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速度受多方面因素影響,總體來說,產婦分娩時長與分娩次數成正比。
執筆:胡蝶
編輯:胡蝶
定稿:歐陽比文
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很多人也動起了再生一個的念頭。在經濟條件有餘力的情況下,很多寶媽對二胎也是充滿期待。
女性抗拒生孩子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覺得太痛了。但是很多人都說,已經生過一個後再次分娩會輕鬆許多,這話乍一聽還有幾分道理。
在這種說法的「鼓勵」下,很多孕媽對生二胎就不那麼緊張了,準備也不是很充分,但是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生孩子可不能只憑經驗。
生二胎更容易?生完後才發現自己被「騙」了
小美生二胎之前,就向我們這群小姐妹中唯一有過二胎經驗的琳琳「取經」,琳琳信誓旦旦地向她拍著胸脯保證:「比生老大容易多了。」
結果等到小美從產房出來後,拼著最後一點力向琳琳張牙舞爪:「大騙子,你不是說容易得多嗎,這怎麼比生老大還疼啊?」
琳琳笑得一臉無辜:「我只說容易,沒說不疼啊,你看你這回是不是4個小時就卸貨了?」把小美氣得給了她一個大白眼。
生二胎更容易的說法過於片面
不少人存在一個觀點:生育二胎的時候因為身體已經經歷一次孕育,不論是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有所準備,生產過程會更容易一些。
其實這種說法是片面的,每個產婦身體情況都不一樣,對於二胎生產的問題,關鍵還要看我們如何定義「容易」二字。
生二胎與生老大的產程有何不同?
1. 速度快
據統計,從出現規律陣痛到出產房,生頭胎產程平均需要13-14個小時,生二胎可縮短至7-8個小時。
宮頸,產道,骨盆已經經歷過一次擴張,第二次可謂是輕車熟路,給孕婦的準備時間和緩衝時間也就更少。
排除胎兒體積過大,胎位異常等容易導致難產的因素,二胎的生產速度會快許多。
2. 宮縮痛
兩胎分娩時間差距在5年之內,二胎宮縮疼痛更強烈,產程速度也相應更快。
因為產程短,在察覺到產道變得鬆弛後,身體會本能分泌更多催產素加速宮縮,也不會像頭胎一樣先是假性宮縮,循序漸進讓產婦適應。
於是就會出現二胎的宮縮過程較短,痛感也較為猛烈,來得更為直接。尤其是兩胎之間間隔時間不長的孕婦,這種現象會更明顯。
3. 易疲勞
大多數產婦因為宮縮過程短,所以覺得遭罪比較少,但是在生完之後,普遍反映感覺體力沒有生老大的時候好,更為虛弱也更疲勞。
畢竟生育是對產婦一次巨大的消耗,再加上年齡漸長,身體素質肯定不如年輕的時候,對二胎寶媽的產後護理更要精心。
生二胎時更要注意什麼?
1. 做好孕檢
25~29歲為最佳生育年齡,超過35歲即為高齡產婦。據2000年~2019年調查結果顯示,我國胎兒畸形發生率為0.5%-0.8%,二胎政策放開後,這個機率一度升到1.2%。
懷二胎的哪怕不是高齡產婦,年齡也不會特別小,除了注意孕前和孕期的保養,也要尤其重視孕檢,定期前往醫院進行必要的孕期檢查。
2. 提前待產
因為二胎孕媽在胎兒情況良好的情況下,產程通常會比一胎快很多,提前收拾好待產包,在出現見紅,陣痛等徵兆後要儘快趕往醫院。
哪怕是假性宮縮也要引起足夠重視,趕往醫院。畢竟一旦怠慢,孩子在半路出生的情況就有可能真的發生。
3. 配合醫生
鎮痛通常伴隨強烈宮縮,宮縮是為了幫助胎兒儘快娩出,但是如果醫生護士告知還沒有開到10指,千萬不要在宮縮來臨時忍不住用力。
一定要聽從醫生的安排儘量配合,在宮口未開完全的情況下強行分娩,會加重撕裂,嚴重的會造成大出血等意外發生。
糖果媽媽叮囑:
分娩速度,疼痛程度都是因人而異,哪怕是自己的分娩經驗也不能生搬硬套,畢竟寶寶狀況不一樣,分娩中面臨的問題也會有所差異。
作為媽媽,我們能做的就是給予寶寶足夠重視,做好產檢,提前準備,聽從專業醫生的安排,一切以保證孕媽和寶寶的健康為前提。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