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可查!武漢多家商超在售冷凍海鮮產品可掃碼追溯

2020-12-18 楚天都市報

楚天都市報記者 姚崗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 王永勝

11月17日武漢市對外宣布,早在7月份就開始對全市冷鏈進行全面監測,目前對進口冷鏈食品實行專人專庫管理。讓市民對在正規商超購買進口冷鏈食品的安全性有了信心。

楚天都市報記者今日走訪武漢多家商超發現,部分冷凍海鮮產品已經貼上了可追溯二維碼,市民拿起手機掃一掃便可獲悉該產品的檢測信息、生產日期等。有市民認為,「能直接看到產品來源,買起來更放心了。」

帶有追溯碼的對蝦

多家商超冷鏈產品可掃碼追溯

11月18日,楚天都市報記者分別來到武漢的沃爾瑪、麥德龍、盒馬鮮生等多家商超進行探訪。

當日中午,在武昌徐東大街的沃爾瑪超市內,海鮮產品貨架上以醒目字樣標註「可追溯帶標海鮮」。記者看到,貨架上的每一條金鯧魚都掛著一個帶有可追溯二維碼的小標牌。當記者拿起手機掃描該二維碼後,手機頁面顯示這款金鯧魚產地為海南省澄邁縣,為今年9月18日生產。沃爾瑪工作人員介紹,「通過這樣的可追溯形式,讓市民更加放心。超市內進口海鮮產品全部下架了,目前在售的海鮮產品全部通過了檢疫。」

隨後,記者在麥德龍超市內看到,冰櫃內擺放多款國產、進口海鮮產品。在部分魷魚圈、蝦仁等海鮮產品的外包裝上,貼有「掃描二維碼、產品可追溯」的標籤提示。正在挑選渤海對蝦的李小姐告訴記者,「這個掃碼讓我安心不少,能看到這個蝦的生產日期、檢測報告。本來還比較擔心冷凍海鮮產品會不會有問題,但是掃碼後,我感覺可以放心購買了。」

盒馬APP掃碼得出的食品追溯信息

位於嶽家嘴的盒馬鮮生店內,銷售來自全球各地的多款海鮮產品。記者拿起手機掃描店內一款進口來自越南的巴沙魚柳,盒馬APP便彈出相關溯源信息,顯示已於10月29日通過出廠檢測,且這款巴沙魚柳的新冠病毒檢測為陰性。盒馬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店內的波士頓大龍蝦、帝王蟹等海鮮產品全部都經過檢疫合格才會上架,廣大市民可放心購買。」

市民戴手套購買冷凍產品

雖然這些大型商超的冷凍海鮮產品均通過相關檢測,但是,一些市民購買冷凍海鮮產品還是格外仔細小心。

在盒馬店內,市民劉先生仔細戴上一次性手套後,才開始伸手挑選泰國王蝦。當他挑中拿起一盒後,又從身上掏出小瓶的酒精,在包裝盒表面噴了噴,才放入購物袋裡。

金鯧魚掛有可追溯二維碼

「我已經習慣了隨身帶酒精噴瓶,噴一噴更放心。」劉先生笑著說。他告訴記者,之前也對冷凍海鮮產品有所擔心,但是看到武漢對6月下旬以後進口的海鮮產品、冷凍冷藏肉品必須查驗「兩證明一報告」的消息後,他相信這些產品沒有問題。但是疫情中養成的謹慎小心的習慣,讓他還是選擇戴手套來挑選。「我回家會把蝦煮熟再吃。」劉先生付完帳,臨走時說。

探訪過程中,記者看到,市民在挑選冷凍海鮮產品時,有的會戴上手套;有的沒戴手套,也會在挑選完後,用免洗洗手液及時給手部消毒。

沃爾瑪的海鮮產品銷售人員告訴記者,「我們超市內的海鮮產品都是國產的,而且全部檢疫合格,但是之前不少市民對消費冷鏈產品有顧慮。現在通過媒體的報導,能夠打消這樣的擔心,提振消費信心。」

