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人之名》反映出的真相:家長在面對子女教育上,真的沒錯嗎

2020-09-04 穿搭與時尚

最近觀眾茶餘飯後討論的話題最多應該就是電視劇《以家人之名》了,這部正在熱播的電視劇,講述了三個孩子和兩個父親的單親家庭生活故事。

故事情節雖然多多少少有點俗套,但的的確確也賺足了不少人的眼淚。身為鄰居的兩個單親父親,在種種巧合之下,他們兩人帶著三個小孩組成了一個新的家庭。

就這樣一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兄妹三人,在一起生活,一起長大。

很多觀眾都說其實與其說這是一部家庭劇,不如是更是一部反映家庭教育的現實題材劇集。

雖然是三個孩子自幼的童年都不完整,但是幸運的是,後來他們有一個充滿愛的家庭,而這種愛也是在一次次衝突和矛盾中提煉的。

01 家庭之間的誤會和爭吵

劇中二哥賀子秋和妹妹李尖尖就有過這樣一次最激烈的衝突。

當時,賀子秋的咖啡店出了問題,入不敷出,只能用信用卡給員工發工資,這件事情被李尖尖知道了,追問之下才知道小哥在英國的真實情況。

李尖尖回到家之後對凌霄說:

趙華光這個王八蛋,自從把他帶到了英國,前前後後也只是對他負責了僅僅兩年而已。

後來的生活費、學費,還有現在開店的錢,這些錢也都是全部是他一個靠打工換來的微薄的收入一點點攢下來的。

而不知情的大家,都還覺著在國外跟著趙華光的賀子秋一直都是在過著吃香喝辣的好日子。

凌霄聽了之後讓賀子秋自己說,其實自己自從到了國外後,就很不情願的去再叫他爸爸,而趙華光還讓賀子秋改姓趙。

這對賀子秋來說是根本不可能的事,賀子秋也不再願意去他們家,也覺得十分的不自在,於是趙華光就很不滿意,也只有拿經濟來約束和制裁賀子秋。

賀子秋還說,沒什麼大不了的,再叫能掙錢。

當初趙華光回來要賀子秋,原本他是不願意跟著趙華光走的。因為怕李海潮壓力大,趙華光對李尖尖下毒手,才跟著他去英國的。
親生的兒子,即便是沒有養過,相認之後也不能夠待他差到哪兒。沒曾想趙華光真的像賀梅說的王八蛋,對賀子秋不管不問,讓他在英國自生自滅。

賀子秋讓人心疼的地方就是,默默承受一切生活給他的磨難,不向別人求助,全憑自己的堅持和毅力渡過難關。
懂事的孩子承受的就是多,為了不讓李海潮擔心,也為了減輕李海潮的壓力,他就那樣在國外漂泊了九年,期間的磨難難以想像。

不過世間真的有趙華光這樣的父親嗎?這樣的人還能夠衣食無憂真的是太不公平了。

02 唐燦與母親

另一邊,唐燦媽媽生日,燦姐帶著蛋糕和愛心禮物來為媽媽慶祝,一番孝心沒換來唐媽媽感動,反而被嫌棄。
只因為,她嫌棄女兒26歲還做白日夢,不好好找份工作,卻開個代人跑腿的網店。

