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產式野餐拉動戶外經濟消費 野餐墊燒烤架帳篷熱銷

2020-12-10 新浪財經

來源:第一財經

野餐墊、燒烤架、帳篷熱銷 新中產式野餐拉動戶外經濟消費

「野餐不是中國人的內生文化,我們的傳統文化中有踏青,也是接近、融入大自然的風俗和養生文化。在今年疫情期間,因為聚會的需求,野餐確實成為一種消費現象。」朱迪坦言,有了小紅書和ins的助推與包裝,人們自然會對這種西方式的精緻戶外生活方式產生嚮往。

蘇寧「五一」消費大數據顯示,從4月29日至5月4日,環比去年同期,汽車用品銷量增長256%,帳篷銷量增長121.18%,野餐墊銷量增長116.67%,防曬霜銷量增長245.60%。在餓了麼的數據統計中,「五一」前三天,武漢公園外賣訂單是4月同期的4.3倍,增速位列全國第一。

藍色格紋野餐墊上,果籃裡的牛油果和橘子擺放得隨意而考究,提籃裡的鮮花和香檳酒、百利酒,木質菜板上的西班牙火腿、全麥吐司和色彩明亮的馬卡龍,以及白色帳篷、不遠處的自行車,層層疊疊地營造出一幅春光乍洩的戶外場景。

「平凡生活,需要來點儀式感。」圖書編輯豐羽柔在朋友圈發出這句話時,曬出了這組構圖精緻的野餐照。她平時就愛發自己拍的花草和美食,這組照片看起來隨意,其實暗藏心機。野餐墊是永康路一家小店買的,花束來自野獸派花店,提籃、木質菜板和白色帳篷來自淘寶,食物酒水則是平日的儲備。食物還是那些食物,一旦放在戶外,感覺就不同了,「相比吃,更大的樂趣還是把它們拍得更美一點。」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朱迪專注於研究中等收入群體及其消費模式,她也發現,今年春天,朋友圈野餐並曬照的熱情空前高漲,「整個疫情期間,人們聚會的願望被壓抑了。『五一』期間能聚一聚,但大家對室內聚集還是謹慎的,所以很多人選擇去戶外,更放鬆一點。野餐就成為安全聚會的方式,這是比較直接的消費動機。」

今年3月初,京東大數據研究院就發布了《春季出遊消費趨勢報告》,26歲至35歲人群偏好購買野餐墊、休閒零食和碳酸飲料等,這預示了春天野餐風興起的消費熱情。

據文化和旅遊部統計數據,2020年「五一」期間,全國共計接待國內遊客1.15億人次,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75.6億元,遠超此前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預測的0.31億人次旅遊總人數和165.78億元的收入水平。

以周邊遊和自駕遊主導的戶外經濟成了當下的熱門,消費者開始關注野餐裝備、燒烤食材、釣魚技巧和怎麼搭帳篷。蘇寧「五一」消費大數據顯示,從4月29日至5月4日,環比去年同期,汽車用品銷量增長256%,帳篷銷量增長121.18%,野餐墊銷量增長116.67%,防曬霜銷量增長245.60%。在餓了麼的數據統計中,「五一」前三天,武漢公園外賣訂單是4月同期的4.3倍,增速位列全國第一。

4月初,小紅書發起「城市野餐計劃」相關話題,一個月內引發4萬多人發帖,瀏覽量近1900萬次。在淘寶網,「野餐穿搭」、「野餐全套裝備」都成為商家營銷亮點。

「在疫情期間的這個春天,野餐確實成了一個現象。」朱迪說。

野餐的歷史與文化

「野餐是一件幸福的事,可以讓人從日常的生活中逃離片刻。通常來說,我們會將野餐視為戶外用餐,在某一天的中午,人們將裝滿美味零食和葡萄酒的提籃放在毯子上,就能享受野餐。但從歷史來看,野餐在任何時候都能進行。」在《野餐史》(The Picnic: A History)一書中,作者沃爾特·利維如此描述令人著迷的野餐,並探討野餐的演變及其在大眾文化中的作用。

野餐的英文單詞picnic,其實起源於17世紀的法國。在1692年出版的《法語國家的起源》一書中,第一次提及piquenique這個詞。

最初的野餐其實並不「野」,而是在室內地上進行。野餐所描繪的是,在一場聚會中,每一位參與者都應該為餐點做出自己的貢獻。「野餐社會」這個詞,則如同知識分子的聚會,它同樣要求每個參與者貢獻自己的力量。

