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近日康師傅發布了 2018 年度財報,實現了營收和淨利潤雙增長。光從財報數字看,這份數據比其競爭對手統一要光鮮得多,但財報並不代表一切,其後公司的真實經營情況又是如何呢?
根據康師傅財報顯示,其2018年全年營收達到 606.86 億元,同比增長 2.94%。淨利潤增長更快了,同比增長 35.42%,為 24.63 億元。
其旗下兩大業務,方便麵與飲品業務在2018年分別實現營收239.17億元、353.13億元,同比增長5.73%、1.61%,佔公司總營收的39.41%、58.19%。
對於業績的增長,康師傅方面在財報中表示,2018年,康師傅集團推進了產品結構調整及組織結構優化。「期內集團對方便麵、即飲茶、水、果汁、方便食品等多個品類實施升級和價格調整,並在方便麵和包裝水品類推出高端產品,除完善價格帶齊全度外,也滿足消費者在多元渠道的多元需求」。
不過,這些好看的數字背後卻是康師傅在去年對包括茶、果汁和包裝水在內的產品兩次提價,直接使飲品的毛利率同比提升0.68%。其中,康師傅包裝水也全面告別1元水時代,其建議零售價直接翻了一倍。
除此之外,公告顯示,2017年2月,康師傅以2.16億元的價格將一處廠房及配套設施出售,產生6000萬元的淨收入;當年6月康師傅再次出售了5家生產銷售企業,這讓其淨利潤在五年內首次止跌。在2018年前三季度,康師傅又出售了兩家全資附屬公司(天津頂雅和南寧頂津)的全部股權,淨收益約4.62億元。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康師傅近五年來在大陸市場的員工數量和生產基地數量都在不斷減少。
財報顯示,從2014年至今,康師傅的員工數量已經從2014年年底的79003人,遞減至2018年年底的54210人,縮減幅度約為31.38%;生產基地也從2014年年底的129家,遞減至2018年年底的103家。
對於員工縮減一事,康師傅北京媒體負責人回應稱:「近年來,根據市場形勢的變化和消費升級的趨勢,公司實行資產活化,將部分生產線轉移給合作夥伴,相應的員工也隨之轉移,這是近年來員工數量變化的主要原因」。
而對於生產基地減少一事,康師傅方面則指出:「公司正在積極響應中國的國家政策,通過調結構、去產能、提增效,合理布局配套供應鏈,實現資產配置合理化,提升企業效率,為企業未來增長釋放廣闊空間」。
此外,還有分析師指出,相比其競爭對手統一近幾年來推出了多款新品,康師傅在創新上卻是乏善可陳,但其在廣告上的投入卻是逐年加大。銷售費用從2014年的21.39億元,高速增長至2018年的118.17億元;銷售成本則從2014年的71.2億元,增長至2018年的419.58億元。
尼爾森數據顯示,按銷售額計算,康師傅方便麵的市場佔有率,從2015年的54.5%,下滑至2018年的47.1%;其飲品業務的市場佔有率,則從2015年的45.6%,下滑至2018年的35.5%。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近年來,康師傅方便麵市場佔有率不斷降低,五年時間降低近10%。截至2018年第二季度,康師傅方便麵市場佔有率僅為48.8%。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