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人之名》熱播:最失敗和最成功的父母,到底差在哪?

2020-09-07 樹苗心理

最近,熱播劇《以家人之名》引發了很多網友的討論,「心疼李爸」這個話題,還一度上了微博熱搜。

試問,誰不想有李海潮一樣的好爸爸呢?哪位父母,不想自己和李爸爸一樣「教子有方」,被眾人誇讚呢?

和圈粉無數的李爸爸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凌霄的母親陳婷。

作為劇中失敗父母的典型,她情緒化、缺少責任感,在情感上又十分貪心,動不動就親情綁架......也因此招致了網上罵聲一片,網友們直呼:太氣人了!

《以家人之名》是一部關注孩子成長的家庭劇,它刺痛我們,又給人以安慰。

很多人跟著劇情的發展哭過笑過,因為他們都在這部劇中,看到了自己原生家庭的縮影,看到了那個曾經的自己。


1、從開朗到孤僻,只需要一個情緒化的母親


孩子性格上的沉默和內向,總是能從父母那裡找到原因。劇中的凌霄,就是如此。

在凌霄還年幼的時候,母親陳婷沉迷麻將,把凌霄反鎖在家中照看妹妹。

凌霄餵妹妹吃她愛吃的核桃,結果妹妹卻意外被核桃卡住氣管。凌霄拼命呼救,卻打不開被反鎖的門,等大人趕到,妹妹已經沒了。

這本是一場意外,是陳婷自己疏於監護,造成了女兒的不幸離世。她卻把這一切歸罪於小凌霄,大罵孩子:「是你害死了她!」

陳婷沒有辦法接受女兒的突然離開,內心一直逃避是自己間接害死了女兒的事實,因此變得越來越神經質,動不動就對丈夫和兒子冷嘲熱諷,天天吵得鄰居不得安寧。

對此,懂事的凌霄只能選擇逆來順受。看到父母吵架,他就默默一個人坐在樓梯間假裝看書。

最後,陳婷選擇了一走了之,卻把痛苦留給了孩子。

出事以前,小凌霄是一個性格開朗、愛說愛笑的陽光小孩。自從妹妹死後,他像變了一個人似的,鬱鬱寡歡,內向孤僻,一直活在妹妹離開的陰影之下,背負著不該有的愧疚。

凌霄十八歲的時候,陳婷又跑回來表示想修補母子關係。出車禍後,她更是把兒子當作救命稻草,緊抓不放,還動不動就親情綁架。

樹苗心理專家金醫生認為:

比起懂事的凌霄,作為母親的陳婷更像一個不成熟的孩子,缺乏情緒自控力,自私又不懂得反省,一直在索取,卻沒有付出和犧牲。她不僅沒有盡到為人父母的責任,還把自己人生的不如意,全都發洩在無辜的孩子身上。

現實中,陳婷這樣的父母也並非個例。父母自己都像個愛哭愛鬧的小孩子,又怎麼擔得起教養下一代的責任呢?

2、每一個被迫懂事的孩子背後,都藏著不懂事的大人


賀子秋,應該是全劇中最讓人心疼的孩子。從小就不被親生爸爸承認,走投無路的母親賀梅把他硬塞給了李爸。

因為害怕被再次拋棄,子秋從小心就心思敏感,逼著自己努力懂事。

他會在半夜去廁所幫李爸洗衣服,幫忙打掃廚房,默默拖地,照顧妹妹,做所有他能做到的。

他把碗裡的肉都夾給妹妹,說自己就愛吃青菜。

吃西瓜的時候,也不主動去拿,只有家人給的時候,才會開心地接過來。

肖驍曾在《奇葩說》裡說過這樣一段話:「你們別覺得懂事是一個褒義詞。人為什麼要懂事?是因為環境所迫,沒有別的選擇,他必須懂事。」

在本該快樂的年紀,子秋選擇了被迫懂事。

在樹苗心理專家金醫生看來,每一個被迫懂事的孩子背後,都藏著不懂事的大人。

要不是子秋的父母從小就拋棄了他,逼得他在沒有父母關注和愛護的環境成長,他就不用那麼自卑而敏感,早早逼著自己懂事,以適應未知的人際關係和生活環境。

如果沒有李爸的細心呵護,凌霄和尖尖的溫暖陪伴,子秋或許會一輩子活在自卑當中,內心自我壓抑,對人唯唯諾諾,始終覺得自己只是個沒人要的孩子。

相關研究也顯示:

小時候表現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長大之後心理問題越多,尤其患抑鬱症的概率特別高。而小時候表現越自由、越能真實表達自己的孩子,長大之後往往心智越成熟。

