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開的全國中小學德育工作會上,教育部在各地遴選的基礎上,評選推薦出全國260個「一校一案」落實《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典型案例,浙江10所學校的德育工作案例入選。其中,杭州市富陽區富春第七小學入選。入選學校是如何建立德育體系創新開展德育工作的?他們的案例有哪些亮點?一起來看富春七小的經驗做法。
新時代勞動教育的創新與實踐
杭州市富陽區富春第七小學本著「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理念,開展勞動教育的研究與實踐,把勞動教育作為踐行立德樹人和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載體。
課程育人,形成循序漸進的內容體系。學校開發了農事勞作、勞動創意、美好生活三大課程群,涉及人文、科學、藝術、語言、道德五大領域,每個年級都有適合各自年齡特點的事項清單,讓勞動教育落地有痕。
協同育人,建構家校社共育的德育場域。推出《新時代勞動教育指導建議》,由婦聯進行協助組織,家校合作落實到各年段中,讓孩子養成從小愛勞動的好習慣。從家務勞動、校內勞動、農場勞動、公益勞動四個方面提出《小學生勞動教育四大類別的實踐清單,指導家庭、學校和社會有計劃開展勞動實踐。
實踐育人,構建回歸生活的體驗平臺。挖掘學校和社會資源,開拓學校內外的勞動基地。創建功能多樣的勞技教室,建設農具博物館、中草藥種植基地、小魯班木工坊等實踐基地,利用20餘畝土地建成開心農場。利用富陽區20多個勞動教育實踐基地,開展勞動課程。
文化育人,達成提升素養的價值引領。定期開展「最美農場」評選,評選標準包括農場裡的知識、作物、布置等,將學生引入到農耕文化和農業知識的探究中,評選出蔬菜、農具、農事等「小小農博士」和「勞動小能手」。
來源:教育之江
編輯:蔡宇冠 陳一諾
【來源:杭州教育發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