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小夥伴兒們看電視劇《以家人之名》嗎?反正喵妹不但看了,還看哭了。在追劇的過程中,喵妹不但感動的熱淚盈眶,還不爭氣的流下了氣憤的淚水。原來「以家人之名」的意思不是以家人的名義愛你,而是以家人的名義折磨你。
劇中李尖尖婦女和兩個哥哥組成的家庭有多溫馨,凌霄和賀子秋的原生家庭就有多不堪,這更加印證了那句話——沒有人能夠永遠擺脫自己的原生家庭。
在這部劇中,除了李尖尖的爸爸以外,其他的父母都或多或少的暴露出當下許多家長存在的問題,尤其是當他們自以為是得說出「人生哲理」時,這些話語都變成了刀子扎在了孩子心上。
1)父母在孩子面前吵架,還把矛頭對準孩子
因為妹妹的過世,男主凌霄的父母在他小時候沒少吵架。吵架頻率有多高,看過的網友應該都知道,幾乎每天都吵,而且每次都要砸東西,以至於一棟樓的鄰居都能聽見他們吵架。從小在這種環境下耳濡目染的凌霄,即使長大了都不能聽女人大聲說話,可見心理陰影有多深。
許多孩子小時候都見過父母吵架,每當面臨這種情景,孩子心裡都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躲起來,喵妹保證,這絕對是孩子們最窘迫的瞬間之一。
每當看到小凌霄都要躲到外面不回來時,喵妹都是一百個理解與心疼。如果不躲起來,父母吵急了還會把矛頭指向你,甚至把你當作不離婚的理由。因此,當凌霄的父母離婚那一刻,喵妹都跟著鬆了一口氣,小凌霄終於不用受這種折磨了。
2)以逗哭孩子為樂
相信大部分網友小時候都有被惡意逗哭的經歷。逢年過節,總有一些大人喜歡在餐桌上開惡意的玩笑,這些大人或許是你的親戚,或者是你的鄰居,反正生活中總少不了這號人的存在。
當你因為他們的挑逗感到窘迫時,他們不但不感到愧疚,還會說你小氣,開不起玩笑,真是太氣人了。
在《以家人之名》這部劇中,賀子秋因為寄養在李尖尖家裡,從小到大沒少受委屈。其中一個情節是,小子秋在店裡擦桌子,在店裡吃飯的大媽開玩笑說,如果子秋不努力幹活,他的養父可能就不要他了。
小子秋聽到這樣的話,難過的直接哭了。看到這種場景,李爸的臉色掛不住了,讓她不要再開這種玩笑,而這位大媽絲毫沒覺得自己錯了,還說出了那句最經典的:「男孩子不可以這麼小氣」。
對於看過劇的小夥伴們來說,這簡直就是童年陰影的再現啊!唉,誰小時候還沒碰到過幾個惡婆婆呢。
3)被家長逼著向長輩敬酒
在這一點上,應該沒有人會成為漏網之魚吧。幾乎所有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本來在飯桌上吃得好好的,家長非要把你提起來向別人敬酒,還一邊自謙的責怪自己家孩子不懂事,搞得氣氛尷尬不已。當然,尷尬是孩子的,家長則覺得這是理所應當的。
在《以家人之名》中,寄養在李家的賀子秋本來沒覺得自己是外人,然而他二姨的出現,時刻提醒著他,自己是白吃白住的陌生人,不但要把妹妹李尖尖當成大小姐,還得主動多幹家務,畢竟自己的「身份低下」。
在子秋的生日會上,二姨逼著子秋向李爸敬酒,不但子秋自己覺得尷尬,李爸也是一臉的不自在,甚至心疼子秋。來自鄉下的二姨,面對城裡子秋的養父不自覺的自降身價,在她看來,敬酒是尊重,是客套,卻無意間傷了孩子的自尊心,讓現場氣氛變得尷尬了。
4)除了學習以外,其他什麼都不重要
在這部劇中,像男主和男二的媽媽都拋下自己的孩子走的,這在日常中還算少數,但女二齊明月的媽媽簡直就是標準的中國式家長了。
在劇中,齊明月的媽媽在家長會上一出場,就知道這是一個對孩子要求非常嚴格的媽媽。
齊明月在摸底考試中考了第二,但她媽媽並不滿意,要讓她向考第一的王雅婕學習,還提醒她少和李尖尖這樣的差生交往。然而,在得知李尖尖的哥哥一直都是年級第一之後,又態度大轉變,主動請尖尖兄妹三人吃飯。
在生活上,齊明月吃什麼穿什麼也都要經過媽媽的批准。齊明月想穿白色的,媽媽說不好洗,穿黑色的,媽媽說顯老氣,當齊明月聽媽媽的話,穿粉色的時候,又嫌她太聽話,沒主見。
齊明月的媽媽看到她頭上戴了蝴蝶結,就覺得女兒有早戀傾向,毫不顧忌的一把將蝴蝶結扯下,並告誡女兒當下學習的重要性。
這也難怪齊明月在生活中沒主見,不自信,畢竟攤上了這個強勢愛打壓人的媽媽,實在很難灑脫的起來。不過,這也是許多媽媽的真實寫照了,很多網友說看到齊明月的媽媽就好像看到了親媽,瞬間想到了與媽媽鬥智鬥勇的血淚史。
5)以血緣關係道德綁架孩子
「我是你親爸,我還能害了你」?「她畢竟是你媽。」「我這麼做還不都是為了你!」……一旦這些話從父母的嘴中出現,離他們的道德綁架也就不遠了。
當父母講理贏不過孩子的時候,他們就會把上面的話拿出來溜一遍,這時候哪怕你嘴裡還有一百句道理要反駁,也無法忽視這幾句話的殺傷力,誰讓你們有血緣關係呢,還能不認親爹親媽了咋的?
在《以家人之名》中,子秋的親爸趙華光在知道懷他的時候就要求把孩子打掉,在孩子成年之前從未見過一面,也沒有盡過一絲做父親的責任。然而,在孩子即將高考之時,趙華光突然作為一個愛子深切的父親出現,要求兒子認祖歸宗,原諒當年的自己。
他解釋稱,當年不要兒子是因為養不起,現在自己有錢了,有能力讓子秋接受更好的教育,孩子就應該回到自己身邊。在他看來,子秋在別人家是寄人籬下,而自己才是他的親生父親。成為了暴發戶的趙華光十分看不起開小飯館的李爸,覺得李爸的經濟狀況委屈了孩子。
最後,子秋為了不給李爸增添負擔,在親生爸爸的半威脅下出國留學,著實讓人生氣。
無獨有偶,在道德綁架這方面,凌霄的媽媽也不甘人後。
小時候將凌霄扔給李尖尖,自己重新嫁人生女,就當從來沒有這個兒子。凌霄媽媽出車禍雙腿殘疾,一家人都不願意接收這個負擔,娘家人就逼著凌霄承擔起為人子女的責任,還處處對他道德綁架,可憐凌霄剛高考結束,就放棄了優秀的大學,遠渡重洋照顧癱瘓的母親和同母異父的妹妹。
面對命運的不公,凌霄也向舅舅發出質疑:憑什麼?而舅舅的回答就是:「憑她是你媽,沒有她就沒有你!」
成年人做錯了事,卻要孩子們來買單,這就是現實生活的殘酷和不公。
不得不說,劇中父母的「扎心語錄」都太真實了,哪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沒受過這些語言暴力呢?最後,請《以家人之名》的編劇做個人吧,不要再虐幾個可憐的孩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