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東方】播出預告|傳道授業醫者仁心-來輝武的快樂人生

2020-12-14 騰訊網

胸懷蒼生國天下,俯首甘為孺子牛,功名利祿皆拋下,他是服務大眾的志願者,是青年人成長的榜樣。

他的一生都在探求中華醫藥文化的精髓,他要在中醫藥學的浩瀚海洋裡尋找人生價值。

他名聲在外,卻事事低調,傳播中華文化,世界舞臺依然有他活躍的身影。

關心教育,資助公益,廣施善行、兼濟天下的仁心仁德,早已成為他事業的一部分。

他說,生命不息,拼搏不止,為人類做點有益的事,奮鬥永遠在路上。

他就是505集團董事局主席 來輝武教授

同期:健康長壽做什麼呢,就要做事啊,就要弘揚中醫,弘揚中藥,弘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忠孝誠信,求實創新,團結奮進,使人民幸福快樂,就是為人民服務,一句話,你活著,健康的活著,就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當地時間2018年12月18日,美國華盛頓州政府舉行儀式,向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頒授證書,感謝他在中醫藥領域、慈善領域、公益領域、中美文化交流領域、為促進世界和平等諸多領域所做出的傑出貢獻,這位老人名叫來輝武,並將2018年12月18日命名為「華盛頓州金縣來輝武教授日」,這是華盛頓州首次以華人命名的節日。

早在1995年10月,美國舊金山市市長弗蘭克· 姆· 佐敦為來輝武頒發證書,稱讚他是「醫藥領域傑出的發明家、人道主義者、世界著名的醫療專家」,並將1995年10月2日命名為「舊金山市來輝武教授日」。相隔23年,同一個華人,同一個為他命名的節日,這在華人中還是有史以來的第一次。

長期以來,弘揚中醫藥、中華民族優秀文化,促進中美人民的文化交流合作,是他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項行程,只要有華人的活動就會找他贊助,只要是為了華人謀福利,他都二話不說義不容辭,對於華人的事情,他總是很捨得拼。他一手創立了中美加友好協會,促進東西方文化互鑑交流,他說,中國的文化是積澱了幾千年的精品,理應讓更多的人看到,展示我們中國實力,中國魅力,將中國的故事講給世界聽。如今,來輝武仍然保持數十年如一日的工作規律,刻苦鑽研,孜孜求索, 用中華民族的傳統醫藥和文化精髓與西方的文化碰撞。一位保持中華民族傳統醫學文化的中國人活躍在西雅圖政治,經濟,慈善舞臺上。

來輝武成長於農村,一生務農的父親熱愛中醫藥並粗通醫術,看到窮苦的鄉親無錢治病,便自採草藥義務行善救人。村裡窮人多,父母就節衣縮食,把糧食衣物周濟給鄉親;新中國成立前,兩位老人還將省下來的錢辦私塾,父母的言傳身教深深影響著來輝武幼小的心靈,也成為他踐行對國家、企業、家庭責任的動力源泉。

來輝武自小天資聰穎,無論幹什麼有一種韌勁。早在20世紀70年代初,來輝武就創建了戶縣八中電機廠, 因經營有方,幾個月後累計收入就達到近十萬元人民幣,創紀錄地成為當時全國校辦工廠效益最好的模範。彼時全國高考還沒有恢復,在可觀的收益面前,來輝武的第一個決策是為戶縣八中上千名學生免去了書費、學雜費、代辦費。

1980年初,來輝武調任鹹陽地區行政公署辦公室工作。三年多時間裡,他深入農村第一線,深感農村看病難、吃藥貴、因病致貧、因病家破人亡時有發生,這些真實發生的經歷堅定了他一直以來行醫救人的理想和信念,1950年出生的來輝武,憑藉著睿智與膽識,在仕途中展示了不俗的能力。但他說:「我關心政治,更喜歡做實業」,於是放棄了坦途光明的政治生涯,重新出發。上世紀80年代,來輝武決定:用中醫濟世救人。

