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人之名》的教育啟發:做對這三點,影響孩子一生

2020-09-05 搜狐教育

原標題:《以家人之名》揭露扎心真相:這3點做對了,影響孩子一生

來源:新東方家庭教育

作者:主創團·媽小咪

昨天,電視劇《以家人之名》又上了熱搜。

作為每次更新必上熱搜的熱播劇,《以家人之名》收穫了無數好評。

不過看下來,最圈粉的還是好爸爸李海潮。

許多網友表示,李海潮符合對爸爸的所有幻想。

不得不說,無論是做丈夫,還是做爸爸,李海潮都是當之無愧的「完美」。

做得一手好飯,臉上永遠掛著笑,時而是如山的父親,時而是調侃的朋友,孩子打架他不惱,成績差他也不憂,就連孩子們要離開,他也不攔著。

看上去的「佛系」,卻讓孩子們捨不得離他而去。

分明沒有血緣關係,對他的尊敬比親生父母更多,有什麼心事總願意跟他講。

兒女成群,幸福快樂,懂得感恩,獨立自強。

為人父母,最大的願望,也不過如此了吧。

不禁好奇,既不焦慮孩子的學習,也不操心孩子的未來,看起來絲毫沒有花多少力氣的李海潮,憑什麼成了「完美爸爸」。

孩子6歲前,要主動蹲下身體

龍應臺在《孩子你慢慢來》這本書中寫道:

「從媽媽的角度看孩子的世界,不難;難得的是媽媽會蹲下來,保持和孩子一樣的高度看世界。我們是一樣的生命,我們彼此尊重,我們一起成長。」

李尖尖第一次出場,是在麵館外面畫畫,遇上了搬家的凌霄一家。

家具落下來,正在店裡忙活的李海潮連忙跑出來,以為女兒發生了什麼事。

確認女兒沒事,和新鄰居寒暄了幾句後,他便很自然的蹲下身子,認真的看著尖尖的畫,第一時間給女兒點讚和獎勵。

如果你追過這劇,就會發觀,李海潮與孩子在一起,總是會主動蹲下身體,和孩子講話。

李尖尖把凌霄媽媽丟掉的東西撿回家,他蹲下身體,問尖尖撿這些東西的原因,與女兒商量了折中的解決辦法。

第一次見賀子秋,他主動蹲下身體,伸出手和子秋握手問好。

賀子秋和李尖尖鬧矛盾,他蹲在兩個孩子中間,笑著協調兩人的矛盾。

原來,蹲下來和孩子溝通,才是父母最美的姿態。

正如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所說:

父母蹲下來和孩子說話,不但拉近了與孩子的物理距離,更拉近了與孩子的心理距離。

它體現了父母對孩子民主、平等的態度和對孩子的尊重,從而使孩子更願意聽從父母的教誨,接受父母的忠告。

父母學會蹲下來,才能用孩子的眼光去觀察世界。

只有用孩子的目光看世界,你才能更理解孩子的世界。

一個孩子的成長,除了身體上的健康茁壯,更重要的是,得到心靈上的認同和尊重。

如果營養豐富的食物,是供孩子身體成長的養分。

那麼,來自父母的尊重,蹲下身體,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就是孩子心靈成長的養分。

孩子12歲前,要永遠站在孩子身旁

有人把父母分成三個層次:

第一層,只生不養,還美其名曰「給了孩子生命」。

第二層,只會生,不會養。父母威嚴,高高在上,不懂得與孩子產生情感連結,擅長「情感綁架」。

第三層,生而有養,在孩子需要時,永遠旁在孩子身旁。

最難得的,就是第三種父母,像李海潮這樣。

站在孩子身邊,陪伴孩子成長,無條件的接納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切。

李尖尖的媽媽,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

李海潮一個人,當爹又當媽。

兩個人帶孩子,尚且摩擦不斷,一個人帶孩子有多難。

熱心的鄰居給他介紹對象,當時,年幼的李尖尖擔心有人搶走爸爸,對相親對象賀梅表現出明顯的「惡意」,甚至故意「欺負」賀子秋。

還氣鼓鼓的對人說:「爸爸和妲己相親。」

對此,李海潮從來都是不惱不罵,笑著站在身旁,接納女兒的任性小脾氣。

女兒喜歡新搬來的鄰居凌霄,他亦心疼這個總是承受父母吵架的孩子,便不強迫不放棄的,用各種美食,和女兒一起,將心存戒心的凌霄帶進了他們溫暖的家。

他知道女兒「不好惹」,也相信女兒不會無理取鬧,所以,在女兒與其它孩子打架,被家長找上門時,半開玩笑式的,將對方家長打發走,卻不曾嚴厲的責怪女兒。

他深知,女兒對規規矩矩的學習不感興趣,因此,女兒長期佔據班級倒數第一,開家長會要麼被忽略,要麼被嘲笑,他依然不惱不焦,反而輕輕鬆鬆和女兒開玩笑。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父母於子女,最好的學區房,或許是個高起點,最優秀的老師,或許是好的敲門磚,但是,虔誠的陪伴,才是孩子最需要的。

