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人之名》:三觀太正的父母,會毀了孩子一生

2020-09-06 小番茄說情感

點擊上方【關注】,與小番茄一起探討情感問題。

作者:

原創不易,請勿抄襲!對我最大的愛,是關注並轉發噢~~


你會習慣性的選擇跟媽媽對抗嗎?就算賠掉自己的人生,也在所不惜。

《以家人之名》裡的學霸齊明月,人漂亮家境好,對媽媽所有的要求言聽計從。這樣一個乖乖女,卻腹黑的做了一件所有人都想不到的事。


01


媽媽對齊明月的規劃是考上政法大學,將來做檢察官或者律師。可她高考分數只能上本地大學,畢業後成了一名記者。

所有人都沒想到,齊明月不是高考失利。之所以沒考好,是因為她故意少填了一張答題卡。

多傻的姑娘,才會拿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時刻,去做一個完全無法掌控的賭局。可當你的生活中,也有一位這樣強勢的媽媽,那麼就會明白可以選擇的空間並不大。

齊明月在外人眼裡,就是傳說中的&34;。可在媽媽眼裡,她幹啥啥不行,除非次次考第一。

連她身邊的好朋友,媽媽也不認同,當著面都能數落兩個小女生。講真,看到這裡就覺得這個媽媽太讓人窒息了吧。女兒跟她講了憋在心裡許多年的話,她卻還在推卸責任,還命令女兒去考公務員。

像天底下大部分的父母一樣,面對孩子的怨氣,他們總會下意識的覺得自己沒錯,因為不管說了什麼,做了什麼,都是為你好啊。


好像所有的傷害,只要有了這句話,就全部變成了愛孩子的另一種方式。這種打壓式的愛,有幾個人能承受?


02


齊明月的媽媽是個很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是那種很有主見有能幹的母親,孩子和老公就是她們最得意的作品。

在家擁有絕對的權威,小到穿衣吃飯,大到各種人生選擇,她們都會用絕對正確的社會主流價值觀,嚴格要求。


其實為人父母,應該都對齊明月媽媽有一些共鳴。想要女兒工作穩定,有一套學區房,再嫁給一個穩定踏實的男人。因為這也是大部分人認同的生活方式,沒什麼不好。

可沒人會想在25歲的時候,就過這種白開水一樣的日子;如果闖蕩10年,她想要回歸平淡的生活,那也應該是她自己做的選擇。

父母不能代替孩子去做決定,因為沒有什麼事情是絕對正確的。更不要把那句話掛在嘴邊:


其實這句話就像是在孩子面前豎起一道屏障,把你們完全隔離開了。結果就是,父母很急,像一團火;孩子越來越冷淡,像一塊冰。

這是很多為人父母的痛。那個在嬰兒期,把你當成全世界的孩子,你天天見她,為她操碎了心,出錢出力。可她漸漸長大以後,就離你越來越遠,最終你會失去她。

她的世界你進不去,你的事情她也並不關心。你明明還愛她,對她充滿期待,可用了再大的力氣也無法改變她。更殘忍的是,你越用力,她離你越遠。


03


日本作家林真理子的小說《平民之宴》,講述了一個跟齊明月媽媽差不多的故事。

全職媽媽由美子,對兒子期待很高。送他去讀很不錯的學校,上很貴的培訓班;在生活上對兒子照顧得無微不至。

可兒子讀高中後,卻產生了厭學情緒,然後離家出走了。由美子是什麼時候開始失去兒子的?

當兒子第一次想跟媽媽好好談一談以後的人生規劃,他告訴媽媽,自己不想做別人眼裡的成功人士,只想當個平凡的打工仔。

可是媽媽特別嚴肅認真的反駁兒子:

開什麼玩笑?我們這樣的家庭不可能出一個這樣一事無成的人。你外公是醫生,爸爸是早稻田畢業,就連你媽媽,也是上過大學的。


就這樣,由美子徹底失去了走進兒子內心的機會。

當孩子鼓足勇氣,向父母露出脆弱的一面時,他們想要的不是否定、嘲諷和被教育;是被理解被肯定被尊重。給一個擁抱,比說教式的強行輸出價值觀效果更好。

越壓制,效果會越差

因為真正的交流,是完全平等的。像兩個好朋友一樣,你的一切我都懂,你的不好我都接納。

既然大家都不是經過嚴格考核後,再持證上崗的,那就互相寬容一些吧。父母和孩子都做不到百分百正確,陪伴孩子的成長的過程中,父母也在慢慢成長。

教育的前提,是認同和跟隨。只有父母認同了孩子,孩子才會跟隨父母。千萬別搞反了噢~~


全文完,看完記得點個【關注】,就當是給小番茄的鼓勵吧~~

關於作者:坐標成都,追求完美的天秤座姐姐。喜歡追劇,喜歡碼字的80後媽媽一枚。

相關焦點

  • 《以家人之名》:父母會教育,孩子幸福一生
    《以家人之名》自播出以來一直備受關注和熱議。大家從劇中幾個家庭的教育情況對比自己的生活,或多或少都能夠找到相似之處。這也是這部劇深入人心的地方。家庭教育是一個孩子的根源,不可替代地浸潤著孩子的一生。記得有本書裡曾說過:「父母的愛是一種智慧,是陪伴兒女一生最寶貴財富,也是今後無價的遺產。」
  • 《以家人之名》父母四個細節影響孩子的一生
    本期話題【《以家人之名》父母四個細節影響孩子的一生!】近日播放的非常火爆的青春成長治癒劇《以家人之名》真是刷爆了整個朋友圈,家人,在所有人的觀念中就是幸福溫暖的,但是凌霄與賀子秋的遭遇,卻是一些孩子無法避免的原生家庭之痛。劇情中的四個細節,也徹底影響了孩子的一生。
  • 《以家人之名》父母這些細節影響孩子的一生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一生不可磨滅,最近《以家人之名》熱搜不斷。上學是班長考試前二,嫌她沒有第一名好工作後,曾經是學渣的李尖尖成了木雕藝術家,嫌她沒有那樣的藝術天賦。選擇自己的職業,嫌她工作不是編制,不比公務員好。當她憑自己努力買上的第一輛車,嫌太便宜,丟面子,不願坐。都是自己一點一滴的努力,在媽媽眼裡總是不夠好。滿心歡喜的期待,返回的都是否定。
  • 《以家人之名》:有一個三觀正的爸爸,是孩子一生的福氣
    8月份,一部名為《以家人之名》的電視劇,迅速佔領了熱播榜單。而電視劇裡的爸爸李海潮,成為很多孩子心裡的&34;。《以家人之名》:家人會讓彼此成為更好的人比如在電視劇裡,賀子秋甚至對自己的親爸爸直言:&34;有一個三觀正的爸爸,是孩子一生的福氣!
  • 《以家人之名》:不要以父母之名,捆綁孩子的人生
    《以家人之名》刷爆全網,溫暖的親情到瑪麗蘇的愛情,每一步都是現實的寫照,不要總說電視劇狗血,現實中更狗血的例子都比比皆是。李海潮把凌霄、賀子秋、李尖尖三個孩子撫養大,既當爸又當媽,給了他們最好的愛和關懷,讓他們出生在如此奇葩的家庭也沒有長歪,一個比一個溫暖可愛。
  • 「別讓孩子的一生,毀在父母的手上」,家長教育孩子從小開始
    一個孩子本該精彩的一生,最終毀在了父母手裡。不得不說這樣的事情讓人憤怒,讓人震驚,更讓人遺憾!有些父母常年在外打拼,家裡的孩子變成了留守兒童,缺少愛的教育,又有多少父母因為沒有及時疏導孩子的心理和精神壓力而最後釀成大禍?未成年人偷盜,搶劫,強姦,弒母,自殺等等案件時有發生!
  • 《以家人之名》:父母的不當行為,會導致孩子這兩類心理恐懼
    最近有家長留言說,《以家人之名》這個劇太好哭了!當然,你可能最終會把門打開,你只是嚇唬嚇唬孩子,但這種「快準狠」的方式,代價是非常大的。經常有這種體驗,那這個孩子長大了很有可能出現我們在心理治療上講到的分離創傷,安全感匱乏這樣的現象,一生都很難修復,這就是原生家庭對童年的影響,都在細節裡。
  • 《以家人之名》:父母的不當行為,會導致孩子這兩類心理恐懼!
    最近有家長留言說,《以家人之名》這個劇太好哭了! 避免以下不當行為,別再給自己的孩子留下這兩類難以磨滅的心理恐懼。 「被拋棄感」 不知道在你的身邊有沒有這樣真的被親生父母拋棄的孩子?可能不是很多,但從我接觸的大量個案來看,有過「被拋棄感」的孩子,卻很多。
  • 《以家人之名》凌霄子秋被迫離開家人:別用情緒勒索毀了你的孩子
