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在漫長的電影史裡,的確有過一段時間,電視的興起令電影人們擔憂會衝擊到電影的地位,但事實上電視只是催生了新好萊塢,以及培育了更多電影人才,沒有真正的阻擋電影前進的腳步。
電影和電視得以共存,但是兩邊有明顯的界限。電影明星往往更為登堂入室,被視為時代人物,列入史冊。相對來說,電視明星被放在了流行的部分,也就是這一代流行走後,下一代不再記得。
這樣說好像有些不太公平,但事實就是這樣,如果沒有電視劇之後衍生出的電影,有哪些非北美觀眾會記得《霹靂嬌娃》、《碟中諜》呢?我想連《星際迷航》都不能例外吧!
我最近在看1951年的美劇《我愛露西》,有多少人有知道這部劇,明白它之於情景喜劇的偉大意義?包括露西爾·鮑爾是一個多偉大的喜劇女演員,她本也是電影演員,但步入中年後,開創了自己的電視事業。
露西爾·鮑爾《我愛露西》
但在近年,我相信很多人都意識到,無論中外,越來越多的電影大明星,有些甚至本身就是從電視跨去電影的,都願意回歸到電視中來。像是詹妮弗·安妮斯頓,好不容易從《老友記》的Rachel變成連續8年北美破億(美元)的票房明星,又回來演了《早間新聞》。
詹妮弗·安妮斯頓《早間新聞》
當然現在的電視,也不是他們出道時的電視了,流媒體的興起讓電視在網絡平臺上煥發了新的生機。
而這股回歸潮裡,似乎有更多聲名顯赫的女明星。我們在過去的文章裡也提過,電視行業給了這些女明星更多的選擇權,她們可以主導自己想要的項目,傳遞出自己想傳遞出的信息。在電影上,這樣做有一定的票房風險,但放在電視上,似乎風險小了很多。包括一些在電影上奮鬥但結果總差強人意的女明星,像米歇爾·威廉士也憑《福斯與沃登》拿了視後。
米歇爾·威廉士《福斯與沃登》
當然我也不想太過溯古,太古早很可能要找這些劇集來看,都一無所獲。就以大概新千年後作為一個衡量標準,有哪些影后勇敢的從電影跨入電視之中?
1
《美國恐怖故事》\《宿敵》\《美國犯罪故事》\《政客》
瑞恩·墨菲製作《美國恐怖故事》可以說是一個標誌性的項目,傑西卡·蘭格藉由這套電視劇成功翻紅,而且順利圈了一波新粉。我想很多中國觀眾並沒有看過她盛年的幾部名片,像是《郵差總按兩次鈴》、《紅伶劫》、《八音盒》、《家園》。
傑西卡·蘭格《美國恐怖故事:畸形秀》
拿到奧斯卡女配的《窈窕淑男》也許知名度高一些,但拿到敬老影后的片子《芳心的放縱》肯定很少人知道。她也演過一些近年知名的影片,像是《大魚》,可能很多人都想不起來她在哪。
傑西卡·蘭格無疑是70年代興起的時代巨星之一,和她同期能夠媲美的大概就是梅麗爾·斯特裡普了。不同於梅姨穩定的演技派輸出,傑西卡·蘭格先以美色成名,雖然磨練成了演技派,坐擁6次奧斯卡提名2個小金人,晚年還是比較吃虧。
她參與《美國恐怖故事》可能算是一個標誌性事件,讓她同齡女星,或者有和她一樣困擾的女明星看到了一個新的出路。原來主導一個新思路的劇集,也可以重新進入事業第二春,這比像海倫·米倫那樣拼一個奧斯卡出來容易太多。在瑞恩·墨菲主導的項目裡,也有越來越多的影后級人物加入,像是《美國恐怖故事》就有凱西·貝茨,《政客》有著名水後格溫妮絲·帕特洛,《美國犯罪故事》還有佩妮洛普·克魯茲。
凱西·貝茨《美國恐怖故事:女巫集會》
格溫妮絲·帕特洛《政客》
佩妮洛普·克魯茲《美國犯罪故事》
