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開低走的《以家人之名》:那些曾被父母以愛的名義拋棄的孩子們

2020-09-05 LUNA吃瓜說


《以家人之名》

從小到大我們都在考試

以優異成績換取各種資格許可

「為人父母」

這件事為什麼不需要經過考試?

孩子為什麼要為成年人的錯誤買單?

以家人之名,不過是披著著溫暖外皮的

殘酷家庭魔幻主義



最近頻繁火上熱搜的《以家人之名》,首播便三網破一,六網收視登頂,豆瓣更是達到了8.6的評分。


後期劇情卻由家庭倫理轉變成了德國骨科,畫風轉的措不及防,評分狂跌,可謂是高開低走的典型。


但,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前半部通過「三娃兩爸」看似誇張但卻溫馨的組合,去重新探討親情的含義,牽動了很多人的心。


這是關於親情和救贖的故事。



凌霄 陳婷


幾年前,媽媽陳婷為了和朋友打麻將,把一雙年幼的兒女反鎖在家裡。


凌霄給妹妹餵她最喜歡的吃的核桃,卻不慎被核桃卡住,因被困家中無法及時得到救援,窒息而死。


遭受喪女之痛的陳婷變得性格古怪。


一言不合就打罵兒子,和丈夫也只剩下爭吵。



在這樣的家庭中成長的凌霄,是一個看起來孤僻冷漠,又懂事得讓人心疼的孩子。



爸媽成天在家摔東西吵架,他就一個人坐在樓梯上悶悶地看書,尖尖去跟他說話,喊他到家裡吃飯,他也不理。



當他媽媽決定拋棄他離開時,他也沒有哭著鬧著扒著媽媽的褲腿不讓走。


只是在她背後默默看著,隱忍著自己的情緒,懂事的讓人心疼。



好在凌霄身邊有李尖尖。


在他們已經習慣了彼此的陪伴之時,陳婷的一場車禍,硬生生逼著凌霄放棄自己的人生,拋下陪伴自己多年的人,轉而去照顧她。



小時不曾有養恩,落難時卻因為一句「父母終究是父母」逼迫孩子為了她的人生而犧牲自己的人生,甚至讓孩子壓抑的患上了焦慮症。


生恩當真大過天嗎?


只管生不管養,不也是不負責任的表現嗎?既然他們不曾對子女的童年負責,又憑什麼要子女對他們的晚年負責?


這又算不算是噁心又窒息的道德綁架呢?


毛曉彤


你們以為這種事情只出現在編劇的劇本裡嗎?


現實中這樣的狗血家庭倫理案例多如牛毛,最典型的就是毛曉彤和她的父親。



她母親懷孕十個月的時候,父母兩個人就分居了。而她的父親重男輕女,一看是一個女娃娃,便把她丟進了垃圾桶。


母親發現女兒不見後立馬尋找,在垃圾桶裡發現哇哇大哭的毛曉彤。



女子本弱,為母則剛。


殺伐果斷的毛曉彤媽媽帶著一歲多的女兒離開了這個家,頭也不回的走了,與前夫斷的乾乾淨淨。



而毛曉彤自己也很爭氣,事業蒸蒸日上,就在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走時,他那吸血鬼父親見有利可圖,便賴上她要錢。


在毛曉彤處吃了閉門羹之後,他竟然上節目演起了「年邁父親慘遭大明星女兒棄養」的戲碼。


節目中的父親,說謊都不用打草稿,一一舉例著他這些年對女兒的「付出」,稱女兒翻臉不認人。他覺得如果沒有自己當初的支持,就沒有現在的毛曉彤。



他獅子大開口,張嘴就問毛曉彤索要5000萬的撫養費。



如果毛曉彤不給,他揚言要拉著女兒一起下地獄。



甚至於節目結束後,毛曉彤的父親還向節目組的編導們發信息,索要自己的「平等」權力。



左手法律利劍,右手傳媒巨筆。


一刀一劍,皆刺向自己的親生骨肉。



網傳毛曉彤為了讓他閉嘴,不再出來胡說八道詆毀她,還是妥協了,每個月給5位數的撫養費。


與其說是撫養費,倒不如說是封口費。


對於這種德性的父母,想必沒有子女會心甘情願的撫養,不過是給自己買一個清淨罷了。



虎毒不食子已經不適用於現在這個社會了。


就是有這樣的父母,因為貢獻了一顆卵子、一顆精子,就要榨乾子女身上的每一份價值。


歡樂頌中的樊勝美帶著絕望說:「一個人的家庭,就是一個人的宿命。



那些拼了命想逃離自己原生家庭的子女,在漫長又不幸的童年裡孤獨求生。逃離固然是迴避,但這也是他們發出的求救信號,企圖將自己從那樣的汙泥沼澤中拉出。


可是,真的逃得掉嗎?


對方左手來個法律制裁,右手來個道德譴責,讓你無處可躲。


即便不是所有人都配得上「父母」二字,但只要佔了生恩這一項,仿佛就已經站在了道德的最高點,讓子女無可辯駁。


這是一道看似無解的題。


在這種道德大環境下,年輕人不要在垃圾堆裡找對象,就是給未來孩子積德了。


Let's think!



