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犯罪案件定罪量刑(立案階段)標準

2021-01-09 王貝貝法律觀察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法釋〔2017〕10號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已於2017年3月20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712次會議、2017年4月26日由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二屆檢察委員會第63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

2017年5月8日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17年3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712次會議、2017年4月26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二屆檢察委員會第63次會議通過,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為依法懲治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活動,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安全和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現就辦理此類刑事案件適用法律的若干問題解釋如下:

第一條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規定的「公民個人信息」,是指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動情況的各種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證件號碼、通信通訊聯繫方式、住址、帳號密碼、財產狀況、行蹤軌跡等。

第二條違反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有關公民個人信息保護的規定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規定的「違反國家有關規定」。

第三條向特定人提供公民個人信息,以及通過信息網絡或者其他途徑發布公民個人信息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規定的「提供公民個人信息」。

未經被收集者同意,將合法收集的公民個人信息向他人提供的,屬於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規定的「提供公民個人信息」,但是經過處理無法識別特定個人且不能復原的除外。

第四條違反國家有關規定,通過購買、收受、交換等方式獲取公民個人信息,或者在履行職責、提供服務過程中收集公民個人信息的,屬於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第三款規定的「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

第五條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規定的「情節嚴重」:

(一)出售或者提供行蹤軌跡信息,被他人用於犯罪的;

(二)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他人利用公民個人信息實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

(三)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蹤軌跡信息、通信內容、徵信信息、財產信息五十條以上的;

(四)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記錄、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響人身、財產安全的公民個人信息五百條以上的;

(五)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第三項、第四項規定以外的公民個人信息五千條以上的;

(六)數量未達到第三項至第五項規定標準,但是按相應比例合計達到有關數量標準的;

(七)違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

(八)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數量或者數額達到第三項至第七項規定標準一半以上的;

(九)曾因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受過刑事處罰或者二年內受過行政處罰,又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的;

(十)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實施前款規定的行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第一款規定的「情節特別嚴重」:

(一)造成被害人死亡、重傷、精神失常或者被綁架等嚴重後果的;

(二)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或者惡劣社會影響的;

(三)數量或者數額達到前款第三項至第八項規定標準十倍以上的;

(四)其他情節特別嚴重的情形。

第六條為合法經營活動而非法購買、收受本解釋第五條第一款第三項、第四項規定以外的公民個人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規定的「情節嚴重」:

(一)利用非法購買、收受的公民個人信息獲利五萬元以上的;

(二)曾因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受過刑事處罰或者二年內受過行政處罰,又非法購買、收受公民個人信息的;

(三)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實施前款規定的行為,將購買、收受的公民個人信息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的,定罪量刑標準適用本解釋第五條的規定。

第七條單位犯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規定之罪的,依照本解釋規定的相應自然人犯罪的定罪量刑標準,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定罪處罰,並對單位判處罰金。

第八條設立用於實施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違法犯罪活動的網站、通訊群組,情節嚴重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條之一的規定,以非法利用信息網絡罪定罪處罰;同時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依照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定罪處罰。

第九條網絡服務提供者拒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信息網絡安全管理義務,經監管部門責令採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致使用戶的公民個人信息洩露,造成嚴重後果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條之一的規定,以拒不履行信息網絡安全管理義務罪定罪處罰。

第十條實施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不屬於「情節特別嚴重」,行為人系初犯,全部退贓,並確有悔罪表現的,可以認定為情節輕微,不起訴或者免予刑事處罰;確有必要判處刑罰的,應當從寬處罰。

第十一條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後又出售或者提供的,公民個人信息的條數不重複計算。

向不同單位或者個人分別出售、提供同一公民個人信息的,公民個人信息的條數累計計算。

對批量公民個人信息的條數,根據查獲的數量直接認定,但是有證據證明信息不真實或者重複的除外。

第十二條對於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應當綜合考慮犯罪的危害程度、犯罪的違法所得數額以及被告人的前科情況、認罪悔罪態度等,依法判處罰金。罰金數額一般在違法所得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

