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人之名》中,凌霄家女性三代太氣人了!
先是母親陳婷推諉責任、拋家棄子,再是外婆自私虛榮、陰魂不散,最後是同母異父的妹妹小橙子胡攪蠻纏、蠻橫無理。
播出當晚,凌霄家女性三代就被罵上了熱搜。
一家三代,真是同樣的氣人!
用李尖尖的話:「我不是討厭小橙子,我是討厭你外婆家整整三代!」
美國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曾說的一句話:
「一個人的性格特點、人生三觀、精神品格、思維方式、生活習慣,都深受其原生家庭的影響,很多甚至是決定性的影響。」
深以為然。
什麼樣的父母,養出什麼樣的孩子,是千古衡律。
父母就像是鏡子,映射出孩子的樣子。
01
自私的父母,養不出大方的孩子
劇中凌霄的媽媽陳婷,因為女兒的意外身亡一直痛苦不堪。
她將錯誤歸因於兒子凌霄照看不周,但事實卻是她沉迷打麻將,將小凌霄反鎖在家中照看妹妹,妹妹吃了核桃窒息,凌霄打不開門呼救無效才釀成了悲劇。
陳婷一直沉浸在自己的情緒當中,將女兒的死推到年僅幾歲的小凌霄身上,給凌霄的童年留下了揮之不去的陰影。
她將整個家攪得烏煙瘴氣,最終為解脫自己選擇離婚,拋家棄子,從未考慮過孩子的感受。
多年後走出陰影,又輕飄飄地回來,仿佛一切都沒發生。
女兒小橙子住院,為了讓女兒開心和緩和與凌霄的關係,不惜讓高三的凌霄陪床。
快要高考的凌霄白天上課,晚上陪床,雙眼熬得通紅。
沒想到陳婷卻雲淡風輕地說:「他高考沒問題,我也沒辦法呀。」
自私又不負責任。
當有人奇怪天下怎麼會有陳婷這種母親時,看看老太太的言論,大概明白了。
凌霄外婆一邊炫耀著女兒嫁得風光,女婿有錢,出門坐大奔。
一邊卻又抱怨女兒遠嫁,不能在身邊照顧自己,斥責女兒不孝順。
永遠只為自己著想的自私程度,果真如出一轍。
每一個孩子天生都是一張白紙,父母的品行,決定了他們的底色。
那個自私父母的孩子,受生長環境的影響,要麼成為了自私2.0版本,要麼一生都在為擺脫原生環境而奔走。
豆瓣上,網友@洛洛分享過自己的故事。
洛洛的父母,是極度自私的人,不論是對待外人還是對待親朋好友,永遠以自己的利益為首。
洛洛懂事後,對父母的行為極度不齒,甚至到了厭惡的地步。
但是厭惡也並沒有消除父母對她的影響:
她上學時,對同學處處小心,沒有真心朋友。戀愛時,和男友一度到了談婚論嫁的程度,但在討論婚禮細節時由於處處往利已處設計,和男友家談崩。
她說:
「小時候我告誡自己,一定不要成為父母那種人。可是等我長大後才發現,那些原生環境所影響我的東西,已經深入骨髓。我終究成長為了我最討厭的樣子,我感到痛苦但卻又無可奈何。」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只有父母端正自己的觀念,培養出來的孩子,才能鶴立於人群之中。」
自私的父母,養不出大方的孩子。
成功的父母,不是多有錢,也不是孩子成績有多好,而是養出的孩子,溫潤大方,心中有光。
愛孩子,先從做一個不自私的父母開始。
02
不知感恩的父母,養不出孝順的孩子
凌霄外婆另一個讓人恨得牙痒痒的點是她對李海潮的態度。
凌霄被母親拋棄後,由於凌爸工作特殊性,凌霄大部分時間是由鄰居李海潮照顧。
一日三餐,無微不至,視如己出。
但是凌霄的外婆卻總對他說:「李海潮之所以對你好,是因為你爸爸給他錢了。」
不僅對於李海潮照顧凌霄沒有絲毫的感恩之心,還輕描淡寫地將李海潮的所有好勾銷,把他塑造成一個貪財的角色。
凌霄外婆這種不知感恩的態度,註定養不出心懷感恩的孩子。
首先是凌霄媽媽陳婷對李海潮的態度,和凌霄外婆簡直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對養兒之恩擱置不說,倒是先掰扯起錢來。
其次是陳婷對待母親的態度上。
都說:「父母在,不遠遊。」
陳婷當年為逃避自己悲傷的情緒,不僅拋棄凌霄,還不顧逐漸年老的母親,一走了之。
新播出的劇集中,凌霄外婆突發心梗,遠在新加坡的陳婷連老太太的最後一面都沒來得及見。
跪著的父母養不出站著的孩子,不知感恩的父母養不出心懷感念的孩子。
「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是希望,卻也是悲哀。
曾在書上看過一個故事:
一對父母指責兒子是白眼狼,將其養大之後鮮少回家,從不過問夫妻倆的情況。
老而無依的夫妻倆一怒之下將兒子告上法庭,沒想到對簿公堂時兒子卻說:「你們對爺爺奶奶不也是這樣的嗎?」
夫妻倆啞口無言。
生活中,總是有很多父母要求孩子要心懷感恩,可殊不知他們自己也從未做到啊。
自己做不到的事,又怎能去要求孩子?
