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挨揍孩子和從不挨揍孩子,20年後差別顯著,孩子生活大不同

2020-08-08 小不點媽咪

我們中國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如果他們淘氣就打幾巴掌,爹媽不認為是什麼大事,孩子可能也轉眼就忘。但是在西方國家的育兒理念裡,一定不能動手打孩子。很多家長因此感覺疑惑,究竟哪種教育方式是對的。今天要和大家說說的就是揍孩子這件事。

案例:

我從有兒子開始就告訴自己,不能隨便打孩子,要和孩子講道理。不過沒想到在孩子3歲的時候,我還是破功了。一次帶孩子去鄰居家玩,鄰居家也有個同齡小孩子,我兒子竟然趁我們不注意,搶人家玩具還把孩子推倒了,我讓他道歉他還梗著脖子不聽話,我心裡氣的要爆炸,回家就給他一頓打,邊打邊訓他,他才哭哭啼啼認錯。

許多爹媽在剛有孩子的時候,理想總是很豐滿,搜尋各種科學育兒方式,就希望孩子能乖巧懂事。然而隨著孩子慢慢長大,現實就變得很骨感,他們各種讓人想都想不到的淘氣行為總能不斷挑戰爹媽底線,讓爹媽的巴掌蠢蠢欲動,總是忍不住想好好教訓孩子一頓。

有些爹媽直接付諸行動,有些爹媽一忍再忍還是沒有動手。那麼孩子經常挨打和從來不挨打,長大後會有什麼不一樣?下面就和大家詳細說說這兩種教育方式給孩子長大後帶來的影響。

經常挨揍和從未被打過的孩子差距

一、性格方面差別顯著

打孩子可以說是一把雙刃劍,用好了,對於孩子的性格塑造有好處,用的不好,對孩子的性格可能就會產生負面影響。

若是經常因為孩子犯了一點小錯,不等孩子認錯就劈頭蓋臉打一頓,他們會感覺委屈又害怕,慢慢就容易養成戰戰兢兢、非常膽小的性格,因為害怕挨打而不敢犯錯,因為不敢犯錯而害怕嘗試,慢慢孩子會很固步自封,對於性格塑造沒有好處。

而有些孩子是因為爹媽怎麼教育都拒不認錯,爹媽將道理講明白了他們依然不聽話,如果不挨打受到教訓,以後慢慢可能會越來越驕縱、不講理。

此時若是爹媽打孩子一頓,就可以起到威懾的效果,讓孩子明白若是不講道理就會挨打,慢慢他們就會變得知錯就改,在以後也會更遵守規則,長大之後更理智積極一些。

二、抗壓能力受到影響

很多人都說現在的孩子抗壓力不如以前的人,認為就是因為現在的孩子很少挨爹媽打。這從一個角度說明,經常挨打的孩子確實在抗壓力方面可能會更強一些。

不過這種說法也並非絕對,具體還是要看孩子本身心理狀態如何。有些孩子從小心思敏感細膩,若是經常挨打,可能就會胡思亂想,一會感覺爹媽不愛自己,一會感覺自己被世界拋棄,這樣的孩子即使經常挨打,也不見得就會鍛鍊抗壓能力,還有可能讓他們心理更加脆弱,影響心理健康。

而有些孩子性格大咧,偶爾爹媽打一頓,擦乾眼淚就忘了挨打的事,依然嬉皮笑臉。這樣的孩子若是經常挨打,抗壓能力確實可能會變得更強,是大人口中&34;的類型。

三、看待父母想法不同

有些經常挨打的孩子,心理可能留下陰影,在成年之後,對於自己的爹媽就會有不同的看法。可能對爹媽感情淡薄,認為他們是只會打罵不懂教育的人,內心難免有很多埋怨,甚至可能對爹媽難以諒解。

經常挨揍和從不挨揍的孩子,雖然身體上不一定留下痕跡,但是在他們的性格、心理等方面或多或少都會留下痕跡。這些痕跡可能讓他們心存敬畏,成為更遵紀守法的人,待人親和有禮。也可能讓他們留下不好的記憶,影響他們的人生觀和待人接物。所以是否應當揍孩子,還是應當結合孩子具體情況而看,不要單純隨爹媽心情而定。

