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人之名》大結局:這三位父親揭露了中國教育的三個真相

2020-09-14 俠之師者

近日,熱播劇《以家人之名》迎來了大結局。


兩個爸爸,三個姓氏,毫無血緣關係的兩個哥哥和一個妹妹——


這個有著神奇配置的家庭,上演了一幕幕悲歡離合,也讓我們懂得了家和家人的真諦。


同時,該劇引發的關於家庭教育的思考,讓無數觀眾產生共鳴。


從劇中的三位爸爸身上,國粹君更看到了中國教育的三個真相。




01.

李海潮:慢教育,才是家庭教育的最高境界


《以家人之名》,讓「好爸爸李海潮」成為大家熱議的對象。


既當爹又當媽,集家務、廚藝、營銷等技能於一身,這樣的稀缺老爸,現實生活中還真難找。甚至有網友說,「李海潮這男的,誰見了不想叫一聲媽!


年幼喪母的李尖尖,在父親的寬仁包容下,養成了樂觀開朗的性格。


而劇中其他幾個孩子,卻因為父母的種種做法,在成長的道路上留下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陰影。可見,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十分巨大。


而讓國粹君感觸最深的,是李海潮的「慢教育」。


李尖尖任性、脾氣暴,身邊有兩個學霸哥哥,自己卻學成了班級倒數第二。但她從小就十分自由快樂,她的家庭從沒有壓抑她的天性。



李海潮並非大富大貴,但是他懂得遵循孩子的意願,尖尖喜歡畫畫,他給予支持鼓勵,讓她自由自在地學。


尖尖學習不好,家長會上,老師問尖尖以後是否要當藝術特長生,李海潮表示並沒有考慮,只是任著尖尖的興趣發展。



與其他家長相比,李海潮的教育理念無疑是另類的,甚至遭到群嘲:別人都在削尖腦袋琢磨怎麼把成績搞上去,你們這樣得有多「不務正業」?


結局令人舒適:懷揣木雕夢的尖尖,憑藉藝術才能和鍥而不捨的努力,從高中一路堅持到大學,畢業後成為出色的木雕師,開辦了自己的木雕工作室。



反觀尖尖的閨蜜齊明月,身為學霸,卻一直被成績、被媽媽的期待綁架,活得唯唯諾諾,一點也不快樂。


武志紅說:

真正的教育,從來不是點石成金、立地成佛的技巧,而是一段春風化雨,自然無為的過程。


養孩子就像種花,要耐心等待花開。


慢養並不是時間上的慢,而是說父母在教育上不要太擔憂、太著急,不求一時的速度與效率,不以當下的表現評斷孩子,尊重每個孩子的差異。



真正的靜待花開,不是真的放任孩子,什麼都不管,而是父母在愛與尊重的同時因材施教——可以嚴厲,但要有耐心;可以慈愛,但要有威信。


真正的園丁是不會在意花開的時間,他們知道每種花都有自己的特點,只是開花的早晚不同。


慢養,才能讓孩子發現最好的自己。



02.

凌和平:養而不教,是父母最大的惡


羅振宇曾在多個場合提到中國家庭中父親的角色,他說:家裡最沒用的母嬰產品是什麼?是父親。

雖然是開玩笑,卻無情地揭露了很多中國父親在家庭裡的地位。


凌和平是片警,工作敬業,特別忙碌。他是個好人好警察,但是他真不算是個好丈夫和好爸爸。



平時,他對妻子、孩子都缺少陪伴。女兒的死,和妻子缺少看護固然脫不了干係,但是作為爸爸,他並不是沒有責任。


與妻子缺乏溝通,不理解妻子的歇斯底裡,只一味的逃避三連:道歉、逃跑、求放過。



最終,兩人之間的問題愈演愈烈,以離婚收場。



對於凌霄,他象徵性互動,不愛跟孩子交心,一交心就是問學習,後來更是把兒子丟給鄰居,仿佛李海潮才是凌霄的「親爸」。


凌霄從新加坡回來,多年未見的父子,獨處時竟無話可說,氣氛尷尬;凌霄得了焦慮症,他也是後知後覺……



「養不教,父之過」。古人尚且明白生、養、教的重要,如今時代在進步,在教育孩子上卻問題頻出。


2019年,13歲大連男孩蔡某將在同小區的10歲女孩小淇殺害,並拋屍灌木叢。



因蔡某未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警方依法不予追究刑事責任,對其進行3年收容教養。今年8月,法院判決男孩方賠償原告128萬餘元,並公開賠禮道歉。但案發至今,男孩家人始終沒有露面,更從未向受害者家屬道歉。


殺人的男孩固然可恨,可是其背後家庭教育的缺失,何嘗不是罪魁禍首?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優秀的孩子,都是父母以身作則、春風化雨引導出來的。


而每一個熊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個熊家庭、熊家長。



正因為身後有這些人的維護,他們才敢肆無忌憚;正因為知道即使自己犯了錯也會有父母出面擺平,他們才無法無天有恃無恐!