你無法選擇親生父母是誰

但你可以選擇把誰當親人


理性吃瓜,快樂源泉,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高開低走的《以家人之名》:那些曾被父母以愛的名義拋棄的孩子們
    《以家人之名》 從小到大我們都在考試 以優異成績換取各種資格許可
  • 《以家人之名》評分跌了,豆瓣評分「高開低走」成國產劇常態?
    文 | 糖炒山楂最近的熱搜「常客」《以家人之名》有點煩。在《下一站是幸福》爛尾時呼號著要把編劇拉入黑名單的那群人,轉身成了《以家人之名》的忠實觀眾,只是隨著劇情推進,這份喜愛再次被消耗殆盡。「《以家人之名》評分跌了」應該是在這種情況下登上微博熱搜的。
  • 以家人之名豆瓣評分下降,高開低走是國產劇逃不開的狗血命運?
    #以家人之名口碑為啥崩了#最近,有很多網友發現,熱播劇《以家人之名》豆瓣評分從最初的8.6分跌至7.9分。子秋的爸爸也找上門來,子秋為了讓趙華光不再找李爸爸的麻煩而出了國,隨後又被趙華光在國外拋棄,實在是太讓人心疼。接著,九年之後,李尖尖做了自己喜歡的事情,和閨蜜唐燦、齊明月合租,凌霄和子秋也都回國了,一個為了李尖尖兒時的戲言做了牙科醫生,一個為了李尖尖開了一家甜品店。
  • 《以家人之名》:不要以父母之名,捆綁孩子的人生
    《以家人之名》刷爆全網,溫暖的親情到瑪麗蘇的愛情,每一步都是現實的寫照,不要總說電視劇狗血,現實中更狗血的例子都比比皆是。李海潮把凌霄、賀子秋、李尖尖三個孩子撫養大,既當爸又當媽,給了他們最好的愛和關懷,讓他們出生在如此奇葩的家庭也沒有長歪,一個比一個溫暖可愛。
  • 以家人之名兩爸三娃的「奇怪」組合 告訴我們:愛與陪伴遠比血脈...
    大概是現在各種題材的電視劇越來越多,導致我們的欣賞閾值也越來越高,很久沒有一部電視劇能如此戳中我的心,《以家人之名》做到了。   如果是曾經,你告訴我,家人之間可以無關血緣,我很難認可。
  • 《以家人之名》揭露童年裡,父母給的兩種痛:一是責備,二是拋棄
    凌霄自從事情發生以後,心中就有了恐懼和自責,再加上,精神失常的媽媽,對凌霄的責備,使凌霄成為了一個孤僻,不愛說話的男孩。後來,在李尖尖的感化下,他才開始變得願意和家人敞開心扉。有時候,看到凌霄還是會隱忍,是因為妹妹去世,以及媽媽拋棄他,對他的打擊實在是太大。凌霄並非是舅舅所說的那樣冷血無情,凌霄的內心是很溫暖的。
  • 《以家人之名》揭露童年裡,父母給的兩種痛:一是責備,二是拋棄
    凌霄自從事情發生以後,心中就有了恐懼和自責,再加上,精神失常的媽媽,對凌霄的責備,使凌霄成為了一個孤僻,不愛說話的男孩。後來,在李尖尖的感化下,他才開始變得願意和家人敞開心扉。有時候,看到凌霄還是會隱忍,是因為妹妹去世,以及媽媽拋棄他,對他的打擊實在是太大。
  • 《以家人之名》熱播:最失敗和最成功的父母,到底差在哪?
    最近,熱播劇《以家人之名》引發了很多網友的討論,「心疼李爸」這個話題,還一度上了微博熱搜。《以家人之名》是一部關注孩子成長的家庭劇,它刺痛我們,又給人以安慰。凌霄拼命呼救,卻打不開被反鎖的門,等大人趕到,妹妹已經沒了。
  • 父母犯錯,孩子買單,《以家人之名》扎心了
    最近有小夥伴兒們看電視劇《以家人之名》嗎?反正喵妹不但看了,還看哭了。在追劇的過程中,喵妹不但感動的熱淚盈眶,還不爭氣的流下了氣憤的淚水。原來「以家人之名」的意思不是以家人的名義愛你,而是以家人的名義折磨你。
  • 愛、自由、和解——《以家人之名》帶給父母們的思考
    廢寢忘食追完了《以家人之名》,我像個孩子一般經歷著劇情的百轉起伏,體驗著劇中的喜怒哀樂。我感動於兄妹三人至真的情感,多次熱淚盈眶,也感受著父母與孩子間的糾葛痛苦,無奈嘆息。今天就將劇中幾個主要角色的原生家庭捋一捋,希望能帶給大家更多思考和啟發。
  • 以家人之名愛你,但我是有條件的
    1:以家人的名義,綁架你的未來那些分數高的學子們,家長走路都是挺胸抬頭,一副自豪的樣子。分數低的家長,在聊天時經常是沉默的。對他們來說,除了拼家庭實力,就是拼孩子的智力了。父母的期望就是孩子努力的方向。至於孩子怎麼想,微不足道。在熱播劇《以家人之名》裡,尖子生齊明月的母親就把女兒當成了學習的工具。