相關焦點

  • 時常挨揍和從不挨揍的孩子,20年後的差距之大,值得父母深思
    本期話題:時常挨揍和從不挨揍的孩子,20年後的差距之大,值得父母深思!但是你可知道,孩子真的從心裡認可,真正的改正了嗎?事實情況,可能和很多父母所想像的是有偏差的。如今,越來越多的教育專家和知名學者們在提倡素質教育的同時,告知父母不要對孩子進行打罵。經常挨打的孩子和從不挨打的孩子,在幾十年之後差距,尤其是情商真的不止差一點點。
  • 經常挨揍和從未挨揍的孩子,長大後步入社會,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導讀:經常挨揍和從未挨揍的孩子,長大後步入社會,差距不是一般的大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經常挨揍和從未挨揍的孩子,長大後步入社會,差距不是一般的大!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經常挨揍和從未被打過的孩子,長大後有啥差別?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導讀:經常挨揍和從未被打過的孩子,長大後有啥差別?差距不是一般的大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經常挨揍和從未被打過的孩子,長大後有啥差別?差距不是一般的大!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經常挨揍和從沒被打過的孩子,20年後的差距,真不是一般大
    導讀:經常挨揍和從沒被打過的孩子,20年後的差距,真不是一般大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經常挨揍和從沒被打過的孩子,20年後的差距,真不是一般大!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經常挨揍和從未被打過的孩子,20年後的差距,真不是一般大
    導讀:經常挨揍和從未被打過的孩子,20年後的差距,真不是一般大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經常挨揍和從未被打過的孩子,20年後的差距,真不是一般大!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經常挨揍和從未被打過的孩子,20年後的差距很明顯,家長別犯錯
    導讀:經常挨揍和從未被打過的孩子,20年後的差距很明顯,家長別犯錯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經常挨揍和從未被打過的孩子,20年後的差距很明顯,家長別犯錯!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經常挨揍」和「從未被打」的孩子,10年後的差距,真不是一般大
    這下子可是徹底把老梁給惹惱了,當即狠狠地收拾了一頓孩子。孩子哭鬧不止,老梁的妻子聞聲,急衝衝的從廚房趕了出來,抱著孩子特別心疼,同時還非常窩火的斥責老梁,不應該對孩子動粗。對此,老梁卻百思不得其解,自己從小就是被打到大的,俗話說得好,棍棒之下出孝子,為什麼現在的孩子反而打不得了呢?經常挨揍的孩子和從來被打過的孩子,10年後差距很大!
  • 「棍棒教育」和「讚美教育」,20年後孩子的對比,差別不是一般大
    挨揍長大的孩子和沒被打過的孩子,20年後再看,天差地別一.經常挨揍的孩子1.外表堅強,內心脆弱經常被挨揍的孩子在父母的責打之下,會在外表形成一幅無所謂的樣子,實則內心很脆弱,父母的責打會造成孩子心靈的傷害,父母不要以為孩子越打越「皮」,越打越「老實」,其實真正的結果會給孩子的自尊心造成損害,有的孩子甚至會留下陰影,危害孩子的一生。2.
  • 經常挨揍的孩子,仍回到父母身邊?可能是「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患者在長期的密閉空間中,放棄了逃脫,他們既對加害人感到深深的恐懼,又因為加害人「略施恩惠」的舉動對加害人產生了同情和依賴。而在父母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有些父母經常使用暴力,甚至毒打孩子,但一些挨揍的孩子仍然會選擇回到父母的懷抱。這些孩子很有可能就是患上了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 6歲孩子自述的挨揍故事
    經常在年底被評選為優秀員工,每次爸爸獲得優秀員工獎,我們全家都會去飯店吃飯慶祝一下。在我4歲那年,爸爸升職了,是部門經理,我問媽媽這個官很大嗎?媽媽說對於爸爸來說是不小,升官之後爸爸的工資也比之前高了很多,我特開心,因為每次爸爸發工資或者漲工資的時候都會在網上給我買我喜歡的玩具。
