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著名教育家斯賓塞有句箴言是這樣說的:「教育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教會並尊重孩子的選擇,這樣遇挫時他才更有耐力,成功時也會愈加喜悅。」
深以為然。
當父母的,不僅要會教育孩子,還要尊重孩子的選擇,不能什麼都大包大攬,甚至獨斷專行,這樣對孩子的成長很不利。
或許很多父母會說:我這是為孩子好呀。
可是,為孩子好還有另一種更好的方式,那就是尊重孩子。
最近的熱播劇《以家人之名》中,李尖尖的爸爸李海潮圈粉無數,因為他是一個特別能理解和尊重孩子的人。
考試成績出來了,李尖尖考了個全班的倒數第三,她哈哈大笑地說:「你知道麼,我之前一直穩居全班倒數第二啊。」
真是一個沒心沒肺的孩子,李尖尖陽光開朗活潑可愛,誰能看出她是一個從小就失去母親的孩子?她的好性格,無非是爸爸李海潮教育的成果。李海潮對李尖尖的尊重,讓她完全不像別的單親孩子那樣,孤獨冷僻。
比如:
李海潮支持李尖尖畫畫。
看她喜歡雕刻,就讓她盡情玩。
所以雖然李尖尖成績不好,但她活得每一天都開開心心,畫畫得好,雕刻也拿了獎。這都得益於她有一個開明的爸爸。
這次考試中齊明月考了全班第三,但她悶悶不樂,黑著一張臉坐在那裡,她的心裡在想的是,這個第三名的成績如何拿回去讓媽媽滿意。
看到這裡,小編不免唏噓。
一個是全班第三,一個是全班倒數第三,齊明月和李尖尖對待考試成績的態度截然不同,以為她們的身後,站著不同的父母。
教育專家孫雲曉說過這樣的話:「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
不要總是打著「我都是為你好」的旗號,來控制孩子的思想。
《以家人之名》中,小編特別喜歡李尖尖的性格,她自信果敢,而學習成績特別好的學霸齊明月卻膽小怕事。
有一次,齊明月的媽媽帶齊明月去買衣服,齊明月看中了一件白色衛衣,很想買回家。媽媽卻直接說:「穿什麼白色,讀書的人穿不耐髒。」
齊明月顯然很失望,但是又不敢生氣,只好拿起一件黑色的T恤,沒想到媽媽又說:「下孩子不要總穿黑色,要穿鮮豔的。」
然後,齊明月媽媽問導購員這件衣服還有沒有別的顏色,導購告訴她,有粉色,她問都不問齊明月的意見,擅做主張就買了粉色。
還有一次,在請李尖尖兄妹吃飯的時候,齊明月的媽媽讓齊明月點菜,她看了半天,猶豫不決,不知道該點什麼,媽媽就說她:「你這個孩子啊,怎麼這麼沒主見?」
其實,齊明月的媽媽不知道,齊明月沒主見,是因為對孩子控制太多,尊重太少。
要知道,父母對孩子最大的傷害,就是打著「我都是為你好」的幌子,來左右孩子的每一次選擇,甚至控制孩子的人生。
世界上有一種冷,叫你媽覺得你冷。
父母是這個世界上最無私的人,他們起早貪黑,含辛茹苦撫養孩子,有時候忍不住會為孩子大包大攬,做孩子自己該做的事情。其實,父母的出發點無疑是好的,但是他們的犧牲和幫助,也許並不是孩子需要的。
但是,父母覺得你需要,所以你需要。
這就是「我都是為你好。」
《奇葩說》裡黃執中曾經說過:「什麼是完美人生?那就是在人生的時時刻刻,永遠都儘可能地保有最多的選擇權。
這照片喜歡嗎……
李海潮給了女兒更多的選擇權,他因此收穫了一個人格完整的好女兒,而女兒李尖尖因為有一個懂得尊重的爸爸,才有了更多愛的歸屬。
人類學家費孝通認為,父母眼中,孩子常是自己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重生一次的機會。很多人不讓孩子自由選擇,是以此來實現自己的心願或者價值。
多尊重自己的孩子吧!父母飽含尊重的愛,是每一個孩子幸福的來源。
今日話題:擁有不懂尊重的父母,對於孩子來說,是一場災難。你認為呢?歡迎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