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 罕見的是病,常見的是醫者仁心

2020-12-25 澎湃新聞

媒體報導| 罕見的是病,常見的是醫者仁心

2020-08-31 18: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以下文章來源於醫聊家 ,作者黃汗汗

醫聊家

用不一樣的方式,聽醫者聊聊。

/// 顱縫早閉症候群 ///

罕見病也需要有人去關注

//////////////////////

七/十/六/萬/分/之/一/的/堅/守

//////////////////////

顱縫早閉症候群是一種發病率只有七十六萬分之一的罕見病,由於不同部位的顱縫過早地閉合,影響孩子的顱骨、面部以及骨骼的發育,從而產生一系列的疾病。

//////////////////////

顱縫早閉症候群

在上海市兒童醫院,我們一次就見到了七位患有顱縫早閉症候群的孩子,受顱縫早閉症候群的影響,他們與其他的孩子在外觀上有著明顯的差異,但孩子的父母在接受我們拍攝時卻一再強調不要給孩子打上馬賽克,他們想讓把孩子的真實面目展現出來,讓更多可能還存在這種疾病的人們認識到,並及早治療。

喬彤主任為了能把這個疾病治好查閱了全世界的文獻,得知德克薩斯兒童醫院在治療顱縫早閉症候群的經驗比較豐富後,還專門前往德克薩斯兒童醫院進行學習,一直研究到現在。

顱縫早閉症候群的表現

1.顱內壓增高的症狀和體徵

如頭痛、嘔吐、視力減退乃至失明、視乳頭水腫乃至視神經萎縮。

2.精神錯亂和智力障礙

顱縫早閉者精神錯亂多見,顱縫早閉的數目與精神錯亂有直接關係。

3.腦積水

以交通性腦積水多見,也可見梗阻性腦積水。

4.視力障礙和眼球突出

可有單眼突出或雙眼突出,嚴重顱縫早閉常有視乳頭水腫和視神經萎縮。

5.呼吸道損害

後孔閉鎖、打鼾和睡眠呼吸暫停等。

6.特殊表現

矢狀縫早閉可出現舟狀頭;冠狀縫早閉出現短頭畸形,合併其他顱縫早閉為尖頭畸形;一側冠狀縫和額蝶縫早閉形成額部斜頭畸形,一側人字縫早閉形成枕部斜頭畸形,一側冠狀縫、鱗狀縫和人字縫均早閉形成半斜頭畸形;人字縫早閉形成顱底後部明顯扁平、枕骨增厚。

7.顱縫早閉合併其他畸形的特殊症候群

Crouzon症候群(顱面部發育障礙)、Apert症候群(ACSⅠ型,典型尖頭並指/趾畸形,尖頭並指/趾畸形Ⅰ型)、Pfeiffer症候群(ACSⅤ型)等。

向下滑動查看

向下滑動

顱縫早閉症候群

為了治療,孩子們要接受六到七次手術,每次的治療和手術都讓這些小小的身軀承受著我們難以理解的疼痛。大大小小的手術和治療也讓這些家庭的生活更加艱難,但即便充滿著困難,他們依舊保持著樂觀。

對醫生來講,患者們樂觀的態度給了他們莫大的鼓勵,喬彤主任也呼籲大家對這些孩子要保持寬容之心,看到這些孩子不要去嘲笑他們,教育自己的孩子也不要去嘲笑他們,對他們多一點關愛。