不僅如此,唐媽媽還在親戚面前謊稱唐燦在博物館工作,讓她成為弟妹學習的榜樣。

等到宴席散了之後,心裡實在委屈的唐燦急需一個人的寬慰,可是這時候,唐燦媽媽不僅沒有對女兒安撫,毫不留情的出言來諷刺自己的女兒。

說當初要不是唐燦執意要去追什麼明星夢,後來的自己也不會為此來撒謊,自己都覺得丟人丟到家了。

畢竟,唐燦媽媽一直都是愛慕虛榮的,在唐燦很小的時候,就把唐燦拉著去到處拍攝廣告來為自己掙錢。

這不僅耽誤了唐燦的學業,還剝奪了她童年的快樂,如今唐燦自己有實力去創業了,這邊去靠自己的能力去養活自己,回頭來還抽空去磨鍊自己的演技。

雖然短時間內是沒有什麼經濟收益的,也沒有賺到大錢,但也算是能看到希望。

其實,唐燦母親對唐燦如此的想起,說到底就是因為錢。

03 齊明月母親的教育方式

身為李尖尖和唐燦的同學與閨蜜,母親對齊明月的教育方式也充滿了爭議。

齊明月在別人眼裡就是那個無比幸福的「別人家的孩子」,本應該充滿幸福和活得肆意瀟灑的她,但總是帶著一臉的唯唯諾諾,幹什麼事情都無所畏懼的樣子。

除了李尖尖和唐燦,齊明月也沒什麼朋友,雖然家庭對她的物質上的滿足,但給予她的精神滿足可以用匱乏來形容。

這都是因為齊明月有個極其強勢的母親。

齊明月母親不僅對女兒表現出了極強的控制欲,還更是把女兒的點點滴滴都安排的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

當齊明月有一點讓母親不滿意的時候,齊明月母親就會拿父親的懦弱來和齊明月比較。

等到工作之後,本該有自己主見的齊明月,卻又是被母親加以控制和約束,本來一個各個條件都很從出色的女孩,活生生的被母親「教育」成了一個媽寶女。

一邊對女兒充滿了無限的期許,一邊用毫不留情的言語來打擊女兒的自信,這讓齊明月變成了一個表面光鮮,內心卻是無比自卑的女孩。

細想之下,很多90後的孩子是否也有這樣的經歷:

在家庭和父母的打擊和施壓的環境下成長,而本來可以很優秀的孩子,到最後卻成了沒有自信而唯唯諾諾無所畏懼的傷仲永,變得碌碌無為。

04 家庭教育並不是父母對孩子的期望而是對他們的關心

每個家庭的孩子都本該是這個家庭裡的一個單獨的個體,他們可以在父母的呵護下健康成長,但是父母不能拽著孩子的翅膀不讓他們自己學會飛翔。

畢竟誰生來也不是誰的附屬品,為人父母更不應該借著為了孩子的旗號,來讓孩子在自己既定的軌道和方式去生活。

這樣既自私又愚蠢。

學會放手,學會鼓勵,不要以家人的名義去約束孩子,每個家長是否在面對孩子教育的問題上,更需要的是自我反省。

相關焦點

  • 《以家人之名》父母的超強控制欲,子女應該如何面對
    以家人之名正在如火如荼的播放中,李健尖和大哥的感情漸漸走上正軌越來越明朗。隨著電視劇的播放,賀梅將子秋丟給李爸的原因也被揭曉,賀梅身邊小孩兒冬冬的身份也被解開。除去前段時間子女們的狗血戀情對劇的主題帶來的懷疑,現在的劇情真真正的向著家人的方向靠近,前段時間崩壞的口碑也慢慢的得到了修復。
  • 《以家人之名》背後隱藏的教育真相,值得父母深思
    近日,《以家人之名》熱播,一起來看看其中蘊含的教育真相!提到家人,你腦海裡最先想到的是什麼?是一起吃飯的熱鬧,是一起睡覺的踏實,還是一起玩耍的快樂?是生氣了哄你開心,委屈了替你出頭?還是小事隨你鬧,大事往他身後靠?
  • 《以家人之名》熱播:揭示了5個戳心的教育真相,值得家長看看
    《以家人之名》這部劇自開播以來就熱搜不斷,劇中的每一個人物都有看點。那麼最讓人上頭的還是李爸和凌爸之間的打架拌嘴,好友凌霄、賀子秋、李尖尖兄妹三人的歡樂日常。因為是一部家庭劇,所以在整部劇中也揭示了很多的教育真相,其實都非常的戳心,都可以給到父母們一個警示的作用。也是幫助家長少走一些彎路,這樣對孩子的成長也有好處。
  • 《以家人之名》熱播,揭示了五個教育的真相
    《以家人之名》這部劇自開播以來熱搜不斷,劇中的每一個人物都有看點。最讓人上頭的還是李爸和凌爸之間的打架拌嘴,好友凌霄、賀子秋、李尖尖兄妹三人的歡樂日常。因為是一部家庭劇,所以在整部劇中也揭示了很多的教育真相,其實都非常的戳心,都可以給到父母們一個警示的作用。也是幫助家長少走一些彎路,這樣對孩子的成長也有好處。
  • 《以家人之名》完結!劇中的8條教育真相,家長再忙也要看看
    是枝裕和的電影裡說:並不是只有血緣關係才能成為家人,而是有了羈絆,才成為家人。 最近熱播的《以家人之名》,就有這樣異父異母的「三兄妹」,因為巧合、陪伴與羈絆而成為一家人。跟著劇情哭過笑過氣過,這8條教育真相,或許也值得每個父母看一看。
  • 《以家人之名》熱播!劇中的8條教育真相,家長再忙也要看看
    最近熱播的《以家人之名》,就有這樣異父異母的「三兄妹」,因為巧合、陪伴與羈絆而成為一家人。跟著劇情哭過笑過氣過,這8條教育真相,或許也值得每個父母看一看。可現實中真的有他這樣的人嗎?做一個合格的家長,很難,但其實,在做爸爸這件事上,李海潮並沒有立下高言大志,而是一步步嘗試著行動。所以,別總想著當一個好父母,要「試著」去當一個好父母。
  • 《以家人之名》熱播!劇中的8條教育真相,家長再忙也要看看!
    最近熱播的《以家人之名》,就有這樣異父異母的「三兄妹」,因為巧合、陪伴與羈絆而成為一家人。跟著劇情哭過笑過氣過,這8條教育真相,或許也值得每個父母看一看。可現實中真的有他這樣的人嗎?有,很少。大部分的家長,不關心孩子的內心想法,也不懂得如何用溫和的方式引導孩子。
  • 《以家人之名》熱播!劇中的8條教育真相,家長再忙也要看看|教育光影
    是枝裕和的電影裡說:並不是只有血緣關係才能成為家人,而是有了羈絆,才成為家人。最近熱播的《以家人之名》,就有這樣異父異母的「三兄妹」,因為巧合、陪伴與羈絆而成為一家人。可就是這樣非親非故的一家人,卻讓無數觀眾哭哭笑笑,甚至有人萬分感慨地說:「他們重新定義了家人的含義。」跟著劇情哭過笑過氣過,這8條教育真相,或許也值得每個父母看一看。
  • 《以家人之名》這三個爸爸,揭露了中國教育的三個真相
    從劇中的三位爸爸身上,我更看到了中國教育的三個真相。,才是家庭教育的最高境界《以家人之名》,讓「好爸爸李海潮」成為大家熱議的對象。慢養並不是時間上的慢,而是說父母在教育上不要太擔憂、太著急,不求一時的速度與效率,不以當下的表現評斷孩子,尊重每個孩子的差異。
  • 《以家人之名》熱播,為父母揭示8條教育真相
    最近熱播的《以家人之名》,就有這樣異父異母的「三兄妹」,因為巧合、陪伴與羈絆而成為一家人。可就是這樣非親非故的一家人,卻讓無數觀眾哭哭笑笑,甚至有人萬分感慨地說:「他們重新定義了家人的含義。」跟著劇情哭過笑過氣過,這8條教育真相,值得每個父母看一看。
