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犯錯,孩子買單,《以家人之名》扎心了

2020-09-05 喵妹追劇

最近有小夥伴兒們看電視劇《以家人之名》嗎?反正喵妹不但看了,還看哭了。在追劇的過程中,喵妹不但感動的熱淚盈眶,還不爭氣的流下了氣憤的淚水。原來「以家人之名」的意思不是以家人的名義愛你,而是以家人的名義折磨你。



劇中李尖尖婦女和兩個哥哥組成的家庭有多溫馨,凌霄和賀子秋的原生家庭就有多不堪,這更加印證了那句話——沒有人能夠永遠擺脫自己的原生家庭。



在這部劇中,除了李尖尖的爸爸以外,其他的父母都或多或少的暴露出當下許多家長存在的問題,尤其是當他們自以為是得說出「人生哲理」時,這些話語都變成了刀子扎在了孩子心上。

1)父母在孩子面前吵架,還把矛頭對準孩子

因為妹妹的過世,男主凌霄的父母在他小時候沒少吵架。吵架頻率有多高,看過的網友應該都知道,幾乎每天都吵,而且每次都要砸東西,以至於一棟樓的鄰居都能聽見他們吵架。從小在這種環境下耳濡目染的凌霄,即使長大了都不能聽女人大聲說話,可見心理陰影有多深。


許多孩子小時候都見過父母吵架,每當面臨這種情景,孩子心裡都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躲起來,喵妹保證,這絕對是孩子們最窘迫的瞬間之一。

每當看到小凌霄都要躲到外面不回來時,喵妹都是一百個理解與心疼。如果不躲起來,父母吵急了還會把矛頭指向你,甚至把你當作不離婚的理由。因此,當凌霄的父母離婚那一刻,喵妹都跟著鬆了一口氣,小凌霄終於不用受這種折磨了。



2)以逗哭孩子為樂

相信大部分網友小時候都有被惡意逗哭的經歷。逢年過節,總有一些大人喜歡在餐桌上開惡意的玩笑,這些大人或許是你的親戚,或者是你的鄰居,反正生活中總少不了這號人的存在。

當你因為他們的挑逗感到窘迫時,他們不但不感到愧疚,還會說你小氣,開不起玩笑,真是太氣人了。

在《以家人之名》這部劇中,賀子秋因為寄養在李尖尖家裡,從小到大沒少受委屈。其中一個情節是,小子秋在店裡擦桌子,在店裡吃飯的大媽開玩笑說,如果子秋不努力幹活,他的養父可能就不要他了。

小子秋聽到這樣的話,難過的直接哭了。看到這種場景,李爸的臉色掛不住了,讓她不要再開這種玩笑,而這位大媽絲毫沒覺得自己錯了,還說出了那句最經典的:「男孩子不可以這麼小氣」。



對於看過劇的小夥伴們來說,這簡直就是童年陰影的再現啊!唉,誰小時候還沒碰到過幾個惡婆婆呢。

3)被家長逼著向長輩敬酒

在這一點上,應該沒有人會成為漏網之魚吧。幾乎所有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本來在飯桌上吃得好好的,家長非要把你提起來向別人敬酒,還一邊自謙的責怪自己家孩子不懂事,搞得氣氛尷尬不已。當然,尷尬是孩子的,家長則覺得這是理所應當的。

在《以家人之名》中,寄養在李家的賀子秋本來沒覺得自己是外人,然而他二姨的出現,時刻提醒著他,自己是白吃白住的陌生人,不但要把妹妹李尖尖當成大小姐,還得主動多幹家務,畢竟自己的「身份低下」。



在子秋的生日會上,二姨逼著子秋向李爸敬酒,不但子秋自己覺得尷尬,李爸也是一臉的不自在,甚至心疼子秋。來自鄉下的二姨,面對城裡子秋的養父不自覺的自降身價,在她看來,敬酒是尊重,是客套,卻無意間傷了孩子的自尊心,讓現場氣氛變得尷尬了。



4)除了學習以外,其他什麼都不重要

在這部劇中,像男主和男二的媽媽都拋下自己的孩子走的,這在日常中還算少數,但女二齊明月的媽媽簡直就是標準的中國式家長了。

在劇中,齊明月的媽媽在家長會上一出場,就知道這是一個對孩子要求非常嚴格的媽媽。

齊明月在摸底考試中考了第二,但她媽媽並不滿意,要讓她向考第一的王雅婕學習,還提醒她少和李尖尖這樣的差生交往。然而,在得知李尖尖的哥哥一直都是年級第一之後,又態度大轉變,主動請尖尖兄妹三人吃飯。



