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28歲成為中南大學教授,發表40多篇SCI,真是後浪推前浪!

2020-12-11 柳七看世界

也許大家都看到了《後浪》這段視頻,大力稱讚了現在年輕人的專業態度以及勇往直前的氣概,如今的年輕一輩,是陽光燦爛的一輩人。

下面要為大家介紹的這位「後浪」,僅有28歲的帥小夥在2016年本科畢業後僅僅三年後就順利拿到了名牌高校的博士學位,現在他成為了985工程大學的一名特聘教授,還是碩士生導師。他的名字就是齊衝衝,他任教的地方是中南大學的資源與安全工程學院。

齊衝衝在畢業四年後就發表40多篇SCI。生於1992年的齊衝衝在同齡人還在博士階段苦讀的時候,就順利取得了西澳大學的博士學位,作為澳大利亞最優秀的尖端研究高校中的一員,在全世界也有很大的名氣,齊衝衝獲得博士學位只用了三年時間。

齊衝衝畢業於我國的中國礦業大學的採礦工程專業。相信大家都了解,該校是一所211工程建設高校,而該校的採礦工程專業在我國第四次學科評估中還獲得了「A+」的優異成績,在我國排名第一,實力是有目共睹的。齊衝衝畢業於2016年,如今本科畢業剛四年。

齊衝衝主要研究的領域是智能充填及傳統充填材料領域。如今他已經發表了40多篇SCI論文,其中的31篇更是成效斐然。別看他年輕,他還出任了越南交通技術大學和韓國仁荷大學的客座教授,受到SCI期刊的邀請成為了編委,還以專委會成員的身份出席多次國際會議。他更是提出了將人工智慧結合採礦的大膽想法,在採礦工程領域有很大的作為。

博士畢業後任教於中南大學,成為該校的特聘教授及碩士生導師。中南大學在我國礦業工程領域的實力僅排在中國礦業大學之後,在我國第四次學科評估中該校的礦業工程專業獲得的也是「A+」的成績,和中國礦業大學同為第一。同時該校還是一所直屬於教育部的985工程建設高校。

齊衝衝教授在西澳大學博士畢業後,並沒有像很多留學生一樣留在了國外,而是選擇回國。在我國年輕一輩的人才中,齊衝衝只是其中的一員,而他們那股勇於拼搏、敢想敢做的精神就是年輕一輩朝氣蓬勃的體現。

「後浪」如今也能發揮出更大的作用,我國的未來需要類似於齊衝衝這樣的人才去建設。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在優渥的環境下有些年輕人滋生了很多沉迷娛樂的狀況,實屬不該。年輕一輩應該以齊衝衝這樣的後浪為榜樣,努力學習文化知識,為祖國的未來做出自己的貢獻。