第十三條本解釋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原創丨本文系王貝貝律師團隊「圖文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相關焦點

  •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件中的兩個問題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是網絡犯罪中常見的一個罪名,也是筆者長期關注的一個罪名。2016年、2017年和2018年,筆者連續三年都有處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件,其中不乏不提請逮捕、不批准逮捕和一審緩刑的案例。一、公民個人信息的認定侵犯公民信息罪的犯罪對象,是公民個人信息。
  •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定罪標準研究
    新出臺的《刑法修正案(九)》雖然對本罪條文進行了修改,擴大了犯罪主體的範圍以及增加了「情節特別嚴重」情形下的法定刑檔次,卻並沒有涉及審判實踐中最為關心的「個人信息」和「情節嚴重」的認定標準問題。在當前侵害個人信息犯罪呈現高發態勢的背景下,《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的規定獨木難支。本文即在此基礎上對侵害公民個人信息罪定罪標準的相關問題展開研究。
  • 誰洩露公民個人信息 披露公民信息有哪些內容?如何量刑
    一般的盜取信息、侵犯隱私行為——比如被作為商業信息、當做客戶聯絡等,都只會按照民事案件處理。且目前可查詢到的該罪案例,刑罰基本在3年以下。「此次山東臨沂事件最終造成受害人死亡,如果定罪,或應該按照情節特別嚴重予以量刑處罰。」
  • 兩高最新發布一罪名定罪量刑(立案)標準(附所有罪名標準文件)
    法律援助 在你身邊今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了《關於辦理侵犯智慧財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2020年9月14日施行),明確了【侵犯商業秘密罪】定罪量刑>濫用職權罪、玩忽職守罪等瀆職犯罪及利用職權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權利犯罪42個罪名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瀆職侵權犯罪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2006)25森林公安機關管轄森林和陸生野生動物刑事案件
  • 20170601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2017年5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17〕10號為依法懲治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活動,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安全和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司法認定疑難問題研究
    111實踐透視: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件司法認定層面存在的問題剖析司法實踐中,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件辦理存在權威指導案例少、法律和司法解釋規定原則、入罪構成要件及具體認定標準不明等問題。上述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件的認定及判定難題,導致司法實踐中的諸多案件缺乏明確的辦案指引,進而使得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案件無法得到妥善處置,難以實現對侵犯公民個人信息行為的刑法打擊,制約法律對該類行為的打擊力度,司法實踐中大量出現的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迫切需要對上述問題進行明晰。
  • 【規範整理】 最新中國刑法罪名定罪量刑標準一覽表
    最新中國罪名定罪量刑標準一覽表序號罪名解釋全文1危害公共安全;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侵犯財產;妨害社會管理秩序;危害國防利益犯罪等六章99個罪名最高檢、公安部《關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
  • 立足構成要件區分侵犯個人信息犯罪之罪數
    司法實踐中,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範圍較廣,經常和其他犯罪產生交集。由於公民個人信息的洩露常常導致大量詐騙、敲詐勒索、故意傷害等犯罪案件發生,給公民人身和財產安全帶來極大損害。因此,探討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和其他相關罪名之間的關係,釐清一罪與數罪以及相關法律適用爭議,具有重要意義。  罪數,是指行為人所犯之罪的數量,即行為人實行的犯罪究竟是構成一罪還是數罪。
  • 兩高發布司法解釋 公民個人信息安全如何保障?
    中國網5月10訊(範英建)5月9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在北京聯合發布《關於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下稱《解釋》)。《解釋》就公民個人信息的範圍、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定罪量刑標準等內容進行了詳細規定。出臺《解釋》,基於何種考慮?對司法實踐將產生何種影響?
  •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不起訴案例及13個無罪辯點
    無罪辯點:行為人非法獲取的公民個人信息未達到立案追訴標準,且獲利數額也未達到立案追訴標準5.2.不起訴理由:本院認為,首先,被不起訴人王某某從許某某處獲取的慈谿市住宅小區的公民個人信息,僅包含小區名稱、樓號房號、聯繫電話,無業主姓名,屬於最高法、最高檢《關於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條第一款第(五)項規定的普通公民個人信息。