然而,無論是熊家長還是熊孩子,遲早都要為「教養缺失」付出代價,你不管教,總有人替你狠狠管教!


養育孩子是父母的責任,養育出一個好孩子也是父母的義務。


傳之以道,授之以德,教之以行,督之以練,才是最為寶貴的財產授予和傳承,才是子女終生享用而不竭的財富。



03.

趙華光:生而不養,是孩子最大的痛


早年,趙華光藉口家境貧窮,堅決要求賀梅打掉孩子,被拒絕。


後來二人離婚,賀梅獨自生下子秋,卻在與李海潮相親後不久,扔下子秋不辭而別。


子秋長大後,趙華光則上演了一系列令人氣憤的騷操作。


娶了富家女,飛黃騰達了之後,因為妻子未能生育,就趕來讓子秋認祖歸宗,還用一些卑劣的手段對李海潮的麵館搞破壞。



後來,子秋跟隨趙華光去國外後,因為妻子終於生育,趙華光竟再度拋棄子秋,並斷絕其經濟來源,子秋只能辛苦打工。


種種悲慘經歷,讓子秋自小超乎常人的懂事和自覺,也一直擺脫不了自卑、敏感的底色。


得知尖尖和凌霄相戀後,更是喊出:「為什麼你們都不要我?



趙華光這種「生而不養」的做法就像是杜鵑鳥,把自己的蛋生到別的鳥窩裡,讓別的鳥去撫養,自己逍遙快活,簡直是個冷血動物。


後來,則是把子秋當成了認祖歸宗的工具,等到子秋沒有了利用價值後,又完全不念父子親情。


影視劇難免有虛構的成分,回到現實,「生而不養」的家長在我們的身邊並不鮮見。


看過一則「13歲男孩住進養老院」的新聞。



父親被拘、母親消失,親戚也不願收留。男孩無依無靠,無奈向民警求助。


當民警好不容易聯繫上孩子母親,對方卻哭訴一通自身難保,便無情地掛了電話。


無家可歸的男孩,只能暫時被安排在養老院生活,讓人心酸。


而被父母狠狠傷害的幼小心靈,可能早已千瘡百孔。



金星在《媽媽咪呀》中曾說:「如果你不想當媽,不想養孩子,千萬別生。生了你不養,你生她幹什麼?


從古至今,生養不分家。


孩子不是一件物品,你想要就抱在懷裡,不想要了就隨意丟棄。


生而養之,既然決定要生下一條小生命,對於這條生命便有養育的義務。


如果做不到這最起碼的一點,那也不配為人父母。



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曾說:

「一想到為人父母不用經過考試,就覺得毛骨悚然。」


父母是門檻最低的職業,但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及格。



創造一個生命並不偉大,只是本能;人性與良知,才能賦予生命真正的意義。


當你沒有十足把握可以讓自己的小孩過得幸福的時候,請不要生孩子;