隨著時間流逝,野餐的含義才轉移到強調戶外和露天,並於19世紀納入《牛津英語詞典》。如今,歐美人普遍認為,野餐是在田園環境中的聚會與休閒餐。

無論如何,野餐自誕生之初,就兼具了情感交流、考究的裝備和享受自然野趣的多重意義。印象派畫家莫奈、塞尚和馬奈,都畫過很多以野餐為場景的名作,文豪海明威也酷愛野餐,戶外用餐必定有酒助興。人們總是樂於研究畫家為什麼要讓食物那樣擺放,關心人物的著裝、光影與構圖。在今天,野餐已成為歐美人生活方式中不可或缺的一種。

2005年,朱迪去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攻讀碩士與博士,6年的留學生涯見識了英式的野餐文化。

「野餐就是英國老百姓最日常的生活方式,在他們生活裡,野餐就是換個地方,寧靜而放鬆地在戶外就餐。」她當時兼任大學輔導員,與很多年輕英國同事生活在一起,近距離參與了英國人的生活。

英國陰雨天居多,但只要到了春夏季,迎來陽光充沛的日子,人們就把家裡的野餐墊、餐盤、提籃都帶到戶外,裝滿零食和葡萄酒、香檳的提籃隨意擺放在草地上,大家席地而坐,聊著天或抱著電腦工作,享用陽光和美食。野餐所需的漂亮精緻的物件,在英國超市也隨處可見,是英國人家庭生活的必需品。

 新中產式野餐

「每年夏天,野餐周邊的商品都會成為英國的消費熱點。」朱迪說,墨鏡、清涼的花裙、草鞋、沙灘裝備、防曬霜等,都會在適宜野餐的季節到來時,迎來銷售高峰。英國人喜歡喝葡萄酒、香檳,家裡常備鮮花和漂亮的餐具、野餐裝備,對他們來說,野餐就是一種文化習慣。

在中國,野餐近年也成為新的消費方式。從去年開始,小紅書等平臺開始力推野餐概念,其宗旨不是好吃,也不是地點,而是如何拍得好看。

在吳曉波頻道官方微博上,甚至將野餐視為疫情期間逆勢成長的「新中產野餐經濟」,「事實上,大大小小的網紅、up主、淘寶店家通過照片、vlog等,分享野餐生活方式,正是為了帶貨。野餐布、小音箱、ins風餐具、燒烤架甚至服裝,都是『場景化』營銷圈中的一環。」

朱迪在《新中產與新消費:網際網路發展背景下的階層結構轉型與生活方式變遷》一書中對新中產做出解讀,這一階層主要是那些網際網路、文化創意產業、時尚從業者及知識階層,以及70年代之後出生的較為年輕的世代。

「野餐不是中國人的內生文化,我們的傳統文化中有踏青,也是接近、融入大自然的風俗和養生文化。在今年疫情期間,因為聚會的需求,野餐確實成為一種消費現象。」朱迪坦言,有了小紅書和ins的助推與包裝,人們自然會對這種西方式的精緻戶外生活方式產生嚮往。

她的朋友圈中,也有一幫會玩的朋友,很早就開啟了野餐步伐,「他們會曬出在昆明湖中心聚會野餐的照片,很會找地方玩。他們的特質就是年輕,從事文創、網際網路行業,也有咖啡館老闆、多媒體創業者和自由撰稿人,屬於典型的新中產階層。」

對於朋友圈盛行的野餐照片,朱迪認為,這些年輕人確實在「炫耀」,但他們炫耀的不再是房子、車子或是奢侈品、豪華酒店,而是一種自在的體驗性消費,換句話說,能曬出野餐照片的人,大多數都是會玩兒、懂生活的。

