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論風生
如今一些網際網路公司崇尚「技術為王」「流量為王」,反而忽視了程式設計師、技術咖們的人文素養。
據《河南商報》9月23日報導,9月22日,在小米公司的鄭州大學招聘宣講會上,一名自稱創新部負責人的秦先生在發言時稱:「如果你是日語專業的學生,那你可以走了。或者我們可以送你們去從事電影事業!」這番言論,引發在場幾名日語系學生強烈不滿。9月23日,小米公司表示,涉事公司員工已向學生道歉並獲得諒解,並且發布了道歉信。
不得不說,鄭州大學日語系這幾名學生還是挺大度的。畢竟,在公開場合這樣發言,這位秦先生的言論有公然歧視、甚至是侮辱的色彩。大家幾乎都知道「送學日語的學生去從事電影事業」這句話隱藏的「深刻含義」,否則,在場那麼多學生也不會哄堂大笑。這種低段位的成年人輕口味黃段子,大學生們怎麼能聽不出這背後的曖昧不清與情色意味。
不消說日語系學生本來就是中國人,沒理由歧視。退一步講,小米公司難道不需要去日本發展海外業務?即使今年不去日本發展業務,那能不能好好跟學生們溝通,講明原因與公司發展的規劃。總之,秦先生有一萬種可以好好解釋為何不招聘日語系學生的方法,他偏偏選擇了最差的一種。
不管秦先生出於何種目的說出這番話來,在我看來,就是拿低俗當有趣,在不合適的時間、地點,賣弄自己的低級趣味。
不要學日語的,不要黃泛區,不要東北人,不要處女座……招聘歧視簡直無處不在。而近期多起輿論熱議的招聘歧視均發生在網際網路公司,這或許不是單純的巧合。如今網際網路行業炙手可熱,頻頻爆出的高薪和股權收益,儼然超越了以往的金融和國企,成為應屆生求職的「最優」選項。而一些早早進入這一行業的人,不免自視高人一等。尤其是面對求職心切的學生,這種自以為是的傲慢心理就更強烈,仿佛掌握著他們的「生殺大權」。如此心態下,開出怎樣的「歧視清單」都不足為奇。
這也表明,如今一些網際網路公司崇尚「技術為王」「流量為王」,反而忽視了程式設計師、技術咖們的人文素養。而這,顯然不是一個企業健康的發展路徑,之前曝光的某些搜索平臺、招聘網站、婚戀網站發生的悲劇,很大程度上都與相關企業對「人」的忽視以及價值觀的偏差密切相關。
所以,那些網際網路企業、網際網路大咖,還是得從中吸取教訓,不要收入漲了、技術牛了,卻連對人基本的尊重也丟了。
□陳小二(媒體人)
責任編輯:徐亞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