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行為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會受到什麼樣的處罰?

2020-12-14 騰訊網

哪些行為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會受到什麼樣的處罰?

張祖樂

現今社會,信息傳遞的速度非常快,而我們常常面臨的就是會接到不同的推銷電話或詐騙電話。我們的身份信息、聯繫方式、居住信息等,這些都是怎麼洩露出去的呢?這些獲得我們信息的人,難道沒人管他們嗎?他們難道不會受到處罰嗎?

實際上,這些被洩露的信息,都被統稱為公民的個人信息,而公民的個人信息是受到法律保護的,像買賣、提供我們的個人信息或將我們的信息用於違法犯罪的,都是法律所禁止的。

一、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是如何定罪量刑的?

我國《刑法》中對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行為是做了定罪處罰的,罪名就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具體規定是: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的第一款,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該條第二款: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該條第三款: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該條第四款:單位犯前三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款的規定處罰。

從以上的規定可以看出,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最高刑期為7年,且會被處以罰金。

二、公民個人信息在法律中是怎麼界定的呢?

在司法解釋中,公民個人信息是指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動情況的各種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證件號碼、通信通訊聯繫方式、住址、帳號密碼、財產狀況、行蹤軌跡等。

三、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的行為包括哪些?

向特定人提供公民個人信息、通過信息網絡或者其他途徑發布公民個人信息、未經被收集者同意,將合法收集的公民個人信息向他人提供的,都屬於《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第一款中提供公民個人信息。

四、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又是怎麼規定的?

違反國家有關規定,通過購買、收受、交換等方式獲取公民個人信息,或者在履行職責、提供服務過程中收集公民個人信息的,屬於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第三款規定的「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

五、情節嚴重,指的是哪些行為?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所說的「情節嚴重」,主要是指有下列行為之一的:

(一)出售或者提供行蹤軌跡信息,被他人用於犯罪的;

(二)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他人利用公民個人信息實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

(三)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蹤軌跡信息、通信內容、徵信信息、財產信息五十條以上的;

(四)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記錄、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響人身、財產安全的公民個人信息五百條以上的;

(五)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第三項、第四項規定以外的公民個人信息五千條以上的;

(六)數量未達到第三項至第五項規定標準,但是按相應比例合計達到有關數量標準的;

(七)違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

(八)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數量或者數額達到第三項至第七項規定標準一半以上的;

(九)曾因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受過刑事處罰或者二年內受過行政處罰,又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的;

(十)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六、情節特別嚴重,又指的是什麼?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所說的「情節特別嚴重」,主要是指實施了「情節嚴重」的行為,造成下列後果之一的:

(一)造成被害人死亡、重傷、精神失常或者被綁架等嚴重後果的;

(二)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或者惡劣社會影響的;

(三)數量或者數額達到前款第三項至第八項規定標準十倍以上的;

(四)其他情節特別嚴重的情形。

以上就是這次分享的關於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規定,我們自己在平時也要注意保護好個人的信息,不要隨意掃碼、註冊等,不要將自己的信息輕易透露給他人。

針對接到的有些電話,特別是涉及錢財的,一定不要慌亂,不要著急作出決定,自己一定要掛掉電話,之後再去找親戚朋友聊一聊或者核實相關情況。千萬別讓對方將電話主動轉接,更不可聽信對方讓對方一直與自己保持通話,以及不要按照對方的提示去操作手機、電腦等。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行為固然要打擊,我們也要更好的做好自我保護的工作,這樣才不會讓自己的生命、財產受到損害。

