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學合一 知行合一 丨我市特色研學旅行夏令營活動掠影

2020-09-04 安陽網


小學員在老師的帶領下行作揖禮

研學旅行是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途徑,是推進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陣地,是學校教育與校外教育相結合的重要組成部分,構建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橋梁,研學旅行不可或缺。

今年暑期,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古都安陽歷史文化魅力,各景區、博物館紛紛推出特色研學旅行夏令營項目,吸引了廣大青少年的參與。形式多樣的社會教育活動,提升了文化知識、強化了社會實踐能力、豐富了暑期生活,讓青少年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更新、更全、更深的感官體驗,接受中華傳統文化的浸潤,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中華傳統文化是中國文化的主體部分,也是先輩傳承下來的豐厚歷史遺產。在周代官學中要求學生要掌握六種基本才能:禮、樂、射、御、書、數,即六藝。後經孔子儒家學派發揚光大,成為中國文化教育體系的重要內容。「六藝」承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是中國文化的精髓,更是內涵的體現。」8月20日,中國文字博物館甲骨學堂講師楊小玉向參與夏令營的小朋友介紹中國傳統文化的習俗與禮儀。在場的小朋友目不轉睛地看著老師的每一個動作,並理解著其中的寓意。

在「禮」環節中,老師介紹了一些古代重要的禮儀知識、行禮的方法和應用場合,每位小朋友認真地跟隨老師學習了中華傳統文化的行禮方式。這些豐富的禮儀形態展現了中國人知禮、懂禮的風貌。「我參加了中國文字博物館舉辦的「君子六藝」夏令營,學習了很多甲骨文字,還和很多小朋友一起體驗了古人射箭和投壺的遊戲,感覺很有趣,我覺得在中國文字博物館度過暑假很有意義,學習到了在課本上學不到的內容,對古人的智慧和祖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到很驕傲。」小學員陳思源表示此次夏令營收穫滿滿。

殷墟博物館也如火如荼地開展了《我是小小考古家》研學夏令營活動,吸引了許多小朋友的參與。8月26日,記者在活動現場看到,小學員們個個精神飽滿,期待著考古探秘之旅。

在開營儀式上,研學老師首先為同學們介紹了當天的活動安排和注意事項,並為他們發放了研學材料,殷墟博物館研學老師曹陽通過講述考古的真正含義,展示考古工具,播放精心製作的《考古過程》動畫視頻,使小學員們對考古有了科學的認識,逐步了解考古工作的具體步驟,掌握了考古相關的理論知識,並以殷墟亞長墓葬為例進一步講授考古的真實工作狀態和發掘趣事,讓小學員們認識到了考古工作的真正內涵和意義。

殷墟博物館講解老師徐嫣為同學們準備了《我數家珍》和《考古初體驗》互動體驗環節,讓小學員們通過親自動手操作,分辨地層、模擬文物發掘的參與,體驗到考古工作的不易,培養了小學員們的邏輯分析能力與專注細緻的學習態度,課堂上,同學們積極互動、興致勃勃、歡聲笑語不斷。「今年夏天,我們殷墟博物館開展了線上與線下多種特色的夏令營,充分發揮殷墟博物館特色,給來參與活動的小朋友們留下了深刻印象,進一步提升了他們對殷商文化的認識,也帶給每一位小朋友充實而快樂的暑期生活,希望他們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能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殷墟博物館市場科工作人員吳丹介紹。

原標題:遊學合一 知行合一
——我市特色研學旅行夏令營活動掠影

(記者 李陽 文/圖)

