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發表11篇SCI,畢業任教985,這位陝西博士學霸厲害了

2020-09-15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研招

「為人真誠,樂於助人,具有較強的團隊意識,組織和動手能力較強,具有獨立的科研能力,善於學習。」這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食品快速檢測學科團隊2016級博士研究生朱文新對自己的評價。從2010年來到西農,到今年博士畢業,10年的刻苦努力與不懈堅持,讓他從一個青澀懵懂的少年,變身成為食品科學領域的一顆新星。博士期間,他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SCI論文7篇,以共一作者身份發表SCI論文4篇,對科研的熱愛讓他收穫了無數榮譽,也讓他在畢業後選擇留任母校,繼續追逐自己的科研理想。

朱文新,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6級博士研究生,中共黨員。曾獲得國家獎學金、寶鋼獎學金、金龍魚獎學金,校長獎學金、專業一等獎學金。獲得第五屆陝西省研究生創新成果獎一等獎(第一完成人);陝西省第十四屆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三等獎(第一完成人);陝西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第六完成人);第四屆陝西省研究生創新成果獎一等獎(第一完成人);第16屆國際電分析化學會議優秀成果展示獎(第一完成人);第三屆陝西省研究生創新成果獎一等獎(第一完成人);學校第五批「優秀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資助項目」資助。曾被評為校級及院級「優秀畢業生」、校級「優秀研究生」、校「優秀演職人員」、校藝術團「優秀團幹部」、創新實驗學院「學科競賽先進個人」、校「優秀學生幹部」。本科期間還曾擔任大學生藝術團管弦樂團副團長兼管樂隊副隊長。

搞好科研與堅持和奮鬥有關

2010年,朱文新考入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創新學院,但因為想要嘗試更多的選擇,他轉而學習了食品。大三的時候,他進入了王建龍老師的課題組,開始正式接觸電化學分析相關研究,至此開啟了自己的科研之路。剛剛接觸科研進入實驗室的時候,他進行的課題是關於納米材料在電化學分析檢測中的應用研究。因為實驗室才成立,沒有學長學姐帶,朱文新初期一直在打磨電極,力求達到標準。然而長期這樣的工作也讓他經常感到沮喪和失落,中間甚至一度想過放棄做電化學分析,是老師和同門們在那個階段的鼓勵,讓他最終堅持了下來。

2015年7月到12月,正在讀碩士的朱文新獨身前往長春參加聯合培養。100多天的時間,他有70多天呆在實驗室裡。他查閱相關的文獻,努力彌補自己新領域知識的欠缺,休息時就在學習室的沙發上睡覺。東北寒冷的天氣和凌晨兩三點的燈光陪伴著專注的身影,他也在自己不懈的努力中真正進入了電催化領域的研究中。談及對科研的看法,他說,科研人人都能搞,然而搞好的人一定跟他的堅持和奮鬥有關係,必定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4年發表11篇SCI論文

朱文新發表論文的漫漫徵程開始於他本科畢業時,他的第一篇研究論文被學校評選為優秀畢業生論文。 「一個很普通的人,忽然在哪個領域發光發熱,也就有了動力,過了七八個月又發了第二篇論文。通過聯合培養在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又發了三篇SCI論文和一篇國際會議論文……」,從本科畢業開始,論文發表一篇接著一篇,讀博期間,他成功發表了11篇SCI論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7篇。

對於發表論文,朱文新有自己的心得,他將其總結為三點經驗。(1)學會利用零碎時間。把論文分成幾部分分階段完成:前言第1段、第2段等······結果討論部分第1圖分析、第2圖分析等······每一部分都先想好框架,然後填充。除了前言部分需要反覆琢磨,建議大家寫文章不要弄初稿1、初稿2等······寫就要寫成終稿版本,內容和格式細節並重;(2)多學習和借鑑他人寫作思路;(3)論文只是科研成果的具象呈現,建議不要太過花心思在寫作和配圖上。語法、邏輯沒有明顯問題,抓住重點、簡單明了、配圖整潔、結果明晰,即可。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

一路走來,在科研的道路上,朱文新也遇到過不少棘手的問題,像是實驗結果總是不盡人意,審稿人問題刁鑽等,對此,他給出的回答是,」看文獻;多跟老師和同門交流;學會變通。「 對於本科生與研究生階段應該如何看待學習與科研,他認為,」本科生還是以學習為主,打好專業基礎,適當進行科研鍛鍊,並嘗試培養科研熱情;研究生以科研為主,同時多學習相關研究方向的基礎知識和經典書籍,夯實自身的理論基礎。而且建議大家深耕一面,切勿盲目亂做。「 在具體的科學研究中,他則建議學弟學妹們多看、多想、多思考,保持學習的狀態和對科研的熱情。總而言之,科研沒有坦途,只有需要不斷攀爬的險峰,」道阻且長,行則將至「是朱文新送給學弟學妹們的寄語,也是他十年如一日刻苦攻堅的肺腑之言。