相關焦點

  • 公職人員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問題研究
    被侵犯個人信息的公民,往往沒有採取及時有效的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一方面不敢與「公權力」進行「對抗」;另一方面覺得事情「鬧大了」,自己的個人信息會被更多的人知曉;甚至還有一部分公民並不知道公職人員未經批准未按程序獲取公民個人信息是一種違法違規行為。③政府監管不力,公職人員違法成本太低。
  • 北京法院發布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典型案例:「私人偵探」行為或構成犯罪
    網際網路時代,人們在享受著大數據帶來便捷的同時,個人信息不可避免地被收集、使用。交易、瀏覽、通信過程中,人們留下的痕跡是如何被利用的?洩露、濫用、超範圍收集公民個人信息的行為會受到什麼樣的法律制裁?北京三中院法官4日以案釋法。
  • 1500餘人侵犯涉疫公民個人信息被處罰
    2020年以來,全國公安機關深入推進「淨網2020」專項行動,聚焦人民群眾深惡痛絕的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持續開展集中打擊行動,不斷壓縮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活動空間。截至12月20日,全國共偵辦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3100餘起,抓獲犯罪嫌疑人9700餘名,有力震懾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分子囂張氣焰,有效維護了網絡空間秩序和人民群眾合法權益。
  • 誰洩露公民個人信息 披露公民信息有哪些內容?如何量刑
    誰在洩露個人信息?是通過什麼渠道和手段獲取的?不法分子將會受到什麼樣的懲處?目前警方正在調查。  刑法修正案(九)出臺之後,非法獲取公民信息罪改為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即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律師梁宏剛表示,修改後的罪名擴大了適用犯罪主體的範圍,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在實際中的判例並不多。
  • ...拿什麼保護你,我的個人信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司法實務...
    由於相關法律及司法解釋較為原則,認定標準尚不夠明確,在具體辦案過程中往往面臨信息種類與數量認定難、信息真實性核查難、合法經營的判斷難等諸多疑難問題。為了更加準確地理解、適用法律,今天我們與各位專家一起,對大數據時代中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司法實務問題進行探討。一、哪些公民個人信息屬於敏感信息?
  •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件中的兩個問題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是網絡犯罪中常見的一個罪名,也是筆者長期關注的一個罪名。2016年、2017年和2018年,筆者連續三年都有處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件,其中不乏不提請逮捕、不批准逮捕和一審緩刑的案例。一、公民個人信息的認定侵犯公民信息罪的犯罪對象,是公民個人信息。
  • 淮北:電信詐騙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獲刑一年半
    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訊近日,淮北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維持了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案件。2019年10月,淮北市相山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這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件,被告人唐某燦因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
  •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犯罪案件定罪量刑(立案階段)標準
    ,數量或者數額達到第三項至第七項規定標準一半以上的;(九)曾因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受過刑事處罰或者二年內受過行政處罰,又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的;(十)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第六條為合法經營活動而非法購買、收受本解釋第五條第一款第三項、第四項規定以外的公民個人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規定的「情節嚴重」:(一)利用非法購買、收受的公民個人信息獲利五萬元以上的;(二)曾因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受過刑事處罰或者二年內受過行政處罰,又非法購買、收受公民個人信息的;(三)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 肖某樹、鄭某奎、周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被重慶市忠縣人民法院判決
    二、被告人肖某樹侵犯公民個人信息事實2010年初至2017年期間,被告人肖某樹為提升裝修公司業務,先後多次從被告人周某以及張某剛、汪某華等人處購買或免費獲取公民個人信息。公安機關從被告人肖某樹處扣押電腦硬碟1個、移動硬碟1個、手機1部、載有公民個人信息的A4紙16張。經對肖某樹使用的電腦、手機等進行電子勘驗,發現公民個人信息162351條。
  • 銀川發布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該案是《刑法修正案(九)》修改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條款以及《網絡安全法》施行後,全區偵破的首例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件,4名嫌疑人均被判處2年以上有期徒刑。  興慶區4·12新某教育機構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2018年6月,興慶分局網安部門成功破獲興慶區「4·12」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打掉了一個長期盤踞在銀川市的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團夥,抓獲犯罪嫌疑人6人,繳獲公民個人信息1300餘萬條,行政處罰4家教育培訓機構,罰款8萬元。該案是為全區首例打擊教育培訓行業的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件。  金鳳區12·29君某法律諮詢服務公司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
