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創新」最重要的就是在堅持和鞏固中不斷完善和發展

2020-12-24 南通廣播電視臺

處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期,十九屆四中全會緊緊圍繞「堅持和鞏固什麼、完善和發展什麼」這一重大政治問題,集中研究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以更大力度更有成效地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會進一步明確提出要抓緊制定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急需的制度、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備的制度,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自我完善和發展、永葆生機活力。

從中國共產黨成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特別是社會主義改造完成以後探索建立社會主義制度,到改革開放後創造性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我國的制度建設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歷史性發展過程,在制度成熟、制度定型上進行了可貴的探索,取得了寶貴的經驗,形成了比較完善的科學制度體系,有力保障和支撐了黨領導人民堅持不懈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逐漸形成並不斷增進了制度自信。特別是十八大以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致力推進國家制度建設和治理體系建設,經過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黨和國家的制度建設擺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黨的制度和國家制度建設以及國家治理體系構建堅定地邁出了的新步伐,特別是十九屆四中全會系統深入地研究和部署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起到了裡程碑和開拓新紀元的歷史性作用。

從改革開放之初的1980年鄧小平同志在總結「文化大革命」的教訓時就指出的「領導制度、組織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到1992年鄧小平同志在南方談話中說「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時間,我們才會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從十八大以後我黨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堅決破除一切妨礙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到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個重大政治命題,並把「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確定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再到十九大提出到二0 三五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到本世紀中葉「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我國在制度演進上不斷獲得新共識、取得新成就。歷史是由一代代人接續奮鬥創造出來的,我們正走在制度從成熟到更加成熟、從定型到更加定型的發展之路上。國內外治國理政實踐早已證明,制度對治國安邦意義十分巨大。隨著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深入發展,應對百年未遇之世界大變局,在2020年完成第一個百年目標後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必須要有科學、健全、能滿足供給的制度和治理體系來支撐和保證。在具有五千多年文明歷史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路上,我們應該以大無畏的改革創新精神,繼續推進改革創新,在制度建設上作出新部署,邁上新徵程。

中國共產黨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史已經表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的集體創造,是經過歷史檢驗和風浪考驗的一套成熟、定型的制度,我們應當充分肯定,並且理直氣壯地堅持。堅持是前提是條件,堅持是首位的,容不得半點猶豫和絲毫徘徊。我們既決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決不走改旗易幟的斜路,而是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和鞏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四個自信,道路自信是第一條。然而,「木桶理論」也告訴我們,一隻木桶到底能裝多少水最關鍵的是看其中最短的一根板。同理,作為制度的「活力之水」其容量的大小,最關鍵的就是能找到並補齊這根最短的短板,體現制度最大的包容性,這就是必須在「堅持和鞏固」基礎上的「完善和發展」。十九屆四中全會不僅進一步明確了需要進一步繼續堅持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更進一步提出要通過全面改革和不斷創新加快建設的制度,使這棵制度之「參天大樹」樹根、樹幹更紮根、更挺拔,同時也使這棵「參天大樹」的樹枝、樹葉更加繁盛,濃蔭覆蓋。十九屆四中全會牢牢堅持守正創新,據此提出了分階段目標,即「到我們黨成立一百年時,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顯成效;到二0三五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鞏固、優越性充分展現」,充分體現了制度建設循序漸進、豐富完善的內在邏輯。習近平同志在為十八屆四中全會所作的說明中,深刻指出「堅持和鞏固什麼、完善和發展什麼」是一個重大政治問題,必須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徵程中根據輕重緩急,紮實有序地推進。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指出:「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既要保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穩定性和延續性,又要抓緊制定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急需的制度、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備的制度,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自我完善和發展、永葆生機活力。」改革創新進入新時代。只有在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相結合中完善和發展制度,推動急需制度和必備制度這兩大類必需制度建設,才能促使制度滿足黨和國家不斷發展前進的需要,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就有了更多更堅實的制度堅持的理由和條件。所以,「堅持」與「完善」是矛盾的統一體,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必須並提並舉,全面準確地領會和使用制度建設中的辯證法和「兩點論」,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認識和推進新時代制度建設,一手抓堅持,一手抓完善,在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中,不斷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黃正平,南通市委宣傳部副部長)