    當父母能控制情緒,孩子也能夠在人生的旅程中輕鬆上陣,飛得更高更遠。——教育編輯部最近,朋友圈被《以家人之名》刷屏了。朱迪斯·西格爾曾說:所有以愛之名,通過要求、威脅、施壓、打擊、沉默等手段,在親子關係中爭奪控制權,讓對方就範的方式都是情緒勒索。
  • 《以家人之名》:父母最大的失敗,是教出「懂事」的孩子
    網友們紛紛吐槽《以家人之名》的編劇,對女性也太不友善了!除了尖尖去世的媽媽,其他的都是奇葩,關鍵是這幾個奇葩媽媽,都擁有別人眼裡「懂事」的孩子!而且這種傷害是無形的,不可逆的,會影響孩子一生! 面對孩子,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學會放下,放下自己的閱歷和思維方式,站在孩子的角度,才能更好地理解孩子,更好地溝通。
  • 《以家人之名》:錯誤的父母養不出正確的孩子,別成為這種父母
    最近《以家人之名他們之間沒有血緣關係,但是卻以家人之實深愛著對方。李海潮爸爸堪稱全劇的「淚點擔當」,以一個男人的肩膀扛起了三個孩子的生活,以一個男人的柔軟溫暖著三個「不幸」的孩子,讓他們原本註定不完整的內心多了一份完整的可能。
  • 頂替上大學,改分數保研:父母之愛,為何卻毀了她們一生?
    ,懷著父母家人的殷切期盼,想通過知識改變命運,卻是這樣的結果,303分的陳某某頂替了陳秋媛546分上了大學,陳秋媛因此與大學擦肩而過。16年的打工生活,兩個女孩的命運交換,想起這些年吃的苦,以及家人的擔憂,陳秋媛難以釋懷。
  • 《爸媽學前班》:父母吼一聲,孩子毀一生!
    但是,實驗對象作為我們的孩子,萬一出錯,探索的代價未免太大了些,很可能會影響到孩子一生的軌跡。節目中,皇家育兒師的一個問題引起了熱烈討論,甚至我自己都拿小本本記了下來:你們能保證從來不對孩子大聲吼叫嗎?
  • 不要為人父母,卻毀了孩子一生!
    隨後校方組織了一次雙方家長的約談會,但讓人氣憤的是,沒有一位施暴者的家長對此事道歉,並且態度也十分惡劣,對自家孩子打人的事也閉口不談。然而,凌父追問學校德育管理的老師時,得到的答覆是:「尚在調查之中,我也沒有辦法。」
  • 這樣的行為不是「愛」孩子,溺愛只會毀了孩子的一生
    父母親們把他們的孩子銘刻在基因裡,這是自然生長的法則,也是人類的天性。但是過猶不及,給孩子太多的愛反而會傷害孩子的一生。許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疑問:「愛自己的孩子有什麼錯呢?」愛是沒有錯的,錯在哪裡?月滿則虧的道理大家都知道,愛情也是如此。要以理性的方式去愛孩子,所謂愛子,就是要有遠見,要有長遠的眼光。
  • 父母犯錯,孩子買單,《以家人之名》扎心了
    最近有小夥伴兒們看電視劇《以家人之名》嗎?反正喵妹不但看了,還看哭了。在追劇的過程中,喵妹不但感動的熱淚盈眶,還不爭氣的流下了氣憤的淚水。原來「以家人之名」的意思不是以家人的名義愛你,而是以家人的名義折磨你。
  • 《以家人之名》的教育啟發:做對這三點,影響孩子一生
    原標題:《以家人之名》揭露扎心真相:這3點做對了,影響孩子一生來源:新東方家庭教育作者:主創團·媽小咪昨天,電視劇《以家人之名》又上了熱搜。作為每次更新必上熱搜的熱播劇,《以家人之名》收穫了無數好評>龍應臺在《孩子你慢慢來》這本書中寫道:「從媽媽的角度看孩子的世界,不難;難得的是媽媽會蹲下來,保持和孩子一樣的高度看世界。
  • 《以家人之名》:父母這幾點,會影響孩子一輩子
    在一個家庭中,父母對孩子來說是什麼?可能是天、也可能是榜樣。反正在每個孩子眼中都不一樣。01、自己的痛苦,施加在孩子身上 這段時間在熱播的電視劇《以家人之名》,劇中的3個孩子都沒有媽媽。而我覺得相比較賀子秋和李尖尖來講,凌霄的媽媽就讓人覺得不可原諒了。
  • 《以家人之名》背後隱藏的教育真相,值得父母深思
    近日,《以家人之名》熱播,一起來看看其中蘊含的教育真相!提到家人,你腦海裡最先想到的是什麼?是一起吃飯的熱鬧,是一起睡覺的踏實,還是一起玩耍的快樂?是生氣了哄你開心,委屈了替你出頭?還是小事隨你鬧,大事往他身後靠?
  • 《以家人之名》:孩子長大,是一瞬間的事
    最近熱播的《以家人之名》,就有這樣異父異母的「三兄妹」,因為巧合、陪伴與羈絆而成為一家人。父母一吵架,凌霄就坐在門外樓梯上,拿著一本書,聽著摔東西的聲音。如果不是遇上了活潑開朗的李尖尖,凌霄大概會一輩子孤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