作為父母,如果你想讓自己的孩子活得陽光、率性而自由,那就多愛他們一點,多給孩子一些表揚和鼓勵,多抽時間陪伴他們,在孩子遇到困難時伸出援手,讓孩子感到父母一直都在,不管「我怎麼表現,父母都是愛我的」。

這樣,孩子才能沒有後顧之憂,做最真實的自己。

3、父母太強勢的愛,讓孩子失去主見

齊明月,人長得漂亮,成績又好,家裡還特有錢。這樣的孩子,本來應該是自信而開朗的。

但實際上,齊明月總是低著頭,內心怯懦,也沒什麼朋友,還經常陷入自我懷疑:「我真的什麼也做不好,我真的很容易犯錯。」

明月的性格,很大程度上是母親金玉香過度管教造成的。

金玉香對孩子有著非常強的控制欲。比如,要求女兒只能和成績好的人做朋友。

母女倆下館子吃飯,明月選的幾樣菜,直接被否定:「就老點這三樣」。然後問也不問,直接點了其他的菜。

一起出去買衣服,金玉香一開始問明月想挑的顏色,明月選了白的,但她卻一臉嫌棄:「穿什麼白色,不愛乾淨還愛穿白色的,以後你自己洗,想買什麼顏色都行。」

明月選了黑色,她又說:「這麼年輕要穿鮮亮點,穿什麼黑色。」

金玉香在劇中出場的次數不多,但從上述的生活細節中,我們也能看出類似她這樣專橫的控制型家長,真的很讓孩子絕望。

在親子教育中,如果父母太過強勢,孩子的性格不是懦弱就是叛逆;父母代替孩子選擇,孩子就會慢慢喪失做選擇的能力,養成依賴他人的習慣。

正是齊母長期以來不停地否定和掌控,讓明月養成了習慣於迎合他人,不敢表達自我,也不懂拒絕的討好型人格。

樹苗心理專家金醫生呼籲:「中國式家長」們應該拋棄重權威而輕民主的教育觀念,尊重孩子的人格,給他們自我選擇的權利,自由呼吸的空間。

惟其如此,孩子才能從父母造成的陰影或溫室中走出來,重獲自我價值感,建立自信,走好自己選擇的人生道路。


4、做懂孩子的父母,用愛的滋養讓孩子發光


和生而不養的賀梅、自私的陳婷、專橫的金玉香不同,導演在劇中給我們安排了一個理想型的家長——李爸爸。

與凌霄、子秋或明月相比,尖尖也是活得最率真快樂的一個。

雖然從小沒有了母親,但爸爸李海潮給了她全部的愛。

李爸不會把「我都是為了你」掛在嘴邊,卻懂得尊重孩子,非常了解孩子們的內心需要。

為了不讓媽媽的離世給尖尖留下陰影,李爸會蹲下來,用孩子能理解的語言對她說:「媽媽是去海上當仙女了,等到很久很久以後,我們也會去的。」

尖尖和別的小朋友打架了,李爸不會上去就一頓數落,而是半開玩笑的替女兒撐腰,小心翼翼得守護著孩子的自尊心。

尖尖成績不好,考試經常倒數,李爸卻從不生氣。而對於孩子喜歡的繪畫、木雕,他則一直持鼓勵的態度。

無論是對待自己的親生女兒尖尖,還是凌霄、子秋,李爸總是會從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與孩子共情。

因為李爸愛護,子秋才走出被父母拋棄的陰霾,成長為一個陽光的男孩。

對於無人照顧的凌霄,李爸也是發自內心的疼愛,關注他的感受和想法。

李爸的可貴之處,不在於他能給孩子多好的物質條件,而是他一直用自己質樸、善良的人格魅力和發自內心的愛,潛移默化地滋養著孩子。

在他的言傳身教下,三個孩子都成長的特別好。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父母,孩子的成長之路,也是父母的修行之路。

作為父母,我們或許曾因為自己的無心之失,傷害過孩子;作為孩子,我們可能也曾為父母的過失,而耿耿於懷。

既然往事不可追,那就讓我們有意識的改變自己,做更好的父母,給孩子更多的愛吧!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樹苗心理】

更多親子教育、兒童心理有趣知識,歡迎大家搜索關注!