市民挑選帶有追溯碼的蝦仁

中國疾控中心表示,普通公眾接觸或食用冷鏈食品的感染風險很低。我國相關部門已經加大了進口冷鏈食品新冠病毒監測、消毒等措施,普通公眾注意保持清潔、生熟分開,可以正常購買和食用進口生鮮。但在採購、清洗加工、烹飪時要注意,做好每個細節。

相關焦點

  • 「川冷鏈」正式上線,樂山冷凍水產來源將實現掃碼可查
    11月16號下午,我市市場監管局組織開展了冷鏈食品追溯工作培訓,「川冷鏈」平臺軟體開發人員來到樂山,為全市15家進口商超及批發單位詳細介紹了平臺的運用技術。市場監管部門工作人員介紹,「川冷鏈」平臺按照國際追溯先進模式,綜合運用了雲計算、區塊鏈和物聯網等技術,對進口和省外進入的冷鏈食品,通過「首站賦碼、一碼到底」的原則,實現全鏈條追溯。
  • 溯源 可追溯碼追溯源頭,讓消費者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
    1什麼是可追溯碼?說到產品可追溯,產品溯源,不同的人,不同的公司,可能都會有很多種不同的理解。一般來說,很多人會認為只要能夠追蹤到產品的源頭,就是產品可追溯,產品溯源了。其實不然。如今國家對食品、藥品、農產品重視度比以前高了,為了防範食品安全問題的風險,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國家建立了追溯系統體系,並要求企業建立可追溯系統,溯源碼能夠記錄整個生產過程的原料、生產環節、生產人員、物流等溯源信息,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建立了微信二維碼防偽追溯系統,手機掃碼秒查。
  • 掃碼可查!盒馬在售進口海鮮肉禽都有核酸檢測合格報告
    作為一個進口食品佔比非常大的超市,盒馬在售的進口海鮮肉禽還安全嗎? 小布專程走訪了盒馬的一些門店,發現這裡在售的每批次進口海鮮肉禽都具有核酸檢測合格報告,而且這些報告在門店和APP端都有所展示和查詢,消費者可以線上、線下查看。 ▽
  • 買進口冷凍食品記得掃碼,商品信息可追溯!
    買進口冷凍食品記得掃碼,商品信息可追溯!門小融走進我區的一家超市看到,在存放冷藏肉類的冰柜上,放置著一塊「進口冷凍食品」公示牌,每個商品價籤上都貼著對應的二維碼,市民可以通過掃碼知道食品的批次、產地、核酸檢測等追溯信息。
  • 合肥全面排查冷凍食品、海鮮等產品
    原標題:合肥全面排查冷凍食品、海鮮等產品合肥全面排查冷凍食品、海鮮等產品萬國農貿、周谷堆批發市場等取樣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執法人員對百大周谷堆水產品市場開展檢查近日,合肥市場監管部門對冷凍食品、肉類、海鮮等產品進行全面摸排整治
  • 北京超市可掃碼識別進口冷鏈食品檢測報告
    事實上,自6月起,我國各地已相繼針對冷鏈各環節的防疫措施發布通知,「冷鏈食品溯源碼」開始在北京等多地使用。新京報記者近日走訪北京市多家超市看到,進口冷凍生鮮檢疫證明和「北京冷鏈」二維碼正成為「標配」。北京已發布通告,要求自2020年11月1日起,北京市進口冷鏈食品生產經營單位使用「北京冷鏈」,如實上傳進口冷藏冷凍肉類、水產品來源、流向等追溯數據,實行「首站賦碼」管理,在面向消費者進行銷售時,應在進口冷藏冷凍肉類、水產品包裝或貨櫃明顯處加貼「北京冷鏈」電子追溯碼。消費者可通過微信、支付寶掃碼查詢產品追溯信息。
