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子
老師布置了寫「勞動」的作文,和兒子商量了好久,覺得一定要讓他嘗試做某件事,有了自己動手的親身感受,這樣才能生動形象地寫出當時自己的心理活動、行為動作和收穫體會。果然,教兒子學會煎雞蛋後,十分興奮。大概和他講了講,馬上就明白該怎麼寫了,寫起來也很流暢。
正 文
煎雞蛋營養豐富,而且又十分美味,是人們常吃的一種早餐。平時我一直吃爸爸煎的雞蛋,可是我不知道怎麼做。那天,我很想自己做一次煎雞蛋。於是,我在爸爸的指導下開始了學習。
首先,我小心翼翼地打著灶上的火,把花生油倒進鍋裡,把油晃均勻。爸爸說:「記住,一定不要倒太多油,要不然就成了炸雞蛋了,對身體不好,還要把油燒熱了,要不然就煎不熟了。」
然後,我拿起雞蛋在鍋沿上輕輕磕一個縫,扣著這個縫把雞蛋掰開倒進鍋裡,最好把雞蛋倒進油鍋的底部中央,這樣煎出來的雞蛋形狀就是一個圓形,比較好看。這時動作還要迅速,因為冷雞蛋碰到熱油,會「滋啦」一聲發生一次「爆炸」,一定要躲開。我就是因為動作慢了一點,結果油一下子炸出來,躲閃不及,手被燙了一個小水泡,又疼又癢。看來,煎雞蛋是個很「危險」的工作呢。
接著,等雞蛋的一面煎得差不多了,大概一分鐘就行了,就要用鏟子把雞蛋翻個面,這時不能著急,得輕輕地翻面,要不然雞蛋就會碎了,那就成了炒雞蛋了。在翻面的同時,根據個人的口味,可以加點鹽,可以加點糖,還可以加點胡椒粉,甚至可以加橙汁。就這樣左一鏟、右一鏟,一直等到雞蛋的兩面煎得像兩個小太陽時,意味著煎雞蛋馬上要出鍋了,這時我又興奮又高興。
一份香噴噴的煎雞蛋終於煎好了,可以出鍋啦!吃著自己動手做的煎雞蛋,我感到這個早餐味道可好啦!看來,真的是像人們所說的,自己勞動創造的果實是最可口美味的!
心 得
兒子當時還是二年級,寫作文還是要從學習掌握基本技巧開始,最好的辦法就是先模仿,掌握熟練了再發揮。
這篇作文主要是記事,讓兒子學會把握的重點:第一是寫過程,按照煎雞蛋這件事的過程來寫,學會用「首先、然後、接著、最後」來架構整個文章。第二是寫細節,不是去記流水帳,把幾個關鍵環節的學習操作過程和自己觀察到的現象儘量詳細寫出來,多用動詞,比如「晃」「磕」「掰」「翻」「鏟」;多用形象的比喻,比如「小型爆炸」「兩面煎得像個小太陽」等等。第三是寫體會,結尾一定要有體會,從煎雞蛋這件事中學到了什麼道理,用一句畫龍點睛的話表述出來,比如最後「自己勞動創造的果實是最可口美味的」。
小學生剛開始學寫作文,不能指望他們一學就會,就能寫出段意清晰、文字優美的文章。這個階段,最重要還是要學會運用詞彙,至於作文的結構,可以給教他們掌握基本的框架,通過慢慢積累,學會靈活運用後,再去拓展豐富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