相關焦點

  • 《以家人之名》:最失敗的父母和最成功的父母,都在裡面了
    隨著親情劇《以家人之名》的熱播,「凌霄家女性三代好氣人」的話題被迅速推上熱搜。凌霄的媽媽陳婷拋家棄子,對凌霄不管不顧;凌霄的外婆胡攪蠻纏,動輒給凌霄找不痛快;更有凌霄同母異父的妹妹小橙子,小小年紀就蠻橫無理,霸道任性。
  • 《以家人之名》熱播,為父母揭示8條教育真相
    最近熱播的《以家人之名》,就有這樣異父異母的「三兄妹」,因為巧合、陪伴與羈絆而成為一家人。可就是這樣非親非故的一家人,卻讓無數觀眾哭哭笑笑,甚至有人萬分感慨地說:「他們重新定義了家人的含義。」跟著劇情哭過笑過氣過,這8條教育真相,值得每個父母看一看。
  • 以家人之名:唐燦逆襲了,當上熱播話劇女主角,還領著莊北見家長
    唐燦也是以家人之名這部電視劇中的主人公,很多人都以為唐燦是真的放下了明星夢,選擇去做博物館的解說員,但事實上唐燦最大的理想就是當演員,不在乎名聲和利益,只要能站在舞臺上就是唐燦最大的幸福,而在大結局的時候唐燦也逆襲了,她終於完成了自己的理想。
  • 《以家人之名》大結局,看不懂這3個道理,你註定會失敗
    熱播劇《以家人之名》在萬眾關注中,迎來了它的大結局。在劇中,「莫名其妙樂觀」的李尖尖,給許多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實,《以家人之名》蘊含的人生真相,對正衝刺人生的莘莘學子們來說,又何嘗不是一種「治癒」?
  • 以家人之名:家庭教育有多重要?
    有了羈絆,才會成為家人。最近的熱播劇《以家人之名》,是一部親情與愛情交織的小甜劇,異父異母的&34;,由於家庭原因彼此陪伴,最終成為一家人。撇開女主角與兩個哥哥之間甜蜜的互動,這部劇也將&34;重新拋向大眾的視野。你想像中的家人是什麼樣的呢?
  • 《以家人之名》熱播:父母最大的失敗,是教出「太懂事」的孩子
    《以家人之名》一開播,就頻頻登上熱搜。在豆瓣評分8.5分,好評如潮,在閨蜜的強烈推薦下,我每天陷入追劇,不可自拔。在這三個孩子中,最讓大家心疼的莫過於小哥子秋,凌霄和李尖尖最起碼都在親生父親身邊長大,而賀子秋自出生,爸爸不認,媽媽不愛,外婆不疼,最後被李海潮好心收養。
  • 《以家人之名》背後隱藏的教育真相,值得父母深思
    近日,《以家人之名》熱播,一起來看看其中蘊含的教育真相!提到家人,你腦海裡最先想到的是什麼?是一起吃飯的熱鬧,是一起睡覺的踏實,還是一起玩耍的快樂?是生氣了哄你開心,委屈了替你出頭?還是小事隨你鬧,大事往他身後靠?
  • 父母的陪伴對孩子有多重要?從熱播劇《以家人之名》說起......
    熱播劇《以家人之名》,著眼於原生家庭中「媽媽的缺位」。母親是兒童最主要的依戀對象。依戀有哪幾種類型?心理學家最早通過陌生情境測試研究嬰兒的依戀類型。他們發現,嬰兒的依戀類型可以分為三類:安全型、不安全型-迴避型、不安全型-矛盾型。
  • 《以家人之名》熱播,裡面的相關英文表達你都知道嗎?
    隨著《二十不惑》、《三十而已》迎來大結局,最近又有一部熱播劇上映——《以家人之名》。這部劇講述的是三個原生家庭都有缺失的三兄妹從一家人到分開再到重新成為一家人的故事。而這部劇的英文名也並不是直譯「以家人之名」,而是採取了意譯的方式,取為Go Ahead。在這裡,go ahead是「前進」、「向前衝」的含義。
  • 《以家人之名》熱播,裡面的相關英文表達你都知道嗎?
    隨著《二十不惑》、《三十而已》迎來大結局,最近又有一部熱播劇上映——《以家人之名》。這部劇講述的是三個原生家庭都有缺失的三兄妹從一家人到分開再到重新成為一家人的故事。而這部劇的英文名也並不是直譯「以家人之名」,而是採取了意譯的方式,取為Go Ahead。
  • 2020年熱播的幾部電視劇,你覺得哪一部最好看?
    今天要和大家一起聊聊2020年熱播的幾部電視劇,看看你覺得哪一部最好看?《下一站是幸福》宋茜&宋威龍《下一站是幸福》由宋茜、宋威龍、王耀慶、張雨劍等人主演。講述了32歲的女主賀繁星(宋茜 飾)和22歲的男主元宋(宋威龍 飾)的愛情故事。該劇於2月18日晚圓滿收官。
  • 三大熱播劇主角聚首,以家人之名來襲,宋威龍:我的妹妹是大佬