心理學作家武志紅在《為何家會傷人》中說,理想父母都有一個特點,能給予我們無條件的愛。

最高級的陪伴在於,人在心也在。

在陪伴的過程中,了解孩子,發現孩子,理解和支持孩子,靜待花開。

孩子長大後,懂得站在孩子身後

電視劇《三十而已》中,顧佳的爸爸說:

「兒女就是咱們前世的債,如果他們沒本事,咱們就當好那渡人的船,閉眼之前能送到哪兒送到哪兒;

如果他們有本事,他們自己就是那條大郵輪,那咱們也得當好那上邊那救生艇,萬一出什麼事兒,咱們就是那個最後把他們送到岸邊上的人。」

深以為然。

李海潮就是這樣的父母。

不多問,不多說,看似無為的背後,卻給了孩子成長中,最珍貴的支持。

當年,凌霄的媽媽陳婷出車禍,凌霄選擇了放棄習慣了一切,包括他尊敬的李爸和喜歡的李尖尖,遠去新加坡照顧媽媽和妹妹,一去就是九年。

賀子秋為了給家裡減輕負擔,接受了親生爸爸的建議,去了國外。

當時,許多人都笑李海潮,辛苦養了兩個「白眼狼」,而李海潮既不攔著孩子,也不拖累孩子,尊重孩子的選擇,站在原地等待孩子們的歸來。

9年之後,兩個孩子回來後,他如老母親般,熱淚盈眶,迎接他的孩子,沒有半點責備與嫌棄。

心理諮詢師榮偉玲說,好的父母是天賜的運氣,可以讓我們有一個好的心理基礎。

父母能夠給予孩子的,最強大的心理基礎,就是不怕前方有,不懼後方無人。

當他們想要出去闖一闖時,深知後面有人鼓勁;當他們深覺疲憊時,更堅信身後有避風的港灣。

「完美」的父母,懂得退位的藝術。

不計較父母付多少,而是孩子得到多少

父母教育子女,最大的成就和最完美的教育,莫過於,讓孩子擁有「自立」的能力。

在《不管教的勇氣》中,作者岸見一郎給「自立」的定義是:

能夠獨立做出選擇、能夠獨立判斷自己的價值和擺脫自我中心主義。

一個人「獨立做出選擇的能力」,來自於從小獲得的尊重,相信自己的選擇,哪怕有所偏差,也堅信自己的家人不會離自己而去。

一個人「獨立判斷自己價值的底氣」,來自於從小到大,在真實的生活裡,從一次次失敗與成功中,獲得的經驗。

一個人「擺脫自我中心主義的豁達」,來自於他活在中心裡,前進時,有人支持,後退時,有人託底,永遠相信,自己不會成為一座孤島。

父母的最大的完美,在於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完美的父母,不是父母付多少,而是孩子得到多少。

