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中國小康網訊 記者 王際娣 近年來,深圳市龍崗區園山街道以「區域化黨建」為抓手,創建以「黨建+」為核心的區域化黨建模式,實行統聯結合,構建起「六統十三聯」機制,著力打破各抓各的「孤島現象」,推動各領域黨組織從相互獨立走向相融共生,構建「先鋒共同體」,實現「1+1>2」的效果,開拓了區域化黨建共駐共建、政治引領從「虛」轉向「實」、基層治理「多元共治」新局面。
深圳市龍崗區園山街道地處深圳東部,佔地面積46.69平方公裡,戶籍人口1.81萬,服務人口達28.33萬。園山作為新設街道,外來人口多,中小型企業密集,基礎設施較為薄弱等問題突出,如此一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加強基層治理顯得尤為重要。為此,園山街道敢於創新、積極探索,創建了以「黨建+」為核心的區域化黨建模式,構建起「六統十三聯」機制,開拓了區域化黨建共駐共建、政治引領從「虛」向「實」、基層治理「多元共治」新局面。
深圳市史丹福實業有限公司黨支部與大康社區黨支部開展「互聯互建共慶七一」主題黨日活動。
以區域化規劃系統解決「各抓各」的問題
在過去,社區黨組織掌握了大量政策材料,卻沒有載體可以使用;而企業則需要大量政策加持,卻苦於沒有渠道,導致政策落不到實處。為打破這一局面,園山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積極探索「區域化黨建」工作模式,在架構上,做到全街道「一盤棋」,實現合縱連橫,充分發揮街道社區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做強街道「龍頭」、做實社區堡壘。縱向到底,構建「街道統、社區聯、小區攏、網格兜」四級紅色主軸。
園山街道通過在黨組織架構和制度上的改革,讓各級黨組織實現從「一廂情願」向「一種契約」轉變。街道切實擔負起統籌責任,「軸心」地位更加凸顯。梧桐派出所將社區警務工作室開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大幅度增進了社區與機關黨組織間的來往。例如,在警務人員開展禁毒宣傳的時候,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積極配合,發動社區居民前來學習,宣傳效果事半功倍;而社區查處「三小」場所的時候,亦邀請了派出所工作人員參與其中。
此外,位於園山街道的深圳盤古天地集團積極推進思想、人才、制度、文化、暖心等「五個建黨」,加快黨性細胞繁衍生息;旭程電子(深圳)有限公司精心培育愛黨、愛國、愛企、愛家的「四愛」型員工,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
園山街道組織部長張琳表示,「條條」和「塊塊」通過雙向用力,破除了「各抓各」的問題,行業系統部門主動融入屬地中心任務和黨建工作,推動了業務、黨建工作水平「雙提升」。社區可利用的資源、可爭取的渠道也多了,黨建資源在全域範圍內初步實現了有序流動、有效投放。
園山街道非公企業黨建「三同步」新成立黨支部集中揭牌儀式。
以全域整合有力推動「心貼心」的融合
園山街道通過「條塊結對定點,支部結盟定責,黨群結親定事」的方式,深化機關社區共駐共建互聯互動,鼓勵機關部門開展「1+N」個性化共建;街道社區層面,鼓勵開展「N+1」拓展型共建。實施「1+X」頭雁工作法,對周邊各類黨組織輸出工作標準和經驗,推動片區內黨組織點線建精、整片建強。
黨群驛站就是推進「心貼心」融合的具體實踐,該實踐作為城市基層黨建的「微綜合體」,讓居民群眾成為基層治理的參與者、推動者和受益者,創建黨建引領下的基層治理互聯互建新模式。
另外,該街道選派了140名黨建指導員進駐網際網路、商圈市場、文創行業等8大領域2100多家「兩新」組織。園山街道對社會組織「雙管雙培」,抓住組織的人,牽動更多的人,用「正能量」稀釋「負能量」,將「灰色力量」轉化成「紅色力量」。
黨建+安全生產就是園山街道黨建引領從「虛」向「實」轉變的一個縮影。園山街道嚴格建立安全生產聯席會議制度,在轄區5個社區股份公司全部成立了黨支部,黨支部書記與董事長「一肩挑」;實施網格化管理,將轄區企業劃分成26個安格,「三小」場所劃分為43個消格,出租屋劃分為326個出租屋網格,街道、社區黨員領導幹部也安排到網格中,初步構建了「網格上建黨、網格中見黨」的工作格局。
銀荷社區提供黨群服務中心中心平臺,社區能人開展詩詞賞析培訓。
以區域化引領充分激發「實打實」的效果
園山街道西坑社區以「一核三聯」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創新。西坑社區黨委通過將基層治理從政府主導下的「多頭管控」向黨建引領下的「多元共治」轉變。「區域化黨建」的推行,構建了「黨建引領、多方聯動」的全覆蓋、無縫隙服務網絡。以「三級聯網」「三社聯動」「三警聯防」的方式,分層次協調化解矛盾衝突,精準回應居民訴求,有效增強了黨建引領力、基層組織力。
充分發揮群眾工作優勢,推動共商共治。社區內,建立議事共商機制,社區黨組織牽頭,邀請相關部門、駐街單位、社區能人等多方通過召開居民議事會和社區事務會商會對社區事務進行處理,確保基層治理不留盲區。
園山街道銀荷社區黨委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探索實施「CARE」能人計劃,通過C(召集能人)-A(培訓增能)-R(搭臺賦能)-E(鼓勵自治)系列舉措,挖掘社區黨員能人參與社區事務。目前,銀荷社區已召集了具有語言類、網頁編輯等特殊文化和技能才能的居民40餘名。
張琳表示,接下來要繼續激發黨建引領、全域推進,達到實打實的效果,把政治統領、組織統聯、陣地統建、隊伍統管、資源統用、隊伍統抓這「六統」做實做精,達到共商共治,積極推動傳統封閉的「社區黨建」向開放融合的「區域化黨建」轉型,提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