    《以家人之名》來的真是恰到好處。正所謂,天時、地利、人和。因為正值暑期,暑期檔一年一遇。一切美好都如約而至。三大熱播劇主角聚首,《以家人之名》來襲《以家人之名》有經得起推敲的劇本,金牌製作班底,以及強大的演員陣容,因而,備受眾多網友和粉絲期待。
  • 《以家人之名》熱播:父母最大的失敗,是教出「太懂事」的孩子
    《以家人之名在這三個孩子中,最讓大家心疼的莫過於小哥子秋,凌霄和李尖尖最起碼都在親生父親身邊長大,而賀子秋自出生,爸爸不認,媽媽不愛,外婆不疼,最後被李海潮好心收養。,但也是最對不起的那一個。蔡康永曾說:「對小孩來講,父母最珍貴的是給他一個理想的環境,讓他變成他自己,而不是變成父母要他變成的人
  • 《以家人之名》中的四種育兒觀,你是哪種?
    近日熱播劇《以家人之名》讓人笑裡帶淚,其中最值得思考的就是,不同父母的育兒觀,我們梳理出了四種育兒觀,看看你屬於哪一種。第一種:我愛你,但我控制不了自己去傷害你凌霄的媽媽陳婷,是個不負責任的媽媽,小女兒的死是她的心魔,她自己沒有能力化解,所以把責任全部歸結在凌霄身上,她面對的事情雖然是個例,但現實中,也有很多父母抵擋不住「心魔」,把自己人生的不如意和傷痛,全盤傾瀉在完全沒有能力反抗的孩子身上
  • 《以家人之名》:不要以父母之名,捆綁孩子的人生
    《以家人之名》刷爆全網,溫暖的親情到瑪麗蘇的愛情,每一步都是現實的寫照,不要總說電視劇狗血,現實中更狗血的例子都比比皆是。李海潮把凌霄、賀子秋、李尖尖三個孩子撫養大,既當爸又當媽,給了他們最好的愛和關懷,讓他們出生在如此奇葩的家庭也沒有長歪,一個比一個溫暖可愛。
  • 《以家人之名》熱播:對孩子來說,原生家庭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以家人之名》是今年的熱播劇。電視劇主要將的是:遭遇了原生家庭悲痛的三個毫無血緣關係的孩子,與兩位父親,陰差陽錯的成為了一家人的故事。電視劇除了告訴我們,血緣是不能定義親情的感人故事之外,還向我們揭露了如果孩子在一個不幸的原生家庭長大,對孩子的傷害會有多大。
  • 《以家人之名》熱播:自私的父母養出的孩子,長大後真的很難快樂
    最近電視劇《以家人之名》熱播,豆瓣評分一度上到8.6,單親家庭長大的女孩李尖尖,活潑開朗,吸引了眾多網友的眼球。本以為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都會比較內向、自卑,但是在李尖尖身上沒有看到一點負面情緒的影子。緊接著外婆去世,媽媽出車禍,凌霄不得已回到媽媽身邊上大學,業餘時間照顧媽媽和妹妹,這件事一做就是9年。小的時候,媽媽把女兒的離世歸結於凌霄身上,拋棄凌霄遠走高飛,所以從小到大他就常常做噩夢、失眠。長大之後,沒有盡過撫養義務的媽媽用親情去道德綁架凌霄,讓他留在自己身邊。
  • 《以家人之名》熱播:自私的父母養出的孩子,長大後真的很難快樂
    最近電視劇《以家人之名》熱播,豆瓣評分一度上到8.6,單親家庭長大的女孩李尖尖,活潑開朗,吸引了眾多網友的眼球其實,並不是父母雙全,孩子就一定能快樂長大。劇裡凌霄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因為妹妹的意外離世整天爭吵,懂事的凌霄就像一隻被嚇壞的小羊一樣,每天在父母的爭吵裡鬱鬱寡歡,小小年紀就很少看到他的笑臉。
  • 原來,熱播劇《以家人之名》藏著這些民法知識!來以「法律之名」品鑑
    嶽苒苒 四川在線記者 任鴻最近,熱播劇《以家人之名》劇終。這部劇講述了三個沒有血緣關係,在原生家庭遭受過不同傷痛的孩子,機緣巧合一起長大的故事。大哥凌霄、二哥賀子秋、妹妹李尖尖在兩位單親爸爸的撫養下相互扶持、共同成長,打動了許多觀眾。
  • 失敗是成功之母,還是成功是成功之母?
    造成孩子厭學的原因,很多是孩子在學習上或生活上出現了問題,問題發展到厭學層面,那就意味著孩子已經遭遇了很多的挫折或「打擊」,「失敗」吧。現在流行一句耳熟能詳的話,「失敗是成功之母」。孩子怎麼這麼玻璃心,不能從失敗中總結教訓,而更好地獲得成功嗎?有那麼多的人從失敗中站起來了,那愛迪生為了找到更適合做燈泡的鎢絲,實驗失敗了幾千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