在教育和陪伴孩子的過程,父母給予了孩子自立的能力,就是完美的教育。

相關焦點

  • 《以家人之名》父母四個細節影響孩子的一生
    本期話題【《以家人之名》父母四個細節影響孩子的一生!】近日播放的非常火爆的青春成長治癒劇《以家人之名》真是刷爆了整個朋友圈,家人,在所有人的觀念中就是幸福溫暖的,但是凌霄與賀子秋的遭遇,卻是一些孩子無法避免的原生家庭之痛。劇情中的四個細節,也徹底影響了孩子的一生。
  • 《以家人之名》父母這些細節影響孩子的一生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一生不可磨滅,最近《以家人之名》熱搜不斷。上學是班長考試前二,嫌她沒有第一名好工作後,曾經是學渣的李尖尖成了木雕藝術家,嫌她沒有那樣的藝術天賦。選擇自己的職業,嫌她工作不是編制,不比公務員好。當她憑自己努力買上的第一輛車,嫌太便宜,丟面子,不願坐。都是自己一點一滴的努力,在媽媽眼裡總是不夠好。滿心歡喜的期待,返回的都是否定。
  • 《以家人之名》:有一個三觀正的爸爸,是孩子一生的福氣
    8月份,一部名為《以家人之名》的電視劇,迅速佔領了熱播榜單。而電視劇裡的爸爸李海潮,成為很多孩子心裡的&34;。《以家人之名》:家人會讓彼此成為更好的人而就是這樣一個組合起來的&34;,卻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三觀正的爸爸,對孩子的影響到底有多大。李海潮對三個孩子都一視同仁,女兒犯錯了會嚴厲批評;會尊重孩子的決定:賀子秋親爸回來接他去英國讀書,李海潮並沒有阻攔:&34;。
  • 《以家人之名》:家庭環境給孩子的影響
    近日《以家人之名》剛開播就火了!對孩子來說,最好的家庭教育,不是父母有多大成就,給予孩子多少金錢和資源,而是有一個幸福溫馨的家庭。劇中的三個孩子在原生家庭遭遇過不同傷痛,性格迥異,每一個都受原生家庭影響很深。
  • 《以家人之名》:父母會教育,孩子幸福一生
    《以家人之名》自播出以來一直備受關注和熱議。大家從劇中幾個家庭的教育情況對比自己的生活,或多或少都能夠找到相似之處。這也是這部劇深入人心的地方。除了主人公李尖尖的感情歸屬之外,讓我最受感觸的就是幾個家庭的教育方式。家庭教育是一個孩子的根源,不可替代地浸潤著孩子的一生。記得有本書裡曾說過:「父母的愛是一種智慧,是陪伴兒女一生最寶貴財富,也是今後無價的遺產。」
  • 70年調查7萬名孩子,發現影響娃一生的不是智商,而是這三點
    當然,調查顯示除了一些患有先天性疾病的孩子外,其他孩子們的智商都是相差無幾的,所以說真正拉開孩子差距、影響娃一生的不是智商,而是下面這三點。影響孩子一生的第二點:三歲關鍵期中國有句俗語叫:三歲看大,這句話並非空穴來風,也是很有道理的。
  • 《以家人之名》的齊媽媽,是全網孩子的心理陰影,貶損教育多可怕
    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最近的熱播劇《以家人之名》,又讓不少人從中找到共鳴。除去主角這奇葩又可愛的一家子,劇中乖乖女齊明月的媽媽,可謂是全網孩子的心理陰影。打開彈幕你會發現,大家對齊媽媽的評價出奇得一致:「感覺這就是我媽」、「太真實了」、「和我媽嫌棄我的樣子簡直一模一樣」……沒錯,齊媽媽就是典型的「中國式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就是貶損。說好聽點是刀子嘴豆腐心,說不好聽就是不會好好說話、情商低、對孩子控制欲太強。
  • 《以家人之名》這三個爸爸,揭露了中國教育的三個真相
    從劇中的三位爸爸身上,我更看到了中國教育的三個真相。,才是家庭教育的最高境界《以家人之名》,讓「好爸爸李海潮」成為大家熱議的對象。甚至有網友說,「李海潮這男的,誰見了不想叫一聲媽!」年幼喪母的李尖尖,在父親的寬仁包容下,養成了樂觀開朗的性格。而劇中其他幾個孩子,卻因為父母的種種做法,在成長的道路上留下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陰影。可見,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十分巨大。
  • 《以家人之名》:想讓孩子優秀,做對這件事效果翻倍
    《以家人之名》最近正在熱播,有人把它當偶像劇看,喜歡裡面高大帥氣的凌霄,古靈精怪的李尖尖,或者是乾淨清爽的賀子秋,而我卻把它當成了一部教育寶典,一次次為這三個孩子的悲慘身世揪心落淚,又一次次慶幸他們遇到了心軟善良
  • 《以家人之名》大結局:這三位父親,揭露了中國教育的三個真相