  • 產地越南卻「掃」出中國?掃碼查冷鏈有些信息「名不副實」
    從11月1日起,「北京冷鏈」食品追溯平臺正式運行,進口冷藏冷凍肉類、水產品的產地、核酸證明等信息通過掃二維碼即可查詢。現在,「北京冷鏈」二維碼實施已一個月,記者走訪發現,與超市相比,一些菜市場的水產攤位沒有做到「亮碼」銷售。個別貼出的二維碼還存在信息有誤等情況。超市——「北京冷鏈」二維碼成「標配」記者近日走訪北京多家超市,發現冷凍櫃檯和以前相比,價籤旁或者櫃檯上,多了一組組「北京冷鏈」二維碼。
  • 產地越南卻「掃」出中國,掃碼查冷鏈,這些問題正在核查整改
    從11月1日起,「北京冷鏈」食品追溯平臺正式運行,進口冷藏冷凍肉類、水產品的產地、核酸證明等信息通過掃二維碼即可查詢。現在,「北京冷鏈」二維碼實施已一個月,記者走訪發現,與超市相比,一些菜市場的水產攤位沒有做到「亮碼」銷售。個別貼出的二維碼還存在信息有誤等情況。
  • 武漢首家3.0版菜市場亮相:自動售賣肉菜可掃碼溯源,還能共享廚房...
    在中百市集水果湖店,可自助掃碼全追溯食品來源經過一個多月的改造,5月30日,武漢市迎來第一家3.0版菜市場——中百市集水果湖店。除了基礎設施達標等硬槓槓外,軟服務是其一大特點。它實現了自動售菜、網絡訂單式賣菜、主副食品包裝化、肉類蔬菜二維碼信息追溯,同時還設有共享廚房、平價菜專櫃,增加了理髮、洗衣等社區服務功能。
  • ...首張「鄂冷鏈」食品追溯碼在武漢發出,掃一掃就能看核酸檢測報告
    從12月10日起,武漢市率先使用湖北省進口冷鏈食品信息化追溯平臺「鄂冷鏈」,讓全鏈條管控措施落實更具體,監管更精準更智能,確保進口冷鏈食品來源可查,去向可追,保障消費者消費安全。省市場監管局科技與信息化處處長申軍介紹,從即日起,消費者在湖北通過手機微信或支付寶,掃一掃小程序「鄂冷鏈」碼,關於進口冷鏈食品「身份證」信息,以及其流通環節接觸的人和物信息,可以全程追溯。
  • 可微信掃碼查詢|寧夏進口冷鏈食品追溯管理系統上線
    為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進一步加強進口冷鏈食品風險管控,我區建立的「寧夏進口冷鏈食品追溯管理系統」(簡稱「寧冷鏈」)已於2020年12月15日上線,以實行進口冷藏冷凍肉類、水產品等冷鏈食品追溯管理。
  • 海鮮持「碼」上餐桌做到全鏈條可溯源 夏商·漁港小鎮全面開業
    -在夏商·漁港小鎮可品嘗全球300多種海鮮。  依託夏商國際水產交易中心,在漁港小鎮內,市民可品嘗到全球300多種海鮮,來源去向皆可追溯,且價格較同類型門店便宜二三成。  海鮮持「碼」上餐桌 做到全鏈條可溯源  今年4月,夏商國際水產中心全面推行「一品一碼」管理。相關人員對每天新到的水產品進行抽檢,合格產品列印帶有可追溯二維碼的交易單據。
  • 合肥多地排查冷鏈食品 多數進口冷凍食品已經下架
    合肥多地進行冷凍冷藏食品風險隱患大排查,合肥市市場監管局表示,經過近期摸排,合肥大多數商超的進口冷凍肉和水產品基本都已下架。周谷堆農產品批發市場冷凍食品區是合肥最大的冷鏈食品批發地,有近500家冷鏈食品經營戶。一家海鮮商鋪的工作人員介紹,早在今年8月份他們就不再從國外採購冷凍食品,現在冷凍食品絕大部分是國產。
  • 「網紅」小吃柳州螺螄粉可掃碼追溯 保障食品安全
