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人之名》:最失敗的父母和最成功的父母,都在裡面了

2020-09-03 未來可期的包子咪媽

隨著親情劇《以家人之名》的熱播,「凌霄家女性三代好氣人」的話題被迅速推上熱搜。


凌霄的媽媽陳婷拋家棄子,對凌霄不管不顧;凌霄的外婆胡攪蠻纏,動輒給凌霄找不痛快;更有凌霄同母異父的妹妹小橙子,小小年紀就蠻橫無理,霸道任性。這三個人一出現,觀眾就氣不打一處來。


其實,一家三代都這麼討人厭,是很典型的家庭教育失敗案例了。我們不妨來看看,不良的教育方式,是如何在這個家庭中代際傳承的。


看劇時,真的很心疼凌霄,因為他攤上了陳婷這樣的母親。


在凌霄和妹妹凌雲年紀尚小時,陳婷沉迷打麻將,把凌霄反鎖在家中照看妹妹。


凌霄好心餵妹妹吃她愛吃的核桃,不想,妹妹卻意外被核桃卡住氣管。情況危急,凌霄打不開門,呼喊求救皆無用。大人趕到時,妹妹已經被憋死了。


出事以前,小凌霄愛說愛笑,妹妹死後,他像變了一個人似的,鬱鬱寡歡,性格孤僻。顯然,他背負了不該屬於他的那份愧疚。


對於孩子,陳婷表現得自私、控制,缺乏共情和換位思考的能力。


深入看下去就發現,這樣的特質並不是她的「獨創」,她的母親——凌霄的外婆,也是這樣一位媽媽。

如果說,凌家三代女性是不折不扣的反面教材,那李海潮就是個實打實的正面案例了。


網友誇讚李海潮:

「給所有爸爸們做了榜樣。」

「想擁有同款爸爸!」

「最暖心的李爸。」


如果問李爸的「教育秘笈」是什麼?那一定是:永遠跟孩子站在一起,從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同理、體諒孩子。