她也相信,野餐消費未來不會消失,相反,它將成為一類年輕人真正的生活方式。

相關焦點

  • 「野餐熱」拉動戶外經濟消費
    本報記者 丁琦報導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宅家數月的年輕人對戶外活動與社交需求明顯增加,紛紛出遊踏青參加戶外活動。一塊五彩斑斕的野餐布,再配上冷餐、飲料、網紅酒杯與帳篷等戶外產品,拍照上傳到社交軟體——這一個月以來,全國各地悄然颳起一股「野餐熱」。
  • 新中產式野餐拉動戶外體驗經濟
    圖書編輯豐羽柔在朋友圈發出這句話時,曬出了這組構圖精緻的野餐照。她平時就愛發自己拍的花草和美食,這組照片看起來隨意,其實暗藏心機。野餐墊是永康路一家小店買的,花束來自野獸派花店,提籃、木質菜板和白色帳篷來自淘寶,食物酒水則是平日的儲備。食物還是那些食物,一旦放在戶外,感覺就不同了,「相比吃,更大的樂趣還是把它們拍得更美一點。」
  • 「野餐熱」帶火戶外經濟
    在五月陽光明媚的日子裡,隨著疫情防控向好,宅家數月的年輕人對戶外活動與社交的需求更加明顯,紛紛出遊踏青參加戶外活動。而「野餐」成為了這個初夏既有話題,又有儀式感的生活方式之一,野餐熱也刺激了野餐周邊經濟的興起。
  • 冷餐、帳篷、香檳杯……戶外聚會熱催生「野餐元年」
    一張色彩斑斕的野餐布,幾隻手工編織的藤條籃,再配上冷餐、飲料、帳篷、香檳杯……近一個多月來,全國各地悄然颳起一股「野餐熱」, 成為年輕人頗具儀式感的休閒方式之一。疫情放緩後,戶外聚餐成風潮,網友們戲稱2020年成為中國「野餐元年」。
  • 廈門野餐熱帶火戶外經濟
    連日來,記者走訪發現,在環島路、酒店、公園草坪上,野餐的人群不少。「野餐」也迅速帶火了戶外經濟,線上、線下與野餐相關的商品、服務逐漸成為新經濟業態。商機野餐帶動周邊產品大賣衍生出新經濟業態隨著野餐火了,餐館、酒店、民宿、戶外用品商等,直接或間接從中受益,並且催生出一站式野餐戶外服務。
  • 朋友圈颳起「野餐熱」 戶外聚會熱催生「野餐元年」
    一張色彩斑斕的野餐布,幾隻手工編織的藤條籃,再配上冷餐、飲料、帳篷、香檳杯……近一個多月來,全國各地悄然颳起一股「野餐熱」,成為年輕人頗具儀式感的休閒方式之一。疫情放緩後,戶外聚餐成風潮,網友們戲稱2020年成為中國「野餐元年」。
  • 戶外聚會熱催生「野餐元年」
    疫情放緩後,戶外聚餐成風潮,網友們戲稱2020年成為中國「野餐元年」。記者注意到,「野餐熱」的興起刺激野餐周邊物品在電商平臺上熱賣,不少線下商家也積極抓住這一消費新商機,讓「野餐經濟」走進大眾視野。胡蕊認為,「野餐熱」下,不少年輕人的消費華而不實,為了發朋友圈而擺拍就有點無聊了,遠離了親近自然的休閒樂趣。各路商家抓住野餐新商機隨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野餐儼然成了新型帶貨方式。「野餐布一定要紅格的,防水很重要。餐具的顏值一定要高,專門用來拍照。」
  • 戶外野餐燒烤攻略
    戶外燒烤是春夏之際呼朋喚友、溝通感情和享受大自然的熱門活動,眼看陽光明媚,室外春意正濃,是不是那顆燒烤的心又開始蠢蠢欲動了呢?但是戶外燒烤看上去相當複雜,要籌備一場完美的戶外燒烤,相信就算很有經驗的朋友也沒法說得明白。,我給大家寫個關於春夏戶外燒烤最全攻略,本文為第一篇,咱們一起來聊聊一場戶外燒烤要做哪些準備工作呢?如何去?
  • 餐墊、竹籃、氣球……戶外聚會熱催生「野餐元年」
    疫情放緩後,戶外聚餐成風潮,網友們戲稱2020年成為中國「野餐元年」。記者注意到,「野餐熱」的興起刺激野餐周邊物品在電商平臺上熱賣,不少線下商家也積極抓住這一消費新商機,讓「野餐經濟」走進大眾視野。  朋友圈颳起「野餐熱」  紅白格紋餐墊、田園風竹籃、桌飄氣球……最近,很多人的朋友圈裡湧入不少似曾相識的野餐照片。