    「網紅」小吃柳州螺螄粉可掃碼追溯 保障食品安全 2018-06-26為預包裝螺螄粉打造專屬「身份證」,通過掃描二維碼可追溯食品來源,推動螺螄粉產業健康發展。  26日,2018年廣西提升質量安全推動地方特色食品產業發展現場會在廣西柳州市召開。廣西特產柳州螺螄粉追溯檢測中心、廣西柳州螺螄粉質量檢驗中心正式揭牌。
  • 恆天然安滿品牌升級包裝 消費者可掃碼追溯產品
    >   中新網上海新聞7月19日電 (記者 鄭瑩瑩)紐西蘭恆天然集團攜旗下母嬰營養配方品牌安滿(Anmum)19日於第17屆CBME中國孕嬰童展、童裝展上宣布,繼紐西蘭之後,正式在中國市場推出帶有專屬二維碼和防篡改開封的升級包裝,消費者可直接通過掃碼實現正品驗證
  • 「鄂冷鏈」平臺正式上線 實現進口冷鏈食品「來源可溯、去向可追」
    貼上「鄂冷鏈」追溯碼的泰國活凍黑虎蝦。記者張茜攝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張茜 通訊員郭姍姍)12月10日,湖北省進口冷鏈食品信息化追溯平臺「鄂冷鏈」正式上線。當天下午,在位於武漢市東西湖區盈石物流園的武漢盒馬B2C冷凍倉,10盒泰國活凍黑虎蝦在貼上全省首批「鄂冷鏈」追溯碼後,被送往盒馬鮮生鴻達中央廣場店上架銷售。進口冷鏈食品新冠病毒防控工作涉及進口、承運、貯存、生產經營等眾多環節、眾多經營主體、眾多從業人員,需要多部門協同配合、信息共享,才能快速高效追溯涉疫產品,排查管控風險,形成防控閉環。
  • 星期三查餐廳|三文魚等進口水產能放心食用嗎?突查深圳宜家、麥德龍
    6月24日,「星期三查餐廳」來到南山區歐洲城片區,對麥德龍、宜家家居兩家商超的防疫措施、冷凍食品及進口水產的食品安全情況進行突擊檢查。經查,兩家商超經營證照、索證索票、進口生鮮凍品等情況均合格。麥德龍商超的食品安全和防疫防控措施得到執法人員認可。兩家商超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量化等級仍保持B級,執法人員提出部分細節改善建議。
  • 三文魚「失蹤」,大同市多家商超餐館下架生食海鮮
    記者17日走訪市場發現,大同市多家農貿市場和大型商超均難覓三文魚身影,不少飯店也將三文魚等生食海鮮類菜品主動下架。17日10時左右,記者在雲中路一大型超市海鮮區看到,巴沙魚、龍利魚、魷魚等冷凍產品分類擺放在冷櫃中,生鮮區凍蝦、羅非魚、黃花魚、帶魚等各種各樣的海鮮擺放在冰面上,產地大多是山東省,也有個別天津產品,工作人員邊補貨邊整理著價籤。
  • 運城市發出首張「運城冷鏈」食品追溯碼
    中國食品安全報網訊(沈賡前 記者 黃永建)近期,全國部分省市陸續出現在進口冷鏈食品及外包裝上檢出新冠病毒陽性的情況,為貫徹落實「外放輸入、內防反彈」疫情防控策略,科學指導食品生產經營相關單位落實防控主體責任,切實加強「人物同防」工作,運城市市場監管局實施「運城冷鏈」食品追溯系統,多措並舉
  • 多家超市、餐飲、生鮮電商溯源進口冷鏈食品,掃碼即知來龍去脈
    12月13日,新京報記者採訪每日優鮮、巴奴火鍋、沃爾瑪超市等相關企業,目前各企業對冷鏈食品嚴格執行日常防控,響應北京相關部門要求已接入「北京市冷鏈食品追溯平臺」(簡稱「北京冷鏈」)。消費者在線上平臺還是到門店購物,均可掃碼了解進口冷鏈食品的來龍去脈。據新京報記者了解,截至目前「北京冷鏈」平臺日流通量達2000噸。全國多地也都已建立冷鏈食品追溯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