在生活上,齊明月吃什麼穿什麼也都要經過媽媽的批准。齊明月想穿白色的,媽媽說不好洗,穿黑色的,媽媽說顯老氣,當齊明月聽媽媽的話,穿粉色的時候,又嫌她太聽話,沒主見。



齊明月的媽媽看到她頭上戴了蝴蝶結,就覺得女兒有早戀傾向,毫不顧忌的一把將蝴蝶結扯下,並告誡女兒當下學習的重要性。

這也難怪齊明月在生活中沒主見,不自信,畢竟攤上了這個強勢愛打壓人的媽媽,實在很難灑脫的起來。不過,這也是許多媽媽的真實寫照了,很多網友說看到齊明月的媽媽就好像看到了親媽,瞬間想到了與媽媽鬥智鬥勇的血淚史。

5)以血緣關係道德綁架孩子

「我是你親爸,我還能害了你」?「她畢竟是你媽。」「我這麼做還不都是為了你!」……一旦這些話從父母的嘴中出現,離他們的道德綁架也就不遠了。

當父母講理贏不過孩子的時候,他們就會把上面的話拿出來溜一遍,這時候哪怕你嘴裡還有一百句道理要反駁,也無法忽視這幾句話的殺傷力,誰讓你們有血緣關係呢,還能不認親爹親媽了咋的?

在《以家人之名》中,子秋的親爸趙華光在知道懷他的時候就要求把孩子打掉,在孩子成年之前從未見過一面,也沒有盡過一絲做父親的責任。然而,在孩子即將高考之時,趙華光突然作為一個愛子深切的父親出現,要求兒子認祖歸宗,原諒當年的自己。



他解釋稱,當年不要兒子是因為養不起,現在自己有錢了,有能力讓子秋接受更好的教育,孩子就應該回到自己身邊。在他看來,子秋在別人家是寄人籬下,而自己才是他的親生父親。成為了暴發戶的趙華光十分看不起開小飯館的李爸,覺得李爸的經濟狀況委屈了孩子。


最後,子秋為了不給李爸增添負擔,在親生爸爸的半威脅下出國留學,著實讓人生氣。

無獨有偶,在道德綁架這方面,凌霄的媽媽也不甘人後。

小時候將凌霄扔給李尖尖,自己重新嫁人生女,就當從來沒有這個兒子。凌霄媽媽出車禍雙腿殘疾,一家人都不願意接收這個負擔,娘家人就逼著凌霄承擔起為人子女的責任,還處處對他道德綁架,可憐凌霄剛高考結束,就放棄了優秀的大學,遠渡重洋照顧癱瘓的母親和同母異父的妹妹。


面對命運的不公,凌霄也向舅舅發出質疑:憑什麼?而舅舅的回答就是:「憑她是你媽,沒有她就沒有你!」



成年人做錯了事,卻要孩子們來買單,這就是現實生活的殘酷和不公。

不得不說,劇中父母的「扎心語錄」都太真實了,哪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沒受過這些語言暴力呢?最後,請《以家人之名》的編劇做個人吧,不要再虐幾個可憐的孩子啦!


