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裡的《以家人之名》,揭示8個最容易被忽略的家庭教育真相

2020-09-04 三及第互動課堂


沒有誰是完美父母,但孩子的成長之路,何嘗不是父母修行之路。


提到家人,你腦海裡最先想到的是什麼?


是一起吃飯的熱鬧,是一起睡覺的踏實,還是一起玩耍的快樂?


是生氣了哄你開心,委屈了替你出頭?還是小事隨你鬧,大事往他身後靠?


是枝裕和的電影裡說:並不是只有血緣關係才能成為家人,而是有了羈絆,才成為家人。


最近熱播的《以家人之名》,就有這樣異父異母的「三兄妹」,因為巧合、陪伴與羈絆而成為一家人。


大哥凌霄:妹妹意外去世,爸媽每天爭吵不停,最終爸媽離婚;


小哥賀子秋:爸爸不知所蹤,媽媽借了錢遠走高飛,被李海潮好心收養;


妹妹李尖尖:媽媽孕期因肺動脈高壓去世,父女倆經營一家麵館相依為命;


於是,三個沒血緣關係的孩子,兩個性格迥異的爸爸,搭夥成了一大家子。



可就是這樣非親非故的一家人,卻讓無數觀眾哭哭笑笑,甚至有人萬分感慨地說:「他們重新定義了家人的含義。」


跟著劇情哭過笑過氣過,這8條教育真相,值得每個父母看一看。


父母吵架,最大的輸家是孩子


凌霄的妹妹去世後,母親陳婷性情大變,幾乎每天都與丈夫吵架。


父母一吵架,凌霄就坐在門外樓梯上,拿著一本書,聽著摔東西的聲音。


如果不是遇上了活潑開朗的李尖尖,凌霄大概會一輩子孤僻下去。



很多父母以為孩子還小,很多事情都不理解,所以無所顧忌地當著孩子的面爭吵。


其實孩子的內心非常敏感,越是小的孩子越會察言觀色。


當家長不懂得管理負面情緒,孩子也會被折磨得遍體鱗傷:父母猙獰的面孔、耳邊刺耳的謾罵,都可能成為孩子的陰影,伴隨他的一生。


即使長大後,家長再多的反思與道歉,都無法彌補和孩子之間的裂縫。


缺愛的孩子,都在被迫懂事


賀子秋,大概是全劇最讓人心疼的一個孩子。


爸爸想要打掉他,媽媽賭氣生下他後又拋棄,外婆和二姨也養不起他。


被李海潮收養後,他半夜起來在廁所洗衣服,到廚房幫廚掃地,明明最愛吃糖醋排骨,卻說,「爸,我不愛吃肉,就愛吃青菜。」



來麵館吃麵的婆婆們故意逗子秋,說他不好好表現,不聽話你爸就把你送走。


本來就敏感自卑的子秋,一下子就紅了眼眶。


李海潮蹲下來溫柔地告訴他:「爸不會給你送走的,哪都不去,就在爸身邊。你跟小尖一樣,都是爸的孩子,爸怎麼捨得送走呢?」



那一刻,真的又戳淚,又暖心。


被所有親人拋棄的子秋,全部的底氣就是那句不會送他走吧。



慶幸的是,儘管原生家庭給子秋帶去了無法磨滅的傷害,他還是被李海潮一家治癒了。


唯有家人一般的關愛與包容,才是最好的治癒和教育。


過於強勢的愛,會讓孩子失去主見


齊明月是李尖尖的高中同學,不僅是學霸還是班長,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成績優秀、舉止得體、懂事、聽話……


可是這個高分學霸的內心深處也有自己的隱痛。


明月的媽媽對她要求格外嚴格:

幹涉她的朋友圈交際,不允許和差生交朋友;

否決孩子的意見,然後再責怪她沒有主見;

就連長大工作後,女兒穿衣打扮都要指點。



媽媽的長期控制,磨平了明月的性格,使得她越來越沒有主見。


大到高考志願,小到飯局點單,媽媽說東,她絕對不敢往西,只是一味地順從。



「我都不知道我想當律師,是我媽想讓我當律師」。

多麼讓人唏噓的一句話!


強勢的父母,養不出自信、有主見的孩子。


父母需要控制的不是孩子,而是自己那顆放不下的心。


給孩子選擇的權利,自由呼吸的空間,孩子才能越走越遠,越來越好。


幸運的孩子,用童年治癒一生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李尖尖就屬於前者。


每天跟在凌霄屁股後面,愣是用自己的熱情,融化了凌霄堅硬的內心;


小時候一遍又一遍把子秋的行李箱往外丟,長大後卻一起同仇敵愾。



這個被寵愛大的孩子,無論怎麼惹禍闖事,身後都有4個男人為她兜著。


她有最好的童年,也有最安全的精神世界。


好父母,是試著當出來的


李海潮,大概是這個夏天最溫暖的男人了。


不僅做得一手好飯菜,也用善良和無私照亮三個孩子一生的道路。


可現實中真的有他這樣的人嗎?



