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生可畏!本科畢業的他發表10餘篇SCI論文,網友:比博士還厲害

2020-12-11 芝麻侃教育

寫在前面

本科期間的你曾如何度過?或是沉浸在圖書館,或是沉迷於網絡。而這位2020級畢業生,在本科階段發表了逾15篇論文,科研成果已經足以博士畢業。他就是胡啟錕,一位南方科技大學2020級畢業生。從小就有著科研夢想的他一路追夢,「我希望有一天能造福社會,我想,這也是每一名南科大人的願望。」為此,很多網友直呼:這位小夥子比博士還厲害。

後生可畏,這位2020級本科畢業生已發表17篇高水平論文

胡啟錕來自福建省,2016年高考中他憑著優異的成績來到南方科技大學,而這裡,也正是他追求夢想的起點。胡啟錕從小對科研就有著濃厚的興趣,選擇化學專業後,大一時他就申請進入了課題組。儘管高中階段,他的化學知識基礎十分牢固,然而在大學實驗室各種精密的儀器面前,胡啟錕仿佛就是一張白紙。

萬事開頭難,僅僅儀器操作,他就一口氣學了半個學期。各種問題和困惑「紛至沓來」,查文獻、查書籍,胡啟錕用盡了各種辦法去逐次解決。在老師和各位師兄師姐的幫助之下,憑著自己的一股拼勁,他快速成長。到了大一下學期,他就開始獨立負責一個課題。期間,胡啟錕還主動申請去清華大學王立鐸教授課題組學習。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在科研上慢慢的開始遊刃有餘。

在南方科技大學的四年時間裡,胡啟錕留下過太多的汗水,而他的努力同樣沒有被辜負。四年的時間,他發表了17篇論文,其中10篇為SCI一區文章,有6篇被選為封面論文,他也因此獲得了「廣東向上向善好青年」榮譽稱號,大學畢業後,他選擇遠赴新加坡國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毫無疑問,胡啟錕在科學研究方面有著非凡的天賦,而他取得的成果同樣離不開不懈的努力。他是值得點讚的,同時他也是比較幸運的。幸運的是他選擇了南方科技大學,幸運的是他遇到了一位良師:許宗祥副教授。

南方科技大學位於深圳市,是2012年才成立的一所創新型高等學府。雄厚的師資力量,「特立獨行」式的培養模式,這所年輕的高校悄悄崛起。科研儀器設備向本科生開放,為每一位本科生安排導師,胡啟錕的成功離不開優越的科研環境。

此外,許宗祥副教授也是胡啟錕成長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引路人」。耐心引導、詳細解答,許宗祥副教授給予了太多的幫助。「有這樣一位耐心而負責的科研路上的引路人,是我到南科大最幸運的事。」胡啟錕如是說。如果說胡啟錕是千裡馬,那麼南科大和許宗祥副教授何嘗不是伯樂呢?

寫在後面

年紀輕輕的本科畢業生在校期間發表十餘篇高水平論文,這樣的成就讓不少博士「汗顏」,這位小夥子的確很了不起。他的成功離不開自己的天賦和努力,同時也離不開母校優越的科研環境和耐心負責的導師。最後,希望胡啟錕再接再厲,能夠在新加坡國立大學創造更多有意義的成果,也祝願南方科技大學發展得越來越好。

(信息來源南方科技大學,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若侵權煩請聯繫刪除)

喜歡的麻煩點個關注,謝謝大家

往期精彩

鄭強受聘為這所地方高校的特聘教授,網友:什麼時候來我們學校?

轉給高考生!20餘省份發布2020高考錄取時間,祝大家金榜題名

這位「90後」已是浙江大學博導,年紀輕輕的她究竟有多厲害?

