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穀雨 X 鏑次元 穀雨數據-騰訊新聞
圖 | 小紅書@Susan陳小逗
出品丨騰訊新聞2020,野餐元年。
天氣轉暖,大批年輕人湧向城市的森林公園、綠地,格子布、碎花裙以及活力四射的姑娘們,這些五彩繽紛的草坪「地攤」戶外大片讓朋友圈充盈著夏天的氣息。
「沒參加過野餐的本人覺得自己簡直是2020年社交土狗。」看似輕鬆而隨意的照片背後,實際上已經成型了一套「標準化」操作流程。
穀雨數據對網上最熱門的100篇野餐攻略進行統計分析,試圖拆穿那些精緻背後的套路。
野餐擺拍套路:擺好姿勢成功一半你以為精緻小姐姐們的美照都是隨意抓拍的?太天真。
趴、躺、坐、跪、跳……同一塊草地,不同的姿勢出來的效果千差萬別。精緻野餐照中的每一個姿勢,都是經過設計的。
野餐,不是為了「野」,也不是為了「餐」,而是為了「拍」大片。
經過篩選「野餐」話題下帶有「拍照」標籤的筆記,穀雨數據把「名媛」們的拍照姿勢歸納為六大類。
「俯身趴地」成為最主流的野餐照拍攝姿勢。即便戶外多雜草蚊蟲,也阻擋不了精緻女孩們光腳趴地咔嚓一張。
當然,如果覺得凹造型太辛苦,博主們還總結了一個萬能法則——「躺就完事了」。將報紙或草帽要輕輕搭在臉上,表情管理也不用擔心了。
圖 | 小紅書@躍進
當然,如果是和小姐妹一起出遊。為了保證每個人都好看,博主們會建議一行人要商定一個統一的dress code。
檸檬黃、薄荷綠、薰衣草紫這些法式風情的標配顏色輪番上陣,再搭配以碎花元素,讓照片的雷同度又翻了一倍。
圖 | 小紅書@是君裳啊
只擺好姿勢遠遠不夠,前期的準備必不可少。
野餐布景套路:實不實用不重要,顏值即正義精美的布景和道具在野餐照中佔據著靈魂地位。
為拍照好看,這屆野餐選手差點把家搬空。
「每拍一次野餐照,都有一位程式設計師失去衣服。」有網友調侃到。
在所有野餐筆記中出場率最高的,是不同顏色的格子圖案野餐墊。紅白或黃白格是久經沙場的博主們總結出最上鏡的兩個圖案。
格子圖案野餐墊、野餐籃以及氣球成標配
圖 | 小紅書@電音少女團醬
為配合野餐墊,野餐籃要是藤編的,氣球要是馬卡龍色的,再搭配一份報紙或雜誌,最好是英文的。一切圍繞著「浪漫、復古、洋氣」。
瓷盤、高腳杯是野餐照裡最受寵愛的餐具單品。在顏值面前,重量和體積都可忽略。畢竟,能讓普通飲料身價翻倍,能讓小蛋糕看起來增加美味。
白瓷盤和高腳杯出鏡率最高
圖 | 小紅書@黑皮豬
當然,圖片中的幾個單品遠遠不夠。藍牙音響、復古水壺、草帽、泡泡機,能增加氛圍感的道具越多越好。
精緻的都市麗人們不在乎麻不麻煩,「都已經要拍野餐照了,就不要在意是否做作,什麼出效果就帶什麼。」
有了道具加持,即使是一片野草地,也可以拍出時下最流行的「油畫風法式田園大片」。
泡泡機搭配草帽,增加氛圍感
圖 | 小紅書@薄荷MOMO
從統計數據看,真正實用、能提升戶外活動舒適度的裝備,比如帳篷、吊床、驅蚊液、垃圾袋、充電寶、溼巾等,卻鮮有人提及。
如果你認為準備這些令人頭禿,機智的網店賣家們早有準備。
在電商網站輸入「野餐」搜搜,可以看到各種貼心的野餐套裝,包括野餐籃、野餐墊、吊床、氣球等等。而帶格子的野餐墊,會比同規格的純色墊要貴上幾十塊。
實不實用顯然不是最重要的,買家評論中「拍照好看」「顏色不錯」「顏值高」等大片好評已經是最好的褒獎。
野餐備餐套路:想拍美片,道具必須「洋氣」野餐中的「餐」,也難逃為拍照服務的命運。提到野餐,你最先想到要帶什麼好吃的?
碳水炸彈麵包甜品和色彩繽紛的果酒,分別高居食物、飲料推薦榜榜首。
野餐,作為一項起源於歐洲的戶外活動,在很多歐美影視作品中都能看到。為了靠近影視劇中的野餐場景,各類西式糕點、法棍、牛角包、新鮮水果一應俱全最好。飲料選擇「瓶子好看」的,再來點零食、壽司和西式簡餐作為點綴。
戶外野餐 圖 |《音樂之聲》劇照
食材配齊後,擺盤同等重要。牛油果、柚子和石榴很上鏡,一定要切開擺放,菠蘿相反,不削皮更上鏡,藍莓需要散落在野餐布上;杯子蛋糕則需要擺在木質託盤上……
圖 | 小紅書@鯨了個魚
野餐修片套路:暖色調,高飽和是秘訣三分靠拍,七分靠修。泰國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沒有任何一個地區的風格,是濾鏡給不了的。
野餐照不同風格濾鏡參數 圖 | 小紅書@田仔學姐
一場精心策劃的野餐,筆記中除了在布景、道具、拍照上給予全方位「指導」,還給出了朋友圈野餐文案攻略,讓野餐成為一場關於「歲月靜好」的完整表演。
朋友圈是這場表演的終極舞臺,點讚評論是給演出的掌聲喝彩。
「累,披薩涼了,蛋糕化了,酒一口沒喝,腿上還被咬了幾個包。再也不拍野餐照了,只想在家躺著。」造型凹得心累,明明出來放鬆,最後搞得像是去受罪。
朋友圈的觀眾們也看得審美疲勞了,誰說野餐照只有同一種風味?
野餐 圖 | 《還珠格格》劇照
流水線似的野餐照千篇一律,與親朋好友們相聚的好心情萬裡挑一。野餐的初衷各不相同,別讓流行的套路限制了你豪橫的想像力。
最後,不管你愛小蛋糕還是炒野菜,不管究竟是為了野餐,還是為了拍,最後麻煩把垃圾帶走。
撰文 | 鳳梨*李璋*
設計 | 李璋*蕾淞*
原標題:《野餐照的終極套路,我們已經摸透了丨穀雨數據》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