節目預告

原標題:《媒體報導| 罕見的是病,常見的是醫者仁心》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中國女護士登上義大利媒體頭版 醫者仁心超越國界
    近日,中國醫護人員的照片登上了義大利媒體頭版和社交媒體帳號封面。眼下義大利疫情不容樂觀,中國女護士登上義大利媒體頭版意味深長。如果說疫情是人類共同的敵人,那麼醫者仁心也是超越國界的。同樣一張照片,無論是在義大利還是中國,都引發了強烈的共鳴,這種共鳴背後,是醫者救死扶傷的精神和對「人」與「生命」的尊重。
  • 戰「疫」 中小學生徵文:《醫者仁心,吾輩頓首》
    ,吾輩頓首》作者:王一彤  臨沂第三中學高一四班指導教師:任治蘭醫者仁心,吾輩頓首僅太平不易之元,桃花紫荊競芳之月,無可奈何之日,弟子於家中,僅以流水之源,群山之巔,沁芳之泉,其三者雖微,聊以達誠中信,以此文示在外戰之醫護,致聖敬。
  • 懸壺濟世「寶芝林」醫者仁心「黃飛鴻」
    說起懸壺濟世、醫者仁心。這八個字也許是對行醫之人最高的評價了吧,所謂懸壺濟世意思就是頌譽醫者道者救人於病痛的一個詞語。何為醫者仁心意譽為醫技普濟眾生世人之功。所有人都知道黃飛鴻的武術造詣算的上是出神入化了,但是黃飛鴻的醫術在當時的那個年代也是很厲害的,當時被成為「忍者仁心」這也是對他醫術的最高評價。黃飛鴻自認也是受之無愧。
  • 「只有8毛錢治好高燒的醫生才是醫者仁心」?表達敬意時更要尊重科學
    8毛錢治好高燒的「不打針爺爺」,這才是醫者仁心》一文。   這本是一篇十足的正面報導,追憶的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醫者——我國著名兒科專家、河北省兒童醫院名譽院長胡皓夫,他的逝去是我國兒科學界的重大損失。
  • 《醫者仁心》熱播 引發醫學專業人士關注
    成都商報記者 徐雲霄 為您報導  本期聚焦·《醫者仁心》  導演:傅東育  編劇: 徐萌  主演: 尤勇、謝君豪、潘虹、陳瑾、謝鋼、戰菁一、陳西貝  劇情簡介:仁華醫院副院長武明訓雄心勃勃即將接任院長,為了管理好這家醫院,趁去美國出差的機會拜訪老同學鍾立行,而鍾立行將自己因車禍腦死亡的妹妹的心臟移植到病人身上
  • 有種精神叫醫者仁心!
    【有種精神叫醫者仁心】連貫動作一氣呵成,有力有效,專業;治病救人無暇他顧,用心用情,專注。 近日,黑龍江哈爾濱西城紅場室外,一名男子突然倒地,身體抽搐,自主呼吸和脈搏停止。哈醫大附屬第三醫院醫生項丞剛好路過,立即上前施救。
  • 以醫者仁心呼喚「和諧醫患」
    據報導,此前被砍傷的北京朝陽醫院眼科醫生陶勇,於5月13日恢復出診。今年1月,陶勇醫生出診時,被診治過的患者崔某砍傷。這起惡性傷醫事件引起社會高度關注,陶勇的救治情況也牽動人心。但誰也沒想到,出院僅1個月,他回來了,這回是以醫生的身份。
  • 以醫者仁心,承生命之重!2020「榮耀醫者」名單揭曉
    「敬佑生命·榮耀醫者」活動,也只是拉開了「尊醫重衛」大幕的一角,要在社會上呈燎原之勢,還需要我們獲獎的優秀醫生能夠帶動整個醫學界,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毫不懈怠、持續奮戰,以精湛醫術、高尚醫德、優良醫風,繼續當好人民健康的守護者、健康中國的推動者、醫者仁心的踐行者。作為傳播者,人民日報、生命時報還需要繼續為健康中國建設鼓與呼,為提升醫患關係做出更大努力,讓尊重與關愛播散於社會每一個角落。
  • 華潤三九 醫者仁心鑄就健康中國
    堅守「以人為本」的中草藥文化內涵,融合精準製藥管理體系與匠心工藝,華潤三九全力保障藥品質量安全,提供適合中國人的醫藥產品;同時,以醫者仁心搭建醫學人文平臺,華潤三九不斷開拓醫療信息溝通渠道,探索智能化、便捷化的「自我診療」方式,以「有溫度的醫藥服務」,觸碰大眾消費體驗,營造舒適、安全、高效的醫藥消費環境。
  • 紀錄片《中國醫生》:醫者仁心的情感書寫
    請關注今日出版的《解放軍報》的詳細報導——紀錄片《中國醫生》——醫者仁心的情感書寫■尼瑪澤仁  張 林這部紀錄片站在理性、尊重的認知角度上,通過一個個具體感人的故事,對當前醫療體制下醫患之間的矛盾痛點答疑釋惑,為醫者仁心的詮釋寫下生動註腳。紀錄片中,河南省人民醫院主任醫師朱良付樸實的話語道出很多醫生遭遇到的現實矛盾,「天天就這樣作息不規律,工作量大,我就擔心有時候我會突然死掉。但是我不能死,我家庭的責任沒有盡到,醫療責任也沒有盡到。
