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根暈了 她最喜歡的英國小報催她還錢 她的親姐是該小報的常客

2020-12-25 騰訊網

梅根·馬克爾(Meghan Markle)和哈裡夫婦在對英國聯合報業集團提出起訴的同時,封殺了擁有眾多讀者的英國四大小報,包括《太陽報》、《快報》、《鏡報》和《每日郵報》,原因是梅根認為這些媒體對她和哈裡存在扭曲事實、造謠誹謗的不實報導。

不過,細心的粉絲不難發現,與上述四大小報在報導內容和風格上幾乎同出一轍的《每日星報》卻「倖免於難」。粉絲們納悶了,不知道梅根為何會對這家小報手下留情。要知道,梅根的親姐姐是《每日星報》的常客,她多次通過該小報揭露梅根的短處,甚至在前段時間公稱王室、朋友和家人都是梅根的墊腳石。

據英國《每日星報》4月22日報導,在從梅根和哈裡夫婦的官方發言人那裡得知自己是唯一沒有被梅根封殺的小報後,《每日星報》的官方發言人情不自禁地笑了,並表示真的是受寵若驚。其實,《每日星報》的這位官方發言人心知肚明,自己的小報對梅根一家的報導其實跟被梅根封殺的四大小報算得上是半斤八兩。

不管怎樣,《每日星報》已經成了梅根和哈裡夫婦最喜歡的小報。他們之所以「留下活口」,在於他們不可能完全斷絕與所有英國小報的聯繫,何況如果封殺《每日星報》,那等同於否定梅根親姐以前在該報的任何言論,也意味著向梅根的親姐發起新一輪的挑戰。這對梅根當前的處境極為不利,因為她除了跟她的母親關係很好之外,幾乎成了其他親人的眼中釘。

讓梅根和哈裡夫婦無比鬱悶的是,《每日星報》雖然表態該報的大門永遠對他們敞開,也願意讓讀者讀到有關他們一家的積極信息,但《每日星報》話鋒一轉,說英國納稅人敦促他們儘快還錢。原來,梅根和哈裡在溫莎堡的弗洛格摩小屋(Frogmore Cottage)居住時,花了納稅人240萬英鎊(約300萬美元)房屋翻修費,這筆錢一直沒有返還給納稅人,儘管他們夫妻倆在一月份就答應會支付這筆費用,但至今沒有結果。

其實,梅根已經是公認的名人,躲避和逃離媒體甚至狗仔隊的追蹤報導根本就不現實,何況他們的新生活目標是要實現經濟獨立,而不是過隱居世外的桃園生活。當然了,媒體或許是把雙刃劍,既能成就一個人,也可能毀掉一個人。

(圖片來源:每日星報 網絡)