  • 以「家人」之名談戀愛,法律允許嗎?∣帶著《民法典》看《以家人之名》
    因為家庭變故,三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小孩成為了彼此新的家人。他們一起長大、共同扶持,他們渴望被愛,又害怕失去。在不同關係的愛與被愛中,他們以家人之名相互治癒,最終成為了更好的自己。這是熱播劇《以家人之名》講述的故事成為家人
  • 《以家人之名》大結局:這三位父親,揭露了中國教育的三個真相
    文丨國粹君近日,熱播劇《以家人之名從劇中的三位爸爸身上,國粹君更看到了中國教育的三個真相。李海潮:慢教育,才是家庭教育的最高境界《以家人之名》,讓「好爸爸李海潮」成為大家熱議的對象。既當爹又當媽,集家務、廚藝、營銷等技能於一身,這樣的稀缺老爸,現實生活中還真難找。
  • 《以家人之名》大結局:這三位父親揭露了中國教育的三個真相
    近日,熱播劇《以家人之名》迎來了大結局。兩個爸爸,三個姓氏,毫無血緣關係的兩個哥哥和一個妹妹——這個有著神奇配置的家庭,上演了一幕幕悲歡離合,也讓我們懂得了家和家人的真諦。從劇中的三位爸爸身上,國粹君更看到了中國教育的三個真相。
  • 《以家人之名》催淚教訓:這8條教育真相,家長再忙也要看一看
    最近熱播的《以家人之名》,就有這樣異父異母的「三兄妹」,因為巧合、陪伴與羈絆而成為一家人。跟著劇情哭過笑過氣過,這8條教育真相,或許也值得每個父母看一看。01父母吵架,最大的輸家是孩子凌霄的妹妹去世後,母親陳婷性情大變,幾乎每天都與丈夫吵架。
  • 《以家人之名》揭示8條教育真相,再忙也要看
    最近熱播的《以家人之名》,就有這樣異父異母的「三兄妹」,因為巧合、陪伴與羈絆而成為一家人。可就是這樣非親非故的一家人,卻讓無數觀眾哭哭笑笑,甚至有人萬分感慨地說:「他們重新定義了家人的含義。」跟著劇情哭過笑過氣過,這8條教育真相,值得每個父母看一看。
  • 《以家人之名》你是中國式擰巴父母嗎?
    《以家人之名》熱播,話題居高不下。其中齊明月的媽媽,讓我看到了自己身上的那種中國式父母對孩子擰巴的愛!齊明月的媽媽真的是典型的「中國式擰巴父母」了。明明女兒成績很好,班級第二,自己作為優秀家長上臺分享經驗,心裡很驕傲也很歡喜。
  • 孩子的說明書丨《以家人之名》熱播!劇中值得學的8條教育真相
    最近熱播的《以家人之名》,就有這樣異父異母的「三兄妹」,因為巧合、陪伴與羈絆而成為一家人。跟著劇情哭過笑過氣過,這8條教育真相,或許也值得每個父母看一看。可現實中真的有他這樣的人嗎?有,很少。大部分的家長,不關心孩子的內心想法,也不懂得如何用溫和的方式引導孩子。他們的教養方式,簡單而又粗暴。可其實,孩子長大變成什麼樣,是由他們童年的一件件小事組成的。做一個合格的家長,很難,但其實,在做爸爸這件事上,李海潮並沒有立下高言大志,而是一步步嘗試著行動。
  • 《以家人之名》陳婷是最自私的媽媽?知名教授給出了不一樣的見解
    大概率上,你的父母曾經怎樣對待你,未來你也會怎樣對待自己的孩子,父母對你造成的傷害會無形中改變你的性格,有的還會極端,價值觀扭曲。於是,你帶著這樣的性格在未來與你的孩子相處,無可避免的又會讓孩子受到傷害。那麼,我們到底該怎麼面對原生家庭?遇到不講理的父母,只能活在他們的陰影之下嗎?
  • 「以法律之名」看《以家人之名》,家和家人的定義有很多種...
    以家人之名電視劇《以家人之名》講述了三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孩子,在兩個單親爸爸的撫養下,陽光成長的故事。在這個特殊的五口之家裡是滿滿的溫馨和幸福,讓觀眾既喜又憂,歡笑與淚水不斷,從開播至今好評如潮。賀梅作為賀子秋的母親,當然具有扶養義務,其在有能力扶養的情況下因為「想要去追求新生活」而拒絕扶養,其行為屬於刑法上的不作為犯罪,涉嫌構成遺棄罪。02收養篇幸好李海潮心善,自願肩負起撫養賀子秋成人的責任。那麼李海潮和賀子秋之間是否形成收養法律關係?李爸能因此獲得賀子秋的監護權嗎?
  • 《以家人之名》「因為她是你媽」:面對道德綁架,我們該怎麼做?
    在看《以家人之名》的時候,我真的好心疼凌霄。作為男主角,他在劇中遭到道德綁架,被自己所謂的血緣親人用親情束縛著,在劇外觀眾不理解凌霄的為難,把他罵得體無完膚。凌霄本來有一個很幸福美滿的家庭,父親在工作,母親在家帶娃,還有一個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