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LinkedIn領英
野餐——又稱皮克尼克——在中文裡,這是一個標準的偏正結構的詞語,「野」為偏,「餐」為正。
但是,趣味來了,野餐更是一個倔強的詞,它並不屈服於語法結構,正如我們都知道,野餐的真諦從來不是餐,而是野。
正是這點倔強的內核,讓野餐這一被發明了許久的,始終未能在人類休閒生活中獲得太多存在感的,一度瀕危的娛樂活動,成為了2020年迄今最為耀眼的當代生活觀察樣本。
因為2020年,城裡人太需要野了。
度過了如此壓抑的冬天,我們必須在春天出發。疫情雖然把生活的各種門關上了,但熱愛生活的人們會自己開窗,而且紛紛發現窗玻璃上只有兩個字:野餐!
野餐,今年春天最易get的女明星「同款」。
所以,這個春天,野餐火到什麼程度呢?就是每個人的朋友圈裡都有人正在野餐或正在表達想要去野餐。
簡陋的,豪華的,遛狗的,遛娃的,直播的,帶貨的,輕食的,硬菜的,中式的,法式的……草地變成了大型當代生活現場,從北京到深圳,從草地到陽臺,從前浪到後浪,大家終於在這件事情上找到共鳴,而且最後都把草種到了小紅書上。
小紅書,精緻野餐範本教科書。
有本專門研究野餐的書叫《野餐:一段歷史》(The Picnic: A History),作者沃爾特·利維(Walter Levy)在書中說:
「野餐與現代歷史的節點是相吻合的——從田園生活轉變為都市生活,鄉村的衰落與現代城市的興起。當你在野餐時,你的目的就在於打破尋常生活。」
2020年的野餐正向著莫奈的《草地上的午餐》審美文藝復興。
只是如今社交網絡為生活套上了緊箍咒,人類已經習慣用展示、分享和點讚來交流。
而野餐作為一種對生活的熱情回應,它在當代就衍生出了新的功能價值,成為個人生活的匯報演出。
所謂you are how you picnic……這也許就是你今年默默對著朋友圈裡的野餐圖翻了許多白眼的原因:too much了啊朋友!
不過,你發現沒有,野餐其實也製造了一種難得的平等。
這一次,它提供的是和新加坡無邊泳池、日本私湯旅館、土耳其熱氣球、馬代海邊小屋類似的平等。它最大限度抹平了消費能力的gap,所有人同場競技,是一次lifestyle的民主化。
所以我們不妨對2020年的野餐浪潮報以寬容。所謂寬容,即對所有熱情洋溢的野餐愛好者表示鼓勵,也對那些已經被野餐社交展示整得頭暈腦脹的受害者表示同情。
當代生活,都不容易。我們一起努力。
以下是我們觀摩眾朋友圈後,總結的2020中國野餐code。我們只是沒有表情的野餐記錄者。如有雷同,不是巧合。
本文作者許詩雨,轉載自公眾號第一財經YiMagazine(id:CBNweekly2008)。為你發掘精彩的商業價值,也邀請你一起探尋明亮的商業世界。
達到60分
道具方面,首先,一塊小清新的野餐墊是整場精緻野餐的基礎。
在中產精緻野餐的語境裡,有兩種野餐布絕不會錯,一種是巧婆婆(Bonne Maman)瓶蓋風的紅白、黃白、藍白格子餐布,一種是白、灰柔軟蕾絲邊。別問為什麼,淘寶銷量說明一切。
然後是竹籃,像中世紀油畫和小紅帽挎的竹籃一樣的竹籃。
打開竹籃後,內襯如果能有格子布或蕾絲布則更加分。有一類高明的竹籃用法是不裝食物,它的主要作用是綁氣球和盛放一束鮮花。注意,花不要隨手從公園採,記得提前先買好哈。
沒有竹籃的中產野餐是不及格的。
你所有的餐具儘量都不要是塑料的。最好是木質的、玻璃的,或是圖案美麗的陶瓷碟子。
高腳果盤和英式下午茶用的雙層點心盤以及那種用來裝牛排的實木餐板看起來是加分項,但已經是奧數或鋼琴十級那樣水平的基本操作了。
一次性餐具,特別是一次性筷子,能藏就藏起來,如果帶的是實實在在的金屬刀叉和小勺,那可以大大方方地在整齊擺放後出境。
拒絕一次性並非為了環保,而是精緻的基礎。
哪怕出門在外。
還有一項規定操作是必須要有一份英文報紙,不要問為什麼,不要問哪裡買,必須是英文。它只需要不經意地出現在你的野餐墊上,就夠了。
對了,記住,能夠出現在一場真正精緻野餐裡的杯子永遠絕對只能是香檳杯,沒有其他。
食物方面,別太實在拿出烤鴨、紅腸、油爆蝦了。捫心自問這些和白領精緻的地中海飲食結構有關係嗎?再說,你想到時候還要操心扔溼垃圾嗎?