最值得一提的還是《宿敵》,故事涉及的貝蒂·戴維斯、瓊·克勞馥和奧利維亞·德哈維蘭加起來就有五個小金人了,還有一閃而過的傑拉丹·佩姬和安妮·班克羅夫特。演出的除了傑西卡·蘭格和凱西·貝茨,還有蘇珊·薩蘭登和凱薩琳·澤塔·瓊斯。
傑西卡·蘭格、蘇珊·薩蘭登《宿敵》
相比劇中時期,拍攝《蘭閨驚變》時的貝蒂·戴維斯和瓊·克勞馥都剛過50而已,已經到了職業生涯低潮,蘇珊·薩蘭登和傑西卡·蘭格主演《宿敵》時年近70,時代還是進步了一些的。
2
《政壇野獸》
這部限定劇其實只有一季就被砍了,但算是比較早開始走女總統故事的一部美劇,由西格妮·韋佛主演。不過她不是這部劇裡的奧斯卡影后,演她媽媽的艾倫·伯斯汀才是,她還憑這個劇拿了一個艾美獎女配。
西格妮·韋佛、艾倫·伯斯汀《政壇野獸》
不過艾倫·伯斯汀代表的是另一種路線,她在70年代算是演技派代表,但算不上大明星級的女演員。從1972年到1981年近10年期間提名了5次奧斯卡,並拿下一次,這是很強的一個履歷了。但僅僅以演技著名卻沒有太強的明星光環,自然也會很快遇到瓶頸。
《飛越瘋人院》拿下奧斯卡影后的路易斯·弗萊徹也是如此,她還接棒艾倫·伯斯汀出演了《驅魔人2》,但近年代表性角色,是美版《無恥之徒》裡的客串角色。
路易斯·弗萊徹《無恥之徒》
3
《幻世浮生》
凱特·溫斯萊特《幻世浮生》
凱特·溫斯萊特的《幻世浮生》,是瓊·克勞馥奧斯卡影后作品《慾海情魔》的電視劇翻拍,演在她終於憑藉《朗讀者》拿下奧斯卡影后之後。凱特·溫斯萊特算是影后魔咒的中招大戶,先是和老公薩姆·門德斯離婚,往後10年了出的作品也良莠不齊。
稍微好一點的,先是趁著影后熱拍的《幻世浮生》和《殺戮》,再就到了2015年終於憑藉《史蒂夫·賈伯斯》殺回頒獎季,提了一個女配角。本來和伍迪·艾倫合作的《摩天輪》很有望在頒獎季刷個女主提名,結果碰上了me too,伍迪·艾倫被鬥倒了。
不過我還是覺得託德·海因斯導演的《幻世浮生》是一個被忽略的好劇,他獨特的女性視角,包括完全放開的尺度,給這個40年代故事注入了新的思路。
4
《瘋子》
艾瑪·斯通也在拿了影后之後,也選擇了一個電視劇項目,也是由名導主張,以《真探》聞名的凱瑞·福永。作為年輕一代的女演員,艾瑪·斯通憑藉《愛樂之城》順利攻關奧斯卡後,想的還是更上一層樓,所以選擇了《性別之戰》這樣的項目,很可惜沒有衝進去。還是稍微沉寂下來,選擇做一個陪襯,靠《寵兒》又提上了奧斯卡。
艾瑪·斯通《瘋子》
在《性別之戰》和《寵兒》之間的電視項目《瘋子》,顯得就很雞肋了。大家很容易忽視這部劇,而且的確也沒有激起很大的水花。就好像她在為自己準備一條後路,但她的資源還是足夠好,這條後路立馬被拋棄了。
5
《奧麗芙·基特裡奇》
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奧麗芙·基特裡奇》
在眾多影后參演的項目裡,《奧麗芙·基特裡奇》是很特殊的一個,它的主演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是一個特立獨行的女演員,大家參考《三塊廣告牌》二封奧斯卡時她的發言就能體會。
她選擇這樣一個項目,優先考慮的是項目本身的價值。《奧麗芙·基特裡奇》是一個很難得的女性故事,而且由女性導演、女性編劇和女性主演主導。甚至有一點《達洛衛夫人》的感覺,像是伍爾芙書寫的一個現代女性故事,她有自我的一面、不潔的一面,也有值得鼓舞、令人感動的部分。