有,很少。


大部分的家長,不知道怎麼關心孩子的內心想法,也不懂得如何用溫和的方式引導孩子。


他們的教養方式,簡單而又粗暴。


可其實,孩子長大變成什麼樣,是由他們童年的一件件小事組成的。


做一個合格的家長,很難,但其實,在做爸爸這件事上,李海潮並沒有立下高言大志,而是一步步嘗試著行動。


所以,別總想著當一個好父母,要「試著」去當一個好父母。



孩子是最單純的,誰對他好,他就對誰好


凌霄的媽媽回來後,把生活攪得天翻地覆。


李爸心疼凌霄整夜整夜地失眠,變著花樣給他做好吃的。


就這樣,外婆還說:「李海潮之所以對你好,是因為你爸爸給他錢了。」


媽媽陳婷也質問:「李海潮有沒有把錢都用在你身上?」


可是凌霄毫不遲疑懟回去:「李爸把我當親兒子照顧,我也會把他當親爸。」



小孩子才沒有成年人間的算計,誰對自己好,孩子心裡都知道。


不是只有血緣關係,才能叫家人。


互相依靠、用心對待,一樣也可以成為一家人。


孩子身上的每個發光點,都離不開父母


李尖尖身上的每個發光點都可以在爸爸李海潮的身上找到痕跡。


李海潮在同時失去妻子和兒子後,沒有被孤單和傷心打敗。他給了李尖尖十足的愛,把家裡收拾得井井有條,把麵館打理得風生水起,對街坊鄰居一如既往的友好豁達。


他的愛與擔當造就了李尖尖的樂觀與善良;他的默默承受教會了李尖尖堅持與仗義。



李海潮包容了女兒的不完美,允許女兒發展興趣,並由衷地為女兒的木雕得獎開心不已。


他的寬容,給了李尖尖不懼風雨的強大內心;他的支持,給了李尖尖追夢的底氣。



哥哥們突然離開,李海潮心有不舍,但他知道尊重孩子的選擇。


街坊們議論他養了兩個白眼狼,但他理解孩子的苦衷,他心疼,他信任,所以他自始至終都沒有說一句為難孩子的話。


父母存在的意義,不是操控、不是刻畫。


而是讓孩子一想到父母,內心就會充滿力量,充滿溫暖,從而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力量,並以此獲得人生真正的樂趣和自由。


