到2025年,形成5個一級節點、30個二級節點,繼續擴大三級節點數量,實現即產即冷。

冷鏈物流監控體系進一步完善。到2025年,實現肉類、果蔬、糧油、紅酒、海鮮、藥品疫苗等商品冷鏈物流「全覆蓋」,形成全方位、立體化、精準高效的冷鏈物流監管體系。

除了物流節點,我市也將大力發展冷鏈產業。具體看來,發展冷鏈裝備製造業。鼓勵製造企業研發、製造冷藏運輸車、保鮮車、保溫車等運輸設備以及預冷設備。

培育冷鏈物流企業。鼓勵國有、民營、外資等各類資本和生產、流通、平臺等各類企業參與各級冷鏈物流節點建設。

做大本地冷鏈商品市場。加強農產品冷鏈生產和消費宣傳,提高市民對冷鏈食品的認識,改變消費理念和生活習慣,從需求端倒逼全市冷鏈物流體系建設。

發展進出口冷鏈業務。大力發展生態農業,鼓勵我市優勢特色農產品出口。

掃「身份證」可查冷鮮禽冷鏈物流信息

如何保證到市民嘴裡的「冷鮮禽」的安全?據了解,市政府口岸物流辦指導重慶智慧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建設了「重慶市冷鏈物流追溯系統」,採用物聯網等新興技術,對活禽屠宰加工、冷鏈配送、市場交易全程進行監控,確保冷鏈物流過程「不斷鏈、可追溯」。