  • 「棍棒底下出孝子」,經常挨揍的孩子,長大後變成什麼樣子了
    下班回家時碰到鄰居陳先生和兒子東東,父子二人一臉嚴肅。我與陳先生打著招呼:「去接東東放學嗎?」陳先生聽後,看著東東氣不打一處來:「別提了,他今天在學校把同學打了,剛去向人家賠禮道歉回來。真是生氣整天惹是生非」。說話間陳先生朝著孩子踢了兩腳。東東沒有哭,臉上表現著不服氣與冷漠。
  • 挨揍是童年避免不了的話題 盤點挨揍十大神器
    挨揍是童年避免不了的話題 盤點挨揍十大神器2014-12-24 09:57:37 來源:  新浪教育綜合    「小時候挨揍的十大神器」網上流行,勾起很多年輕人的回憶。最近,一個關於「小時候挨揍用的十大神器」的帖子在網上流傳,勾起了不少人的「血淚史」。    在我們的採訪中,不少80後、90後都表示當年未能「倖免」。其中還有一部分人已為人父母,曾經被打的他們,對待自己的子女是否會用類似的方式?    到底能不能打孩子?奉行「棍棒出孝子」、「不打不成才」觀念的家長還有多少?棍棒之外,還有什麼更好的教育方法?
  • 天天被吼的孩子,和從不被吼的孩子,20年後「情商」差別很明顯
    導讀:天天被吼的孩子,和從不被吼的孩子,20年後「情商」差別很明顯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天天被吼的孩子,和從不被吼的孩子,20年後「情商」差別很明顯!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經常挨打的孩子,和從不挨打的孩子,有什麼區別?真相令人心酸
    似乎在他們眼裡,孩子不揍幾頓,是沒有辦法成人成才的。事實真的如此嗎?關於這點,中國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曾這樣回答:「經常挨打」和「從不挨打」的孩子,將來差距明顯。現如今有多少父母是從小挨打挨多了,轉而在孩子身上也採取了這種教育的?相信這種情況不在少數。而從不挨打的孩子,能在遇到問題的時候用更多的問題解決,而不是寄希望於暴力。當然,這個前提是家長不溺愛他。如果是由於溺愛,不管他犯了錯都捧著他順著他,說實話還不如從小挨揍。
  • 80後店主賣「挨揍神器」 網友回憶童年挨揍陰影
    鞭子  原標題:福安80後女店主網上賣鞭子 網友回憶童年挨揍陰影  原本只是小夥伴們回憶童年的一個話題,可最近,福安一個80後女店主竟然在淘寶上賣起了這項童年「挨揍神器」,挨揍作為80、90後童年必不可少的話題,其輔助工具鞭子也成功勾起了他們童年的慘痛回憶,「店家太兇殘了,竟然賣鞭子」「80後的童年陰影啊」「這是要論陰影面積有多大的節奏嗎」……  80後淘寶女店主網上賣鞭子  這位賣鞭子的
  • 從小挨打和沒挨過打的孩子,長大後差距明顯,父母別不當回事
    社會上一些家庭的父母十分信奉棍棒教育,但此外,一些受到高等職業教育的新派父母則覺得,打小孩是一種非常粗魯的育兒教育方法,她們更想要把小孩當朋友,從不打小孩。那麼,自小挨揍的小孩和沒挨過打的小孩會有什麼不同呢?
  • 經常被吼和從沒被吼過的孩子,20年後差異顯著,值得家長深思
    不少寶爸寶媽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經常無法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有時候著急上火就會吼孩子,甚至還忍不住對孩子動起手來。經常被吼和從沒被吼過的孩子,20後差別很大,值得每個家長深思晶晶媽和小雪媽是一對閨蜜,但是兩個人的育娃方式一點也不相同。
  • 十大挨揍神器引共鳴 80後90後憶童年血淚史(組圖)
    「小時候挨揍的十大神器」網上流行,勾起很多年輕人的回憶。  專家認為,適當的懲戒是必要的,但切莫寄望於「棍棒教育」皮帶、雞毛撣子、衣架、竹藤條……你的童年,是否被這些「神器伺候」過?最近,一個關於「小時候挨揍用的十大神器」的帖子在網上流傳,勾起了不少人的「血淚史」。
  • 網友:只要孩子一哭,他爸準挨揍
    網友:只要孩子一哭,他爸準挨揍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隔代親」到底有多可怕?網友:只要孩子一哭,他爸準挨揍!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經常挨打」和「從不挨打」的孩子,長大後的差別一目了然
    ,這些「經常挨打」和「從不挨打」的孩子,在長大後顯現出來的差別,往往讓旁人一目了然。從小經受打罵教育的孩子,會有什麼不同?1.從不挨打的孩子優勢從不挨打的孩子在家中往往比較受寵,家長對孩子的犯錯容忍度較高,這種環境下長大孩子通常比較開朗自信,因為他們得到了充足的關愛,所以內心的安全感較強,他們對於新鮮事物敢於嘗試探索,沒有擔心失敗而帶來的心理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