恭喜!她16歲考入大學,如今擬任浙江大學副校長

相關焦點

  • 這個碩士讀得值,連博士學位都要破格「贈送」了?他真厲害
    這個碩士讀得值,連博士學位都要破格「贈送」了?他真厲害!隨著大學的擴招,學生上大學的概率大大提高,學生考700分可以上大學,考一百五六十分也可以上大學。如今大學生越來越多,學歷也越來越不「值錢」。像北大、清華這種名校的本科生可以挑工作,多數普通學校的本科生只能被工作挑,想找一份稱心如意的工作比較難。
  • 4年發表11篇SCI,畢業任教985,這位陝西博士學霸厲害了
    這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食品快速檢測學科團隊2016級博士研究生朱文新對自己的評價。從2010年來到西農,到今年博士畢業,10年的刻苦努力與不懈堅持,讓他從一個青澀懵懂的少年,變身成為食品科學領域的一顆新星。
  • 博士還未畢業,這位學霸就已公開發表13篇SCI論文!
    喬婧思,中國人民大學理學院物理系2009級本科生、2013級直博生,直博期間共發表13篇 SCI學術論文。1篇論文入選「2014年度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是中國人民大學所有Web of Science(SCI、SSCI、AHCI)可檢索論文中單篇被引次數最高的論文;2篇論文分別發表在自然科學類最權威的期刊《Nature》和《Science》的子刊上,創造中國人民大學的首篇發表記錄
  • 「94年」女博士獲聘湖南大學副教授,曾發表SCI論文10餘篇
    湖南大學官網顯示,李晟曼的教育背景為,2011年進入華中科技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2015年畢業於華科獲工學學士學位,同年直博,繼續就讀於華中科技大學光學與電子信息學院,師從吳燕慶教授,2020年6月畢業被授予工學博士學位。
  • 讀博五年,因畢業sci論文未發表,導致延遲畢業一年,家庭經
    網友一: 博士讀5年,應該是碩博連讀,如果僅是讀博,一般三到四年的學制,已經延期一年了,對於碩博連讀來說,現在各個高校,尤其是985高校,博士畢業的要求並不低,昨天和之前的學生聊天,上海某211高校博士畢業要求時4篇SCI並且影響因子達到12分(理工類),這個標準是既要求數量又要求質量
  • 92年的小哥,985的特聘教授:3年博士期間發表40篇SCI
    3年讀完博士,博士期間發表40餘篇SCI (一作/通訊31篇),畢業即獲聘成為985高校特聘教授。 近日,又有一位90後學者火了:92年出生,本科畢業後3年讀完博士,博士期間發表40餘篇SCI (一作/通訊 31 篇),畢業即獲聘成為985高校特聘教授。 他就是中南大學資源與安全工程學院的特聘教授——齊衝衝。
  • 985高校最年輕的特聘教授:3年博士期間發表40篇SCI
    3年讀完博士,博士期間發表40餘篇SCI (一作/通訊31篇),畢業即獲聘成為985高校特聘教授。齊教授致力於將人工智慧以及機器學習應用於傳統礦業領域,所發表論文也多與AI相關。如何評價這位90後教授?「90後」教授、博導越來越多,刷爆朋友圈的同時,也刷新著大家對「牛人」的認識。近日,又有一位90後學者火了:92年出生,本科畢業後3年讀完博士,博士期間發表40餘篇SCI (一作/通訊 31 篇),畢業即獲聘成為985高校特聘教授。
  • 他本科畢業到博士畢業只用3年,還被特聘為教授,卻遭網友質疑
    按照傳統的學習過程,本科畢業到拿到博士文憑,中間需要有碩士的學習經歷,而正常情況下,碩士研究生的學習就需要3年,這樣算,從本科畢業到博士畢業,最起碼需要6年(博士不延期的情況下)。但是這位中南大學的特聘教授齊衝衝卻只用了3年。
  • 復旦回應博士生和研究員感情糾葛 五篇SCI論文是什麼意思?
    之所以熱議不斷,一方面是情感問題,更重要的是碩導「送」了5篇sci論文。相比於金錢車房,送5篇SCI意味著什麼?相當於多少的物質和地位?7月27日零點,復旦大學官方回應「女博士同時和4位男博士交往」事件。近日,網傳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女博士李某同時和4位男博士交往,其中一位為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的碩導陸某,交往期間送了李某5篇SCI論文,陸某發現實情後服30顆安眠藥試圖自殺。
  • 復旦女博士「騙來」的5篇SCI有多值錢?可以在清華博士畢業5次!
