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家電行業增速放緩的情況下,格力電器(000651.SZ)今年前三季的業績實現超過30%的增長,前三季的營收、淨利接近去年全年水平,但它即將迎來第四季度「淡季」,今年衝刺兩千億目標仍有壓力。
據其10月30日晚發布的三季報,2018年前三季,格力電器實現營業收入1487億元,同比增長34.11%;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11.2億元,同比增長36.59%。
受房地產市場疲軟影響,今年7月國內空調市場掉頭向下,但是格力電器在今年第三季保持了高於上半年的業績增速,2018年第三季,格力電器實現營業收入577.2億元,同比增長38.46%;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83.1億元,同比增長38.35%。
今年第三季末,格力電器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達150.7億元,同比增長162.7%。
一位格力電器在廣州地區的經銷商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空調行業有淡旺季,今年上半年國內空調市場再創新高,格力廣州地區6月底已提前完成2018冷年(7月底結束)任務,7月份進行2019冷年的「開盤」,經銷商7~8月份提前入貨,各級經銷商打款給格力的地區銷售公司,所以格力電器第三季度的財務數據會相對較好。
由於第四季度是淡季,格力電器能否在今年第四季度實現超過500億銷售、達成全年衝擊2000億的目標,仍然會面臨壓力。
今年,格力電器處於董事會換屆的關鍵時期,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提出,格力電器今年衝擊2000億、2023年衝擊6000億的目標。而2017年,格力電器的營業總收入約1500億元。
為了完成兩千億元的「臨門一腳」,最近格力電器在全國各地舉行工廠巡展的大型促銷活動。像格力在廣州、佛山六地,通過專賣店、大賣場和百貨公司聯動,不僅銷售格力空調,也帶動晶弘冰箱、格力淨水機和洗衣機等多元產品銷售。
宏觀經濟環境波動,格力內部提出「掘地三尺」的口號。上述經銷商透露,按照慣例,預計12月份格力還會讓商家打款、繼續向渠道壓貨。
除了空調,董明珠衝擊兩千億,還有多元化的「後手」。生活電器、智能裝備等業務,今年能否繼續保持高速增長,也是格力能否完成兩千億的重要因素。有傳聞稱,格力電器已收購晶弘冰箱,上市公司將增加冰箱業務。此外,格力電器的相關負責人在9月的投資者交流會上表示,格力自主研發的智能裝備,除了用於自身自動化改造,還對外服務於家電、新能源、3C、廚衛、汽車等行業。