博士畢業之後,朱文新選擇了留在西農做一名老師。」好好生活、努力科研、體現價值、實現夢想,走好每一步「是他對未來教師生涯的規劃。回首在西農的過去,從本科一路走來,他在科研、學習、生活、感情方面都經歷了太多,有很多人和事都讓他難忘和感恩。而最有意義的是,這10年來他一直在路上,為了詩和遠方,不曾放棄。

歡迎選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深造,更多精彩資訊關注頭條號: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研招

素材來源:西農團委、西農食品學院官微

相關焦點

  • 復旦女博士「騙來」的5篇SCI有多值錢?可以在清華博士畢業5次!
    有人說:5篇sci,我碩士熬了多少個通宵才1篇等等。SCI是什麼?足夠讓你在清華大學博士畢業5次!我們看看清華大學同等學力申請博士學位發表論文等有關學術要求:1、申請最難的物理、化學、數學、生物、材料及力學6系的博士學位,至少在核心期刊上發表4篇論文;其中至少有2篇發表在SCI收錄的期刊上。
  • 92年的小哥,985的特聘教授:3年博士期間發表40篇SCI
    3年讀完博士,博士期間發表40餘篇SCI (一作/通訊31篇),畢業即獲聘成為985高校特聘教授。 近日,又有一位90後學者火了:92年出生,本科畢業後3年讀完博士,博士期間發表40餘篇SCI (一作/通訊 31 篇),畢業即獲聘成為985高校特聘教授。 他就是中南大學資源與安全工程學院的特聘教授——齊衝衝。
  • 本科畢業的他發表10餘篇SCI論文,網友:比博士還厲害
    而這位2020級畢業生,在本科階段發表了逾15篇論文,科研成果已經足以博士畢業。他就是胡啟錕,一位南方科技大學2020級畢業生。從小就有著科研夢想的他一路追夢,「我希望有一天能造福社會,我想,這也是每一名南科大人的願望。」為此,很多網友直呼:這位小夥子比博士還厲害。
  • 985高校最年輕的特聘教授:3年博士期間發表40篇SCI
    3年讀完博士,博士期間發表40餘篇SCI (一作/通訊31篇),畢業即獲聘成為985高校特聘教授。齊教授致力於將人工智慧以及機器學習應用於傳統礦業領域,所發表論文也多與AI相關。如何評價這位90後教授?「90後」教授、博導越來越多,刷爆朋友圈的同時,也刷新著大家對「牛人」的認識。近日,又有一位90後學者火了:92年出生,本科畢業後3年讀完博士,博士期間發表40餘篇SCI (一作/通訊 31 篇),畢業即獲聘成為985高校特聘教授。
  • 博士還未畢業,這位學霸就已公開發表13篇SCI論文!
    1篇論文入選「2014年度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是中國人民大學所有Web of Science(SCI、SSCI、AHCI)可檢索論文中單篇被引次數最高的論文;2篇論文分別發表在自然科學類最權威的期刊《Nature》和《Science》的子刊上,創造中國人民大學的首篇發表記錄
  • 為何一些985高校畢業的博士,不去大學任教,反而願意當中學老師
    一些博士學歷的中學老師甚至還是985高校畢業的,比如2019年深圳的一所重點中學在招聘的教師名單中,就有8名博士,其中7名是國內頂級985大學畢業的,另外1名則是海外高校畢業的。
  • 博士一般需要讀幾年才能畢業?
    讀博是一個非常痛苦的過程,時間比較長,並且畢業比較難。絕大部分博士都是4年畢業的,如果4年內達不到畢業條件,可以延期畢業,有的甚至十幾年才能畢業!一、我所讀學校,博士5年畢業。我所讀的研究生院校,對博士的畢業要求比較嚴格,博士至少在校學習5年,並且發表至少1篇SCI論文,這對工程類博士來講,還是比較困難的。
  • 西交碩士孫光宇,3年發表16篇SCI,能否授予博士學位,不能
    近日,西安交大電氣學院應屆碩士畢業生,因為其3年發了16篇SCI,被電氣學院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的消息上了熱搜。該消息引起極大的爭議,主要集中在3點。首先是,碩士生能否被破格授予博士學位,需要什麼條件和手續?其次是碩士期間論文發表多,能否被授予博士學位?
  • 這個碩士讀得值,連博士學位都要破格「贈送」了?他真厲害
    這個碩士讀得值,連博士學位都要破格「贈送」了?他真厲害!隨著大學的擴招,學生上大學的概率大大提高,學生考700分可以上大學,考一百五六十分也可以上大學。如今大學生越來越多,學歷也越來越不「值錢」。像北大、清華這種名校的本科生可以挑工作,多數普通學校的本科生只能被工作挑,想找一份稱心如意的工作比較難。
  • 先是博士畢業,同年又被聘為博士生導師,這位26歲的女學霸真厲害
    今天要向大家介紹下面這位女學霸就是個例外,她不僅相貌出眾卻還有著無比的才華,她就是李晟曼。一時間,還在讀博的許多同學都紛紛感嘆:同為博士,26歲我還沒有從學校畢業,而李晟曼她竟然已經成為了博士生導師了。除此之外,李晟曼被聘任這些事也讓不少大學教師感到吃驚,因為他們當中不少老師已經工作十幾年卻從來沒有被學校聘為博士生導師。那麼,年紀輕輕的李晟曼究竟為何能夠被湖南大學聘為博士生導師呢?