相關焦點

  • 本科畢業後僅四年,如今已是985特聘教授,後生可畏
    浪花這位年僅28歲的小夥子,16年才本科畢業。僅用三年的時間就拿到了名校的博士學位,如今已是985工程大學特聘教授,碩士生導師。他就是齊衝衝,中南大學資源與安全工程學院特聘教授。而此時的他已經獲得西澳大學博士學位。西澳大學是澳大利亞最具實力的著名頂尖研究型大學之一,也是一所世界著名的研究型大學。而齊教授摘得該校博士學位僅用了三年的時間。
  • 「長江後浪推前浪」後一句是什麼?很多化用,還是偉人的最有氣魄
    「長江後浪推前浪」的後一句是什麼?李敖曾寫過歪詩:「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後浪風光能幾時,轉眼還不是一樣。」也有人說是:「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勝舊人」這些都含有調侃的打油詩,做不得數。出處:「後浪」指的是年輕人,指的是層出不窮的新鮮力量。這句古詩最早出現在宋朝劉斧的一篇議論文《青瑣高議》當中。原文是「我聞古人之詩曰:『長江後浪推前浪,浮事新人換舊人。』」所以,可見這句詩也不是他寫的,而是他引用的。
  • 92年的小哥,985的特聘教授:3年博士期間發表40篇SCI
    90後特聘教授火了:本科畢業後3年讀完博士,博士期間發表40餘篇SCI (一作/通訊31篇),畢業即獲聘成為985高校特聘教授。齊教授致力於將人工智慧以及機器學習應用於傳統礦業領域,所發表論文也多與AI相關。如何評價這位90後教授?來新智元 AI 朋友圈和AI大咖們一起討論吧。 「90後」教授、博導越來越多,刷爆朋友圈的同時,也刷新著大家對「牛人」的認識。
  • 發40篇SCI,90後博士受聘985教授
    從三年前引發輿論熱議的學霸博導楊樹、劉明偵,到前幾天的劉琬璐……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高校和科研單位至少有10位「90後」教授。從學科領域來看,他們大多屬於材料科學與工程、基礎醫學等基礎學科。近日,又有一位90後青年學者獲聘為985高校特聘教授,不過他的學科是礦業工程領域。他就是中南大學資源與安全工程學院的特聘教授——齊衝衝。
  • 名師帶新促成長 長江後浪推前浪
    名師帶新促成長長江後浪推前浪12月23日早晨,迎著溫馨的暖陽,全校語文教師共同走進了二(3)班教室,聽取了新入職教師張倖洋老師的匯報課。 本節課教授的內容是二年級語文第八單元課文《紙船和風箏》的第一課時。
  • 985高校最年輕的特聘教授:3年博士期間發表40篇SCI
    90後特聘教授火了:本科畢業後3年讀完博士,博士期間發表40餘篇SCI (一作/通訊31篇),畢業即獲聘成為985高校特聘教授。齊教授致力於將人工智慧以及機器學習應用於傳統礦業領域,所發表論文也多與AI相關。如何評價這位90後教授?「90後」教授、博導越來越多,刷爆朋友圈的同時,也刷新著大家對「牛人」的認識。近日,又有一位90後學者火了:92年出生,本科畢業後3年讀完博士,博士期間發表40餘篇SCI (一作/通訊 31 篇),畢業即獲聘成為985高校特聘教授。
  • 後浪:95後天才少年一天發表2篇重磅論文。如何成為天才?
    兩年前,一個95後天才少年進入大眾視野。這個天才少年在世界頂尖科學學術期刊《自然》上發表了兩篇文章,從此改寫了超導材料石墨烯的歷史。兩天前,也就是5月6日,這個天才少年一天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了兩篇重量級論文,震驚了整個學術圈,也吸引了眾多吃瓜群眾。
  • 前浪後浪,都是韭菜
    前浪後浪,無形中被區分開來。當然,作為一顆韭菜,前浪後浪們又能神奇地融入同一個群體。作業別人做,鈔票自己拿,真是個天才。都說學金融的腦瓜子靈活,最擅長空手套白狼,「招聘筆試」和「代寫作業」相結合,居然也能成為一門生意。只要和大公司有關,只要聲稱可以留用,名牌大學的「後浪們」總是趨之若鶩的。
  • 中南大學最年輕特聘教授!3年拿下博士學位,發40餘篇SCI遭質疑
    「90後」教授、博導越來越多,刷爆朋友圈的同時,也刷新著大家對「牛人」的認識。近日,又有一位90後學者火了:92年出生,本科畢業後3年讀完博士,博士期間發表40餘篇SCI (一作/通訊 31 篇),畢業即獲聘成為985高校特聘教授。
  • 28歲長沙妹子任中南大學特聘教授!湖南「90後」教授天團了解一下?
    其中,1991年10月出生的女學者劉惠穎已經擔任了中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社會學系特聘教授,入職時間為2019年8月31日。劉惠穎系湖南長沙人,2010年入讀南開大學社會工作與社會政策系本科,隨後在香港大學社會工作與社會行政系獲碩士、博士學位。