同期:我七八歲就下地勞動,星期天節假日去挖藥材。要交學費,要買書,學雜費,在小學,在中學,直到在西安有關大學,因而自小就與中醫中藥結下了深厚的感情。

1988年,來輝武創立了505集團,在沒有拿國家一分錢的情況下,用了短短幾年便發展成年銷售過億的大型集團公司。不到三年便給國家上繳稅金數千萬元,產品暢銷上百個國家和地區,為數千萬億的患者解除和減輕了痛苦,先後獲得國家級星火獎和尤裡卡世界發明博覽會金獎等數十項大獎。這位智者始終相信實業興邦,他一邊以創新精神開創中醫保健養生市場的未來,引領了一批行業從業者;一邊以務實精神經營企業,以稅收回報國家對市場的開放和支持。

上個世紀的最後幾年,來輝武帶領505集團創造了屬於陝西名優企業的輝煌,那是屬於中國保健行業的輝煌,也是向世界展現中醫精粹的輝煌時代。505集團的輝煌可謂風頭一時無兩,很多人都想究其門道,前往探訪考察的人不計其數。在來輝武看來,促使505成功的關鍵秘訣,恰恰是最簡單的四個字:誠實守信。

積跬步方至千裡,積小善方成大愛。30年來,來輝武的公益版圖覆蓋科技、教育、文化、體育、醫療衛生、養老等領域,累計投入達10億元。拳拳赤子心,來輝武的一言一行浸潤著企業家的使命與擔當。醫者仁心,來輝武不但以醫學之道救人,還秉承「取之於民還之於民」的理念,熱衷於慈善公益事業。他幾十年如一日地保持樸素的生活方式,吃最簡單的粗茶淡飯,穿最普通的棉麻衣服,保持著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把個人財富拿出來幫助有需要的人。 這些年來,來輝武教授捐資建立希望小學,贊助成立教學獎勵基金,科研基金總數近30筆。從教師獎勵到科研獎勵,從醫德獎勵到「見義勇為」獎勵,從培訓中心的建立到科技會堂的建立,從大學到希望小學,從北京到陝西本省、本地區,從體育到殘疾人事業,獎金數量多在百萬元以上,最多的一筆達300萬元。來輝武教授這種廣施善行、兼濟天下的仁心仁德,早已成為他事業的一部分。

同期:我認為一個人活著應該做一點有益於人民的事業,要有耐心,要學會感恩,取之於社會來之於社會,要回報社會,一個人活著,應該讓更多的人活的更好。

偉大的時代離不開每一個努力奮鬥的人,如今,來輝武依然孜孜不倦地在中醫藥領域裡上下求索,他也盡心竭力將自己的經驗與資源傳給年輕一代。面對眾多榮譽,來輝武卻說:我無他求,只求治病救人,有益於人類,因為我知道,我奉獻於人類的東西,不是膚淺的、稍縱即逝的,更不是虛假的,而是真正的喜悅,是深刻到生命本身的,只要生命存在它就存在延續的喜悅,做一個給人以喜悅的人,足矣!敬請收看本期節目《傳道受業醫者仁心 -- 來輝武的快樂人生》。

中央新影老故事頻道《印象東方》欄目播出

【首播時間】12月02日(周三):11:25

【重播時間】12月02日(周三):19:25

【重播時間】12月03日(周四):08:25

【重播時間】12月03日(周四):15:25

【重播時間】12月03日(周四):23:25

《印象東方》欄目是中央新影老故事頻道全新推出的一檔以「感悟中國發展 弘揚中國精神」為主題的大型專題紀錄片欄目,欄目以「傳播創新中國 助力品牌發展」為己任,深入全國採選具有「創新創業精神、時代發展精神」的企業、人物、行業協會、地方政府進行報導,通過紀錄片的獨特形式,展現人民奮鬥,樹立行業標杆,傳播品牌文化,弘揚創新精神。《印象東方》欄目每年將與100家地方政府、行業協會、優秀企業戰略合作,依託央級電視媒體平臺首播,全網融媒體交互聯播的推廣模式,推動區域品牌發展、弘揚地方經濟特色,傳播企業品牌文化,紀錄和展現各行各業,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構想中所做出的巨大貢獻。