  • 保險業打擊代理退保初戰告捷 多起案件進入審理階段
    近日,廣東江門開平市人民法院審理判決一起「代理退保」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案件,該院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犯罪嫌疑人周某有期徒刑6個月,並處罰金5000元。此案是廣東轄區通過司法手段打擊「代理退保」工作的首起成功案例。
  • 哪些行為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會受到什麼樣的處罰?
    實際上,這些被洩露的信息,都被統稱為公民的個人信息,而公民的個人信息是受到法律保護的,像買賣、提供我們的個人信息或將我們的信息用於違法犯罪的,都是法律所禁止的。一、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是如何定罪量刑的?我國《刑法》中對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行為是做了定罪處罰的,罪名就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
  • ...拿什麼保護你,我的個人信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司法實務...
    劉恩媛上海政法學院副教授時任松江區檢察院掛職副檢察長不同類型公民個人信息的重要程度不同,2017年5月「兩高」在《關於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第五條中根據公民個人信息的類型不同,分別設置了「五十條」 「五百條」和「五千條」的入罪標準,但信息種類豐富多樣
  •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相關法律法規及典型案例彙編
    實施前款規定的行為,將購買、收受的公民個人信息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的,定罪量刑標準適用本解釋第五條的規定。  第七條 單位犯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規定之罪的,依照本解釋規定的相應自然人犯罪的定罪量刑標準,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定罪處罰,並對單位判處罰金。
  • 臨潁法院開庭審理一起涉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件
    看看下面這個案例大家就明白了10月28日、29日,臨潁縣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潘某軍等人涉侵犯公民個人信息一案在非法放貸過程中,王某、潘某軍、石某勝等人違反國家有關規定,竊取他人通訊記錄、通訊錄等公民個人信息,其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的規定,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應當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 虛假訴訟罪的定罪量刑標準
    【立案標準】根據《刑法》第307條之一,本罪屬於行為犯,即只要行為人實施了捏造事實提起民事訴訟的行為,就構成本罪的既遂。【犯罪客體】本罪侵犯的客體是複雜客體,包括國家司法秩序和他人的合法權益。他人的合法權益主要包括:財產權、婚姻權、收養權、監護權、繼承權等。
  • 臨潁政法:臨潁法院開庭審理一起涉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件
    10月28日--29日,臨潁縣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潘某軍等人涉侵犯公民個人信息一案 公訴機關指控,2018年以來,王某、潘某軍、石某勝等人合夥成立公司,開發運營網絡貸款軟體APP,在網絡上從事非法放貸活動,軟體上開發有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功能
  • 非法拘禁罪之定罪量刑標準最新規定
    非法拘禁非法拘禁罪之立案標準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試行)1999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犯罪案件(一)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非法拘禁案(第238條)  非法拘禁罪是指以拘禁或者其他強制方法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行為。
  • 略談最新司法解釋中貪汙受賄犯罪的定罪量刑標準
    鑑於1997年刑法典對貪汙受賄犯罪定罪量刑規定單一的具體數額標準的種種弊端(如難以全面而適時地反映案件的社會危害程度,不能充分貫徹罪責刑相適應原則等),根據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刑法修正案(九)》實事求是地對此作了合理調整,將貪汙受賄犯罪原來的單一依據具體數額進行定罪量刑的模式,修改為「概括數額+情節」的定罪量刑模式,即原則上規定「數額較大或者情節較重」、「數額巨大或者情節嚴重」、「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情節特別嚴重
  • 淮北:電信詐騙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獲刑一年半
    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訊近日,淮北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維持了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案件。2019年10月,淮北市相山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這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件,被告人唐某燦因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