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智元導讀】西安交通大學碩士生被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一條這樣的微博引發熱議,一方面,大家認同這位同學的學術水平;而另一方面,很多人又對「破格」二字心存疑問。
近日,一則人人豔羨的學霸消息衝上熱搜。
身為碩士的大部分人,都會有一些類似的煩惱——畢業,拿到碩士學位。
然而,當你為畢業設計而愁眉苦臉時,當你還為能不能考博而一籌莫展時,有一個應屆碩士生居然被建議直接授予博士學位。
這個人叫做孫光宇,是西安交通大學電氣學院的一名應屆碩士。同時,他也是著名的錢學森學院的校友。
可以說,孫光宇是一個「論文狂人」。在攻讀碩士期間,他以第一作者的身份發表SCI論文8篇,EI會議論文4篇;另外以其餘作者身份發表SCI論文8篇,EI會議2篇。論科研成績,孫光宇碩果纍纍,他所在的學院建議破格授予他博士學位。
讀了碩士,卻拿了博士學位?孫同學的確實力強悍,但「破格」二字還是讓大家議論紛紛。
「破格」XX,該不該寫入學校政策?
如果暫不區分作者身份,孫同學共發表了16篇SCI論文。而且,許多與他研究方向相近的人,都「拜讀」過他的文章,「就孫同學的學術水平而言,他完全或者遠超普通博士的水平了。」
但如果手拿16篇論文的碩士可以被「破格」授予博士學位,那15篇可不可以?13篇?10篇呢?
畢竟,孫同學不是個例。放眼全中國的高等學府,也有一些碩士生有這個實力。例如,前一陣子也被熱議的華科大本科生,被導師稱「學術水平已與博士畢業生相當」,這位同學也有高達10篇SCI論文發表,其中3篇為一作或共同一作。
水平夠,與「破格」操作,到底能不能劃等號?
有人認為,孫同學的完全配得上一個「特獎」,這凸顯了他的科研實力,又能不破壞常規的博士學位授予流程。
孫同學論文一角
如果說真的要給他個博士學位,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對其他碩士生略顯不公。畢竟,學術水平只是博士畢業要求的一方面,攻讀博士的青春年華也要考慮在內的。
目前,孫光宇已被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瑞士等離子體中心錄取為博士研究生,並獲得全額獎學金。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是世界頂尖的理工大學,世界排名比清華還靠前,可以說,那裡幾乎是所有理工學生的嚮往之地。
但孫光宇卻有不一樣的想法。
在一篇名為《孫光宇:發表16篇SCI,我用了三年》的文章中,有這樣一句話,「孫光宇計劃在瑞士讀完博士就回母校任教。」
在當今學術圈,能發出論文的人很多,但心繫祖國的其實並不多。
援引《厲害了!西安交大應屆碩士生被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的話:
據了解,孫光宇在讀研期間就已嶄露頭角。西安交大電氣學院官網2018年11月曾刊文《2018電氣學院「研究生科研學術先鋒論壇」圓滿舉辦》介紹:
孫同學的志向獲得了無數好評,網友們紛紛表示,「對祖國的愛是無條件的。雖然科研是無國界的,但科學家是有國籍的。」
參考連結: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90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