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入駐的老闆可以十我危 最後一行是我的危
美團與阿里的恩怨由來已久。前幾天因為美團取消支付寶支付導致下載量被反超的鬧劇才剛剛收場。這兩天,美團又再次向阿里發起了新一輪的進攻。
日前,美團已經上線電商業務「團好貨」,在美團App首頁左滑至第三頁可以看到「團好貨」的入口。
聯想到電商板塊一直是阿里的主場,美團此舉頗有搶佔阿里電商生意的意味,可謂「火藥味」十足。
一方面,作為本地生活領域的巨無霸,美團始終在擴展邊界,試圖擺脫阿里的打壓;另一方面,「團好貨」作為美團打開電商購物通道,以此為電商版圖的前期輪廓奠定數據基礎的舉措。美團的野心究竟在哪兒?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
「團好貨」狙擊下沉市場
進攻阿里、京東核心腹地
「團好貨,優質產區,好吃不貴的水果,還有新奇特百貨,全場一件包郵。」單從團好貨的簡介裡就能看到美團的意圖。
目前提供的商品品類包括水果、百貨、零售、糧油和生鮮。產品價格區間普遍較低,熱賣區的商品價格大多在10元左右。對於價格區間的設定,讓大家看到了美團的意圖,主打下沉市場或許是「團好貨」這個電商業務要進攻一個主要方向。
團好貨的商品頁面展示與拼多多很相似,而「團好貨」名字也容易令人聯想起拼多多的前身之一——生鮮社交團購電商「拼好貨」。不過現在團好貨還沒有「拼團」的功能,用戶下單後就直接跳轉到支付環節。
站在行業的角度來看,美團閃購團隊將「團好貨」納入麾下的時候,或許就已經考慮到這個業務的特殊性,因而對於「拼團」的功能上線也有待商議。
在服務上,團好貨的水果生鮮品類都標明壞果必賠,百貨小商品則提供七天無理由退換貨服務,與主流電商平臺一致。
其實,早在2018年美團就曾上線「好貨拼團」板塊試水社交電商。此舉當時被解讀為對阿里合併口碑和餓了麼,宣布成立本地生活服務公司的反擊與應對之策。如今「團好貨」再次上線,不僅是探索,更是一次主動進攻。
的確,美團一直以來都在嘗試各類新業務,在實物電商方面的進攻也是為了防守,畢竟阿里在本地生活領域也一直在進攻美團。「團好貨」這個電商業務在美團內部扮演的是一個「探索者」角色,前方路途到底如何,就交給「團好貨」去完成數據偵查。
而比起淘寶、拼多多等成熟電商平臺來說,團好貨現在還是一個早期的產品,比如用戶與商家溝通的頁面還不是很好用,商品SKU數量也很有限,但釋放出的信號卻很明顯。
在此之前,美團平臺雖然也提供生鮮百貨等商品,但都屬於同城/本地零售的範圍,商品履約配送均由美團的配送體系完成。「團好貨」的上線意味著美團開始嘗試涉足傳統電商業務,試圖進入到阿里、京東和拼多多的核心地盤。
後續還會有什麼動作,令人期待。
TWW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