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觀眾茶餘飯後討論的話題最多應該就是電視劇《以家人之名》了,這部正在熱播的電視劇,講述了三個孩子和兩個父親的單親家庭生活故事。
故事情節雖然多多少少有點俗套,但的的確確也賺足了不少人的眼淚。身為鄰居的兩個單親父親,在種種巧合之下,他們兩人帶著三個小孩組成了一個新的家庭。
就這樣一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兄妹三人,在一起生活,一起長大。
很多觀眾都說其實與其說這是一部家庭劇,不如是更是一部反映家庭教育的現實題材劇集。
雖然是三個孩子自幼的童年都不完整,但是幸運的是,後來他們有一個充滿愛的家庭,而這種愛也是在一次次衝突和矛盾中提煉的。
劇中二哥賀子秋和妹妹李尖尖就有過這樣一次最激烈的衝突。
當時,賀子秋的咖啡店出了問題,入不敷出,只能用信用卡給員工發工資,這件事情被李尖尖知道了,追問之下才知道小哥在英國的真實情況。
李尖尖回到家之後對凌霄說:
趙華光這個王八蛋,自從把他帶到了英國,前前後後也只是對他負責了僅僅兩年而已。
後來的生活費、學費,還有現在開店的錢,這些錢也都是全部是他一個靠打工換來的微薄的收入一點點攢下來的。
而不知情的大家,都還覺著在國外跟著趙華光的賀子秋一直都是在過著吃香喝辣的好日子。
凌霄聽了之後讓賀子秋自己說,其實自己自從到了國外後,就很不情願的去再叫他爸爸,而趙華光還讓賀子秋改姓趙。
這對賀子秋來說是根本不可能的事,賀子秋也不再願意去他們家,也覺得十分的不自在,於是趙華光就很不滿意,也只有拿經濟來約束和制裁賀子秋。
賀子秋還說,沒什麼大不了的,再叫能掙錢。
當初趙華光回來要賀子秋,原本他是不願意跟著趙華光走的。因為怕李海潮壓力大,趙華光對李尖尖下毒手,才跟著他去英國的。
親生的兒子,即便是沒有養過,相認之後也不能夠待他差到哪兒。沒曾想趙華光真的像賀梅說的王八蛋,對賀子秋不管不問,讓他在英國自生自滅。
賀子秋讓人心疼的地方就是,默默承受一切生活給他的磨難,不向別人求助,全憑自己的堅持和毅力渡過難關。
懂事的孩子承受的就是多,為了不讓李海潮擔心,也為了減輕李海潮的壓力,他就那樣在國外漂泊了九年,期間的磨難難以想像。
不過世間真的有趙華光這樣的父親嗎?這樣的人還能夠衣食無憂真的是太不公平了。
另一邊,唐燦媽媽生日,燦姐帶著蛋糕和愛心禮物來為媽媽慶祝,一番孝心沒換來唐媽媽感動,反而被嫌棄。
只因為,她嫌棄女兒26歲還做白日夢,不好好找份工作,卻開個代人跑腿的網店。
不僅如此,唐媽媽還在親戚面前謊稱唐燦在博物館工作,讓她成為弟妹學習的榜樣。
等到宴席散了之後,心裡實在委屈的唐燦急需一個人的寬慰,可是這時候,唐燦媽媽不僅沒有對女兒安撫,毫不留情的出言來諷刺自己的女兒。
說當初要不是唐燦執意要去追什麼明星夢,後來的自己也不會為此來撒謊,自己都覺得丟人丟到家了。
畢竟,唐燦媽媽一直都是愛慕虛榮的,在唐燦很小的時候,就把唐燦拉著去到處拍攝廣告來為自己掙錢。
這不僅耽誤了唐燦的學業,還剝奪了她童年的快樂,如今唐燦自己有實力去創業了,這邊去靠自己的能力去養活自己,回頭來還抽空去磨鍊自己的演技。
雖然短時間內是沒有什麼經濟收益的,也沒有賺到大錢,但也算是能看到希望。
其實,唐燦母親對唐燦如此的想起,說到底就是因為錢。
身為李尖尖和唐燦的同學與閨蜜,母親對齊明月的教育方式也充滿了爭議。
齊明月在別人眼裡就是那個無比幸福的「別人家的孩子」,本應該充滿幸福和活得肆意瀟灑的她,但總是帶著一臉的唯唯諾諾,幹什麼事情都無所畏懼的樣子。
除了李尖尖和唐燦,齊明月也沒什麼朋友,雖然家庭對她的物質上的滿足,但給予她的精神滿足可以用匱乏來形容。
這都是因為齊明月有個極其強勢的母親。
齊明月母親不僅對女兒表現出了極強的控制欲,還更是把女兒的點點滴滴都安排的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
當齊明月有一點讓母親不滿意的時候,齊明月母親就會拿父親的懦弱來和齊明月比較。
等到工作之後,本該有自己主見的齊明月,卻又是被母親加以控制和約束,本來一個各個條件都很從出色的女孩,活生生的被母親「教育」成了一個媽寶女。
一邊對女兒充滿了無限的期許,一邊用毫不留情的言語來打擊女兒的自信,這讓齊明月變成了一個表面光鮮,內心卻是無比自卑的女孩。
細想之下,很多90後的孩子是否也有這樣的經歷:
在家庭和父母的打擊和施壓的環境下成長,而本來可以很優秀的孩子,到最後卻成了沒有自信而唯唯諾諾無所畏懼的傷仲永,變得碌碌無為。
每個家庭的孩子都本該是這個家庭裡的一個單獨的個體,他們可以在父母的呵護下健康成長,但是父母不能拽著孩子的翅膀不讓他們自己學會飛翔。
畢竟誰生來也不是誰的附屬品,為人父母更不應該借著為了孩子的旗號,來讓孩子在自己既定的軌道和方式去生活。
這樣既自私又愚蠢。
學會放手,學會鼓勵,不要以家人的名義去約束孩子,每個家長是否在面對孩子教育的問題上,更需要的是自我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