  • 《以家人名義》:好心,情商低,教人感恩,你的話是別人心上的刀
    「孩子們,你們想媽媽嗎?」一陣烏鴉聲飄過,說話的人還問:我說錯話了嗎?難道沒錯嗎?一個媽媽早早的去世了,兩個都是被媽媽拋棄了,這話問的,就是往人心裡捅刀子了。在《以家人之名》這部劇中有好多這樣的人,我們現實生活中也很多這樣的人,說著都是為你好或者跟你鬧著玩兒,其實把人傷了還說你太矯情。
  • 以家人之名:看懂劇名就明白,尖尖跟子秋只能做兄妹,能成一家人
    導語:《以家人之名》看懂劇名就明白,尖尖跟子秋只能做兄妹,能成一家人由譚松韻、宋威龍、張新成等主演的《以家人之名》正在熱播中,該劇也快接近尾聲了,劇中凌霄和李尖尖、還有賀子秋三個人的感情走向已經清晰,李尖尖最後選擇了凌霄做自己的男朋友而不是小哥
  • 看過《以家人之名》,每位父母都應該反思自己的育兒方式
    這些天很多人都在追《以家人之名》這部家庭教育劇。劇情大概講述的是被媽媽拋棄的子秋、父母離異的凌霄、母親意外離世的尖尖,這三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孩子和性格大相逕庭的兩個爸爸搭夥成為彼此新的家人的故事。特殊的一家人用他們平凡的故事惹得無數觀眾淚裡帶笑,笑後又引起人對親情和教育孩子的思考。
  • 《以家人之名》:孩子的成長需要愛,而不是批判、指責和道德綁架
    也有人覺得,愛是放手也是成全。如果明知道對方已經不愛,強留住對方,不如放她走,讓她去追求自己的幸福。真正愛一個人,是希望她過的好,至於她到底和誰在一起,在哪裡,其實並不重要。最近熱播的電視劇《以家人之名》,就是一部打著「愛」、「治癒」的家庭劇,在這個家庭中你會發現,沒有血緣關係也可以成為親人,而且這種親甚至比有血緣關係的家人還要親。劇中的凌霄和子秋,都是被媽媽拋棄的孩子,但是在李海潮和凌和平的撫養下,兩個孩子都長得非常陽光,同時還很優秀。
  • 《以家人之名》:都是拋棄孩子,陳婷和賀梅的「狠」是不一樣的
    ,只有不愛父母的孩子。有些父母的「狠」不配為人父母,就像《以家人之名》裡的陳婷和賀梅。她拋棄了子秋,她覺得她是為了子秋好。就像那些千千萬萬個拋棄自己孩子的母親一樣,既然自己養不起,那便不如幫孩子找一個條件比自己好的人家。
  • 《以家人之名》奇葩爹媽扎堆,孩子深受其苦,父母就能傷害孩子嗎
    本以為奇葩爹媽只有這些了,可沒想到有些父母的奇葩,只有你想不到,絕沒有他們做不到。熱播劇《以家人之名》,就將奇葩父母都匯聚在一起,讓我們見識到有些父母到底可以有多奇葩。03 凌霄媽媽(陳婷) 奇葩指數:三顆星 理由:間接害死小女兒,還給大兒子留下嚴重的心理陰影凌霄媽媽陳婷,是《以家人之名》所有奇葩爹媽中最複雜的一位,她絕不是一個好媽媽,卻也不是一個壞媽媽,只能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 《以家人之名》揭露扎心真相:從小與父母不合的人,後來都怎樣了
    熱播劇《以家人之名》最近大結局了。暫且拋開爛尾和愛情戲的爭議,這部劇的確是國產劇一次不錯的嘗試。《以家人之名》中有一個情節非常戳人。被母親拋棄,寄養在李海潮家裡的賀子秋,從小就被他的二姨耳提面命:不許跟妹妹爭,凡事要忍耐恭順,以報答李爸的養育之恩。
  • 想不到「以家人之名」竟然是這個意思,與愛情無關,編劇太會玩了
    《以家人之名》這部劇的劇名「以家人之名」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相信很多觀眾看劇之前會根據字面意思和該劇的內容簡介理解為沒有血緣關係的一家人以家人的名義生活在一起,互相關愛的意思。剛看到幾個主演長大後要發展愛情的時候有些格局小的觀眾開玩笑地調侃為「以家人的名義,行不軌之事」。
  • 《以家人之名》:父母會教育,孩子幸福一生
    《以家人之名》自播出以來一直備受關注和熱議。大家從劇中幾個家庭的教育情況對比自己的生活,或多或少都能夠找到相似之處。這也是這部劇深入人心的地方。記得有本書裡曾說過:「父母的愛是一種智慧,是陪伴兒女一生最寶貴財富,也是今後無價的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