相關焦點

  • 由遊玩到遊學再到遊悟,曲阜打造高品質研學遊線路
    近年來,我市又起草《研學旅行示範基地基本標準》,孔子的「為人之道」、孟子的「民貴之道」、魯班的「精工之道」、水滸的「大義之道」等成為十大國學之道研學旅行產品品牌。與此同時,曲阜市成功創建國家人文旅遊示範基地、首批「中國研學旅遊目的地」城市,三孔景區獲「全國研學旅遊示範基地」稱號,「儒學經典遊學之旅」躋身內地遊學聯盟十大遊學精品線路。
  • 「暑」你會玩|雲瀾灣研學夏令營開始報名啦!
    雲瀾灣中小學研學實踐教育基地雲瀾灣夏令營這個暑期,雲瀾灣夏令營給孩子們準備了很多快樂的體驗>參與體驗各種主題夏令營活動充分享受有別於校園課堂的營地教育我們拒絕走馬觀花 拒絕淺嘗輒止我們堅持知行合一 我們深度體驗我們不給孩子強輸世界觀我們只帶孩子觀世界
  • 知行合一,開啟老年健康遊學深度體驗之旅
    ——毛澤東《講堂錄》遊學溯源春秋孔子打破「學在官府」的傳統,帶領學生周遊列國、遍訪都邑、遠遊異地,以體驗式教學踐行儒家主張,進而開啟遊學之源;兩漢之際,學士們尋師問道廣結天下善緣,走州逛縣拓寬「朋友圈」,然後求名求利,獲功獲德;唐代遊學盛行,文人學子紛紛走出象牙塔,遊山玩水闖江湖、郊遊、訪古、探幽、旅行……到處都是「某某某到此一遊
  • 「四育合一」研學旅行新探索,踐行「研行合一」靜待「四育花開」
    研學旅行在古今教育史上曾留下諸多輝煌的印跡,古代就有「遊學」之說,如孔子、孟子、荀子等教育家週遊講學及帶領學生四處遊學。舉目一看,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研學旅行,美國過去有童子軍活動,讓孩子體驗野外生存;日本的中小學設有修學旅行活動課程。
  • 夏令營遊學旅行有必要嗎?怎麼選擇 高價夏令營「玩不起」
    在旅遊市場中,各種打著夏令營旗號的遊學旅行、親子旅行密集發布,這些動輒數萬元的夏令營究竟含金量有多少,成了學生家長們關心的問題。­  夏令營門檻越來越高­  「眼看著暑假就來了,各種夏令營越來越貴,已經超過我們的承受能力了!」
  • 境外遊學夏令營 南通業內人士:選擇正規機構
    暑期境外夏令營越來越熱   近年來前往國外參加「修學」性質的「遊學」「夏令營」越來越多,選擇哪一個遊學夏令營成為一些家長的煩惱。   在我市一家較大型的外語培訓機構,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早在3月份,前往美國的夏令營就已經開始報名,一些較早出行的夏令營早就名額報滿。
  • 專家觀點|開啟研學遊學的「四川範式」
    旅遊界認為「研學旅行」是一種以「體驗式教育和研究性學習」為主的「教育旅遊活動」;教育界則認為「研學旅行」是「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方式開展的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教育活動」,是「學校教育和校外教育銜接的創新形式……是綜合實踐育人的有效途徑
  • 文化遊不能與研學畫等號 研學人才儲備不足!
    2016年年底,教育部等多個部門聯合下發《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乘此東風,不少旅行社、培訓機構都在暑期推出了遊學夏令營,其中主打傳統文化的遊學格外受歡迎。改名容易符實難,脫胎於文化旅遊的「遊學夏令營」如何進階為「研學旅行」呢?
  • 暑期夏令營有序升級
    往年這個時候,家長都開始忙著帶孩子親子遊、報名遊學夏令營產品,今年暑假還能帶孩子出去玩嗎?與往年相比,目前市面上的夏令營及研學產品目的地都在廣州市內及省內周邊地市,突出體育運動主題。日前,根據《廣東省教育廳關於開展「廣東省中小學研學實踐教育基(營)地」推薦工作的通知》,經初審、專家會議評審、專家組實地考察,擬認定97家省級中小學研學實踐基地,6家省級中小學研學實踐營地。其中花都區氣象局氣象天文科普館、廣東中醫藥博物館、廣東科學中心、華南植物園、神農草堂中醫藥博物館等紛紛入選。  與此同時,廣州市各區也在積極推進相關活動的進行。
  • 南陽旅遊〢研學主題夏令營成為今年主打夏令營產品
    作者:楊宏國研學夏令營和普通夏令營完全不同,普通夏令營有幾個老師跟著導遊,就是把旅遊線路改名為夏令營,而研學夏令營是玩中學、學中玩,每天總結,結營儀式非常有意義,不僅讓孩子學到各種旅途知識,還要給他們播下一顆希望的!
  • 如果念好研學旅行「五字真經」?