  • 野餐最近在廈門火了起來 迅速帶火了戶外經濟
    「野餐」也迅速帶火了戶外經濟,線上、線下與野餐相關的商品、服務逐漸成為新經濟業態。  商機  野餐帶動周邊產品大賣  衍生出新經濟業態  隨著野餐火了,餐館、酒店、民宿、戶外用品商等,直接或間接從中受益,並且催生出一站式野餐戶外服務。
  • 「野餐經濟」熱起來
    說起最近一次戶外野餐的經歷,楊迪依然欣喜不已,「真希望再組織幾場這樣的聚餐」。近一段時期,戶外野餐在我市火了起來。每逢節假日,在運河沿岸或公園草坪上,隨處可見三五成群的人們聚在一起品嘗美食,賞景拍照。不少商家也抓住這一消費新商機,通過各種渠道推動野外聚餐相關物品的銷售。
  • 野餐露營裝備熱銷
    莆田網訊 隨著天氣變好,市民們在近郊或周邊地區開始進行戶外露營、野餐、燒烤,感受春夏之間大自然的美景。記者走訪中發現,近日商場超市內的戶外裝備進入了銷售旺季,戶外休閒活動裝備、燒烤用具都作為主打產品被擺在了商場的顯眼之處,野餐墊、睡袋、帳篷、摺疊桌椅、充氣床、吊床等應有盡有。
  • 廈門掀起「野餐熱」,帶火戶外經濟,這幾個地方最受寵
    帶動周邊產品大賣 衍生新經濟業態隨著野餐火了餐館、酒店、民宿、戶外用品商等直接或間接從中受益並且催生出一站式野餐戶外服務廈門一酒店草坪內的野餐(網友廈門擁有得天獨厚的野餐環境,城市乾淨、空氣清新,擁有大片的城市綠化草坪,他們十分看好廈門野餐帶火的戶外經濟,疫情過後市民對戶外通風環境下的用餐需求增加,野餐火起來是可預見的。
  • 野餐墊買多大 野餐墊多大合適
    野餐墊買多大 野餐墊多大合適 2018-08-15 11:36:52 來源:全球紡織網 野餐墊買多大?野餐墊多大合適?
  • 野餐墊什麼面料的好 野餐墊可以當床單嗎
    野餐墊什麼面料的好 野餐墊可以當床單嗎 2018-08-15 10:40:44 來源:全球紡織網 野餐墊什麼面料的好?野餐墊可以當床單嗎?
  • BabyGo兒童帳篷&野餐墊,室內室外都好用
    即將迎來五一小長假,今天一起開團的還有媽媽們帶寶寶出行時用的野餐墊,BabyGo這兩款產品都是由法國著名設計團隊設計,經過一系列創新,更加環保,更加安全。兒童帳篷不但要去在室外可以用,在室內也要可以當遊戲屋用。所以摺疊,易攜帶就成了兒童帳篷最主要的需求。
  • 一年一度野餐季,我們需要準備什麼?
    疫情期間,人們聚會的願望被壓抑著,所以到戶外開闊的區域聚餐便成為了更安全的方式。據統計,「五一」小長假期間,全國共計接待國內遊客1.15億人次,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75.6億元。以周邊遊和自駕遊主導的戶外經濟成了當下的熱門,消費者開始關注野餐裝備、燒烤食材、釣魚技巧和怎麼搭帳篷。
  • 以戶外野餐美食,致敬生活吧!推薦這些裝備~
    寒露過後雖有些涼,但層林浸染的戶外還是秋意漸濃,值得一逛。帶些許簡單的裝備,約朋友,去郊區野餐,也是超不錯的選擇!那麼都需要帶哪些東西呢?來看看KingCamp的推薦吧~1.全自動速開帳篷出遊必備神器——帳篷。
  • 戶外野餐熱 相關產品火
    本報訊(記者劉英潮)初夏時節,本市眾多郊野公園周末客流不斷,前一段時間受疫情影響宅在家中「被憋壞了」的人們紛紛加入到戶外野餐的熱潮中
  • 朋友圈裡的「野餐風」是一次性消費還是新機遇?
    各路網紅、大V發布的照片、Vlog更是「推波助瀾」,在他們的帶貨之下,野餐布、小音箱、ins風籃子餐具、甚至服裝穿搭,都賣火了。蘇寧易購的大數據顯示,僅在5月初,野餐墊的銷量環比增長116.7%。一場說野就野的餐,成本幾何?在線下,野餐的流行,也帶熱了全國各個城市的草地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