成長,是不斷和解的過程


劇裡有一個場景:凌霄的親生母親出車禍癱瘓,外婆也因病去世了。


接到電話的那一刻,他怔住了,也就在那一瞬間,這個猶帶稚氣的少年突然明白了生活的重量。


也許成長往往意味著責任,於是他選擇回到親生母親所在的新加坡,照顧這個對他而言「生而不養」的女人。



受到原生家庭傷害的人,在他人的愛中治癒傷痛,但回歸到最後,似乎總要用自己的力量與這些傷痛和解。


記得《請回答1988》裡面德善爸爸對她說的一句話:「爸爸也是第一次當爸爸。」


我們都是第一次當子女,正如父母也是第一次當父母。


成長的那一瞬間,也許就是我們發現世界上並沒有完美的父母,也沒有完美的家庭。然後與自己和解,與父母和解,與世界和解。


和解不等於「原諒」,但它意味著放過自己。



很多人喜歡這部劇,是因為這部劇裡看到了自己夢想中童年的模樣。


瑣碎但不失溫馨的日常,細膩但不失煙火氣的生活。


有過爭執和吵鬧,但溫暖和歡樂始終伴隨家人左右。


在這種溫暖有愛的環境長大的孩子,即使遇到再多風雨,也有底氣迎難而上。即使受傷之後,也能心懷暖陽,耀眼存在。


在現實生活中,沒有誰是完美父母,可以保證給孩子一個和諧有愛的環境。


但孩子的成長之路,何嘗不是父母修行之路。

相關焦點

  • 《以家人之名》熱播,揭示了五個教育的真相
    《以家人之名》這部劇自開播以來熱搜不斷,劇中的每一個人物都有看點。最讓人上頭的還是李爸和凌爸之間的打架拌嘴,好友凌霄、賀子秋、李尖尖兄妹三人的歡樂日常。因為是一部家庭劇,所以在整部劇中也揭示了很多的教育真相,其實都非常的戳心,都可以給到父母們一個警示的作用。也是幫助家長少走一些彎路,這樣對孩子的成長也有好處。
  • 《以家人之名》熱播:揭示了5個戳心的教育真相,值得家長看看
    《以家人之名》這部劇自開播以來就熱搜不斷,劇中的每一個人物都有看點。那麼最讓人上頭的還是李爸和凌爸之間的打架拌嘴,好友凌霄、賀子秋、李尖尖兄妹三人的歡樂日常。因為是一部家庭劇,所以在整部劇中也揭示了很多的教育真相,其實都非常的戳心,都可以給到父母們一個警示的作用。也是幫助家長少走一些彎路,這樣對孩子的成長也有好處。
  • 《以家人之名》張新成上熱搜:說英語被贊完美復刻磁帶!?
    他就是最近在微博、知乎、豆瓣等各平臺討論度均直線飆升、熱度都快趕上《三十而已》的熱播電視劇《以家人之名》中,扮演那個懂事的讓人心疼、劇中最委屈的賀子秋。這匹今夏電視劇黑馬收視率大爆,也讓更多人認識了這個新生代演員——張新成。
  • 《以家人之名》張新成上熱搜:說英語被贊完美復刻磁帶?
    他就是最近在微博、知乎、豆瓣等各平臺討論度均直線飆升、熱度都快趕上《三十而已》的熱播電視劇《以家人之名》中,扮演那個懂事的讓人心疼、劇中最委屈的賀子秋。這匹今夏電視劇黑馬收視率大爆,也讓更多人認識了這個新生代演員——張新成。
  • 育兒熱搜:那些不容忽視的家庭教育「成本」
    政策、教育、養育、安全、健康、名人……五花八門的育兒爆款資訊盡在「一周育兒熱搜」,不用每天刷微博也能知道這周新鮮事兒!快來和浪小花一起看熱搜!家庭教育的成本是什麼?是熊孩子一支「價值十幾萬的尬舞」?還是兩個孩子失去至親後才感受到的傷痛?……要想避免這些無法彌補的損失,家庭教育應該防患於未然!一起來看《一周育兒熱搜VOL.96》。
  • 《以家人之名》熱播,為父母揭示8條教育真相
    提到家人,你腦海裡最先想到的是什麼? 是一起吃飯的熱鬧,是一起睡覺的踏實,還是一起玩耍的快樂? 最近熱播的《以家人之名》,就有這樣異父異母的「三兄妹」,因為巧合、陪伴與羈絆而成為一家人。可就是這樣非親非故的一家人,卻讓無數觀眾哭哭笑笑,甚至有人萬分感慨地說:「他們重新定義了家人的含義。」跟著劇情哭過笑過氣過,這8條教育真相,值得每個父母看一看。
  • 《以家人之名》凌霄家女性三代被罵上熱搜,揭露了家庭教育的真相
    《以家人之名》中,凌霄家女性三代太氣人了!先是母親陳婷推諉責任、拋家棄子,再是外婆自私虛榮、陰魂不散,最後是同母異父的妹妹小橙子胡攪蠻纏、蠻橫無理。播出當晚,凌霄家女性三代就被罵上了熱搜。我終究成長為了我最討厭的樣子,我感到痛苦但卻又無可奈何。」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只有父母端正自己的觀念,培養出來的孩子,才能鶴立於人群之中。」
  • 《以家人之名》:家庭教育裡的心理治癒
    隨著熱劇《以家人之名》的繼續熱播,還是充滿著很多家庭教育值得深思的。很多臺詞(略有不準,只取其意)也充斥於耳:&34;&34;&34;……懂得一些心理學的都能多少體會其中深意,而現實可能比這更複雜。早期家庭教育的一些不當處理,可能會在孩子成年時期帶來很多看不到的持續性傷害,而這種隱性的傷害,可能會更深, 也更難以發現。