沒有絕對的臉譜化,而是很自然的展現一個女人生活裡的幾個時刻。我想這樣的一個女性項目,在未來的好萊塢都很難一見。
6
《謎湖之巔》
相比《奧麗芙·基特裡奇》而言,頂級女性導演簡·坎皮恩執導的《謎湖之巔》,是一個過於前衛的藝術珍品。它不是所有人可以理解,可以探究的一個劇集。第一季是霍利·亨特主演,第二季是妮可·基德曼,都是簡·坎皮恩合作的奧斯卡影后。
霍利·亨特 《謎湖之巔》第一季
妮可·基德曼 《謎湖之巔》第二季
我覺得這個劇集可以堪稱女性劇集裡的《雙峰》了,它非常鬼魅神秘,具有一種巫蠱的力量。從當中走出來的伊莉莎白·莫斯也出演了另一個女性議題大作《使女的故事》。
7
《大小謊言》
這個劇集我覺得在我們公號已經寫過很多遍了,實在沒有太多話再好講。《大小謊言》是好萊塢一代中年女明星的抱團自救,她們證明了自己能夠找到好的選題,找到好的團隊,最終推出好的作品,激起足夠大的水花。
《大小謊言》第一季
其中妮可·基德曼和瑞西·威瑟斯彭算是功德無量,她們靠這部劇掀起了這次女明星美劇自救運動,只要你有足夠的影響力,能找到足夠好的項目,就可以打開一片新的天地。就連真的沒有演過劇集的梅麗爾·斯特裡普,也被吸引到了第二季出演。
《大小謊言》第二季
當然,再往後妮可·基德曼和瑞西·威瑟斯彭想開創同樣好的項目,可能難度就變大了。像是瑞西·威瑟斯彭新劇《小小小小的火》,評價就很一般。
8
朱迪·福斯特
說實話,作為一個野心勃勃的好萊塢權勢女演員,讓朱迪·福斯特去主演一個劇集,她可能做不到,但是她的確導演了很多劇集。早在90年代朱迪·福斯特就走上了電影導演的道路,當中有幾部算是有水花的,但是比不上她主演的一些項目。
在近年,她開始熱愛導演電視劇,先從女性題材下手,像是《女子監獄》,然後進入到男性題材《紙牌屋》。接著又來了一集《黑鏡》,打入了知名品牌之中。今年她參與導演的項目《環形物語》,也獲得了不錯的口碑。
9
《美國夫人》
凱特·布蘭切特 《美國夫人》
凱特·布蘭切特今年推出的《美國夫人》,無疑是一個重磅劇目。她出演了美國歷史中一個非常著名的保守派政治人物,可以說是以一個反面教材來講述女權運動的不易。
不得不說,凱特·布蘭切特選擇的項目一直以來都比較有眼光,無論是大片還是文藝小作,都有她非常獨到的一面。而且她也不介意出現在超級商業製作裡,演《灰姑娘》的後媽,或是《雷神》的大反派,都沒有一點問題,保持了很高的角色討論度。
《美國夫人》是一個很有趣的嘗試,以一種反面的姿態講故事。能有這樣一個好的角色,也是她願意踏足電視的重要原因吧!
10
瑪麗·瑪特琳
最後還是忍不住要考古一下,最年輕的奧斯卡影后瑪麗·瑪特琳因為本身是一個聾啞人,其實適合她的角色並不多。而且像《失寵於上帝的孩子們》這樣特殊的一個題材電影,再往後的好萊塢,也非常罕見。瑪麗·瑪特琳也因此在拿下奧斯卡後,並沒有在電影之路上走得很遠。
其實她條件是非常好,長得很漂亮,演戲非常有靈氣,現在已經55歲了,保養的依然很好。她在90年代有一個著名劇集,叫做《啞女檢察官》,證明了在電視行業,她可以有角色可演。後來她也有了一些固定的配角出演,在很出名的劇集之中,像是《白宮風雲》。
瑪麗·瑪特琳《白宮風雲》
就算不是主演,也有不少客串的聾啞人角色,可以找她來演出,我印象比較深刻的在《絕望主婦》裡看過她的客串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