  • 西交大碩士建議授予博士學位?又是10+SCI,「破格」操作合理麼?
    一條這樣的微博引發熱議,一方面,大家認同這位同學的學術水平;而另一方面,很多人又對「破格」二字心存疑問。近日,一則人人豔羨的學霸消息衝上熱搜。在攻讀碩士期間,他以第一作者的身份發表SCI論文8篇,EI會議論文4篇;另外以其餘作者身份發表SCI論文8篇,EI會議2篇。論科研成績,孫光宇碩果纍纍,他所在的學院建議破格授予他博士學位。
  • 西交大碩士建議授予博士學位?又是10+SCI,「破格」操作合理麼?
    【新智元導讀】西安交通大學碩士生被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一條這樣的微博引發熱議,一方面,大家認同這位同學的學術水平;而另一方面,很多人又對「破格」二字心存疑問。近日,一則人人豔羨的學霸消息衝上熱搜。
  • 應屆碩士被破格授予博士學位——可行!這位研究生到底有多厲害?
    但有一說一,這位碩士研究生所取得的成果——16篇sci論文,這是大部分博士都很難完成的事情,甚至相關領域的資深學者也未必有這樣的成果。所以說,這個「破格」實屬應該!但對於土木電氣專業的研究人員來說,5篇可能就是一生所能取得的成果。當然,因為隔行如隔山,筆者對於電氣專業發sci的難易程度並不是像了解本專業那樣。但16篇,這真的很不容易。
  • 一作3篇一區SCI,30人選4人,江蘇大學厲害!
    出乎意料:一個碩士研究生,第一作者發表了三篇I區SCI論文竟然落選!這位同學是一位浙江考生,當年高考成績不是很理想!當年的高考成績只是比一本重點線高几分,顯然很苦惱,沒有考上理想的大學,家人就給他報了東北的一所一本大學。幸運的是,他被錄取了。「他卻放棄,選擇復讀」。人生就是無情的考驗你!
  • 西交碩士孫光宇,3年發表16篇SCI,能否破格授予博士學位,不能
    近日,西安交大電氣學院應屆碩士畢業生,因為其3年發了16篇SCI,被電氣學院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的消息上了熱搜。 該消息引起極大的爭議,主要集中在3點。首先是,碩士生能否被破格授予博士學位,需要什麼條件和手續?其次是碩士期間論文發表多,能否被授予博士學位?
  • 他28歲成為中南大學教授,發表40多篇SCI,真是後浪推前浪!
    下面要為大家介紹的這位「後浪」,僅有28歲的帥小夥在2016年本科畢業後僅僅三年後就順利拿到了名牌高校的博士學位,現在他成為了985工程大學的一名特聘教授,還是碩士生導師。他的名字就是齊衝衝,他任教的地方是中南大學的資源與安全工程學院。齊衝衝在畢業四年後就發表40多篇SCI。
  • 真正的學霸有多霸:碩士畢業被建議授予博士學位
    孫光宇,錢學森學院院友,西安交大電氣學院應屆碩士畢業生,被電氣學院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這可是位妥妥的學霸!sci論文8篇(均在學校「最具影響力期刊」目錄)、EI會議論文4篇,另以其餘作者身份發表SCI論文8篇、EI會議2篇。
  • 發40篇SCI,90後博士受聘985教授
    從三年前引發輿論熱議的學霸博導楊樹、劉明偵,到前幾天的劉琬璐……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高校和科研單位至少有10位「90後」教授。從學科領域來看,他們大多屬於材料科學與工程、基礎醫學等基礎學科。近日,又有一位90後青年學者獲聘為985高校特聘教授,不過他的學科是礦業工程領域。他就是中南大學資源與安全工程學院的特聘教授——齊衝衝。
  • 985大學在職博士生畢業後,可以去普通或者一本大學任教嗎?
    現在在職博士和全日制博士畢業要求一樣,能夠畢業,在職博士和全日制博士含金量是一樣高的。進本科高校肯定是沒有問題的,至於去什麼水平的高校取決於你博士期間的研究成果和機會了。在雙一流建設的大背景下,各個二本學校都在大力引進博士。985高校和中科院系統畢業的博士,如果去沒有碩士點的高校基本給的是相應級別的頂配待遇,以下表格是一個具有幾個碩士點地方性二本學校給博士給出的待遇。頂配分別提供住房140平米,安家費40-60萬,科研啟動經費10-20萬,實驗室建設費20-50萬,還解決家屬工作。如果成果一般能不能進入碩士點比較多的高校呢?
  • 16篇sci交大碩士,即將赴瑞士讀博,為何網友卻有些憂心?
    16篇sci論文意味著什麼?達到畢業條件而提前畢業;拿到手軟的各種獎學金;相關的人才計劃獎金;項目結項……重要的是,憑藉16篇sci論文,也能比較輕鬆找一個普通高校的教師工作崗位,不出意外的話,還會給予副教授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