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達:把「醫者仁術,醫者仁心」當做畢生追求

2020-12-19 原創頻道

  記不清是誰說過,有的人可能並不偉大,也可能並不出眾,卻總會像一盞燈,像一團火,不管走到哪裡,都會給你帶來溫暖和光明。

  從穿上白大褂的那天起,他就明白作為一名醫者,只有不計得失的真誠付出才能得到尊重和認可,才能讓自己無私的人格魅力煥發出職業的風採!他就是張達,中共黨員,西安市第三醫院醫教部部長,副主任醫師,西安交通大學在讀博士,陝西省青年科技協會副秘書長,陝西省第十屆青聯委員。

  他曾在吳階平微創中心、諾道夫微創中心工作3年,從事普通外科臨床工作十餘年,擅長普通外科多種微創手術。在西安地區率先開展單孔腹腔鏡手術、微型腹腔鏡手術、微創治療疝氣、微創胃減肥手術、微創糖尿病手術、微創胃腫瘤手術、微創便秘手術、微創腸道手術、微創肝膽手術,醫德高尚,醫術精湛,為一個個飽受病痛折磨的患者們驅走了病魔,讓笑容重新回到了一個又一個家庭之中。

  他堅持用發展的要求審視自己,用創新的理念超越自己,用進取的精神完善自己,加強學習,堅持優化服務,強化質量。近年來主持陝西省自然科學基金一項(在研)、西安市科技計劃項目兩項(已結題一項),參加全國多中心研究項目及課題多項,國內外發表論文多篇,獲得西安市青年崗位能手標兵稱號,獲得省級科技成果二等、三等獎各一項,市級科技成果二等獎一項。

  自醫院籌建以來,他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將全身心都投入到了醫院的創建和運行當中,努力完成學科建設與開展,在他的帶領下引進醫師人才420餘人,其中特聘專家10人,順利開設了29個臨床科室,7個醫技科室,廣泛和幹部職工交流意見,召開座談會,結合各科室實際情況,提出了創新的建議,逐步完善了管理體制,優化了運轉流程。

  醫教部是醫院一個工作繁雜、責任重大的職能部門,除處理正常的醫療、教學、科研等工作外,還要負責處理突發醫療事件,完成各項中心工作任務。自西安市第三醫院籌建以來,他努力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著力加強醫療質量管理,強化醫療質量考核,定期組織病案討論,查找醫療安全隱患,及時提出整改措施,督促落實到位,使醫療質量逐年提高。同時,認真抓好進修生的教學和住院醫師規培及全院繼續教育工作,按照進修及繼續教育工作計劃合理安排,加強帶教質量考核,保證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2018年5月,醫院成功攜手西北大學,成為西北大學附屬醫院。

  在科研管理工作中,他不但帶領科研課題組成員做好科研項目的申報和研究工作,同時,帶領科教科,組織醫院各項科研項目的申報、評審、鑑定,組織進行每年的新技術、新項目和論文評比等管理工作,促成醫院醫教研協同發展,努力當好領導的助手和參謀。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他時刻提醒自己,走在人前,做在人前是他作為一名黨員應盡的本分。作為一名醫療戰線上的黨員,他更知道,所從事的是一個需要有無私奉獻精神、不能計較個人得失的崇高職業。

  多年的從醫生涯中,雖然飽嘗了從醫的艱難和辛酸,卻從中更多地品味到了從醫的欣慰和自豪!因為,他知道,大醫精誠的真正內涵就是無私無怨的奉獻和付出,患者的康復、醫療質量的提升是他收穫成功、收穫幸福的不竭動力!「醫者仁術,醫者仁心」是他做為醫生的畢生追求!

