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都說:成功的男人背後總有一個偉大的女人。對於夫妻來說,丈夫的成功往往離不開妻子的從旁協助、默默支持。而對於我國偉大的數學家華羅庚來說,這一生中能得到妻子吳筱元的相濡以沫、甘苦與共,他是十分知足的。每當別人問起華羅庚的成功之道時,華羅庚總是由衷地說:我的妻子是個無名英雄,我的整個事業和她是分不開的!
自學成才的數學大師華羅庚
1910年11月12日,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一戶貧寒的人家迎來了一個男嬰的降生,這個男嬰就是華羅庚。父親華瑞棟老來得子,故此對華羅庚寄予了莫大的希望,開間小雜貨店勉強維持生計的父親省吃儉用也要讓華羅庚讀書。
當時,貧寒的華家僅僅有一間正房和一個偏廈,華羅庚的父母為了給兒子提供好一點的學習環境,甘願自己住偏廈,讓兒子住正房。
1922年,華羅庚進入金壇縣立初級中學讀書,1925年,華羅庚從金壇縣初中畢業,高中高昂的學雜費令華羅庚望而卻步,於是,他選擇到一所職業學校學會計。可一年之後,家裡的小生意每況愈下,實在是湊不齊學費,因此華羅庚就這樣輟學回家了。
輟學在家的華羅庚幫父母照看著自家的雜貨店,但顧客稀少,華羅庚沒事就拿起舊時的數學書,其中。這個少年知道自己對數學有一種特殊的情感,始終沒有放棄對數學的學習和鑽研。
他向以前的數學老師借閱數學書籍,並自學了高中、大學的數學課程。平淡的日子裡,每當稍有空閒,華羅庚就拿出書本學習,神遊在數學知識的海洋裡。
1929年,華羅庚嘗試著將自己潛心研究出的數學成果寄到上海的《科學》雜誌社,沒想到真的成功發表了,他仿佛受到了莫大的鼓勵,更加傾心於鑽研數學問題了。
與訂下娃娃親的妻子結成伉儷,數度相濡以沫
時間回到1927年,華羅庚與同鄉吳筱元結為夫妻。大概有人會說,華羅庚只有初中文憑,家境又貧寒,怎麼會那麼順利就早早娶得賢妻呢?
原來,華家與吳家交情甚好,在二人小的時候,就被雙方父母約定了婚事。吳筱元和華羅庚成年後,雙方父母安排兩人見面,吳筱元對老實木訥的華羅庚印象不錯,華羅庚也感覺吳筱元賢良本分,於是兩人順利完婚。
婚後,吳筱元就成了一個家庭主婦,孕育兒女、操持家務,從來不讓丈夫操心柴米油鹽,使得華羅庚能心無旁騖地鑽研數學。就在大女兒出生那年,華羅庚不幸染上了傷寒病,由於家裡剛剛添了女兒,丈夫華羅庚又得上了那樣重的疾病,本就貧寒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深明大義的吳筱元拿出了為數不多的嫁妝錢和幾樣金首飾,換成錢給丈夫看病抓藥。華羅庚體質弱,傷寒整整令他臥床一年才逐漸好轉,華羅庚也因此雙腿殘疾,終身行動不便。
清苦的日子裡,吳筱元始終不離不棄地侍奉在丈夫的病榻之前,用一個女人的堅忍和溫柔換回了闔家大小的平安。華羅庚經歷了這次病痛後,深感對家庭的責任承擔的不夠,於是他帶著自己的學術成果到家鄉的中學自薦,獲得了數學教員的工作崗位。從那以後,家裡的收入有了來源,夫妻倆的日子才慢慢變好。
夫唱婦隨,吳筱元始終是那個體貼本分的賢內助
數學家華羅庚一生中多次因工作變動而舉家搬遷,妻子吳筱元夫唱婦隨,始終淡然地支持著丈夫的事業,默默地照顧著一家老小。
1931年,華羅庚在雜誌上發表的一篇數學論成功地引起了清華大學算學系主任熊慶來的注意,了解到華羅庚的情況後,熊慶來主任認為華羅庚是難得一見的人才,很快就寄送一封邀請信到金壇中學,力聘華羅庚到清華大學當講師。
1931年,華羅庚被請進清華大學算學系工作,之後的幾年中,華羅庚自學英語、博覽群書,並開始在國內外數學刊物上發表論文。因為華羅庚展現出了異常出色的科研水平,故而又被調到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工作。
一次,華羅庚收到了一名福建中學數學老師陳景潤的來信,信中誠懇地指出了華羅庚的《堆壘素數論》中的一處錯誤。正是這樣一封信件,讓華羅庚發現了一個難得的數學人才——陳景潤。
1957年,在華羅庚的一再舉薦之下,陳景潤被調入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任實習研究員,後來又升任一級研究員並開始培養碩士和博士。
華羅庚對陳景潤有知遇之恩,陳景潤敬華羅庚為自己的恩師,師生之間情誼深厚。恩師華羅庚時常叫陳景潤來家裡玩,作為師母的吳筱元總是拿出家裡最好的食物款待陳景潤。
自從成為了教授的夫人,吳筱元就更忙了,平日裡除了要當好家庭主婦,還要幫助華羅庚抄寫論文和書信。只要華羅庚外出,吳筱元就事先替丈夫準備好外出的衣著,並將拐杖、帽子和煙盒親自遞到丈夫手中,數十年如一日,細心百倍地照料著一切。
20世紀60年代中期,華羅庚開始注重數學在國家建設階段的實際運用和推廣,他認為自己應該走出課堂、走出校園,帶著數學知識投入到祖國各行各業的生產戰線中去。
從1965年開始,華羅庚便拄著拐杖,拖著病腿,離開北京,帶著學生和助手上山下鄉,到各地的田間地頭、工廠礦井去推廣應用數學,為祖國的基層生產建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很長一段時期,作為妻子的吳筱元只能用柔弱的肩膀撐起一家老小的生活,十分不易,而且還要時時擔心遊歷在外的丈夫是否安好。好在夫妻二人始終感情甚篤,常常書信往來,互相關心。
1985年,華羅庚不幸因病去世,國家顧念華羅庚一生為數學事業和祖國的復興所作出的巨大貢獻,所以對其遺孀吳筱元十分優撫,分配住房的時候,特意分給吳筱元一套面積大一些的房子,想讓吳筱元晚年過得舒心一些。
可吳筱元卻連連拒絕,她說:我一個人住,目前這個60平米的舊房子就足夠用了,還是把大房子分給那些拖家帶口的科研人員吧,讓他們生活得好一點,工作起來才更無後顧之憂。她是這麼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吳筱元的晚年就在那個60餘平米的老房子中度過的,拿著微薄的退休金簡樸度日,她也十分滿足。吳筱元因為賢淑的品格而在數學界倍受尊重,人人都親切地稱呼她為「華師母」。縱觀吳筱元的一生,平凡卻又踏實,愛護丈夫、勤儉持家、相夫教子,她默默地守護著華羅庚,用她的大愛詮釋了什麼才是無名英雄。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