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色彩斑斕的野餐布,幾隻手工編織的藤條籃,再配上冷餐、飲料、帳篷、香檳杯……近一個多月來,全國各地悄然颳起一股「野餐熱」,成為年輕人頗具儀式感的休閒方式之一。
疫情放緩後,戶外聚餐成風潮,網友們戲稱2020年成為中國「野餐元年」。記者注意到,「野餐熱」的興起刺激野餐周邊物品在電商平臺上熱賣,不少線下商家也積極抓住這一消費新商機,讓「野餐經濟」走進大眾視野。
朋友圈颳起「野餐熱」
紅白格紋餐墊、田園風竹籃、桌飄氣球……最近,很多人的朋友圈裡湧入不少似曾相識的野餐照片。在北京,奧森公園、朝陽公園和一些郊野公園,都能看到三三兩兩的年輕人席地而坐一起野餐的身影。
疫情放緩後,人們紛紛趁著春末夏初的好天氣到戶外「透氣」,帶上各種簡餐、水果在大自然的美景中邊吃邊聊,消磨周末的閒暇時光,成為最愜意的聚會方式。
「在室內憋太久啦,總算能出門放下風。不過疫情期間還是不能完全放鬆,野餐又安全又健康,花銷也不高。」市民胡蕊表示,疫情後年輕人的生活預算也在不斷壓縮,相比出國旅行和高級餐廳聚會,出門野餐算成本最低的「網紅生活同款」。
有意思的是,相比野餐本身,一些年輕人更看重拍照和修片帶來的社交樂趣。「我之前發小紅書筆記,一般也就幾十個贊,關於野餐的筆記攻略卻一下子收到了2000多個贊還有500多個收藏,成就感爆棚。」白領小暘說。數據顯示,過去1個月,小紅書野餐相關筆記發布量同比增長13.6倍,其中視頻筆記增長3.4倍。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和杭州成為發布量前五名的城市。
也有消費者「吐槽」這種新興消費形式大於內容。「盛放飲料的唯一容器只能是香檳杯,哪怕你喝的是王老吉。報刊也一定要買英文的,哪怕是過刊,否則你和小夥伴就成了老幹部相約逛公園。」胡蕊認為,「野餐熱」下,不少年輕人的消費華而不實,為了發朋友圈而擺拍就有點無聊了,遠離了親近自然的休閒樂趣。
各路商家抓住野餐新商機
隨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野餐儼然成了新型帶貨方式。
「野餐布一定要紅格的,防水很重要。餐具的顏值一定要高,專門用來拍照。」「Still begirl」是小紅書上的一位美食博主,她的野餐攻略得到了數百個點讚和收藏。記者注意到,在該攻略下方直接就有野餐用品的購買連結,比如七折出售的草柳編織籃、六八折出售的野餐墊等。
不少電商平臺的商家發現「野餐經濟」帶來的新商機後,藉機推出「野餐套餐」。「完全沒想到近一個月生意突然好起來,總有姑娘來問,店裡有沒有野餐用的桌飄氣球。」一家戶外用品網店店主告訴記者,店裡凡是標註了和野餐有關標籤的商品都會熱銷,哪怕是以前銷量平平的迷你帳篷,而店裡一款便攜防水野餐墊近一個月賣出了3.5萬件。
北京多個西餐廳、甜品店也順勢供應野餐套餐食物。一家名為走板的甜品店推出了價格為128元的踏青野餐雙人套餐,含有2份蛋糕卷和1份手工曲奇,以及2杯網紅乳酪茶。相比普通的外賣盒,這些食物均配有「高顏值」的便當盒,就連乳酪茶也是精緻的玻璃瓶包裝。
「我們確實注意到現在很多人都有戶外野餐的需求,特意推出了兩套供2至3人享用的夏日野餐禮盒,分別為398元和458元。」國貿商城的福樓西餐廳店員在接受記者詢問時表示,這些套餐含有沙拉、麵包、三明治、薯片、義大利麵等,同時配有起泡酒、礦泉水瓶等,「稍貴的一款直接含有野餐墊布,所有的食物都是精心打包,拍照絕對沒問題。」
郊野公園仍是野餐首選地
據馬蜂窩旅遊大數據顯示,今年3月以來,「野餐」主題的旅遊熱度同比去年上升132%。玉渡山、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朝陽公園和東郊溼地公園成為北京市民最關注的熱門野餐景點。
不過,想要找到合適的野餐地點並非易事。「與老一輩理解的野炊、燒烤等野餐方式不同,這一波野餐風潮更多以冷餐為主。隨著野餐的人越來越多,想要找到有草坪、有樹蔭、可以席地而坐的平整區域並不容易。」胡蕊說,想要清靜一些,就得奔名氣小一點、距離遠一點的新開放郊野公園。
記者注意到,北京一些公園會對在草坪上席地而坐的野餐行為進行制止。「在綠地內野餐屬於不文明行為,遊客需在公園內公共桌椅處就餐。」據念壇公園的執法隊員介紹,近日執法隊對多起湖邊野餐等不文明行為進行了勸阻。至於需要生火的戶外露天燒烤行為,北京絕大部分公園更是嚴令禁止。
一些採摘園、農家樂則在此前的燒烤服務上升級,提供野餐場地。「目前正是櫻桃成熟的時候,除了採摘,還可以在果樹下野餐。單獨帶餐的野餐券和需要我們提供燒烤架的燒烤券是分開售賣的。」通州區潞城鎮的一個採摘園農場主表示。
但記者走訪發現,對大部分想要在家附近愜意地消磨一下午的市民來說,郊野公園仍是最理想的野餐地點,不論是出於成本還是方便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