當你已為人父母,就要對這個生命負責,為其注入靈魂,完善其人格。


縱觀《以家人之名》這三位父親,趙華光生而不養,凌和平養而不教,李海潮教養兼備。


願所有的家長,多學學李海潮,不做凌和平和趙華光。


願所有的家庭,都是一個溫暖的港灣,家人閒坐燈火可親。


願每一個孩子,心懷愛與勇敢,亦能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

相關焦點

  • 《以家人之名》大結局:這三位父親,揭露了中國教育的三個真相
    》迎來了大結局。從劇中的三位爸爸身上,國粹君更看到了中國教育的三個真相。李海潮:慢教育,才是家庭教育的最高境界《以家人之名》,讓「好爸爸李海潮」成為大家熱議的對象。既當爹又當媽,集家務、廚藝、營銷等技能於一身,這樣的稀缺老爸,現實生活中還真難找。
  • 《以家人之名》這三個爸爸,揭露了中國教育的三個真相
    從劇中的三位爸爸身上,我更看到了中國教育的三個真相。,才是家庭教育的最高境界《以家人之名》,讓「好爸爸李海潮」成為大家熱議的對象。甚至有網友說,「李海潮這男的,誰見了不想叫一聲媽!」年幼喪母的李尖尖,在父親的寬仁包容下,養成了樂觀開朗的性格。而劇中其他幾個孩子,卻因為父母的種種做法,在成長的道路上留下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陰影。可見,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十分巨大。
  • 《以家人之名》大結局:養而不教,是父母最大的惡
    熱播劇《以家人之名》迎來了大結局。從劇中的三位爸爸身上,小編更看到了當代教育的三個真相。,才是家庭教育的最高境界《以家人之名》,讓「好爸爸李海潮」成為大家熱議的對象。是父親。 雖然是開玩笑,卻無情地揭露了很多中國父親在家庭裡的地位。凌和平是片警,工作敬業,特別忙碌。他是個好人好警察,但是他真不算是個好丈夫和好爸爸。
  • 《以家人之名》大結局,看不懂這3個道理,你註定會失敗
    熱播劇《以家人之名》在萬眾關注中,迎來了它的大結局。在劇中,「莫名其妙樂觀」的李尖尖,給許多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實,《以家人之名》蘊含的人生真相,對正衝刺人生的莘莘學子們來說,又何嘗不是一種「治癒」?
  • 老酒館大結局:小尊結婚當天看到他嚇得自殺,三個真相讓新郎哭慘
    老酒館大結局:小尊結婚當天看到他嚇得自殺,三個真相讓新郎哭慘(原創不易,請勿抄襲,抄襲必究)一共四十六集由陳寶國、賀雷及秦海璐等老戲骨主演的《老酒館》終於大結局了,這個大結局很普通但卻很真實,而特務小尊也受到了應有的懲罰,為死去的小棉襖償命了
  • 《以家人之名》的教育啟發:做對這三點,影響孩子一生
    原標題:《以家人之名》揭露扎心真相:這3點做對了,影響孩子一生來源:新東方家庭教育作者:主創團·媽小咪昨天,電視劇《以家人之名》又上了熱搜。作為每次更新必上熱搜的熱播劇,《以家人之名》收穫了無數好評孩子12歲前,要永遠站在孩子身旁有人把父母分成三個層次
  • 《我是餘歡水》大結局:餘歡水到底死沒死?三個細節揭開真相
    《我是餘歡水》大結局:餘歡水到底死沒死?三個細節揭開真相。這部劇的大結局給大家留下了太多疑問,網友們解讀出了各式各樣的結局,好似每一種都非常合理,都值得大家細細品味,說實在的,這部劇大結局的安排太精妙了,這是一個開放式結局,大家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幻想中的結局來給出答案,這就是編劇的高明之處。在大結局的最後,餘歡水被劫匪開槍打中了,然而,餘歡水到底死沒死呢?
  • 以家人之名:一個父親帶大三個異父異母的孩子 感情比親生的還要深厚
    以家人之名:一個父親帶大三個異父異母的孩子 感情比親生的還要深厚時間:2020-08-12 10:3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以家人之名:一個父親帶大三個異父異母的孩子 感情比親生的還要深厚 最近一部叫《以家人之名》的電視劇在熱播,已經播到第四集,這部劇雖然沒有很多
  • 《以家人之名》揭露扎心真相:從小與父母不合的人,後來都怎樣了
    熱播劇《以家人之名》最近大結局了。暫且拋開爛尾和愛情戲的爭議,這部劇的確是國產劇一次不錯的嘗試。國內很少有這種樣的親情劇——人物的設定是,「不僅僅以血緣論定家人」;很多人說它像中國版的《請回答1988》,終於有人能把家庭的日常瑣碎拍得很好看了。《以家人之名》講述了三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孩子和兩個爸爸,互為家人、組成新家庭的故事。
  • 《以家人之名》熱播,揭示了五個教育的真相