  • 銀川市發布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一個長期盤踞銀川,輻射3省的跨地區跨行業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團夥被一網打盡,4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歸案,查獲公民個人信息超過400萬條用於房屋裝修業務推廣,涉案金額超過50萬元。該案是《刑法修正案(九)》修改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條款以及《網絡安全法》施行後,全區偵破的首例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件,4名嫌疑人均被判處2年以上有期徒刑,其中包括一名單位「內鬼」。
  •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相關法律法規及典型案例彙編
    ,數量或者數額達到第三項至第七項規定標準一半以上的;  (九)曾因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受過刑事處罰或者二年內受過行政處罰,又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的;  (十)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第六條 為合法經營活動而非法購買、收受本解釋第五條第一款第三項、第四項規定以外的公民個人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規定的「情節嚴重」:  (一)利用非法購買、收受的公民個人信息獲利五萬元以上的;  (二)曾因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受過刑事處罰或者二年內受過行政處罰,又非法購買、收受公民個人信息的;  (三)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 兩被告人獲刑
    原標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 兩被告人獲刑近日,由禹會區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伍某、周某甲侵犯公民個人信息、詐騙案經法院一審判決,兩被告人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其中,伍某獲刑一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一萬元,周某甲獲刑一年三個月,並處罰金八千元。2018年10月至2019年11月期間,被告人伍某、周某甲通過網絡買賣他人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銀行卡等公民個人信息及信息綁定的微信號,為他人實施違法犯罪活動提供幫助,其中買賣公民個人信息合計700餘條,非法所得7000餘元。
  •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嫌疑人張某光被批捕
    近日,項城市人民檢察院依法批捕了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犯罪嫌疑人張某光。2020年6月,項城市公安局在開展防範電信網絡詐騙工作中發現,花園辦事處居民張某光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遂對其立案偵查。經查,張某光在網上購買上千萬條個人信息,用於在網上通過天天錢莊、熊貓試玩、pp紅包、掉錢眼等二三十個平臺對遊戲、貸款、交友等軟體刷下載量,從中獲利13000元。
  • 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30餘萬條!這兩人被雲夢檢察院批捕!
    批捕案件近日,雲夢縣人民檢察院以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對犯罪嫌疑人萬某某、張某某批准逮捕。,通過QQ、微信向他人購買、出售公民個人信息。,情節特別嚴重,其行為已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的規定,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
  • 公安部:嚴打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
    經查,自2016年1月起,顧某夥同他人製作用於非法獲取該公司帳號的軟體程序,並在網際網路上大肆收購網站身份認證信息,使用軟體大量實施「撞庫」行為,非法獲取該公民個人帳號約10萬組,並通過網際網路大量出售帳號及掃號程序,非法獲利10萬餘元。
  • 必看:也許你不覺間已觸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侵公犯罪認識誤區
    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浙江檢方深挖賣了2億餘條個人信息的黑色產業鏈】陳某甲以販賣個人信息為主業,不過他主要賣的都是在使用的電話號碼,並不涉及這些號碼機主的姓名。手機號碼算不算個人信息?售賣他人手機號碼,但未包含號碼機主的名字,算不算侵犯公民個人信息?2018年1月,浙江省檢察院認為:陳某甲的行為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且情節特別嚴重,依法應予嚴懲。
  • 銀川3男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被批捕
    寧夏就有這麼幾人,為了撈錢,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張某某是銀川市某不動產交易中心工程師;楊某某,某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黃某某無業人員;從職業上看,3個似乎沒有交集的人。卻因為「利益」走到了一起,最終,3人又因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被銀川市興慶區人民檢察院批准逮捕。
  • 項城一男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上千萬條,被批准逮捕
    近日,項城市人民檢察院依法批捕了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犯罪嫌疑人張某光。2020年6月,項城市公安局在開展防範電信網絡詐騙工作中發現,花園辦事處居民張某光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經審查認為,犯罪嫌疑人張某光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情節特別嚴重,犯罪事實清楚,證據客觀真實,遂決定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批准逮捕張某光。目前,該案還在進一步偵查中。
  •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司法認定疑難問題研究
    上述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件的認定及判定難題,導致司法實踐中的諸多案件缺乏明確的辦案指引,進而使得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案件無法得到妥善處置,難以實現對侵犯公民個人信息行為的刑法打擊,制約法律對該類行為的打擊力度,司法實踐中大量出現的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迫切需要對上述問題進行明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