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記者 姚崗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 王永勝
11月17日武漢市對外宣布,早在7月份就開始對全市冷鏈進行全面監測,目前對進口冷鏈食品實行專人專庫管理。讓市民對在正規商超購買進口冷鏈食品的安全性有了信心。
楚天都市報記者今日走訪武漢多家商超發現,部分冷凍海鮮產品已經貼上了可追溯二維碼,市民拿起手機掃一掃便可獲悉該產品的檢測信息、生產日期等。有市民認為,「能直接看到產品來源,買起來更放心了。」
帶有追溯碼的對蝦
多家商超冷鏈產品可掃碼追溯
11月18日,楚天都市報記者分別來到武漢的沃爾瑪、麥德龍、盒馬鮮生等多家商超進行探訪。
當日中午,在武昌徐東大街的沃爾瑪超市內,海鮮產品貨架上以醒目字樣標註「可追溯帶標海鮮」。記者看到,貨架上的每一條金鯧魚都掛著一個帶有可追溯二維碼的小標牌。當記者拿起手機掃描該二維碼後,手機頁面顯示這款金鯧魚產地為海南省澄邁縣,為今年9月18日生產。沃爾瑪工作人員介紹,「通過這樣的可追溯形式,讓市民更加放心。超市內進口海鮮產品全部下架了,目前在售的海鮮產品全部通過了檢疫。」
隨後,記者在麥德龍超市內看到,冰櫃內擺放多款國產、進口海鮮產品。在部分魷魚圈、蝦仁等海鮮產品的外包裝上,貼有「掃描二維碼、產品可追溯」的標籤提示。正在挑選渤海對蝦的李小姐告訴記者,「這個掃碼讓我安心不少,能看到這個蝦的生產日期、檢測報告。本來還比較擔心冷凍海鮮產品會不會有問題,但是掃碼後,我感覺可以放心購買了。」
盒馬APP掃碼得出的食品追溯信息
位於嶽家嘴的盒馬鮮生店內,銷售來自全球各地的多款海鮮產品。記者拿起手機掃描店內一款進口來自越南的巴沙魚柳,盒馬APP便彈出相關溯源信息,顯示已於10月29日通過出廠檢測,且這款巴沙魚柳的新冠病毒檢測為陰性。盒馬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店內的波士頓大龍蝦、帝王蟹等海鮮產品全部都經過檢疫合格才會上架,廣大市民可放心購買。」
市民戴手套購買冷凍產品
雖然這些大型商超的冷凍海鮮產品均通過相關檢測,但是,一些市民購買冷凍海鮮產品還是格外仔細小心。
在盒馬店內,市民劉先生仔細戴上一次性手套後,才開始伸手挑選泰國王蝦。當他挑中拿起一盒後,又從身上掏出小瓶的酒精,在包裝盒表面噴了噴,才放入購物袋裡。
金鯧魚掛有可追溯二維碼
「我已經習慣了隨身帶酒精噴瓶,噴一噴更放心。」劉先生笑著說。他告訴記者,之前也對冷凍海鮮產品有所擔心,但是看到武漢對6月下旬以後進口的海鮮產品、冷凍冷藏肉品必須查驗「兩證明一報告」的消息後,他相信這些產品沒有問題。但是疫情中養成的謹慎小心的習慣,讓他還是選擇戴手套來挑選。「我回家會把蝦煮熟再吃。」劉先生付完帳,臨走時說。
探訪過程中,記者看到,市民在挑選冷凍海鮮產品時,有的會戴上手套;有的沒戴手套,也會在挑選完後,用免洗洗手液及時給手部消毒。
沃爾瑪的海鮮產品銷售人員告訴記者,「我們超市內的海鮮產品都是國產的,而且全部檢疫合格,但是之前不少市民對消費冷鏈產品有顧慮。現在通過媒體的報導,能夠打消這樣的擔心,提振消費信心。」
市民挑選帶有追溯碼的蝦仁
中國疾控中心表示,普通公眾接觸或食用冷鏈食品的感染風險很低。我國相關部門已經加大了進口冷鏈食品新冠病毒監測、消毒等措施,普通公眾注意保持清潔、生熟分開,可以正常購買和食用進口生鮮。但在採購、清洗加工、烹飪時要注意,做好每個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