  • 2020年度回顧 | 醫者仁心,不辱使命
    醫衛事業, 向來是造福人類的崇高事業、充滿愛心的光榮事業。 翻開中華民族的醫學史, 「醫者仁心」「醫道無私」的理念世代相傳。
  • 「白衣戰士」守初心擔使命踐行醫者仁心
    顯然是怕的,但是他們有他們的信仰,有他們的初心,有他們的使命,有他們的堅守,所以,他們也是不怕的,勇於在疫情的一線行走,勇於在危機的時刻披上「鎧甲」,走上戰場,用行動去踐行他們的醫者仁心,為生命護航。懷揣「醫者仁心」的職業信仰「聽令出徵」。對於醫生而言,哪裡有患者,哪裡就是戰場。疫情的出現,患者的出現,呼喚更多的醫護人員。成千上萬的白衣戰士緊緊集結在各級黨組織的旗幟下,聽令出徵!
  • 別以「醫者仁心」對醫生進行道德綁架
    視頻一出便引起了部分網友的不滿,更有網友嘲諷:「胃口真好」「醫者仁心」「直接去服務區吃點火鍋多好」。(11月18日 鳳凰網)與這條新聞相似的還有前幾天醫生做完手術後「豪飲」一瓶葡萄糖水的視頻。同樣,大量質疑聲紛紛湧向這瓶葡萄糖水的費用歸屬問題。
  • 醫者仁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醫者仁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8月19日,正值一年一度的醫師節,我縣為了激勵鼓舞基層醫療衛生工作者,在石棉縣醫院舉行了首屆石棉縣「優秀衛生健康工作人員」 表彰大會。編輯/寧鈺潔 責編/羅宇審發/吳欽@秀美石棉主辦單位:中共石棉縣委宣傳部承辦單位:石棉縣融媒體中心
  • 醫者仁心,懸壺濟世——致敬逆行者(明德書院)
    扶危渡厄,醫者擔當!他們放棄與親人的團聚,毅然返回崗位;面對疫情,他們選擇了「逆行而戰」。截至2月15日,國家衛健委共派出醫療隊217支,25633名醫療隊員支援湖北省的醫療救治工作。據江夏融媒1月28日報導,彭銀華醫生本打算正月初八舉辦婚禮,辦公桌抽屜裡放著沒來得及分發的請柬。「疫情不散,婚期延遲」,也是彭銀華和妻子達成的共識。這樣的故事數不勝數,是這些冒著生命危險奮鬥在一線的醫護工作者守護著我們共同的家。用網上流傳的一句話來說,「壯士何時歸?」,表達了百姓對一線醫生的敬佩感激和殷殷期盼。
  • 張達:把「醫者仁術,醫者仁心」當做畢生追求
    從穿上白大褂的那天起,他就明白作為一名醫者,只有不計得失的真誠付出才能得到尊重和認可,才能讓自己無私的人格魅力煥發出職業的風採!他就是張達,中共黨員,西安市第三醫院醫教部部長,副主任醫師,西安交通大學在讀博士,陝西省青年科技協會副秘書長,陝西省第十屆青聯委員。  他曾在吳階平微創中心、諾道夫微創中心工作3年,從事普通外科臨床工作十餘年,擅長普通外科多種微創手術。
  • 【六院新聞】第三屆「仁心醫者•上海市傑出專科醫師獎」獲獎者...
    【六院新聞】第三屆「仁心醫者•上海市傑出專科醫師獎」獲獎者——我院病理科主任張惠箴事跡展播 2020-08-20 15: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醫者仁心!8毛錢治好高燒病的「不打針爺爺」去世,萬人含淚送別
    2018年1月24日,胡皓夫因病不幸逝世,千萬人含淚送別這位不打針爺爺。醫者,仁也!8毛錢治好高燒病胡大夫曾說:「我是一名兒科醫生,為患兒帶來健康,是我人生無悔的追求」。在他的從醫經歷中,有一件事廣為流傳。
  • •踐行者】「做醫生, 就是做好事」 一家四代百年傳承醫者仁心
    【中國夢•踐行者】「做醫生, 就是做好事」 一家四代百年傳承醫者仁心金羊網  作者:文聰  2019-08-16 莫浩聰說:「我一直記著
  • 青島即墨:一張住院押金條彰顯醫者仁心
    期間,李先生也向孫醫生提出了自己的擔心,擔心自己的病能不能治好,後果如何?孫大夫告訴李先生只要堅持規範化治療,這種病是可以控制的,現階段需要住院治療,後期可以在家口服藥物,定期複查,並告訴李先生千萬不要擔心,要相信科學,相信醫院,還詳細講解了有關飲食和保健方面的問題。「我當時很感動,由衷地感謝孫大夫,我偷偷拿出1000元錢,放在孫大夫的診桌上,然後跑著離開診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