    從劇中的三位爸爸身上,國粹君更看到了中國教育的三個真相。李海潮:慢教育,才是家庭教育的最高境界《以家人之名》,讓「好爸爸李海潮」成為大家熱議的對象。既當爹又當媽,集家務、廚藝、營銷等技能於一身,這樣的稀缺老爸,現實生活中還真難找。
  • 《以家人之名》大結局:這三位父親揭露了中國教育的三個真相
    近日,熱播劇《以家人之名》迎來了大結局。兩個爸爸,三個姓氏,毫無血緣關係的兩個哥哥和一個妹妹——這個有著神奇配置的家庭,上演了一幕幕悲歡離合,也讓我們懂得了家和家人的真諦。從劇中的三位爸爸身上,國粹君更看到了中國教育的三個真相。
  • 《以家人之名》從三個女主人公的性格和成長中,理解怎麼愛孩子
    《以家人之名》中三個女主人公因為兩次次尷尬的邂逅成為了好朋友。李尖尖:開朗、樂觀、善良正直、對學習毫無興趣。齊明月:學霸一枚,內向、膽小、聽媽媽話的乖寶寶。唐燦:童星一枚,虛榮心強、外表高冷內心卻很脆弱。通俗點來說,就是兩個學渣和一個學霸成為了好閨蜜。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學霸,可是卻忽略了孩子的性格。
  • 從《以家人之名》談「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
    01電視劇《以家人之名》中幾個毫無血緣關係的人因各種原因走到一起組成新的&34;。這個家庭不是以血緣為紐帶,但是這個家庭裡的溫情並不比普通家庭少。反而縱觀其原生家庭,多少存在一些不幸。凌霄家因妹妹的意外,母親陳婷始終邁不過這道坎,不願忘記過去,不肯放過自己。
  • 《以家人之名》:三觀太正的父母,會毀了孩子一生
    《以家人之名》裡的學霸齊明月,人漂亮家境好,對媽媽所有的要求言聽計從。這樣一個乖乖女,卻腹黑的做了一件所有人都想不到的事。01媽媽對齊明月的規劃是考上政法大學,將來做檢察官或者律師。可她高考分數只能上本地大學,畢業後成了一名記者。
  • 十位大師說真正的教育,影響孩子的一生。Eschool英語
    假使有一個孩子,自以為事事不如人,鞠躬倒退;或者滿臉笑容,實際上卻總是陰謀暗箭,我實在寧可聽到當面罵我「什麼東西」的爽快……但中國一般的趨勢,卻只在向馴良之類———「靜」的一方面發展,低眉順眼,唯唯諾諾,才算一個好孩子,名之曰「有趣」。
  • 《以家人之名》背後隱藏的教育真相,值得父母深思
    近日,《以家人之名》熱播,一起來看看其中蘊含的教育真相!提到家人,你腦海裡最先想到的是什麼?是一起吃飯的熱鬧,是一起睡覺的踏實,還是一起玩耍的快樂?是生氣了哄你開心,委屈了替你出頭?還是小事隨你鬧,大事往他身後靠?
  • 《以家人之名》:父母這幾點,會影響孩子一輩子
    反正在每個孩子眼中都不一樣。01、自己的痛苦,施加在孩子身上 這段時間在熱播的電視劇《以家人之名》,劇中的3個孩子都沒有媽媽。而我覺得相比較賀子秋和李尖尖來講,凌霄的媽媽就讓人覺得不可原諒了。 她一直記得這個事情,並且認真去做。 我覺得確實是這個樣子,父親在我們心中其實有種不可磨滅的高大偉岸的印象。因為他在家中是頂梁柱,註定會成為孩子的信仰。 如果有一天,突然發現自己的信仰其實立身不正,這才是讓孩子覺得沒有辦法接受的事情。
  • 《以家人之名》:孩子長大,是一瞬間的事
    最近熱播的《以家人之名》,就有這樣異父異母的「三兄妹」,因為巧合、陪伴與羈絆而成為一家人。跟著劇情哭過笑過氣過,這8條教育真相,值得每個父母看一看。>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不僅做得一手好飯菜,也用善良和無私照亮三個孩子一生的道路。可現實中真的有他這樣的人嗎?
  • 《以家人之名》別用"懂事"綁架孩子的成長,壓抑孩子的天性
    最近的熱播劇《以家人之名》中凌霄說過:有時候長大,真的就是一瞬間的事。當你感受到了生活的重量,你的內心改變了,也就一瞬間長大了。長大的痛還有他在照顧母親時,燙傷的身體,還有嚴重的睡眠障礙,但他沒法跟家人說,因為在家裡,他是最不能生病的那一個,他需要照顧所有人。是的,他是懂事的,可是他本不該承受這一切,他本可以跟弟弟妹妹快樂的生活在一起,享受著最快樂的大學生活。卻要過早的承擔起大人的責任,他並不快樂,只是沒的選擇。
  • 《以家人之名》:父母最大的失敗,是教出「懂事」的孩子
    凌霄家女性三代更是成了「被罵擔當」!網友們紛紛吐槽《以家人之名》的編劇,對女性也太不友善了!除了尖尖去世的媽媽,其他的都是奇葩,關鍵是這幾個奇葩媽媽,都擁有別人眼裡「懂事」的孩子!而且這種傷害是無形的,不可逆的,會影響孩子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