編輯:王晗璐

相關焦點

  • 《醫者仁心》熱播 引發醫學專業人士關注
    還有觀眾評價說:「也許在很多人眼裡,《醫者仁心》的醫務工作者只存在於中國患者的理想之中,但起碼是一種呼喚,對那些不算好醫生的人也是一種警示。故事合情,合理,合乎這個時代的理想追求。  謝君豪  從藝之前當過男護士  據了解,為拍攝《醫者仁心》一圓當醫生的夢,謝君豪一連推掉兩部戲,從藝之前當過男護士的經歷和對美劇《實習醫生格蕾》的情有獨鍾令他全情投入到《醫者仁心》的拍攝。
  • [最美人物]閔行中醫院劉小路 醫者仁心、仁術、仁道也
    劉小路說,當年高考的時候選擇學醫,是受爺爺的影響。爺爺是一名中醫骨科大夫,每天來看病的人絡繹不絕,看著經過爺爺「妙手回春」般的治療而明顯減輕病痛的病人,劉小路覺得醫生這個職業實在太厲害了,於是治病救人的念頭深深紮根於心。
  • 醫者仁心,懸壺濟世——致敬逆行者(明德書院)
    扶危渡厄,醫者擔當!他們放棄與親人的團聚,毅然返回崗位;面對疫情,他們選擇了「逆行而戰」。截至2月15日,國家衛健委共派出醫療隊217支,25633名醫療隊員支援湖北省的醫療救治工作。醫者仁心,懸壺濟世唐代大醫學家孫思遂在《背急千金要方·大醫精誠》中所說:「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在我國傳統文化中,「醫者精神」中的「仁」與儒家思想一脈相承。
  • 2020年度回顧 | 醫者仁心,不辱使命
    醫衛事業, 向來是造福人類的崇高事業、充滿愛心的光榮事業。 翻開中華民族的醫學史, 「醫者仁心」「醫道無私」的理念世代相傳。
  • 有種精神叫醫者仁心!
    【有種精神叫醫者仁心】連貫動作一氣呵成,有力有效,專業;治病救人無暇他顧,用心用情,專注。 近日,黑龍江哈爾濱西城紅場室外,一名男子突然倒地,身體抽搐,自主呼吸和脈搏停止。哈醫大附屬第三醫院醫生項丞剛好路過,立即上前施救。
  • 懸壺濟世「寶芝林」醫者仁心「黃飛鴻」
    說起懸壺濟世、醫者仁心。這八個字也許是對行醫之人最高的評價了吧,所謂懸壺濟世意思就是頌譽醫者道者救人於病痛的一個詞語。何為醫者仁心意譽為醫技普濟眾生世人之功。所有人都知道黃飛鴻的武術造詣算的上是出神入化了,但是黃飛鴻的醫術在當時的那個年代也是很厲害的,當時被成為「忍者仁心」這也是對他醫術的最高評價。黃飛鴻自認也是受之無愧。
  • 醫者仁心,醫學專家裡的發明家——專訪葉開升主任醫師
    醫生以救死扶傷為天職,將解除病痛、拂去患者心頭的陰霾為畢生追求,因此,在許多人的眼裡,醫生便是那治病救人,造福一方的國手。而實際上,在這群妙手仁心的醫生裡面,還有這樣一批醫生,他們注重專利研究,重視轉化醫學,致力於造福社會,以科技創新提高康復機率,極大地改善了患者臨床症狀,減輕了患者和社會的經濟負擔。
  • 戰「疫」 中小學生徵文:《醫者仁心,吾輩頓首》
    (點擊圖片進入專題)同舟共濟 全民戰「疫」 山東省中小學徵文大賽中學組徵稿展示:作品:《醫者仁心,吾輩頓首》作者:王一彤  臨沂第三中學高一四班指導教師:任治蘭醫者仁心,吾輩頓首僅太平不易之元,桃花紫荊競芳之月,無可奈何之日,弟子於家中,僅以流水之源,群山之巔,沁芳之泉,其三者雖微,聊以達誠中信,以此文示在外戰之醫護,致聖敬。
  • 以醫者仁心,承生命之重!2020「榮耀醫者」名單揭曉
    「敬佑生命·榮耀醫者」活動,也只是拉開了「尊醫重衛」大幕的一角,要在社會上呈燎原之勢,還需要我們獲獎的優秀醫生能夠帶動整個醫學界,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毫不懈怠、持續奮戰,以精湛醫術、高尚醫德、優良醫風,繼續當好人民健康的守護者、健康中國的推動者、醫者仁心的踐行者。作為傳播者,人民日報、生命時報還需要繼續為健康中國建設鼓與呼,為提升醫患關係做出更大努力,讓尊重與關愛播散於社會每一個角落。
  • 「白衣戰士」守初心擔使命踐行醫者仁心
    顯然是怕的,但是他們有他們的信仰,有他們的初心,有他們的使命,有他們的堅守,所以,他們也是不怕的,勇於在疫情的一線行走,勇於在危機的時刻披上「鎧甲」,走上戰場,用行動去踐行他們的醫者仁心,為生命護航。懷揣「醫者仁心」的職業信仰「聽令出徵」。對於醫生而言,哪裡有患者,哪裡就是戰場。疫情的出現,患者的出現,呼喚更多的醫護人員。成千上萬的白衣戰士緊緊集結在各級黨組織的旗幟下,聽令出徵!
  • 別以「醫者仁心」對醫生進行道德綁架
    視頻一出便引起了部分網友的不滿,更有網友嘲諷:「胃口真好」「醫者仁心」「直接去服務區吃點火鍋多好」。(11月18日 鳳凰網)與這條新聞相似的還有前幾天醫生做完手術後「豪飲」一瓶葡萄糖水的視頻。同樣,大量質疑聲紛紛湧向這瓶葡萄糖水的費用歸屬問題。
  • 媒體報導| 罕見的是病,常見的是醫者仁心
    媒體報導| 罕見的是病,常見的是醫者仁心 2020-08-31 18: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習近平稱讚醫護工作者:大愛無疆、醫者仁心