相關焦點

  • 有種精神叫醫者仁心!
    【有種精神叫醫者仁心】連貫動作一氣呵成,有力有效,專業;治病救人無暇他顧,用心用情,專注。 近日,黑龍江哈爾濱西城紅場室外,一名男子突然倒地,身體抽搐,自主呼吸和脈搏停止。哈醫大附屬第三醫院醫生項丞剛好路過,立即上前施救。
  • 如何正確理解古人所說的「醫者仁心」和「師者厚德」?
    古人說得好「醫者仁心」、「師者厚德」,由此可見,「救死扶傷」是醫生的本分,「教書育人」為教師的天職。那麼,我們要如何理解這兩種要求頗高的職業呢?幹這兩種行業的人,又該如何做得更好呢?所謂「醫者仁心」就是說,凡是做醫生的人,都應該具有一顆仁愛正義慈悲之心,需要心懷天下的老百姓,悲天憫人宅心仁厚,精益求精治病救人,救死扶傷醫療病痛。
  • 傳道授業是知識的傳遞,是文化的傳承
    傳道授業是知識的傳遞,是文化的傳承李凌飛  古往今來,中國人歷來都是最為重視教育的民族,古有「一日為師,
  • 尊師重道,方能傳道、授業、解惑!
    從那天開始,這個節日已經陪伴我們度過了36個年頭,而這群人是在我們踏入社會之前,幫助我們塑造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最為重要的一群人,他們是我們成長道路上會銘記很久很久的一群人,他們的名字叫做:教師!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
  • 尊師重道,方能傳道、授業、解惑
    從那天開始,這個節日已經陪伴我們度過了36個年頭,而這群人是在我們踏入社會之前,幫助我們塑造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最為重要的一群人,他們是我們成長道路上會銘記很久很久的一群人,他們的名字叫做:教師!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
  • 媒體報導| 罕見的是病,常見的是醫者仁心
    媒體報導| 罕見的是病,常見的是醫者仁心 2020-08-31 18: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拜師禮|傳道授業,繼往開來
    尊師重教是中國的優良傳統,「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為加快青年教師的成長步伐,進一步打造一支品德高尚、業務精良的高素質教師隊伍,促進學校和諧全面持續發展,9月23日晚,西大兩江實驗學校舉行「傳道授業,繼往開來」師徒結對儀式。
  • 紀錄片《中國醫生》:醫者仁心的情感書寫
    紀錄片《中國醫生》的播出與此刻疫情中醫護人員衝在前線的身影相呼應,有網友評論說:「我們對醫生職業的尊重,在於他們代表了人類用知識和科學去對抗自身的無常與脆弱的希望之光
  • 急診室「雙俠」,冰火兩重天都是醫者仁心
    其實是技術優秀的手術醫生冷靜的陸醫生給了病人最直接的治療溫暖的丁醫師給了病人貼心的安慰這是對病人不同角度的關懷和理解其實冷靜並不是冷漠犀利和直接也是坐鎮急診的必備素質02《急診室故事》展現著疼痛並試圖通過電視機將這種痛感傳遞給電視觀眾人可以拒絕快樂
  • 劉豐老師:師者,傳道、授業、解惑
    心能緣平臺祝大家節日快樂,以覺為師,願你無憂也無惑。傳道、授業、解惑三維的山,用二維表達的時候,可以投影出來畫等高線;三維空間的山和二維空間的等高線,就是智慧與知識之間的關係。能夠觀到山、看到山和等高線之間的關係是合格的老師;但是弟子沒有看到山,只知道等高線,換做他當老師會怎麼教?小圈是山頂,大圈是山腳。
  • 傳道,授業,解惑,禮敬天下老師
    又逢一年一度的教師節,古人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是啊,不僅僅學校的教師是我們的老師,大凡有一技之比我所長者,皆可以稱為老師。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對知識心生敬畏的人,他的人生是不會差的。您的叮嚀飽含溫情,啟迪著懵懂的人生。……一切都像在昨日,卻已經遠去!我很幸運,遇到了好的老師,古人常說「飲水思源」。我們的肉身依靠今生的父母獲得,但智慧身體依靠老師的傳道和恩德才有。