    網傳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青年研究員選擇服安眠藥之前的朋友圈截圖那麼,5篇SCI到底有多值錢?我們先看網友在復旦大學官文下面的評論:竟然是真的......五篇sci,羨慕了!足夠讓你在清華大學博士畢業5次!我們看看清華大學同等學力申請博士學位發表論文等有關學術要求:1、申請最難的物理、化學、數學、生物、材料及力學6系的博士學位,至少在核心期刊上發表4篇論文;其中至少有2篇發表在SCI收錄的期刊上。
  • 15年,他在華農,從本科一路讀到博士後,發表7篇SCI論文!
    十五年裡,他一步一個腳印地獲得了學士、碩士、博士3個學位,經歷了2站博士後,以第一作者的身份發表了7篇SCI論文(含影響因子大於10.0的一區論文3篇),主持了1個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3個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資助,是我校獨立培養的師資(一類)博士後的典型代表。
  • 「985」最年輕的特聘教授惹爭議:3年拿下博士學位,發40餘篇SCI
    近日,又有一位90後學者火了:92年出生,本科畢業後3年讀完博士,博士期間發表40餘篇SCI (一作/通訊 31 篇),畢業即獲聘成為985高校特聘教授。他就是中南大學資源與安全工程學院的特聘教授——齊衝衝。
  • 本科發表10篇SCI論文,華中大「科研狂人」直博頂尖名校
    近日,華中科技大學2020屆本科畢業生胡滿琛入選了第六屆「長江學子」。他潛心科研,本科期間發表SCI學術論文10篇,3篇為第一作者或共同一作,申請國家發明專利2項,已被錄取至史丹福大學電子工程系攻讀博士學位。
  • 本科發表10篇SCI論文,華中大「科研狂人」直博頂尖名校
    楚天都市報記者李碗容 通訊員王瀟瀟 高翔「胡滿琛的學術水平已經達到博士畢業生水平。」這是導師對他的評價。近日,華中科技大學2020屆本科畢業生胡滿琛入選了第六屆「長江學子」。他潛心科研,本科期間發表SCI學術論文10篇,3篇為第一作者或共同一作,申請國家發明專利2項,已被錄取至史丹福大學電子工程系攻讀博士學位。
  • 博士帶著8篇SCI論文來應聘
    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8篇SCI論文,兩篇EI論文;項目路演現場獲得千萬投資協議……上個周末,在2019年江蘇北京地區高校畢業生·高層次人才·創投資本·創新項目「四對接」的活動現場,記者圍觀了一次高水準的人才展示。
  • 3年拿下博士學位,發40餘篇SCI遭質疑
    近日,又有一位90後學者火了:92年出生,本科畢業後3年讀完博士,博士期間發表40餘篇SCI (一作/通訊 31 篇),畢業即獲聘成為985高校特聘教授。發表SCI論文40篇2016年,齊衝衝以優秀畢業生的身份從中國礦業大學採礦專業本科畢業,隨後獲國家留學基金委公派資助,前往澳大利亞西澳大學讀博。
  • 「3年發46篇SCI」的華西博士,已發82篇!1篇入選ESI前1%
    據鄧博士的ResearchGate(一個科研社交網絡服務網站)顯示,鄧博士目前已經發表文章82篇。其中一篇發表在EJSO上的文章入選了ESI前1%高被引論文(谷歌學術顯示該論文已被引25次)。榮譽畢業生A就是爭議最大的華西胸外科鄧漢宇博士,從2016年入學以來,他已經發表SCI論文46篇(第一作者41篇,共同第一作者5篇),影響因子大於120分,40多篇論文包括:Original research:16 篇Comments: 9 篇Meta 分析:10 篇其餘為 letter。
  • 清華大學已不要求博士畢業前必須發表論文,其他高校能否跟上?
    在目前各個高校中,博士畢業之前必須發表幾篇論文是硬性的規定,比如一些雙一流大學一般會要求文科博士發表兩篇cssci,而理工科博士要求發表sci等論文,而日前清華大學已經發布新的博士研究生培養規定,其中要求博士期間不需要發表論文,這在目前各個高校中可以說一石激起千層浪,引起了社會公眾的討論
  • 「SCI 文章兩篇,且對IF有要求」,浙大博士畢業論文真的很難嗎?
    浙江大學學生,因無法在任何一個全球性期刊上成功發布一篇論文,而拿不到畢業證,怎麼辦?這裡的「浙江大學學生」可不是指的普通本科學生,甚至也不是碩士研究生,而是專門指的那些博士研究生;浙江大學對本校博士研究生畢業論文的質量,要求是非常嚴格的,甚至可以說是「苛刻」!
  • 「985」最年輕的特聘教授惹爭議:曾3年拿下博士學位,期間發40餘篇SCI
    近日,又有一位90後學者火了:92年出生,本科畢業後3年讀完博士,博士期間發表40餘篇SCI (一作/通訊 31 篇),畢業即獲聘成為985高校特聘教授。他就是中南大學資源與安全工程學院的特聘教授——齊衝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