    他說,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我們要把中國共產黨歷史的接力不斷走下去,為中國人民幸福追求而努力。中國有幾千萬殘疾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為殘疾人事業做更多事情,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個重要方面。我們一定要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個歷史性任務完成好,這是當代共產黨人的歷史使命。
  • 以醫者仁心呼喚「和諧醫患」
    醫病醫人,更要醫心。過去的陶勇,是在手術臺上操刀治療眼疾的救死扶傷者,而今,他無法再重拾手術刀,但卻以可貴人格樹立起一個榜樣,通過可敬言行療愈著更多「醫患之心」。可以看到,他心中關於「醫學」的認識——「醫學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會帶來人與人的平衡、人與自然的平衡、人與社會的平衡,只有這種平衡達到了,我們才有可能減少疾病」似乎正逐步照進現實。
  • 紀錄片《中國醫生》:醫者仁心的情感書寫
    紀錄片《中國醫生》——醫者仁心的情感書寫■尼瑪澤仁  張 林這部紀錄片站在理性、尊重的認知角度上,通過一個個具體感人的故事,對當前醫療體制下醫患之間的矛盾痛點答疑釋惑,為醫者仁心的詮釋寫下生動註腳。紀錄片中,河南省人民醫院主任醫師朱良付樸實的話語道出很多醫生遭遇到的現實矛盾,「天天就這樣作息不規律,工作量大,我就擔心有時候我會突然死掉。但是我不能死,我家庭的責任沒有盡到,醫療責任也沒有盡到。
  • 瑞爾大醫生 張翼飛:以人為本,恪守醫者仁心
    以人為本,恪守醫者仁心如今,與瑞爾攜手走過十多年,彼此都還揣著同樣的初心——像對待家人一樣對待患者。「不以賺錢為目的去做醫療」不是掛在嘴邊的一句話,而是張翼飛醫生一直堅守的醫者仁心。在張翼飛醫生的患者中,有一位英國舞臺劇演員,他收入並不高。有一次,因急性牙髓炎前來就診,但由於當年保險額度已經用完,在比較了根管治療與拔牙的價格之後,他選擇了後者。尊重客人的意願進行治療,必然是沒有錯的。但張翼飛醫生卻堅定地告訴客人,這是一顆非常重要的後磨牙,用處很多,不能就這樣一拔了之。
  • 從CCTV《時代影像》中,溯源百年品牌的「醫者仁心」
    在CCTV發現之旅頻道《時代影像》的一期節目中,主持人對仙桃牌給出了如此的評價,事實上,任何一個企業都要在歷史的長河中面臨著諸多挑戰和抉擇,如何在保持自身特點的同時還能順應時代和用戶的需要去做出相應的變革,是所有品牌都要重點考慮的課題,而在CCTV這檔欄目中,我們就能找到答案,仙桃牌是溯源百年品牌的「醫者仁心」。
  • 道德模範餘友傑:醫乃仁術 無德不立
    醫者有仁心,在普陀醫院大內科主任兼血液腫瘤科主任餘友傑心中,「醫乃仁術,無德不立」是他從醫20多年來一直遵守的職業道德,讓每一位患者解除病痛的同時,儘量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更是他行醫的初心。從穿上白大褂的那一刻起,餘友傑就將「醫乃仁術,無德不立」作為自己的從業座右銘。只開患者必須要用的藥、推薦患者使用更加廉價但功效相同的國產藥……餘友傑的種種做法可能在某些醫生眼中非常另類,「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案例層出不窮,自己能做就做一點,在保證醫療質量、醫療安全的前提下,我儘量爭取降低患者的醫療費用。」
  • 董元先:醫乃仁術無德不立,立足平凡崗位做新時代的奮鬥者
    我和我的祖國開欄語: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本平臺從今天起開設「我和我的祖國」專欄,欄目圍繞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這一主線,以「個人」與「國家」的關係為視角,展現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國家取得的輝煌成就和中國人民追求幸福生活努力奮鬥的精神風貌
  • 致敬醫者仁心——滿莊一中組織收看戰「疫」公開課活動
    公開課以四名援助湖北醫療隊成員的戰「疫」故事為主要內容,師生們聆聽白衣戰士感人故事,接受思想感情的洗禮,更加深刻體會到大愛無疆、醫者仁心的最生動詮釋就在身邊。相信大家齊心協力抗疫,勝利指日可待!  此次活動,讓同學們認識到白衣天使的艱辛與偉大,開學在即,同學們紛紛表示做好自我防控的同時,更應學會感恩,接力奮鬥,致敬醫者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