會心處,不在遠。最好的教育不必向外求,它只取決於我們是否愛孩子,是否願意為了孩子去做更好的自己。


相關焦點

  • 《以家人之名》熱播:最失敗和最成功的父母,到底差在哪?
    最近,熱播劇《以家人之名》引發了很多網友的討論,「心疼李爸」這個話題,還一度上了微博熱搜。作為劇中失敗父母的典型,她情緒化、缺少責任感,在情感上又十分貪心,動不動就親情綁架......也因此招致了網上罵聲一片,網友們直呼:太氣人了!
  • 《以家人之名》:不要以父母之名,捆綁孩子的人生
    《以家人之名》刷爆全網,溫暖的親情到瑪麗蘇的愛情,每一步都是現實的寫照,不要總說電視劇狗血,現實中更狗血的例子都比比皆是。李海潮把凌霄、賀子秋、李尖尖三個孩子撫養大,既當爸又當媽,給了他們最好的愛和關懷,讓他們出生在如此奇葩的家庭也沒有長歪,一個比一個溫暖可愛。
  • 《以家人之名》:父母最大的失敗,是教出「懂事」的孩子
    網友們紛紛吐槽《以家人之名》的編劇,對女性也太不友善了!除了尖尖去世的媽媽,其他的都是奇葩,關鍵是這幾個奇葩媽媽,都擁有別人眼裡「懂事」的孩子!;最愛的肉都夾給尖尖,自己只吃青菜。 面對孩子,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學會放下,放下自己的閱歷和思維方式,站在孩子的角度,才能更好地理解孩子,更好地溝通。
  • 《以家人之名》揭露扎心真相:從小與父母不合的人,後來都怎樣了
    熱播劇《以家人之名》最近大結局了。暫且拋開爛尾和愛情戲的爭議,這部劇的確是國產劇一次不錯的嘗試。《以家人之名》講述了三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孩子和兩個爸爸,互為家人、組成新家庭的故事。男孩凌霄的父親凌和平是一名警察,為了匡扶正義經常犧牲自己的個人生活,也因此觸發了深層的夫妻矛盾。
  • 父母榮辱的工具人,《以家人之名》中悲情的火山姐
    要說最近的電視劇,《以家人之名》無疑是火的一塌糊塗。這讓他的父母如獲至寶,漸漸的把自己的女兒變成了掙錢的機器。在她本應該快樂的學生時代,她不得不在父母的期待下,接下一個又一個廣告,掙更多的錢,滿足父母的虛榮心。為確保她保持較好的狀態,更好的為自己賺錢。在她長身體的最關鍵時候,母親逼迫她節食,晚上她餓的睡不著,只能喝一大杯橙汁。父母只關心她能不能掙到錢,對女兒的生活關心不夠。連她的閨蜜都知道她對沙茶醬過敏,她父親卻根本不知道。
  • 《以家人之名》:錯誤的父母養不出正確的孩子,別成為這種父母
    最近《以家人之名媽媽不在乎她累不累,只在乎她是不是考的好,成績從第二名掉到第三名,整個暑假就給明月報了補習班。媽媽不在乎她開不開心,她必須按照媽媽規劃好的「成功」路徑去交友。給予孩子基本的生存照顧和關愛,是為人父母最基本的內容,可惜很多父母在還是「孩子」的時候當了父母。
  • 《以家人之名》大結局:養而不教,是父母最大的惡
    熱播劇《以家人之名》迎來了大結局。01、李海潮:慢教育,才是家庭教育的最高境界《以家人之名傳之以道,授之以德,教之以行,督之以練,才是最為寶貴的財產授予和傳承,才是子女終生享用而不竭的財富。生而養之,既然決定要生下一條小生命,對於這條生命便有養育的義務。如果做不到這最起碼的一點,那也不配為人父母。
  • 家庭教育最失敗的地方就是,父母和孩子到最後成為最親密的陌生人
    家庭教育最失敗的地方就是,父母和孩子到最後成為最親密的陌生人 父母和孩子是如何的關係,其實應該這麼說:父母是孩子前半生唯一的觀眾,孩子是父母后半生唯一的關注。我不想錯過你的後半生,也請你一起見證我是前半生。
  • 《以家人之名》背後隱藏的教育真相,值得父母深思
    近日,《以家人之名》熱播,一起來看看其中蘊含的教育真相!提到家人,你腦海裡最先想到的是什麼?是一起吃飯的熱鬧,是一起睡覺的踏實,還是一起玩耍的快樂?是生氣了哄你開心,委屈了替你出頭?還是小事隨你鬧,大事往他身後靠?
  • 《以家人之名》熱播:父母最大的失敗,是教出「太懂事」的孩子
    《以家人之名》一開播,就頻頻登上熱搜。在豆瓣評分8.5分,好評如潮,在閨蜜的強烈推薦下,我每天陷入追劇,不可自拔。在這三個孩子中,最讓大家心疼的莫過於小哥子秋,凌霄和李尖尖最起碼都在親生父親身邊長大,而賀子秋自出生,爸爸不認,媽媽不愛,外婆不疼,最後被李海潮好心收養。
  • 父母犯錯,孩子買單,《以家人之名》扎心了
    最近有小夥伴兒們看電視劇《以家人之名》嗎?反正喵妹不但看了,還看哭了。在追劇的過程中,喵妹不但感動的熱淚盈眶,還不爭氣的流下了氣憤的淚水。原來「以家人之名」的意思不是以家人的名義愛你,而是以家人的名義折磨你。