相關焦點

  • 堅持守正和創新相統一
    中國共產黨不斷發展壯大的重要歷史經驗我們黨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98年的光輝歷程中,之所以能夠在各種政治力量反覆較量中脫穎而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成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根本原因就在於我們黨保持了自我革命精神,保持了承認並改正錯誤的勇氣,靠自我革命解決了自身問題。
  • 堅持和鞏固什麼,完善和發展什麼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法學研究所研究員李林指出,「中國之治」的核心要義,就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民族之治、制度之治、憲法之治和法治之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切制度設計和制度安排,都是以人民為中心,這是中國之治的內在要求和本質特徵,也是中國國家治理能夠取得成功的根本。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教授柯華慶表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就是要舉社會主義旗幟。
  • 四中全會回答了重大政治問題:堅持和鞏固什麼、完善和發展什麼
    來源:海外網2019年10月31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表決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決定》明確回答了「堅持和鞏固什麼、完善和發展什麼」這個重大政治問題。
  • 堅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
    新華社記者 梁愛平 攝如何深化對改革規律的認識,根據時與勢的變化不斷完善,在解決實際問題中不斷深化,使改革更加符合實際、符合經濟社會發展新要求、符合人民群眾新期待?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只有堅持用時代發展要求審視自己,以強烈憂患意識警醒自己,以改革創新精神加強和完善自己,奮發有為,銳意進取,才能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挑戰,把「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藍圖變為美好現實。
  • 《求是》雜誌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堅持、完善和發展中國...
    新華社北京11月30日電 12月1日出版的第23期《求是》雜誌將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堅持、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制度與法律制度》。文章強調,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們黨領導人民不斷探索實踐,逐步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制度和法律制度,為當代中國發展進步提供了根本保障,也為新時代推進國家制度和法律制度建設提供了重要經驗。全黨要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繼續沿著黨和人民開闢的正確道路前進。
  • 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重要制度
    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們黨堅持把依法治國作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把依法執政作為黨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不斷豐富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重要制度,為當代中國的發展進步提供了有力保障。實踐證明,改革發展穩定離不開法治護航,經濟社會發展有賴於法治賦能,百姓平安福祉靠的是法治守衛。法律是最重要的制度形式,也是制度的最高形式。
  • 守正創新:中國新時代文化傳承與發展的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對傳承中華優秀文化傳統有過很多的重要論述,強調要講清楚每個國家和民族由於歷史傳統、文化積澱、基本國情不同,其發展道路必然有著自己的特色;講清楚中華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講清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講清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於中華文化沃土、反映中國人民意願
  • 堅持守正創新,精心打造特色宣傳品牌
    堅持守正創新,精心打造特色宣傳品牌——《人民武警報》打造武警特色政治工作報導的實踐與思考■劉鳳橋 肖一沙 於 靚摘 要:守正是創新的基礎,創新是守正的發展。
  • 李東榮:發展金融科技應把守正作為創新的方向盤 做到「 四正」
    他表示:「發展金融科技,應繼續堅持守正創新的理念,把守正作為創新的方向盤,做到『四正』」。  「四正」包括:正心,即發展金融科技應堅持良好的初心動機和正確的價值導向,把金融為民、科技向善的基本理念落實到金融科技創新工作的各領域、各環節;正位,即發展金融科技應聚焦主業主責,揚長避短,趨利避害,在多層次金融服務體系和金融科技產業生態體系中找到並堅守合適正確的位置;正言,即發展金融科技應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踐行負責任金融的理念,切實規範金融營銷宣傳行為,充分保障金融消費者知情權