這年頭野餐太實在還可能被段子手推上熱搜。
當然,在野餐時就不用計較什麼super food了,便攜好拍是第一。
牛油果、無花果可以保留,草莓藍莓樹莓各種童話的常見小果子也很上鏡,剩下的挑選標準也基本是從進口水果中選擇,畢竟顏色豔麗。
鳳梨的存在比較特別,別想著切開去吃,用來增加視覺上的立體效果就行了。
三明治不能吐司麵包夾完菜就直接擺上盤,必須拿花紙包過再對半切開做成口袋三明治。
烘焙類也是必須的,不僅能帶來生機勃勃的田園生活,而且可能會成為現場唯一能讓你吃飽的東西。
自製當然很好,但大家也別太把疫情期間鍛鍊的烘焙水平當回事了。蛋糕、蛋撻、比薩、曲奇、杯子蛋糕先在家裡試拍一下,效果不佳最好選擇買現成的。
擺上野餐布的食物沒有一道不是經過精心設計的。
Last but not least,你的酒水飲料。不論是水,是果汁兒,還是小酒,記住,能玻璃瓶就絕對不要塑料瓶,瓶身露出的logo必須全英文,全英文。
如果對進口飲料了解不多,巴黎水、賓得寶、象牌、聖培露總是你(在野餐語境裡)高性價比的安全港灣。
最後,借著周揚青優秀的示範來回顧一下知識點。
拿下80分
如果你作為早年追逐ins風的先驅,早早在家備上了火烈鳥、龜背葉、獨角獸、粉紅豹、黃銅燭臺、尤克裡裡、寶麗來或萊卡相機、Marshall音響或貓王收音機、馬卡龍色和氦氣打氣筒,一兩本《Kinfolk》《Cereal》或《LOST》,那已經贏在起跑線上了。
全帶上,就可以輕鬆拿下高分啦。
厚積薄發的機會來了。
衝刺100分
捯飭完食物和裝飾,就該捯飭人啦。首先,衣服要有一種慵懶和田園之美。女士著茶歇裙和今年流行的碎花裙最為適宜,而男士則可以考慮棉麻質地的服裝(此時請把AJ收起來)。
另外,為了便於互相拍照,成員彼此間都需要苦練一下flat lay的拍照技巧,以便你們的野餐照能憑藉正統IG風(Instagram真正的用戶對它的簡稱不是ins而是IG)的靈動之美而在社交網絡上出類拔萃。
妝發倒未必需要太認真捯飭。又或者你準備完所有野餐布置後已經熱到臉成豬肝色,都不必太慌張。拿起之前說的英文報紙或原版書籍雜誌蓋住臉,隨意躺在野餐布上,照樣能定格出精緻中產模樣。
不要怕理論太抽象,小紅書用戶手把手教你拍。
挑戰120分
再有野心一點,也可以把家裡的塔吉鍋琺瑯鍋鑄鐵平底小煎鍋都帶上,平時家裡種的檸檬薄荷羅勒葉也可圍在左右,精緻驅蚊,一舉兩得。
人家還在曬三明治、披薩,你揭開蓋子秀出了西班牙海鮮飯、北非蛋,甚至現場給你的班尼迪克蛋澆上手打荷蘭汁,頂上再放上兩片現摘羅勒葉,定能助你攀上精緻中產的頂峰。
附加分20分全都送給你。
北非蛋,中產朋友圈之友。
集中糾錯:
切記切記,野餐也不是真的讓你去野地。一來,真正的野地雜草高低不平,走路都紮腳,餐布顯然難鋪平,使野餐的難度大大提升。
其次,你很難預判在野外究竟會有什麼東西突然出現與你分享食物,有可能是一頭牛突然伸過頭來吃光了你所有的berry們,也有可能是一隻松鼠突然跳下來,被定格在了你的美照裡。
如果你的目標是在朋友圈和小紅書裡出人頭地,而不是在表情包裡被段子手廣為流傳,野餐還是多打安全牌,市內公園即可。
在選野餐地點前,先問一問自己的初心,到底是想當哪類「網紅」。
答疑時間:
一場精緻滿分的野餐要準備這麼多東西,要怎麼拿?就算自駕到公園,停車場走到野餐地的路上也可能把人累死吧?
關於這個問題,很好解決,問媽媽借部買菜的爬樓梯小拖車就好了呀,反正不入鏡,誰又能知道你一路的狼狽呢。
當然,要做到無死角的精緻,祭出33寸Rimowa也是無可厚非,反正最近它閒著也是閒著。
要精緻,總得有一段「負重」前行的旅程。
附贈技巧:
現在很多野餐都採取多人分工準備模式。如果你熟記《聰明的一休》的劇情,應該記得有一個安國寺野餐團建的故事。
師兄弟們每人負責帶一樣東西,秀念選了攜帶相對輕巧的板凳,而一休則選了搬運比較重的食物。
去程秀念嘲笑一休吃力,但回程一休卻成了全隊最悠哉的人。所以怎麼分工,你懂了吧?
不過話說回來,大家在家裡悶了太久,和家人朋友出去野餐一下,感受久違的春天就挺好的,不必非要在朋友圈野餐P圖大賽中爭得桂冠。以上打分僅博君一笑,不用當真,只要收穫了快樂,就都是滿分。
你野餐了嗎?感覺怎麼樣?
這半年來,相信你多少有種失控的感覺。
全球停擺、股市熔斷、降薪裁員……80後、90後第一次意識到,「平安度過一生」這件事並不是那麼理所當然。
而打開局面、在新常態下開疆闢土,需要前所未有的 「領導力」。
為什麼學霸從小就能調動學習的積極性,而你卻管不住分分鐘想去玩的衝動?
為什麼有的人就是升職加薪比你快,而你只能被動等老闆給的機會?
這背後的差別,都可以歸結為「領導力」的差異。
5月20日晚8點,簡單心理聯合創始人&COO FENG哥,會將自己在職業經歷中的獨家領導力經驗分享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