市場上銷售的冷鮮禽都佩有一個唯一的「身份證」二維碼。市民掃一掃二維碼便可進入「重慶市冷鏈物流追溯系統」,了解整個冷鏈過程,以及商品詳情、養殖場、屠場等信息。冷鏈物流追溯系統,確保市民買得明白,買得放心。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重慶城鄉冷鏈物流體系建設方案出臺 掃「身份證」可查冷鮮禽冷鏈...
    為了讓市民買到安全放心的冷鮮禽,重慶市人民政府口岸物流辦指導重慶智慧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建設了「重慶市冷鏈物流追溯系統」,採用物聯網等新興技術,對活禽屠宰加工、冷鏈配送、市場交易全程進行監控,確保冷鏈物流過程「不斷鏈、可追溯」。
  • 可追溯更放心的冷鮮食品走上市民餐桌
    近來,在安全隱患較多的普通豬肉(也叫熱鮮肉)佔據重慶肉類消費市場90%以上份額的現狀下,重慶市委、市政府決心大力推廣冷鏈物流、普及排酸肉類,涪陵區物流辦也積極行動,將涪陵區相關企業納入「正規軍」,一起為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而努力。
  • 重慶部分超市冷鮮食有了「身份證」
    重慶部分超市冷鮮食有了「身份證」 2020-12-11 11:05:13 來源:新華網 近日,重慶部分超市的冷鮮食有了「身份證」,市民在購買城鄉冷鏈物流體系建設試點企業供應的生鮮肉禽、鮮蔬時,只要掃描冷鮮食品包裝上的二維碼
  • 產地越南卻「掃」出中國?掃碼查冷鏈有些信息「名不副實」
    從11月1日起,「北京冷鏈」食品追溯平臺正式運行,進口冷藏冷凍肉類、水產品的產地、核酸證明等信息通過掃二維碼即可查詢。現在,「北京冷鏈」二維碼實施已一個月,記者走訪發現,與超市相比,一些菜市場的水產攤位沒有做到「亮碼」銷售。個別貼出的二維碼還存在信息有誤等情況。超市——「北京冷鏈」二維碼成「標配」記者近日走訪北京多家超市,發現冷凍櫃檯和以前相比,價籤旁或者櫃檯上,多了一組組「北京冷鏈」二維碼。
  • 「川冷鏈」正式上線,樂山冷凍水產來源將實現掃碼可查
    9月底以來,青島、天津等地相繼出現冷鏈食品裝卸工人感染新冠病毒確診的情況,提醒我們秋冬疫情防控形勢異常嚴峻,冷鏈食品已是防控的重中之重。由於冷鏈食品涉及進口、生產、物流、倉儲、經營等多個環節,確保每個環節做到位至關重要。
  • ...首張「鄂冷鏈」食品追溯碼在武漢發出,掃一掃就能看核酸檢測報告
    這也意味著,武漢市嚴格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實施全覆蓋檢測、全環節消毒、全鏈條管控。從12月10日起,武漢市率先使用湖北省進口冷鏈食品信息化追溯平臺「鄂冷鏈」,讓全鏈條管控措施落實更具體,監管更精準更智能,確保進口冷鏈食品來源可查,去向可追,保障消費者消費安全。
  • 來源可查!武漢多家商超在售冷凍海鮮產品可掃碼追溯
    楚天都市報記者今日走訪武漢多家商超發現,部分冷凍海鮮產品已經貼上了可追溯二維碼,市民拿起手機掃一掃便可獲悉該產品的檢測信息、生產日期等。有市民認為,「能直接看到產品來源,買起來更放心了。」帶有追溯碼的對蝦多家商超冷鏈產品可掃碼追溯11月18日,楚天都市報記者分別來到武漢的沃爾瑪、麥德龍、盒馬鮮生等多家商超進行探訪。
  • 運城市發出首張「運城冷鏈」食品追溯碼
    ,確保冷鏈食品安全。12月15日,運城市市場監管局在位於歡樂港內的永輝超市,對該企業發出首張進口冷鏈食品追溯碼,並要求企業將「運城冷鏈」追溯碼,貼在貨架旁,供消費者掃碼查驗。當日,在永輝超市的冷庫內,工作人員將每件即將上架銷售的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進行消毒,並貼上「運城冷鏈」追溯碼後,準備上架進行銷售。
  • 產地越南卻「掃」出中國,掃碼查冷鏈,這些問題正在核查整改
    從11月1日起,「北京冷鏈」食品追溯平臺正式運行,進口冷藏冷凍肉類、水產品的產地、核酸證明等信息通過掃二維碼即可查詢。現在,「北京冷鏈」二維碼實施已一個月,記者走訪發現,與超市相比,一些菜市場的水產攤位沒有做到「亮碼」銷售。個別貼出的二維碼還存在信息有誤等情況。
  • 上海冷鮮禽銷售點將達600家 禽類製品可追根尋源
    昨天下午,記者從市商務委召開的品牌冷鮮禽市場供應推進會上了解到:目前申城品牌冷鮮禽企業已有冷鮮禽銷售的直營布點和加盟網點共計472家,2014年預計還將新增100個點,全年總數將達到600家。同時,還將在已上網公示的119家定點活禽零售交易點上,全部開設冷鮮禽銷售點,確保節日的禽肉市場供應。
  • 「鄂冷鏈」平臺正式上線 實現進口冷鏈食品「來源可溯、去向可追」