相關焦點

  • 《以家人之名》揭露扎心真相:從小被父母否定的人,到底有多苦
    想得到父母一句誇獎與肯定,簡直難於上青天。 最近看爆火的國產劇《以家人之名》,劇中的配角齊明月就是在媽媽的否定中長大的。 不管她多努力,在外人眼裡多優秀,在媽媽眼裡都比不上「別人家的孩子」。 她高中是班長,考試考第二名,很棒了吧。
  • 《以家人之名》揭露扎心真相:從小與父母不合的人,後來都怎樣了
    熱播劇《以家人之名》最近大結局了。暫且拋開爛尾和愛情戲的爭議,這部劇的確是國產劇一次不錯的嘗試。《以家人之名》講述了三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孩子和兩個爸爸,互為家人、組成新家庭的故事。男孩凌霄的父親凌和平是一名警察,為了匡扶正義經常犧牲自己的個人生活,也因此觸發了深層的夫妻矛盾。
  • 你允許孩子犯錯嗎?看著這些一條比一條扎心的評論,忍不住流淚了
    看到這一事件後,我發了一篇短圖文,目的是希望更多的父母能夠以此為鑑,避免因為自己的不當育兒方式,無意或者無形中傷害到孩子。出乎意料的是,比這一事件更扎心的是網友的評論,近200條評論我一條條瀏覽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大多數都是成年人在舔舐童年時期的傷口。
  • 《以家人之名》:錯誤的父母養不出正確的孩子,別成為這種父母
    最近《以家人之名他們之間沒有血緣關係,但是卻以家人之實深愛著對方。李海潮爸爸堪稱全劇的「淚點擔當」,以一個男人的肩膀扛起了三個孩子的生活,以一個男人的柔軟溫暖著三個「不幸」的孩子,讓他們原本註定不完整的內心多了一份完整的可能。
  • 《以家人之名》扎心揭示:以愛為名的控制欲在毀掉孩子
    最近的一部熱播劇《以家人之名》,賺足了觀眾的眼淚。從一開播就口碑爆棚,相關的話題天天衝上熱搜榜。,母親意外離世的尖尖,沒有血緣關係的「三兄妹」和性格大相逕庭的兩個爸爸搭夥成了彼此新的家人。父母的越俎代庖,讓孩子失去了選擇的權力,久而久之變得沒有自我。所以,父母以愛為名的控制會讓孩子在潛意識裡根本不知道自己要什麼,沒有主見,甚至形成討好型人格。
  • 中國式熊孩子:為什麼犯錯的是孩子,道歉的卻是父母,答案很扎心
    為什麼犯錯的是孩子,道歉的卻是爸爸媽媽看到這裡,想必大家和開心爸爸的疑惑是一樣的,明明犯錯的是孩子,應該道歉,應該接受懲罰並且接受教育的是孩子啊,但往往站出來道歉的卻是孩子的爸爸媽媽。這是為什麼呢?愛孩子,就不要做熊父母其實,做熊父母看上去是能夠保護孩子一時,但卻不能保護孩子一世。
  • 孩子總說這幾句「扎心話」,要趁早糾正,不然會養出「白眼狼」
    中國人對家人和家人之間描述的最溫暖的愛不過如此吧。含辛茹苦把孩子養育成人,雖然想的是不求回報,孩子自己生活的好就很好。但是當孩子走入社會,反哺父母的那一刻,父母一定是感動得熱淚盈眶的。孩子將來會不會懷抱著感恩之心,贍養父母的晚年,和兒時的教育分不開。孩子小時候沒有教好,長大了也會「長歪」。
  • 孩子犯錯後,父母常說這樣的話,會讓孩子一錯再錯,千萬別說了
    很多人都是一家人帶著孩子一起出來玩的。遊客們沿著大約2米寬的棧道一邊行走,一邊賞景。棧道兩邊是清澈見底、水草交織的一大片水域。這個孩子的父母沒有打罵,沒有說教,只是讓孩子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自己犯下的錯誤來買單。
  • 《以家人之名》父母這些細節影響孩子的一生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一生不可磨滅,最近《以家人之名》熱搜不斷。在日常生活中,這樣的父母其實也很多,心裡想著自己的孩子永遠值得更好。&34;&34;&34;&34;雖然父母並沒有惡意,也相信世界上最無法間隔的就是母愛,但恰恰就是這樣無形的否定,讓孩子心靈受到最深的創傷。所以能夠在父母充滿肯定和鼓勵、無條件的疼愛中長大的孩子,那該是多幸福啊。
  • 《以家人之名》:不要以父母之名,捆綁孩子的人生
    《以家人之名》刷爆全網,溫暖的親情到瑪麗蘇的愛情,每一步都是現實的寫照,不要總說電視劇狗血,現實中更狗血的例子都比比皆是。李海潮把凌霄、賀子秋、李尖尖三個孩子撫養大,既當爸又當媽,給了他們最好的愛和關懷,讓他們出生在如此奇葩的家庭也沒有長歪,一個比一個溫暖可愛。
  • 《以家人之名》:父母最大的失敗,是教出「懂事」的孩子