    研學旅行是學校教育和校外教育銜接的創新學習形式,是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是綜合實踐育人的有效途徑。從孔子周遊列國的遊學精神,到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念,無不體現著哲學思想,滲透著中國智慧。新時代研學旅行的倡導,再次彰顯「研」「行」一致的現實意義、知行合一的教育價值。
  • 知行合一,臺兒莊古城研學遊成閃亮品牌
    日前,由省總工會、省新舊動能辦、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文化和旅遊廳、省精品旅遊促進會,共同主辦的2020首屆山東省研學旅行創新線路設計大賽和2020首屆山東省精品旅遊文創發展大賽頒獎典禮在濟南舉行。臺兒莊古城是勝利之城、江北水鄉,為運河文化的載體、民族精神的豐碑,先後獲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港澳青少年內地遊學基地、華文教育基地等榮譽稱號,西安交通大學、青島科技大學等二百多所院校在這裡設立寫生和實踐教學基地。
  • 「研學旅行」讓學生學在路上 2017合肥周邊研學遊十大景點推薦
    而研學旅行課程是合肥八中學生實踐活動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全員參加,先後開設了春季修學遊、工業科技遊、農業體驗遊、勵志夏令營、歐美夏令營以及與結對學校暑期「手拉手」夏令營等不同形式的研學旅行課程。研學旅行課程實行學分制,屬於非限定性拓展課程(選修課),共計3.5學分。
  • 從「遊學」到「紮營」 世紀明德深耕千億研學市場
    於是,王勇組織了幾十名高中的師弟師妹舉辦夏令營,去北京參觀中國一流大學。王勇意識到,研學這種「教育+旅遊」的模式,能讓更多學子脫離應試教育之苦,回歸教育「知行合一」的本來面目。  2006年,王學輝加入,世紀明德註冊成立。他向創業團隊提出:「如果複製這種模式,業務就可以成十倍、百倍的增長。隨著公司的成長,我們會獲取更多的營養、力量,就可以影響更多的人。」
  • 中小學生出國研學趨熱 「教育旅遊」如何遊學兼得?
    有研究報告顯示,目前,中國現有K12階段(即幼兒園-12年級)學生在1.8億,遊學、夏令營參與比例預計在5%左右,近1000萬人次。這其中,越來越多中國家庭青睞去國外參加遊學、營地類旅遊,市場潛力巨大。中國赴海外研學的主力軍以青少年為主,且研學風潮正日益低齡化。
  • 遊學精髓就在知行合一
    據媒體報導,剛剛過去的這個暑假,在「研學旅行」計劃的推動下,中國傳統遊學模式逐漸回歸,一些教育機構如山西的三益書院和北辰學堂等都推出了相關的遊學形式,參與者數以千計。何謂「遊學」?傳統上,遊學是遊學者遊歷四方、尋師求學、傳播思想的文化活動。
  • 海外遊學,遊而不學?
    海外遊學,遊而不學?而《2017-2018年度中國遊學旅行報告》數據顯示,海外遊學產品的客群以中產階層和富裕家庭為主,7成以上家庭年收入超過30萬。而且,海外遊學孩子的年齡明顯呈低齡化趨勢發展。《2017-2018年度中國遊學旅行報告》數據顯示,2017-2018年用戶初次體驗海外遊學平均年齡為12.1歲,比2015-2016年下降了0.8歲。
  • 構建具有區域特色的研學旅行推進模式
    ,每年評選2個全市研學旅行先行示範區、10個市級優秀研學旅行示範基地和20所研學旅行示範學校,以促進研學旅行工作的開展。      主要進展:自課題研究開展以來,我市的研學基地特色產品已經由最初的簡單的教育活動向教育課程轉型,不斷接受時間的檢驗並逐步完善,形成了具有煙臺特色的研學旅行基地課程體系。
  • 噱頭大收費高,出國遊學50天花6萬:研學遊到底值不值?
    29名學生告別父母,走出國門,在跨國課堂中體驗英國教學,從「開啟研學之旅」「體驗英式教育」「深入體驗英國文化」三個單元展開此次研學活動。王文彬介紹,三個單元涵蓋了獨立成長、自然人文景觀、學校教育、文化風情、交際能力、口語表達、大學精神等主題,指導學生邊走邊思,在遊中學,在親身體驗中成長。
  • 海外遊學值不值?看日本如何開展「修學旅行」
    在中國,家長們除了給孩子們報名各種補習、興趣班之外,近年還流行起讓孩子們參加各種海外遊學夏令營。據記者了解,這種遊學產品一般宣稱是為孩子「海外留學」做準備,以「SAT名師帶隊」、「直接對話招生官」等噱頭吸引顧客。並且價格不菲,新加坡等短途線路尚在七八千元左右;赴英國、美國、澳大利亞等國的線路更是高達3萬以上。雖然這種全新的旅遊方式還沒有形成成熟的市場體系,但已經深受不少學生和家長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