  • 《以家人之名》揭示容易被忽視的教育真相,父母再忙也要看看
    近期熱播的《以家人之名》在昨日落下了帷幕,它講述了沒有血緣關係的一家,個性迥異的三個孩子,因為羈絆而裡面的教育含義也無疑使人深思,沒有誰是天生的完美父母,但是孩子的成長之路,是伴隨著家長的修行之路,不妨一起學習一下,這幾條關於的教育的真相
  • 從不咋紅到熱搜頻頻,經歷了《以家人之名》的張新成,未來可期否?
    「張新成跳女團舞」「張新成追星」這些熱搜話題都在《以家人之名》播出後,頻頻被送上話題榜。在說此劇前,先說個典故:在古代,孔子有個弟子叫曾皙,在談及理想時言:「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 最容易上微博熱搜的外國萌娃,碧昂絲女兒第二,第一名太可愛了!
    最容易上微博熱搜的外國萌娃,碧昂絲女兒第二,第一名太可愛了!   大家好,我是冕哥,喜歡和大家分享娛樂圈裡有趣的新聞資訊,歡迎訂閱哦!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是,最容易上微博熱搜的外國萌娃,碧昂絲女兒第二,第一名太可愛了!喜歡的話可以分享給小夥伴給小編點讚!
  • 七月育兒熱搜,一次看個透
    8月好呀,家長朋友們。家有調皮鬼,育兒全靠嘴。這個暑假正當最熱的時候,是不是嘴皮都起泡了,孩子還是不聽話呢?省省心!9月就開學了。育兒不是一兩天的事,家庭教育可是需要潛移默化的。今天,我們來看看整個7月裡,那些和育兒有關的熱搜,了解新聞背後的社會動態。
  • 《以家人之名》這三個爸爸,揭露了中國教育的三個真相
    兩個爸爸,三個姓氏,毫無血緣關係的兩個哥哥和一個妹妹——這個有著神奇配置的家庭,上演了一幕幕悲歡離合,也讓我們懂得了家和家人的真諦。同時,該劇引發的關於家庭教育的思考,讓無數觀眾產生共鳴。從劇中的三位爸爸身上,我更看到了中國教育的三個真相。
  • 《以家人之名》揭示8條教育真相,再忙也要看
    提到家人,你腦海裡最先想到的是什麼?是一起吃飯的熱鬧,是一起睡覺的踏實,還是一起玩耍的快樂?是生氣了哄你開心,委屈了替你出頭?還是小事隨你鬧,大事往他身後靠?是枝裕和的電影裡說:並不是只有血緣關係才能成為家人,而是有了羈絆,才成為家人。
  • 以家人之名:家庭教育有多重要?
    有了羈絆,才會成為家人。最近的熱播劇《以家人之名》,是一部親情與愛情交織的小甜劇,異父異母的&34;,由於家庭原因彼此陪伴,最終成為一家人。撇開女主角與兩個哥哥之間甜蜜的互動,這部劇也將&34;重新拋向大眾的視野。你想像中的家人是什麼樣的呢?
  • 被「熱搜」毀掉的中國人
    熱搜上的一點風吹草動都牽動著你的情緒,總是忍不住隔幾分鐘就刷新一次熱搜,情緒跟著內容走,一天下來又忙又累,卻什麼實際的事情都沒有完成。 這篇文章3200字,預計花8分鐘讀完,不要讓「熱搜」左右你的人生。 你平常花多長時間看各大平臺熱搜? 你有多少次因為彈窗打開一個APP?
  • 以家人之名,也脫不了愛情的窠臼|百家故事
    這更像是一種願望,在甜寵劇和仙俠劇當道的螢屏上,願意沉下來講一講親情,探討家庭這個方寸之地裡人性糾葛的劇總是會被寄託更多的期待。可惜,《以家人之名》的主線在開頭幾集之後還是轉身成了愛情,家庭和親情的故事和探討不斷削弱,豆瓣評分從高開8.6最終跌到了7.2。
  • 《以家人之名》剛開播就上N個熱搜,這些地道的英語表達你會用嗎?
    yuanbostudy),後臺回復下方關鍵詞,獲取學習資源:回覆:「白皮書」,領取《國際學校入學備考一本通關》回覆:「515」,領取《牛津閱讀樹》全套視頻課回覆:「403」,領取國際擇校備考資料《二十不惑》、《三十而已》的熱度還未完全冷卻,一部主打「青春、成長、治癒」的電視劇《以家人之名
  • 《以家人之名》大結局:這三位父親,揭露了中國教育的三個真相
    文丨國粹君近日,熱播劇《以家人之名同時,該劇引發的關於家庭教育的思考,讓無數觀眾產生共鳴。從劇中的三位爸爸身上,國粹君更看到了中國教育的三個真相。李海潮:慢教育,才是家庭教育的最高境界《以家人之名》,讓「好爸爸李海潮」成為大家熱議的對象。既當爹又當媽,集家務、廚藝、營銷等技能於一身,這樣的稀缺老爸,現實生活中還真難找。
  • 《以家人之名》大結局:這三位父親揭露了中國教育的三個真相
    近日,熱播劇《以家人之名》迎來了大結局。兩個爸爸,三個姓氏,毫無血緣關係的兩個哥哥和一個妹妹——這個有著神奇配置的家庭,上演了一幕幕悲歡離合,也讓我們懂得了家和家人的真諦。同時,該劇引發的關於家庭教育的思考,讓無數觀眾產生共鳴。從劇中的三位爸爸身上,國粹君更看到了中國教育的三個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