    網友們紛紛吐槽《以家人之名》的編劇,對女性也太不友善了!除了尖尖去世的媽媽,其他的都是奇葩,關鍵是這幾個奇葩媽媽,都擁有別人眼裡「懂事」的孩子!明月媽媽:以愛之名 面對孩子,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學會放下,放下自己的閱歷和思維方式,站在孩子的角度,才能更好地理解孩子,更好地溝通。
  • 《以家人之名》父母四個細節影響孩子的一生
    本期話題【《以家人之名》父母四個細節影響孩子的一生!】近日播放的非常火爆的青春成長治癒劇《以家人之名》真是刷爆了整個朋友圈,家人,在所有人的觀念中就是幸福溫暖的,但是凌霄與賀子秋的遭遇,卻是一些孩子無法避免的原生家庭之痛。劇情中的四個細節,也徹底影響了孩子的一生。
  • 孩子犯錯後的反應,真是「求生欲」太強了,父母看後轉怒為笑
    有的孩子犯錯後的反應,該說不是,真是「求生欲」太強了,父母看了後也只能轉怒為笑,感慨「孩子管不住啦」~看看你們的孩子,有沒有發生過以下類似的事件吧!「媽媽這麼兇,都是跟你學的」事件起因是一位母親輔導孩子寫英語作業,然後不小心情緒崩了,看孩子不聽話,還將其揍了一頓。
  • 孩子犯錯,父母的態度決定了孩子的成長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身體尚未發育完全,心智不夠成熟時,無可避免的會犯各種錯誤,而父母對孩子犯錯的態度和處理方式,會對孩子產生深遠的影響。父母需要學會這些做法:傾聽孩子的想法部分父母在孩子犯錯後,會不分青紅皂白臭罵甚至痛打一頓孩子,當時覺得很解氣,但是對孩子的成長傷害大於錯誤本身。
  • 《以家人之名》熱播:父母最大的失敗,是教出「太懂事」的孩子
    《以家人之名》一開播,就頻頻登上熱搜。在豆瓣評分8.5分,好評如潮,在閨蜜的強烈推薦下,我每天陷入追劇,不可自拔。,兩個單身爸爸,機緣巧合之下,組成了一個新的五口之家,上演了各種悲歡離合。試問:他們的心是石頭做的嗎?他們真的配稱之為父母嗎?有人說,「過分懂事的孩子,往往都是被愛的不夠。」的確如此,不被愛的子秋,他只有變得更懂事,才能不被拋棄。
  • 《以家人之名》:有一個三觀正的爸爸,是孩子一生的福氣
    8月份,一部名為《以家人之名》的電視劇,迅速佔領了熱播榜單。而電視劇裡的爸爸李海潮,成為很多孩子心裡的&34;。《以家人之名》:家人會讓彼此成為更好的人那一天,缺少父母關愛的賀子秋,充滿期待地對李海潮喊了一聲&34;。而就是這樣一個組合起來的&34;,卻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三觀正的爸爸,對孩子的影響到底有多大。李海潮對三個孩子都一視同仁,女兒犯錯了會嚴厲批評;會尊重孩子的決定:賀子秋親爸回來接他去英國讀書,李海潮並沒有阻攔:&34;。
  • 看完《以家人之名》:讓我感受到耳濡目染的三句話,句句戳心
    -天下父母沒有害孩子的,都是以孩子為中心為他們考慮。可是在考慮的時候,無形中剝奪了他們享受幸福的權利。不是每個人都是一樣的,如果想要一個人幸福,就要知道不能以自己的幸福為標準,任何人都有做出自己選擇的權利,即使是孩子。
  • 孩子犯錯屢教不改,最該反思的是父母
    當孩子犯錯,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原地爆炸?言語辱罵挖苦?還是冷暴力處理?可想而知,這些處理方法都是不正確的。可恰好,這些都是父母們慣用的解決辦法。孩子們常常在犯錯後,被指責,也被懲罰,可偏偏就是沒明白自己究竟錯在哪。錯誤是解決辦法,只是讓父母發洩了自己糟糕的情緒,並沒有從根本解決孩子的問題。
  • 高開低走的《以家人之名》:那些曾被父母以愛的名義拋棄的孩子們
    《以家人之名》從小到大我們都在考試孩子為什麼要為成年人的錯誤買單?以家人之名,不過是披著著溫暖外皮的殘酷家庭魔幻主義最近頻繁火上熱搜的《以家人之名》,首播便三網破一,六網收視登頂,豆瓣更是達到了8.6,甚至讓孩子壓抑的患上了焦慮症。
  • 高開低走的《以家人之名》:那些曾被父母以愛的名義拋棄的孩子們
    《以家人之名》 從小到大我們都在考試 以優異成績換取各種資格許可 孩子為什麼要為成年人的錯誤買單? 以家人之名,不過是披著著溫暖外皮的 殘酷家庭魔幻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