  • 堅定「四個意識」 堅持守正創新
    一要堅持「四個意識」,提高政治站位。萬山磅礴看主峰。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是在長期鬥爭實踐中形成的,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維護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引導全黨全社會增強「四個意識」、堅持「兩個維護」,是新華社最根本的政治任務、最重要的政治責任。
  • 人民日報名家筆談:守正創新,引領未來
    加快創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不僅是國家的重大戰略,也已成為社會公眾的共同期盼,在這樣的背景下,北京大學應該集中精力和資源幹什麼、怎麼幹?這些問題歸結為一個,當代北京大學的使命是什麼?   首先,北大必須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為青年學生提供最好的教育,培養能夠引領未來發展的人才。要有清晰的價值導向,明確大學是培養人和實踐人類創造的場所,必須嚴守學術獨立和學術尊嚴,堅持和追求真理。
  • 【守正創新強自信】構築起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深厚支撐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中國文明網、光明網聯合推出《守正創新強自信》融媒體專欄,充分反映各地區各部門學習貫徹全會精神的具體舉措和實際行動,全景展示我們黨在領導文化建設長期實踐中積累的成功經驗、形成的方針原則,生動闡釋我國文化前進方向和發展道路的重大制度創新。
  • 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是統領性制度
    《決定》強調,要「健全黨的全面領導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在黨的領導下探索形成和不斷完善的,在國家治理體系中,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制度體系居於統領地位;在國家治理能力中,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發揮著決定性作用。黨的全面領導制度健全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就抓住了關鍵。
  • 常州市書法家協會守正創新賡續發展
    自古以來就是詩書禮儀之鄉、鍾靈毓秀之地、有著3200餘年歷史的文化名城常州,歷史文化厚重,名人薈萃輩出。成立於1982年的常州市書法家協會,以傳承歷史、弘揚文化、繁榮藝術為己任,發展至今已是一個擁有1300餘名會員的基層社團。面對沒有專職工作人員的現狀,新老交替的新一屆領導集體一班人,在工作之餘,依然發揚守正創新、傳承發展的擔當精神,主動作為,砥礪奮進,推動書法事業繁榮發展。
  • 理論學習丨遵循規律,傳承精華,守正創新,促進發展
    遵循規律,傳承精華,守正創新,促進發展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醫藥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 編者按 習近平總書記在關於中醫藥工作的重要指示中強調
  • 南平:學以致用守正創新
    大家表示,宣傳思想戰線要學在前、作表率,要把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貫穿工作全過程,學以致用,守正創新,提高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的能力和水平。5日,南平市委宣傳部機關黨委再次組織學習研討。「要把習近平總書記《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的各項要求,作為謀劃和推動工作的度量標尺和重要牽引,學以致用,學用相長,在工作實踐中提高貫徹落實應用的能力和水平。」
  • 李東榮:堅持守正創新、科技向善 禁止人工智慧濫用惡用
    李東榮表示,要堅持守正創新、科技向善,制定實施科學合理的金融消費者保護機制、隱私安全政策、風險緩釋措施和應急處置安排,在數據獲取、算法設計、產品研發和應用過程中消除偏見和歧視,禁止人工智慧濫用、惡用,避免誤用。
  • 習近平:關於《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推進...
    文件起草組成立6個多月來,認真研讀相關重要文獻,系統總結我國革命、建設、改革進程中的制度演變、制度創新,特別是深入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領導全黨全國人民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取得的重大理論成果、實踐成果、制度成果,整理消化各方面反饋的意見和建議,開展專題研究,反覆討論修改決定稿。
  • 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這次全會通過的決定,全面回答了在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上應該堅持和鞏固什麼、完善和發展什麼這個重大政治問題,是一篇馬克思主義的綱領性文獻,也是一篇馬克思主義的政治宣言書。全黨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把學習貫徹全會精神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抓好抓實。  下面,我代表中央政治局,就學習貫徹全會精神講幾點意見。
  • 德宏:守正創新 紮實做好新形勢下意識形態工作
    德宏:守正創新 紮實做好新形勢下意識形態工作 2020-12-18 18: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