    《以家人之名》這部劇自開播以來熱搜不斷,劇中的每一個人物都有看點。最讓人上頭的還是李爸和凌爸之間的打架拌嘴,好友凌霄、賀子秋、李尖尖兄妹三人的歡樂日常。因為是一部家庭劇,所以在整部劇中也揭示了很多的教育真相,其實都非常的戳心,都可以給到父母們一個警示的作用。也是幫助家長少走一些彎路,這樣對孩子的成長也有好處。
  • 《以家人之名》溫馨故事的背後藏著三個真相,最後一個最扎心
    最近一直在追《以家人之名》。一方面是被劇中人物相處的溫情所感染,一方面也是覺得這部劇有很多細節值得品讀。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在《以家人之名》溫馨故事背後藏著的三個真相。02血緣是以家人之名給予溫暖,而非以家人之名道德綁架李尖尖曾對凌霄說:「我討厭你家女性三代。」
  • 父親在家庭教育中角色及教育的三個認識和三個方法
    「父親節」(每年6月第三個星期日,1910年開始),與大家一起探討父親在家庭教育中角色及家庭教育的三個認識和三個方法。父母的願意跟著孩子去付出一切,為了孩子還有什麼不能做呢?比如,跟著孩子活,跟著孩子生活,跟著孩子學習。看似簡單、容易,實質並非如此。這就是當下中國家庭教育所面臨的困窘,也是相關部門,教育工作者需要站出來、扎進去的原因所在。
  • 《以家人之名》凌霄家女性三代被罵上熱搜,揭露了家庭教育的真相
    《以家人之名》中,凌霄家女性三代太氣人了!先是母親陳婷推諉責任、拋家棄子,再是外婆自私虛榮、陰魂不散,最後是同母異父的妹妹小橙子胡攪蠻纏、蠻橫無理。播出當晚,凌霄家女性三代就被罵上了熱搜。用李尖尖的話:「我不是討厭小橙子,我是討厭你外婆家整整三代!」
  • 記住父親參與教育的三個關鍵期,千萬不要做「問題父親」
    ,許多父親拘泥於所謂教育的內容和原則,而忽視了教育的時機和方式,把與子女的關係搞得很僵。:「養不教,父之過。隨時隨地糾正和教育孩子是我做父親的職責。」隨後大部分人不是同朋友同事聚會,而是立即回到家中,同家人一起度過這些溫馨和睦的時光。德國的父親大都把親手為家人建一幢房子作為最大的願望,家人間的密切程度可見一斑。
  • 三個家,兩個爹,三個娃,我《以家人之名》講述一段動人的故事二
    繼續承接上文,繼續講述三個家,兩個爹,三個娃,我《以家人之名》的動人的故事吧!上大學的費用也是相當高的,李爸也是心知肚明的,為了給三個孩子最好的教育,也是起早貪黑的努力賺錢,為幾個孩子能上個理想的大學努力著。就在三人高考完,凌霄的母親那邊來了消息,陳婷移民到新加坡,並且在新加坡有了新的家庭,還生養了一個女兒,這年夏天,陳婷帶著女兒回國來看凌霄。與此同時,賀子秋的親生父親趙華光也回來找賀子秋,讓賀子秋跟其回美國,給他最好的教育和環境。
  • 《以家人之名》大結局差在哪?凌霄人設崩塌,陳婷洗白難以接受
    9月6日,《以家人之名》收官,看過之後不免有些心塞,縱觀今年的爆款劇集和綜藝,幾乎都逃不過高開低走的命運,而這部主打溫暖治癒的電視劇,也成了爛尾的典範,槽點之多讓人倍感失望。相應的《以家人之名》豆瓣評分收官後跌至7.0分,同時也遭遇了大量網友差評。有網友怒打一星並評論道:「長大之後演的都是什麼?
  • 《以家人之名》三兄妹結局:有人收穫幸福 有人卻沒那麼幸運始終孤獨
    《以家人之名》三兄妹結局:有人收穫幸福 有人卻沒那麼幸運始終孤獨時間:2020-08-13 13:1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以家人之名》三兄妹結局:有人收穫幸福 有人卻沒那麼幸運始終孤獨 《以家人之名》正在熱播,這部電視劇的演員陣容也比較強大,三位主演之前參演的電視劇口碑和收視率都很高
  • 《以家人之名》背後隱藏的教育真相,值得父母深思
    近日,《以家人之名》熱播,一起來看看其中蘊含的教育真相!提到家人,你腦海裡最先想到的是什麼?是一起吃飯的熱鬧,是一起睡覺的踏實,還是一起玩耍的快樂?是生氣了哄你開心,委屈了替你出頭?還是小事隨你鬧,大事往他身後靠?
  • 《以家人之名》:三個性格不同的孩子,告訴你環境家庭教育重要性
    在這兩天熱播的《以家人之名》中,三個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孩子,卻因為各種原因走到了一起,組成了一個奇特的大家庭。在這個奇特的大家庭裡,有兩個父親。一個喜歡做菜,總是好脾氣的臉帶微笑。另一個則是整天不著家的警察,雖然嘴笨,但卻認真負責。三個孩子,大哥凌霄,成熟穩重。小哥賀子秋,陽光體貼。小妹李尖尖,活潑開朗,純真豁達。
  • 《醫學的真相》揭露三個法則
    是兒童「自閉症」導致了「冰箱母親」,而非「冰箱母親」導致了「自閉症」兒童,這是一個典型的「因果倒置」的案例。《醫學的真相》這本書就解釋了這個問題,這本書表面上是在揭露醫學問題,但實際上是在研究:怎樣在有限的「認知」下做精準「決策」。並總結出了三條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