相關焦點

  • 「小報」伴我到老
    我自1977年高中畢業考取「民辦教師」,1981年大學畢業又回歸教育,與小報從此結緣。期盼著看報,隨時分小報給學生。後來見報上的文章很親切,很切近生活,於是把學生的佳作推薦上,自己也動筆寫教育隨筆,也常見刊出,因此我就成了寫稿、分發、推薦三位一體者。有時編輯缺什麼稿,事先約寫。由此與小報結緣,情緣深深到如今。
  • 張愛玲與唐大郎:因小報結緣、訂交、分離
    而為了儘快熟悉都市風尚,免不了多翻報紙,尤其是小報。張愛玲愛讀小報。在她心目中,「只有中國有小報;只有小報有這種特殊的,得人心的機智風趣」。這看法略嫌誇張,也未必準確,卻反映了她對小報抱以極高的認同感。1945年7月21日,《新中國報》社在鹹陽路二號召開「納涼會」茶宴。
  • 家庭小報傳家風
    蔡紅傑說,「當時我就萌生了一個想法,辦張家庭小報。」    說幹就幹,蔡紅傑當起了小報「總編」,以每個家庭為「記者站」,向家裡的每位「記者」徵稿。很快,第一期《溫馨家園》出版了。8個版的內容裡不僅有父親的剪報,還有家庭成員工作、生活的圖片和文章。    其中,蔡紅傑的妹妹蔡宏麗寫的一篇《愛是教師最美的語言》,引來了家庭成員們紛紛點讚。
  • 英國報紙變形記:大報版式歸於政治管控,小報趨勢源於市場變化
    (來源:文匯報 作者:李夢穎 原題為:英國報紙變形記)2018年1月15日,有著近200年歷史的英國《衛報》(TheGuardian)正式縮減版面,從對開的柏林版式變為四開小報。毫不誇張地說,今天英國大報的版面,是由18、19世紀的報業一寸寸抗爭而來的。如果說大報版式的形成主要歸因於政治管控,那麼20世紀小報的興起、及近年大報「小報化」的趨勢,則源於市場的變化。1903年創刊的《每日鏡報》(DailyMirror)是英國的第一份小報(tabloids),尺寸約是大報的一半。
  • 社區有小報 - 金臺資訊
    「老陳,來給我們拍張照,發在小報上。」有人衝陳克英喊。退休25年了,只要沒有外出,陳克英每天都會在社區裡走走。看到哪裡環境變美了,他便用相機拍下來;聽到大家有什麼訴求和意見,他便用筆在本子上仔細記下來。每過幾天,他都會把這些照片和文字整理好,「刊發」在《西京小報》上。
  • 福州獨一份「社區小報」!堅持了20年!
    在福州鼓樓烏山社區有一份小報,整整20年從未停止更新,每月一期,風雨無阻,將黨的精神和居民關心的熱點信息送到居民手中↓↓↓▲2000年《烏山簡訊》創刊賀詞這份小報被大家親切的稱呼為《烏山簡訊》,這是福州市唯一一份由社區自編自創的小報,自2000年12月18日創刊以來,已出版239期、發行30多萬份。
  • 家中辦起家風傳承藝術館,一份家庭小報肩負起家風傳承!
    >蔡紅傑的父親是虞城縣的一名離休幹部,平時喜歡寫作,離休後仍堅持筆耕不輟,寫了大量的稿件。父親喜歡寫些東西,做一些剪報。有一天,父親想讓蔡紅傑把他多年來整理的剪報做成一個小冊子給晚輩看,於是蔡紅傑就萌生了做一份家庭報紙的想法。
  • 美媒:美記者講述「英美」小報生存法則
    【美國《洛杉磯時報》網站7月19日文章】題:小報不配得到憲法第一修正案的保護(作者傑弗裡•斯科特•夏皮羅)聯邦調查局上周開始對默多克的媒體帝國展開調查,原因是有人指稱英國記者試圖獲取9•11遇難者的手機簡訊和記錄。
  • 美國小報稱基輔是俄羅斯的
    2020-09-03 16:19:25 來源: 科技生活快訊 舉報   在美國廣受歡迎的小報
  • 牢記諄諄囑託·踐行群眾路線 社區有小報
    陳克英經常到社區圖書室閱讀報紙,摘錄要點,「刊登」在《西京小報》上。5月7日一大早,西安市西京社區居民陳克英吃完早點,就帶著他的「三件套」——相機、筆、筆記本,開始在社區裡轉悠。當天天氣涼爽,空氣清新,社區廣場上有不少群眾在跳廣場舞。「老陳,來給我們拍張照,發在小報上。」有人衝陳克英喊。
  • 淺議四開小報的版式設計
    關鍵詞:四開小報;板式設計;修長勻稱;左右對稱 四開小報以其成本小、價位低、易攜帶等優點,愈來愈受到出版界人士的青睞,無論是青少年讀物,還是企業性宣傳品,甚或地方性機關報等,都越來越趨向於選用這一形式。
  • 幫孩子做小報:怎麼把這項「苦差事」玩出新花樣?
    有的爸媽把這當成一次親子互動,有的卻恨不得自己去報個畫畫班完全代勞...其實,小報可不僅僅是大段文字+幾幅插圖。花友@carine是一位小學老師媽媽,她把做這項「不得不做」的作業當成了訓練孩子思維能力的一次機會,在這個過程中,鍛鍊孩子對知識經驗的概括、梳理和表達,大人小孩都能學有所得,樂在其中!
  • 中秋節小報節日手抄報素材
    中秋節小報節日手抄報素材1、先寫出主題文字「中秋節」,在文字下方畫出卡通人物嫦娥的形象,然後畫出四個邊的邊框。中秋節小報節日手抄報素材3、頁面左上角空白處用樹葉和花朵組合畫一組花邊,裡面填充寫字線條。中秋節小報節日手抄報素材4、右上角畫一個長燈籠,又下角畫兩支花來填充頁面邊角。
  • 《遇見逆水寒》2020年12月23號驛站小報線索是什麼 驛站小報線索介紹
    導 讀 《遇見逆水寒》2020年12月23號驛站小報和葉問舟有關,那麼具體的小報內容是什麼呢?
  • 英王室打假:她不是博士也不是醫生
    又或者她已經成為醫生?因為在英語中,「Doctor」一詞既可以指博士,也可以指醫生。,並認為這是英國工商局工作人員的申報錯誤。 英王室的一部內部人士稱:「公爵夫人絕對不是醫生。」另一位消息人士則說:「當看到梅根被稱為『Dr.』時,我愣了好一會兒都沒明白是怎麼回事。她可能有很多稱號,但我從沒有聽說過Dr.梅根這個稱呼。」
  • 《遇見逆水寒》驛站小報的答案是什麼 驛站小報12月17日答題器查詢
    導 讀 遇見逆水寒驛站小報12月17日答題器查詢,最新一期的驛站小報答案在哪找,想知道今日驛站小報的答案是什麼
  • 幼兒園和小學低年級英語小報模板
    Hello,大家好呀~ 幼兒園以及小學低年級小朋友的家長是否為孩子的英語小報發愁過?不知道怎麼畫?該寫什麼?其實這個年齡段的英語小報比較簡單,將認識的英文字母、水果或動物畫下來並寫上英文名就是一副簡單實用拿得出手的英語小報。
  • 簡單二年級讀書小報
    首先在底部畫上一本書,書本上方寫上主題,順著手抄報的邊緣畫上花邊,左右兩側畫上三個邊框,畫上太陽、雲朵裝飾,先給主題塗紅色和黃色,手抄報邊緣塗粉色,書本塗藍色,邊框塗橘黃色、藍色,彩虹塗彩色,二年級讀書小報就完成了。
  • 知名作家馬伯庸在文印店給孩子做小報引發網友共鳴 杭州女老師說...
    我家小孩的這種作業都是自己做,他也很喜歡,可以天馬行空的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家長最多給出一些建議。網友薔薇天使之吻回答:家長要明白這種作業不佔考評分、並不需要做得多完美,但是要給孩子機會畫他自己想畫的東西(千萬忍住別批評別代筆,猛誇就完了)。
  •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文 ——寫在《語文小報》四十周年之際
    》編輯工作已達16年,《語文小報》也迎來了她的不惑之年。40年來,小報經歷了多任編輯,先後有夏爾福、楊啟平、廖凱敏、潘錦毅、林光靈、林宏偉、施艾珠、方榮權、張亨根、瞿維肖、謝智勇等,2004年,由本人接手編輯工作。在大家的努力耕耘與摸索下,小報漸漸形成規模,影響頗大。2000年6月,小報增設了小學版,張志傑任小學版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