父母若想養出一個孝順的孩子,前提是自己也是一個知道感恩的人,無論是對待親人還是對待其他人。
03
虛偽的父母,養不出真誠的孩子
所謂情,貴在誠。
若當父母待人接物充滿虛偽,孩子又怎會真誠呢?
凌霄因小時候被陳婷拋棄,一直對她很冷漠,外婆就給她出主意,讓陳婷的女兒小橙子粘著凌霄。
老太太這麼多年對凌霄的生活起居不聞不問,卻又一直麻煩凌爸,為的就是防止凌霄不認她這個外婆。
而陳婷,真的就用了老太太的方法,沒事就拉著女兒小橙子去找凌霄,企圖套住凌霄。
小橙子在凌霄那碰壁之後,不願意再去找他,陳婷就上套路。
以小橙子的同學會嘲笑她為條件要挾,讓小橙子成為她和凌霄之間的粘合劑。
在媽媽的影響下,小橙子也學會了套路。
為了接近哥哥,撒謊說不會做題,讓哥哥幫她講。
在凌霄看得見的地方乖巧懂事,而在凌霄看不到的地方,則咄咄逼人、蠻橫無禮。強迫李尖尖帶她去找凌霄,不帶她去就不走。
更可怕的是,在李尖尖帶她找哥哥的路上,還企圖陷害李尖尖,沒成想反倒摔傷了自己。
每個孩子,都和媽媽有著剪不斷的情愫。
如果陳婷,在走出曾經失去女兒的陰影之後,向凌霄敞開心扉,長大後的凌霄未必不會原諒她。
可是她找了很多理由為自己開脫,讓凌霄感受不到對他的歉意、愧疚與愛。
更可怕的是,陳婷親自帶出來的女兒小橙子耳濡目染,小小年紀就學會了用虛偽的套路去得到自己想要的,絲毫沒有屬於小孩子的純真與真誠。
正如彈幕中所說:「有其母,必有其女。」
孩子不聽父母說的,但是孩子會模仿父母做的。
借用一句孔子的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以誠待人的父母,不用擔心孩子不真誠;而虛偽套路的父母,則註定只能養出虛偽的孩子。
好的教育,始於父母的三觀,陷於父母的品行,忠於父母的言行。
04
父母的樣子,藏著孩子的未來
兒童公益組織曾發布過一個公益短片《Children see ,children do》。
這個短片中,孩子都是模仿的天才。
大人抽菸,孩子也抽得有模有樣。
大人隨地丟垃圾,孩子也將飲料瓶丟棄在地上。
大人謾罵他人,孩子跟著起鬨。
大人破壞公物,孩子如出一轍。
大人虐待小動物,孩子也用石子砸向小動物。
父母激烈爭吵,孩子對著搖籃裡的弟弟妹妹怒吼。
短片的最後設計了一個反轉:一位父親在停車場幫一位東西散落一地的陌生人撿東西,孩子也學著父親的樣子,將散落的東西一點一點撿起來。
很戳心,也很現實。
父母的一言一行,無論好壞,孩子都看在眼裡。
但是孩子不會辨別好壞,他們只會一點一點模仿。
父母是什麼人,孩子就是什麼人。
所以啊,父母的使命,不只是孕育生命,更是填充生命。
父母有責任,讓孩子生命的色彩更鮮亮,而非更暗淡。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
願我們每位父母,都是淮南,都能孕育出甘甜的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