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建
目前網際網路在國內形勢是一片大好,大多圍繞網際網路的企業取得了璀璨的成績。緊接著許多優秀的中國企業開始在股市上熠熠生輝,各種奇思妙想也開始接踵而至。在很多人眼裡,阿里、騰訊都是優秀企業的代表。但如果說是最好、最具代表性的,在大多數人心目中還得是華為。華為的實力眾所周知。任正非還表示,從明年起,華為將擺脫對美國技術的依賴,也就是說,從手機生產到通訊設備,甚至作業系統,都不會受到美國的壓力。因此,有人開始思考,如果華為上市,華為應該在哪裡上市?而因為華為的上市又會湧現出多少富豪?
在美國紐約一家著名俱樂部的午餐會上,任正非會見了美國AIG前董事長格林伯格、美國私募股權基金AEA公司董事長文森特·梅等10多位美國商界精英。當時,有人問:「華為為什麼不上市?」
任正非詼諧地比喻,「豬養得太肥了,連哼哼聲都沒了」
任正非說:「科技企業是靠人才推動的,公司過早上市,就會有一批人變成百萬富翁、千萬富翁,他們的工作激情就會衰退,這對華為不是好事,對員工本人也不是好事,華為會因此增長緩慢,乃至於渙散。」
養的豬肥了,就該吃肉了;企業上市,一夜暴富,就危險了。華為從1987年任正非的2萬元起家,到現在是一家擁有20萬員工的巨頭企業。其業務覆蓋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服務超過30億人。在世界500強企業中排名61位,年收入超過阿里巴巴和騰訊的總和。
華為已成為全球通信行業的領軍企業和全球最大的專利持有者之一。截至2019年,華為在全球擁有有效授權專利8.5萬餘件,其中90%以上為發明專利。但與其他全球500強企業不同,華為是500強中唯一一家非上市公司。
很多人對任正非不允許華為上市的決定感到不解。甚至有「不適時宜」、「封閉保守」、「任正非對資本運作的無知限制了華為的併購和擴張」等批評。不過,任正非一點也不受影響,堅持「養豬不要太肥」,不上市。
雖然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一直說華為不會上市,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對華為上市的想像。
首先,在全球都具有深遠影響的華為,無論在哪裡上市,都將是全球企業界的一件大事。畢竟,在世界企業排名中,華為還是很有吸引力的。對於任何企業來說,上市都是其發展道路上的一個裡程碑。目前,華為各方面運作都嚴格按照上市公司要求有序開展。只要有想法,將上市隨時可以。
那麼如果華為上市,哪裡會更好?事實上,作為中國企業國際化經營中最成功的跨國企業之一,華為上市在哪裡都是一樣的,投資者也會買帳。如果你選擇在美國或香港上市,有利於全球資本的整合,從而認可華為。但也會帶來負面影響,即華為的市值可能被嚴重低估。此外,中國企業更容易成為國際資本巨頭的目標,以獲取短期利潤。
而選擇在中國A股市場上市,可以實現華為價值的最大化。因為老百姓對華為有較強的民族自豪感,股民們希望能夠輕鬆、自由地購買到華為的股票,而不是需要複雜的中間環節,更不用遙遠的美股了。現在中國人有了充足的閒錢,最好的中國企業應該讓中國股東享受資本嘉年華,分享華為成長帶來的紅利。
事實上,可以肯定地說,包括阿里巴巴、騰訊在內的企業幾乎沒有一家的上市,能夠像華為這樣創造如此多的富豪。為什麼?由於華為的股權相對分散,一些重要的高級員工會持有一定的華為股份。有人可能會問,如果華為上市,首富可能就是任正非。但事實上,我們都知道創始人任正非所持股份不到2%,所以即使華為上市,他也不會是首富。但如果華為選擇上市,成千上萬的人將加入億萬富翁的行列。
如果華為不自己上市,可以根據內部需要分紅。如果上市,將增加很多投資者的關注度,整天關注華為的業績,這將浪費華為大量時間,必須與投資者打交道。
任正非追求的是長遠發展,不是為了眼前的利益。為了成為真正的科技公司,任正非也煞費苦心。當然,形勢逼人強。正如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後曾經說過的那樣:娃哈哈不會走資本之路。但現在他也在改變自己的初衷,表示「適當時候或考慮上市」。所以,凡事都不會是絕對的,畢竟只有企業適應市場,市場才會適應你。對此你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
本文由AI科技新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