    貼上「鄂冷鏈」追溯碼的泰國活凍黑虎蝦。記者張茜攝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張茜 通訊員郭姍姍)12月10日,湖北省進口冷鏈食品信息化追溯平臺「鄂冷鏈」正式上線。當天下午,在位於武漢市東西湖區盈石物流園的武漢盒馬B2C冷凍倉,10盒泰國活凍黑虎蝦在貼上全省首批「鄂冷鏈」追溯碼後,被送往盒馬鮮生鴻達中央廣場店上架銷售。進口冷鏈食品新冠病毒防控工作涉及進口、承運、貯存、生產經營等眾多環節、眾多經營主體、眾多從業人員,需要多部門協同配合、信息共享,才能快速高效追溯涉疫產品,排查管控風險,形成防控閉環。
  • 多家超市、餐飲、生鮮電商溯源進口冷鏈食品,掃碼即知來龍去脈
    消費者在線上平臺還是到門店購物,均可掃碼了解進口冷鏈食品的來龍去脈。據新京報記者了解,截至目前「北京冷鏈」平臺日流通量達2000噸。全國多地也都已建立冷鏈食品追溯平臺。專家建議,冷鏈食品追溯平臺的功能可擴大化,納入蔬菜、水果、國產食品等。
  • 羅湖人快看,冷鏈食品也有「身份證」!怎麼吃更安全,你知道嗎?
    優合集團依託十幾年行業經驗與自身食品供應鏈優勢,綜合應用網際網路技術、物聯網技術、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現代科技打造了「優冷鏈」凍品溯源系統,進一步加強進口冷凍食品流通管理,確保食品信息來源可查詢、去向可追蹤,讓消費者買得放心,吃得安心。
  • 【聚焦:冷鏈不「冷」,如何爬上物流「珠峰」】
    兩邊冷中間斷,找準冷鏈的裂縫「中國冷鏈物流相當於澳洲20世紀80年代的水平。」近年來我國經濟水平不斷提高,人均GDP已接近7000美元,冷鏈物流進入快速發展的經濟基礎已經具備。另一方面,政府的支持也是冷鏈物流快速發展的條件之一。近兩年,國內關於冷鏈物流的產業規劃及扶持政策和行業標準頻頻出臺。國家開始從政策法規角度推動物流行業及冷鏈物流轉型升級。業內人士認為,未來20年將是冷鏈物流的高速發展階段。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 北京超市可掃碼識別進口冷鏈食品檢測報告
    北京已發布通告,要求自2020年11月1日起,北京市進口冷鏈食品生產經營單位使用「北京冷鏈」,如實上傳進口冷藏冷凍肉類、水產品來源、流向等追溯數據,實行「首站賦碼」管理,在面向消費者進行銷售時,應在進口冷藏冷凍肉類、水產品包裝或貨櫃明顯處加貼「北京冷鏈」電子追溯碼。消費者可通過微信、支付寶掃碼查詢產品追溯信息。
  • 可微信掃碼查詢|寧夏進口冷鏈食品追溯管理系統上線
    現就有關事項通告如下:一、全區進口冷鏈食品生產經營單位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相關要求嚴格落實食品追溯主體責任,保證生產經營的進口冷鏈食品來源可查、去向可追。進口冷鏈食品生產經營單位主要包括從事冷鏈食品進口貿易、物流倉儲、生產加工、流通銷售、餐飲服務、網絡交易平臺等相關單位或個人。
  • 禽企競逐廣州生鮮雞冷鏈業
    目前生產的冷鮮禽肉基本上都是以供港銷售為主,並非所有的企業都配有大規模的屠宰廠,而且大部分的屠宰加工企業尚未實現滿負荷運轉。  「企業可通過增加生產班次,或在原有的基礎上對設備、廠房進行升級改造來提高產量。」江豐公司副總裁江偉烽表示,江豐目前擁有一條單班日產能1.5萬隻的冰鮮屠宰線,如果市場需求增加,公司可立即施行兩班生產。
  • 買進口冷凍食品記得掃碼,商品信息可追溯!
    買進口冷凍食品記得掃碼,商品信息可追溯!門小融走進我區的一家超市看到,在存放冷藏肉類的冰柜上,放置著一塊「進口冷凍食品」公示牌,每個商品價籤上都貼著對應的二維碼,市民可以通過掃碼知道食品的批次、產地、核酸檢測等追溯信息。
  • 一天賣出冷鮮雞5000隻 蕭山新農都市場開賣冷鮮禽肉
    「大媽,這是兩天前殺的冷鮮鴨,毛新鮮的嘞!」  昨天,新農都物流中心肉類市場的溫氏鮮雞攤位前,蕭山本地的一位大媽正在挑選冷鮮鴨。售貨員小潘從冷櫃裡拿出一隻肥碩的冷鮮鴨遞給大媽,但是大媽打量了兩下凍得硬邦邦的鴨子,轉身走了。  本周一開始,蕭山新農都市場20家經營戶開賣冷鮮禽肉。
  • 中農批冷鏈·湘南冷鮮城接待中心正式對外開放
    2020年8月23日上午,由中農批冷鏈(永州)冷鏈物流有限公司全面運營管理的中農批冷鏈·湘南冷鮮城接待中心正式對外開放,該項目位於道縣振興路與富園路交叉口,在完善原投資建設內容基礎上,繼續投資建設一個現代化、全品類、一站式的農批市場,總建築規模將超過16萬平方米,總投資將達到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