  • 用傳道授業的音符,譜寫人生樂章
    從事教育工作十一年來,該同志始終以一個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忠誠人民教育事業,她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愛崗敬業,樂於奉獻,始終以「做人勤為本,做事實為基」為人生信條,從每件小事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勤勤懇懇用心做事業,用心教學生,用愛做教育。
  • 教師:學子的啟蒙、傳道、授業、解惑者
    總之,教師是學子們的教父和導師,教育是啟蒙、傳道、授業、解惑為天職。第一,身為導師都自知之明,「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正如魯迅先生那樣:他不肯以青年導師自居,這不全因為謙虛的緣故,而是因為他的認真不苟且的態度。他並不是不樂意做青年人的導師,而是怕指不出路給他們走,或者指錯了路給他們。
  • 懸壺濟世「寶芝林」醫者仁心「黃飛鴻」
    說起懸壺濟世、醫者仁心。這八個字也許是對行醫之人最高的評價了吧,所謂懸壺濟世意思就是頌譽醫者道者救人於病痛的一個詞語。何為醫者仁心意譽為醫技普濟眾生世人之功。所有人都知道黃飛鴻的武術造詣算的上是出神入化了,但是黃飛鴻的醫術在當時的那個年代也是很厲害的,當時被成為「忍者仁心」這也是對他醫術的最高評價。黃飛鴻自認也是受之無愧。
  • 習近平稱讚醫護工作者:大愛無疆、醫者仁心
    習近平:肢體殘疾同樣可以活出精彩人生   楊玉芳和高志宏都在大地震中受傷截癱。1981年他們住進唐山市截癱療養院,在這裡相識相戀、喜結連理。見到習近平總書記來看望他們,楊玉芳特別激動。他把自己創作的小說和詩歌集贈送給習近平。夫婦二人還動情地朗誦了一首歌頌唐山地震中解放軍英勇救災的詩歌。習近平說,從你們的精神風貌上,我們看到了生命的頑強、生命的魅力。
  • 傳道,授業,解惑,一條久違的成功之路!
    所以更多的時候,我是把一些實用的配方分享出來,儘量提供一些直接的價值,但這幾天和朋友們交流聽到的一些事,讓我感覺如鯁在喉,還是想說一說傳道、授業、解惑,這三個幾乎已被遺忘的詞。我只記起了我一位叔叔,一位老廚師告訴我的,為人之師的6個字:傳道、授業、解惑。所謂傳道,就是對一個剛想踏入餐飲界的新人,既然決定教人家,就要先教給他做人之道、做事之道和處世之道,這些是安身立業的基礎。
  • 《醫者仁心》熱播 引發醫學專業人士關注
    故事  展現醫療問題  《醫者仁心》講述了一家公立三甲醫院一年多裡發生的故事:老院長即將退休,雄心勃勃的副院長武明訓即將接任,請回美國著名心臟外科醫生鍾立行助陣。醫院接二連三出事。故事一開始,鍾立行所在的醫院就陷入了麻煩。
  • 戰「疫」 中小學生徵文:《醫者仁心,吾輩頓首》
    (點擊圖片進入專題)同舟共濟 全民戰「疫」 山東省中小學徵文大賽中學組徵稿展示:作品:《醫者仁心,吾輩頓首》作者:王一彤  臨沂第三中學高一四班指導教師:任治蘭醫者仁心,吾輩頓首僅太平不易之元,桃花紫荊競芳之月,無可奈何之日,弟子於家中,僅以流水之源,群山之巔,沁芳之泉,其三者雖微,聊以達誠中信,以此文示在外戰之醫護,致聖敬。
  • 致敬醫者仁心——滿莊一中組織收看戰「疫」公開課活動
    為充分運用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這一鮮活的愛國主義教育實踐教材,創新開展疫情防控期間思想品德教學,進一步堅定戰勝疫情的信心,引導廣大青少年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  公開課以四名援助湖北醫療隊成員的戰「疫」故事為主要內容,師生們聆聽白衣戰士感人故事,接受思想感情的洗禮,更加深刻體會到大愛無疆、醫者仁心的最生動詮釋就在身邊。相信大家齊心協力抗疫,勝利指日可待!
  • 2020年度回顧 | 醫者仁心,不辱使命
    醫衛事業, 向來是造福人類的崇高事業、充滿愛心的光榮事業。 翻開中華民族的醫學史, 「醫者仁心」「醫道無私」的理念世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