  • 高考成功了,填志願卻失敗了:父母安排的志願,白白浪費兩萬多名
    事情的起因是一名高考考生在論壇吐槽:高考成功了,填志願卻失敗了!結果出來後,這名考生被錄取的高校僅僅高出一本線10分左右,而之前自己心儀的大學高出一本線30分左右,該校也比前者更有名氣,但事已至此,這名考試只能哀嘆白白浪費了差不多2萬的名次。高考成功了,填志願失敗了,全部是父母安排的,勸其他同學一句,志願一定要自己看,我白瞎了兩萬多名。但話又說回來,填志願這樣的大事,父母豈會袖手旁觀?
  • 《以家人之名》父母這些細節影響孩子的一生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一生不可磨滅,最近《以家人之名》熱搜不斷。上學是班長考試前二,嫌她沒有第一名好工作後,曾經是學渣的李尖尖成了木雕藝術家,嫌她沒有那樣的藝術天賦。選擇自己的職業,嫌她工作不是編制,不比公務員好。當她憑自己努力買上的第一輛車,嫌太便宜,丟面子,不願坐。都是自己一點一滴的努力,在媽媽眼裡總是不夠好。滿心歡喜的期待,返回的都是否定。
  • 《以家人之名》:父母對孩子最大的傷害,6個字「我都是為你好」
    最近的熱播劇《以家人之名》中,李尖尖的爸爸李海潮圈粉無數,因為他是一個特別能理解和尊重孩子的人。一個是全班第三,一個是全班倒數第三,齊明月和李尖尖對待考試成績的態度截然不同,以為她們的身後,站著不同的父母。教育專家孫雲曉說過這樣的話:「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
  • 《以家人之名》:陳婷不是最奇葩的家長,而另有其人
    電視劇《以家人之名》播出以來,楊童舒飾演的陳婷一直被觀眾熱議,這個角色被楊童舒塑造得很成功,陳婷成了反面教材,觀眾對這個角色的反感上升到了演員本人。雖然陳婷做了很多噁心的事情,但陳婷並不是這部劇中最奇葩的父母,因為還有一對父母比陳婷做得更過分。陳婷是一個佔有欲很強的女人,但她也知道要讓孩子在一個良好的環境中成長,從心理上說,陳婷還是在為凌霄做好事,只是她的手段偏激。
  • 父母最艱巨的工作:優先重點5 成功失敗都有價值
    更多的時候,我們接觸到的教育、評論、表象,都只會承認成功的價值,只有少部分人能正確地看到失敗的價值,也能坦然承認自己失敗,承擔失敗後的責任。 「任何人一開始都不會想著要失敗,不過失敗卻是每個人都會經常碰到的結果,特別是學生。
  • 《以家人之名》父母四個細節影響孩子的一生
    本期話題【《以家人之名》父母四個細節影響孩子的一生!】近日播放的非常火爆的青春成長治癒劇《以家人之名》真是刷爆了整個朋友圈,家人,在所有人的觀念中就是幸福溫暖的,但是凌霄與賀子秋的遭遇,卻是一些孩子無法避免的原生家庭之痛。劇情中的四個細節,也徹底影響了孩子的一生。
  • 不管孩子高考成績如何,都是成功,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最棒的寶貝
    每一位考生都想圓自己的大學夢,為此沒日沒夜地背誦、刷題直到深夜、凌晨。考生人數多,而大學名額有限,這勢必會有一部分學生落榜,與大學擦身而過。但不管孩子考得如何,不管是否榜上有名,孩子表現出來的都是成功。
  • 以家人之名:父母那句「我都是為了你好」,算不算道德綁架?
    《以家人之名》中,齊明月與媽媽的爆發性爭吵,引爆了熱搜, 這個話題引發近2億人關注。媽媽把否定當做「為你好、關心你」,然後理所當然地發號施令。明月對此表面上言聽計從,實際上慢慢開始陰奉陽違——嗨歌喝酒,明明是最鬧騰的人,卻在父母面前裝成乖乖女。高考故意少填了一張答題卡,這個女孩用最無奈的方式做著最有力的反抗。
  • 《以家人之名》:父母會教育,孩子幸福一生
    《以家人之名》自播出以來一直備受關注和熱議。大家從劇中幾個家庭的教育情況對比自己的生活,或多或少都能夠找到相似之處。這也是這部劇深入人心的地方。她不需要別人的認可也能夠獨當一面,這種深入骨髓的安全感都是李爸給她的。儘管從小身邊就有兩個出色的哥哥,可李海潮從來沒有因為成績而拿李尖尖和哥哥們對比,最多也就是無奈地說:「你呀你……」李尖尖說:我爸對我期待特別低!實際上是李海潮不願壓抑她的天性,所以最後我們能夠看到,高中時期倒數第二的李尖尖成了夢寐以求木雕師,從壞小孩變成了成功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