  • 東方快評丨90後教授「上線」,是「後浪」還是「泡沫」?
    近年來,越來越多90後教授走上講臺,這一次,年僅26歲且沒有海外經歷的李晟曼直接拿到副教授職稱,是「後浪」還是「泡沫」,引發大家的關注和質疑。李晟曼2011起就讀於華中科技大學光學與電子信息學院,2015年獲工學學士學位並直博,2020年6月被授予工學博士學位。求學期間,曾獲國家獎學金、知行獎學金等榮譽。
  • 我不是前浪,也不是後浪,我就是沙灘
    作者:趙冰(微信ID:ohzhaobinglaoshi)全文1200字,預計閱讀時間5分鐘這幾天,《後浪》刷屏了,各種評論層出不窮,我也來說說。01 先說說這篇演講何冰老師是我特別喜歡的演員,推薦他演的中國版《十二公民》。
  • 不論前浪後浪,有實力才能乘風破浪
    來源:羊城晚報湖南大學官網近日更新教師信息顯示,出生於1994年的工學博士李晟曼已經獲聘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李晟曼年輕且沒有海外經歷,26歲便被聘為副教授一事引起了網絡熱議。(8月10日新京報)不論前浪後浪,有實力的才能乘風破浪。在科研領域,20多歲擔當大任的,又何止在少數?
  • 張文宏在復旦校慶日演講:前浪、後浪都是一個浪
    直播截圖面對著洶湧而來的疫情,「80後」「90後」年輕人衝在第一線,獨當一面。「其實前浪、後浪都是一個浪,大家都是構成我們這個社會的中堅力量。」在5月27日復旦大學第54屆科學報告會上,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教授張文宏說。
  • 人才濟濟的湖南高校 90後教授「後浪」緣何脫穎而出?
    當年僅26歲的李晟曼獲聘湖南大學副教授一事近日被媒體披露後,引發社會廣泛關注。記者了解到,除了李晟曼,在湖南大學、中南大學等知名高校中,湧現出了一批90後教授「後浪」,他們為何能從人才濟濟的高校中脫穎而出,成為一道奪目的風景線?
  • 那些在奔湧的「後浪大學」,值得被看好
    五四青年節之際,B站發布了獻給年輕一代的演講視頻《後浪》。國家一級演員何冰主動從「前浪」走向「後浪」,表達出對年輕一代的理解和祝福。「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視頻《後浪》傳達出核心思想——新一代年輕人更值得被看好。短短兩天,「後浪」已成為世間創新創造、生氣勃發、奮進開拓的代名詞。
  • 「27歲研究員,28歲教授」:「90後」們正走向中國學術舞臺的中心
    這6年時間,她在Science(《科學》)、Cell(《細胞》)、Nature Cell Biology(《自然細胞生物學》)、Cell Stem Cell(《細胞&幹細胞》)、PANS(《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等高水平期刊發表論文共20餘篇,論文被引用量多達500餘次,科研成果極其豐富。
  • 40句不容錯過的經典語錄,從來後浪推前浪,幾縷斜暉映後人
    子女多的人家吵架多,枝葉多的樹木易搖晃。17. 子多母苦,鹽多菜苦。18. 子孫雖愚,詩書宜讀。19. 飛得高的是山鷹,愛得深的是母親。20. 馬性壞了毀木槽,子女多了母心焦。木粗用處大,人粗害處多。28. 不識農時難豐收,不勤奮就難進步。29. 不教不成人,不學不成才。30. 太子入學,庶民同列。31. 牛是訓出來的,人是教出來的。32.
  • 湖南90後女生任中南大學特聘教授引爭議!校方:她並非個例
    上述中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官網介紹稱,劉惠穎近五年來在高質量國際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十餘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學術論文九篇。關於中國老人家庭照護和慢病發展的研究成果被路透社健康專欄(紐約)進行專題報導。2018年代表香港大學獲得美國富布萊特學者榮譽並接受多家香港媒體採訪報導。「博士畢業,一般進來都是講師。但她的條件,達到了特聘教授,就以特聘教授進來。」
  • 他讀博期間連發3篇Science,28歲任武大教授後再發Nature!
    有這樣一位學者,讀博期間以一作身份發表3篇Science,28歲成為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教授再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